七、絕世儒學宗師 一代孔孟傳人
朱熹一生的建樹,主要表現在他適應中國後期封建社會政治的需要,建立了一個博大而精深的龐雜的以"理"為核心範疇的客觀唯心主義哲學體係.這個體係是以儒家政治倫理為中心,廣泛吸取和揉合佛、道思想,又在理一無論基礎上吸收了一些唯物主義思想資料而建立起來的.清人全祖望說:朱熹的學說"致廣大,盡精微,綜羅百代."(《宋元學案》卷48)朱熹的學生黃囗在《朱子行狀》中說:
"道之正統,待人而傳……由孟子而後,周、程、張子繼其絕,至先生而始著."此後,人們公認為朱熹是孔、孟之後最偉大的一位儒學家.如清初的江藩就說:
"晦翁是宗孔嗣孟,集諸儒之大成者也."
朱熹一生孜孜不倦,嘔心瀝血所營建的一套封建主義意識形態,雖在其生前未被統治者所用,但在他死後不久就得到理解和重視.南宋理宗認為理學"有補於治道",追封朱熹為"太師"、"朱文公",不久又改封"徽國公",下詔將朱熹的牌位供奉於孔廟,讓他同孔子同享後人的祭祀.
由於朱熹的學說對維護封建製度有用,因而自南宋末年曆經元、明、清三代,各個王朝都把他的學說定為指導思想.從元朝開始,朱熹的《四書集注》和其他經學注釋就被定為科舉考試的依據,他的言論幾乎成了判斷是非善惡的最高標準.因此,中國後期封建社會的儒家思想,實際上就是朱熹的理學思想.
朱熹之所以能夠在中國後期封建社會取得如此崇高的地位,除了上述原因之外,還由於他是中國曆史上一位少有的博學多識和思想深邃的著名學者,因而在他的哲學體係中也包含了一些真理的成分.從總體上講,朱熹哲學固然是唯心主義和形上學的,但從其中某些方宙來看,卻表現了為許多古代唯物主義哲學家所不及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因素.例如,他在以"理"為宇宙本體的同時,又強調了"理"不離"氣";他的"格物窮理"說也具有合理的成分;在他的形上學中,也講了"一個包兩個"和"一分為二"等等.上述這些合理的思想,對爾後的唯物主義思想家,如王廷相、王夫之等都有啟發作用.作為一位博學多識的大學問家,朱熹有很多方麵值得後人學習.他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博覽經史,治學嚴謹,著作宏富.他在訓詁、考證、注釋古籍,整理文獻資料等方麵都取得了豐富的成果.另外,他對天文、地理、律曆等許多自然科學,也都進行過廣泛的研究.他作為封建社會的一位官員,他在努力維護那個製度的同時,也能體察民情,反對橫徵暴斂與為富不仁者,敢於同貪官汙吏和地方豪紳的不法行為作鬥爭.在地方官的任期內,朱熹也做了一些如賑濟災荒、鼓勵生產等安定民生的有益工作,在封建社會的官員中,不失為一位正直有為的人.最後還應指出,朱熹還是中國教育史上的著名教育家之一.
(李剛興 撰)
主要參考書
1.宋史·道學·朱熹傳》
2.《宋元學案·晦翁學案》
3.《朱文公文集》
4.《朱子語類》
5.江永《近思錄集注·改訂朱子世家》
6.黃囗《朱先生行狀》
7.鄭士範《朱子年譜》
8.《中國古代著名哲學家評傳》第三卷上《朱熹評傳》齊魯書社9.侯外廬等主編:《宋明理學史》第12、13章
10.《宋元學案·象山學案》
11.賈順先《宋明理學新探》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下一篇 迴目錄
湖湘學宗 張栻
(1133—1180)
張栻是南宋時期與朱熹、陸九淵、呂祖謙齊名的思想家,朱、呂、張栻三人傳學於東南,時人譽為"東南三賢",同時代的另一位學者陳亮說:"幹道間東萊呂伯恭(呂祖謙),新安朱元晦(朱熹)及荊州(張栻)鼎立,為一代學者宗師."(《陳亮集》卷21).《宋史·道學傳》將朱張並列一傳.兩人的學術思想基本傾向一致,並且交往很深,他們相互切磋,相得益彰,共同發展了二程的理學思想,而有朱熹集其大成,因此,張栻在理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愛國名臣之子 憂國憂民之人
張栻生於宋高宗紹興三年(1133年),卒於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字敬夫,又宇樂齋,號南軒,漢州綿竹(今四)11綿竹)人.出身於大官僚家庭,他的父親張浚,字德遠,徽宗時進士,做過南宋高宗、孝宗兩期的丞相,一生以恢複中原為職誌,在他主持政務和執行軍務時期,力主抗金,反對議和,並選拔重用韓世忠和嶽飛等抗金名將,對穩定南宋統治作出了貢獻.張栻從小就隨父輾轉各地,後來才定居於衡陽.出生於這樣家庭的張栻,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薰陶.
公元1163年,孝宗繼位,張栻"慨然以奮戰仇虜,克服神州為己任"(《宗文公集》卷89,《右文殿修撰張公神道碑》).這時他父親再被起用(這以前受秦檜等主和派的排斥,被謫貶20年)開府治兵,都督軍事,張栻"時以少年,內贊密謀,外參庶務,其可綜畫,幕府之人皆自以為不及也."(《宋史·道學三》)他秉承父誌,反對和議,力主抗金.曾因軍事入奏,進言孝宗,激勵孝宗"上念宗社之仇恥,下閔中原之塗炭"(同上),要求孝宗勵精圖治,革除因循之弊,報仇雪恥,匡複社稷.這次入奏,得到孝宗賞識,於是"乃定君臣之契".公元1163年,張浚再度被主和派排斥下台,於第二年含恨去世.張栻辦完喪事,又屢次上疏言事,鼓勵孝宗堅持抗戰決心,總結失敗之教訓,明賞罰,悅人心,充士氣,"誓不言和,專務自強,雖折不撓."(同上)其後,又多次上疏,要求堅持抗金,反對和議.
</br>
朱熹一生的建樹,主要表現在他適應中國後期封建社會政治的需要,建立了一個博大而精深的龐雜的以"理"為核心範疇的客觀唯心主義哲學體係.這個體係是以儒家政治倫理為中心,廣泛吸取和揉合佛、道思想,又在理一無論基礎上吸收了一些唯物主義思想資料而建立起來的.清人全祖望說:朱熹的學說"致廣大,盡精微,綜羅百代."(《宋元學案》卷48)朱熹的學生黃囗在《朱子行狀》中說:
"道之正統,待人而傳……由孟子而後,周、程、張子繼其絕,至先生而始著."此後,人們公認為朱熹是孔、孟之後最偉大的一位儒學家.如清初的江藩就說:
"晦翁是宗孔嗣孟,集諸儒之大成者也."
朱熹一生孜孜不倦,嘔心瀝血所營建的一套封建主義意識形態,雖在其生前未被統治者所用,但在他死後不久就得到理解和重視.南宋理宗認為理學"有補於治道",追封朱熹為"太師"、"朱文公",不久又改封"徽國公",下詔將朱熹的牌位供奉於孔廟,讓他同孔子同享後人的祭祀.
由於朱熹的學說對維護封建製度有用,因而自南宋末年曆經元、明、清三代,各個王朝都把他的學說定為指導思想.從元朝開始,朱熹的《四書集注》和其他經學注釋就被定為科舉考試的依據,他的言論幾乎成了判斷是非善惡的最高標準.因此,中國後期封建社會的儒家思想,實際上就是朱熹的理學思想.
朱熹之所以能夠在中國後期封建社會取得如此崇高的地位,除了上述原因之外,還由於他是中國曆史上一位少有的博學多識和思想深邃的著名學者,因而在他的哲學體係中也包含了一些真理的成分.從總體上講,朱熹哲學固然是唯心主義和形上學的,但從其中某些方宙來看,卻表現了為許多古代唯物主義哲學家所不及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因素.例如,他在以"理"為宇宙本體的同時,又強調了"理"不離"氣";他的"格物窮理"說也具有合理的成分;在他的形上學中,也講了"一個包兩個"和"一分為二"等等.上述這些合理的思想,對爾後的唯物主義思想家,如王廷相、王夫之等都有啟發作用.作為一位博學多識的大學問家,朱熹有很多方麵值得後人學習.他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博覽經史,治學嚴謹,著作宏富.他在訓詁、考證、注釋古籍,整理文獻資料等方麵都取得了豐富的成果.另外,他對天文、地理、律曆等許多自然科學,也都進行過廣泛的研究.他作為封建社會的一位官員,他在努力維護那個製度的同時,也能體察民情,反對橫徵暴斂與為富不仁者,敢於同貪官汙吏和地方豪紳的不法行為作鬥爭.在地方官的任期內,朱熹也做了一些如賑濟災荒、鼓勵生產等安定民生的有益工作,在封建社會的官員中,不失為一位正直有為的人.最後還應指出,朱熹還是中國教育史上的著名教育家之一.
(李剛興 撰)
主要參考書
1.宋史·道學·朱熹傳》
2.《宋元學案·晦翁學案》
3.《朱文公文集》
4.《朱子語類》
5.江永《近思錄集注·改訂朱子世家》
6.黃囗《朱先生行狀》
7.鄭士範《朱子年譜》
8.《中國古代著名哲學家評傳》第三卷上《朱熹評傳》齊魯書社9.侯外廬等主編:《宋明理學史》第12、13章
10.《宋元學案·象山學案》
11.賈順先《宋明理學新探》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下一篇 迴目錄
湖湘學宗 張栻
(1133—1180)
張栻是南宋時期與朱熹、陸九淵、呂祖謙齊名的思想家,朱、呂、張栻三人傳學於東南,時人譽為"東南三賢",同時代的另一位學者陳亮說:"幹道間東萊呂伯恭(呂祖謙),新安朱元晦(朱熹)及荊州(張栻)鼎立,為一代學者宗師."(《陳亮集》卷21).《宋史·道學傳》將朱張並列一傳.兩人的學術思想基本傾向一致,並且交往很深,他們相互切磋,相得益彰,共同發展了二程的理學思想,而有朱熹集其大成,因此,張栻在理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愛國名臣之子 憂國憂民之人
張栻生於宋高宗紹興三年(1133年),卒於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字敬夫,又宇樂齋,號南軒,漢州綿竹(今四)11綿竹)人.出身於大官僚家庭,他的父親張浚,字德遠,徽宗時進士,做過南宋高宗、孝宗兩期的丞相,一生以恢複中原為職誌,在他主持政務和執行軍務時期,力主抗金,反對議和,並選拔重用韓世忠和嶽飛等抗金名將,對穩定南宋統治作出了貢獻.張栻從小就隨父輾轉各地,後來才定居於衡陽.出生於這樣家庭的張栻,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薰陶.
公元1163年,孝宗繼位,張栻"慨然以奮戰仇虜,克服神州為己任"(《宗文公集》卷89,《右文殿修撰張公神道碑》).這時他父親再被起用(這以前受秦檜等主和派的排斥,被謫貶20年)開府治兵,都督軍事,張栻"時以少年,內贊密謀,外參庶務,其可綜畫,幕府之人皆自以為不及也."(《宋史·道學三》)他秉承父誌,反對和議,力主抗金.曾因軍事入奏,進言孝宗,激勵孝宗"上念宗社之仇恥,下閔中原之塗炭"(同上),要求孝宗勵精圖治,革除因循之弊,報仇雪恥,匡複社稷.這次入奏,得到孝宗賞識,於是"乃定君臣之契".公元1163年,張浚再度被主和派排斥下台,於第二年含恨去世.張栻辦完喪事,又屢次上疏言事,鼓勵孝宗堅持抗戰決心,總結失敗之教訓,明賞罰,悅人心,充士氣,"誓不言和,專務自強,雖折不撓."(同上)其後,又多次上疏,要求堅持抗金,反對和議.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