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宗即位之後,朱熹得到提倡理學的宰相趙汝愚推薦,官拜煥章閣侍製兼侍講.
這是朱熹一生唯一的一次在朝中作官,他抓住為皇帝講書的機會,多次向寧宗大談"正心誠意"的意義,要求皇帝身體力行.他在進言中,指出朝廷不應在京畿百姓遭災之年大興上木,"以慰斯民飢餓流離之難";二是要求寧宗"下詔自責,減省輿衛";三是要求整肅紀綱,以維護朝廷的尊嚴,令"近習不得幹預朝權,大臣不得專任己私".(《文集》卷14,《經筵留身而陳四事劄)這些言論,引起了寧宗的反感,而朱熹仍多次進言,"斥言左右竊柄之失"(《宋史》本傳).這更使寧宗對他產生了厭惡之心,僅在朝40日,就被撤去職務.此後,他隻好迴到家鄉,專心從事講學著書.不久,趙汝愚也受到實權人物韓囗胄等人的排擠而失去相位.接踵而來,便發生了一場反理學的鬥爭.公元1195年,由監察禦史沈繼祖出麵.指控朱熹犯有十大罪,又說他是一個偽君子.甚至有人上書請斬殺朱熹,使他終於受到"落職罷祠"(取消做官資格)的處分.公元1196年,又"更道學為偽學",列《六經》、《語》、《孟》、《中庸》、《大學》為禁書.公元1198年再下詔,令道學偽邪之徒"改視迴聽",若"進非不悔",則"必罰無赦".同時又製定了《偽學逆黨籍》,列為"道黨"者共59人,其中包括宰執4人,待製以上13人,其他官員31人,武臣3人,士8人.這是一次重大的政治事件.在這次事件中,朱熹受到了沉重打擊,以至門人故交常過其門而不敢入.但朱熹卻能鎮靜自若,照常"講學不休",直至老死.
四、朱陸鵝湖論學 理學殊途同歸
在南宋的理學家之中,陸九淵也是名氣很大的人物.陸九淵與朱熹同時,小於朱熹9歲.二人在治學目標上基本一致,而其思想方法和認識途徑卻大不相同.朱熹的理一元論把自然界和封建社會中的一切社會關係以及一切思想、行為準則都歸結為"理"的體現.在治學方法上,他主張通過多讀書,"泛觀博覽"去達到對"理"的認識.由於這種方法十分複雜繁難,必須下最大功夫才能達到目的,因此陸九淵覺得它大支離煩瑣,按照他的"心即理"觀點,他主張求理不必向外用功,隻須"自存本心","保吾心之良",就可以達到對"理"的把握.
從哲學觀點上講,朱、陸兩家是南宋時期唯心主義理學內部的兩個不同學派,由於觀點不同,兩家在學術問題上進行了長期的爭辯.朱陸二人的辯論方式,主要是通過書信的往來進行交鋒,然而鵝湖之會卻是一次例外.
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為了調和朱陸之分歧,由另一位著名學者呂祖謙發起,邀請了朱熹和陸九淵、陸九齡兄弟共四五人在信州鵝湖寺(今江西鉛山縣境內)集會,討論的主要問題是"為學之方".這便是我國學術史上有名的"鵝湖之會".
會議開始,陸九齡首先發難,作詩表明觀點:
孩提知愛長知親,古聖相傳隻是心.
大抵有基方築室,未聞無址忽成岑.
留情傳注翻蓁塞,著意精微轉陸沉.
珍重朋友相切琢,須知至樂在於今.
朱熹聽了一半,就對呂祖謙說:"子壽(陸九齡字)早已上子靜(陸九淵字)船了也."辯論開始,陸九淵再用一詩和陸九齡以表白自己的觀點:
墟墓興衰宗廟欽,斯人千古不磨心.
涓流滴到滄溟水,拳石崇成大華岑.
易簡功夫終久大,支離事業竟沉浮.
欲知自下升高處,真偽先須辯隻今.
陸氏兄弟把他們的為學之方標榜為"易簡功夫",而譏笑朱熹的治學之道是"支離事業".陸學是從"心即理"的宗旨出發,認為朱熹的"泛觀博覽"和"即物窮理"的認識途徑是支離煩瑣,不切實用,因而主張"切已自反","發明本心",這就是他們的"易簡功夫".實際是一種直覺主義認識方法.
朱熹聽了陸氏兄弟的詩,很不高興.會議進行了三天,雙方各持己見,最後隻好不歡而散.事後,朱熹批評陸九淵說:"子靜之學,隻管說一個心……若認得一個心了,方法流出,更都無許多事……所以不怕天,不怕地,一向胡叫胡喊……便是‘天上地下,唯我獨尊’."(《語類》)這個批評對陸學來說,真是擊中要害了.
鵝湖之會雖然隻辯論"為學之方",但也涉及兩派在心物、心理關係上的分歧.
朱熹認為"理"在心外,所以要通過"泛觀博覽"和"格物致知"而達到對理的認識;陸九淵則認為"理"在心中,"心即理也",所以主張通過向內用功"發明本心"去達到對"理"的體認.
鵝湖之會以後,兩派繼續進行辯論.主要是對無極太極和形上形下等問題的分歧.朱熹講"無極而太極",強調"無形而有理",其目的在於說明"理"是形而上的,貫通萬物的根本.陸九淵不同意朱熹的說法,他認為,沒有必要去區分形上形下.在陸九淵看來,太極就在心中,心就是理,就是宇宙萬物之根本,不承認心外有道.因此,陸九淵指責朱熹在"太極"之上加"無極"是"疊床上之床"、"架屋下之屋",全是多餘.通過無極太極和形上形下的辯論,充分表明:在本體論上,朱熹屬於客觀唯心論者,陸九淵是主觀唯心論者.從哲學基本問題上講,他們都是唯心主義者;從治學目標上看,他們都是為封建主義的統治製度製造理論依據.對這一點,後來黃宗羲做了正確結論,他說:"二先生同植綱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即使意見不合,亦不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謂學焉而得其性之所近,原無有背於聖人."(《宋元學案·家山學案》)總之,朱、陸在學術上的分歧,不屬於世界觀上的根本分歧,而是殊途同歸.
</br>
這是朱熹一生唯一的一次在朝中作官,他抓住為皇帝講書的機會,多次向寧宗大談"正心誠意"的意義,要求皇帝身體力行.他在進言中,指出朝廷不應在京畿百姓遭災之年大興上木,"以慰斯民飢餓流離之難";二是要求寧宗"下詔自責,減省輿衛";三是要求整肅紀綱,以維護朝廷的尊嚴,令"近習不得幹預朝權,大臣不得專任己私".(《文集》卷14,《經筵留身而陳四事劄)這些言論,引起了寧宗的反感,而朱熹仍多次進言,"斥言左右竊柄之失"(《宋史》本傳).這更使寧宗對他產生了厭惡之心,僅在朝40日,就被撤去職務.此後,他隻好迴到家鄉,專心從事講學著書.不久,趙汝愚也受到實權人物韓囗胄等人的排擠而失去相位.接踵而來,便發生了一場反理學的鬥爭.公元1195年,由監察禦史沈繼祖出麵.指控朱熹犯有十大罪,又說他是一個偽君子.甚至有人上書請斬殺朱熹,使他終於受到"落職罷祠"(取消做官資格)的處分.公元1196年,又"更道學為偽學",列《六經》、《語》、《孟》、《中庸》、《大學》為禁書.公元1198年再下詔,令道學偽邪之徒"改視迴聽",若"進非不悔",則"必罰無赦".同時又製定了《偽學逆黨籍》,列為"道黨"者共59人,其中包括宰執4人,待製以上13人,其他官員31人,武臣3人,士8人.這是一次重大的政治事件.在這次事件中,朱熹受到了沉重打擊,以至門人故交常過其門而不敢入.但朱熹卻能鎮靜自若,照常"講學不休",直至老死.
四、朱陸鵝湖論學 理學殊途同歸
在南宋的理學家之中,陸九淵也是名氣很大的人物.陸九淵與朱熹同時,小於朱熹9歲.二人在治學目標上基本一致,而其思想方法和認識途徑卻大不相同.朱熹的理一元論把自然界和封建社會中的一切社會關係以及一切思想、行為準則都歸結為"理"的體現.在治學方法上,他主張通過多讀書,"泛觀博覽"去達到對"理"的認識.由於這種方法十分複雜繁難,必須下最大功夫才能達到目的,因此陸九淵覺得它大支離煩瑣,按照他的"心即理"觀點,他主張求理不必向外用功,隻須"自存本心","保吾心之良",就可以達到對"理"的把握.
從哲學觀點上講,朱、陸兩家是南宋時期唯心主義理學內部的兩個不同學派,由於觀點不同,兩家在學術問題上進行了長期的爭辯.朱陸二人的辯論方式,主要是通過書信的往來進行交鋒,然而鵝湖之會卻是一次例外.
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為了調和朱陸之分歧,由另一位著名學者呂祖謙發起,邀請了朱熹和陸九淵、陸九齡兄弟共四五人在信州鵝湖寺(今江西鉛山縣境內)集會,討論的主要問題是"為學之方".這便是我國學術史上有名的"鵝湖之會".
會議開始,陸九齡首先發難,作詩表明觀點:
孩提知愛長知親,古聖相傳隻是心.
大抵有基方築室,未聞無址忽成岑.
留情傳注翻蓁塞,著意精微轉陸沉.
珍重朋友相切琢,須知至樂在於今.
朱熹聽了一半,就對呂祖謙說:"子壽(陸九齡字)早已上子靜(陸九淵字)船了也."辯論開始,陸九淵再用一詩和陸九齡以表白自己的觀點:
墟墓興衰宗廟欽,斯人千古不磨心.
涓流滴到滄溟水,拳石崇成大華岑.
易簡功夫終久大,支離事業竟沉浮.
欲知自下升高處,真偽先須辯隻今.
陸氏兄弟把他們的為學之方標榜為"易簡功夫",而譏笑朱熹的治學之道是"支離事業".陸學是從"心即理"的宗旨出發,認為朱熹的"泛觀博覽"和"即物窮理"的認識途徑是支離煩瑣,不切實用,因而主張"切已自反","發明本心",這就是他們的"易簡功夫".實際是一種直覺主義認識方法.
朱熹聽了陸氏兄弟的詩,很不高興.會議進行了三天,雙方各持己見,最後隻好不歡而散.事後,朱熹批評陸九淵說:"子靜之學,隻管說一個心……若認得一個心了,方法流出,更都無許多事……所以不怕天,不怕地,一向胡叫胡喊……便是‘天上地下,唯我獨尊’."(《語類》)這個批評對陸學來說,真是擊中要害了.
鵝湖之會雖然隻辯論"為學之方",但也涉及兩派在心物、心理關係上的分歧.
朱熹認為"理"在心外,所以要通過"泛觀博覽"和"格物致知"而達到對理的認識;陸九淵則認為"理"在心中,"心即理也",所以主張通過向內用功"發明本心"去達到對"理"的體認.
鵝湖之會以後,兩派繼續進行辯論.主要是對無極太極和形上形下等問題的分歧.朱熹講"無極而太極",強調"無形而有理",其目的在於說明"理"是形而上的,貫通萬物的根本.陸九淵不同意朱熹的說法,他認為,沒有必要去區分形上形下.在陸九淵看來,太極就在心中,心就是理,就是宇宙萬物之根本,不承認心外有道.因此,陸九淵指責朱熹在"太極"之上加"無極"是"疊床上之床"、"架屋下之屋",全是多餘.通過無極太極和形上形下的辯論,充分表明:在本體論上,朱熹屬於客觀唯心論者,陸九淵是主觀唯心論者.從哲學基本問題上講,他們都是唯心主義者;從治學目標上看,他們都是為封建主義的統治製度製造理論依據.對這一點,後來黃宗羲做了正確結論,他說:"二先生同植綱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即使意見不合,亦不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謂學焉而得其性之所近,原無有背於聖人."(《宋元學案·家山學案》)總之,朱、陸在學術上的分歧,不屬於世界觀上的根本分歧,而是殊途同歸.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