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編修《資治通鑑》 史學成就稱高峰
司馬光一生最大的貢獻,就是他為祖國寶貴的曆史文化遺產增添了一部閃爍著光輝的史學名著《資治通鑑》,此書是一部294卷、三百多萬字的巨著.他平生篤好史學,自青年時代就開始研究曆史,寫出了許多有見地的史學評論,並立誌要在前人的基礎上,網絡眾家之說,成一家之書.通過長期對曆史的研究,他深刻地認識到,治國平天下者必須熟讀曆史,吸取曆史的經驗和教訓.他說:"治亂之原,古今同體,載在方冊."(《傳家集》卷17,《進通誌表》)又說:"治國安邦,不可不讀史."在編寫《資治通鑑》之前,他就寫成了戰國至秦二世,名為《通誌》
的曆史八卷進呈英宗,恰遇英宗皇帝也是一個愛學習曆史的人,他"欲遍觀前世行事得失以為龜鑑"(《傳家集》卷68,《劉道原十國紀年序》),這就使司馬光編寫《資治通鑑》得到堅強有力的支持.他決心編好這部著作,為帝王治國安邦提供一部切實可用的"龜鑑".他對英宗說:"光承乏侍臣,嚐從容奏舊史文繁,自布衣之士鮮能該通,況天子一日曆萬機,誠無暇周覽,乞自戰國以還,迄於顯德,凡關國家之興衰,係眾庶之休戚,善可為法,惡可戒者,佳次為編年一書,刪其浮長之辭"(同上).這是他對《資治通鑑》的編寫目標的合理的設想.就是說,他計劃以編年體的方式來編寫這部書.對於卷帙的長短,是為適應人君日理萬機,讀書時間很少,確定用簡明扼要的方法,將浩繁的曆史縮寫出來,為皇帝提供一部切實可以借鑑,作為治國經驗的曆史教材,其取材範圍僅限於"關國家之興衰,係眾庶之休戚"的兩大主題.這些建議被皇帝高興地採納了,從此開始,司馬光便竭力投身於此書的編寫活動之中.
原來,在宋仁宗嘉祐年間他就開始了編寫《曆年譜》一書,採錄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至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年),"凡小大之國所以治亂興衰之跡,舉其大要,集以為圖"(《稽古錄》卷16,《曆年圖譜》),用《春秋》一書的編寫形式,分別編排略記了每個朝代及分裂時代各國之曆史大事.
全書共記錄了1362年曆史,共分為5卷,這部書已經形成了編修《資治通鑑》的提綱的雛型.接著,他又花了兩年時間,在取材上以《史記》為主,兼采他書,基本上按照《左氏春秋傳》之體例,編成了《周紀》5卷,《秦紀》3卷,取名為《通誌》,於治平三年(1066年)正月進呈英宗,這部書的內容起自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前403年)至秦二世三年(前207年)秦亡為止,對"戰國七雄"的"興亡之跡,大略可見"(《傳家集》卷17,《進通誌表》).英宗看了,非常讚賞,接著便正式命他負責編寫《資治通鑑》,由於此項工作的工程浩大,"私家力薄,無由可成",請求找兩個助手進行協助.不久,英宗病死,繼位的神宗也愛曆史,重視曆史經驗,他認為這樣的史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胡三省《新注資治通鑑序》).乃命名曰《資治通鑑》.並親自預作了書序,叫司馬光在書成之日,將此序文編進去.
這樣他便在最高統治者的有力支持之下,更加充滿信心地從事這項具有重大意義的修史工作.
接著又在最高統治者的支持下成立了編書局.下一步工作就是物色人才,協助編書,司馬光慧眼識才,他選出了兩個很有史學才能的人,一個是年僅35歲的劉恕.
劉恕(1033—1078年),字道原,筠州沖江西高安縣)人,此人自小酷好曆史,是一位曆史知識十分豐富的飽學之士,被授為同編修,後遷著作佐郎.另一位是劉囗(1023—1089年),字貢父,自號公非,臨江新喻(今江西新餘)人,此人也是一位博學之士,曾著書百卷,"尤邃史學"(《宋史·劉敞傳》).他不但精通六經,還能"讀典墳丘索之書,習知漢魏晉唐之典"(《欒城集》卷28,《劉囗中書舍人製》).在參加書局之前,他就同其哥劉敞,侄子劉奉世同著有《三劉漢書標註》
6卷,自著《東漢刊誤》4卷,《五代春秋》15卷,《內傳國語》20卷,《經史新義》)7卷.後來,他因出任外官離開了書局,走後,他的工作由範祖禹接替.範祖禹(1041—1098年),字淳甫,成都華陽(屬今四川成都市)人,嘉八年(1063年)進士,此人自幼"閉門讀書,未嚐予人事"(《宋史·範鎮傳》附).他"智識明敏,好學能文"(《傳家集》卷45《薦範祖禹狀盯,他精通唐史,曾自著《唐史》12卷,《宋史》說他"深明唐三百年治亂,學者尊之,目為《唐鑒》公"(張端義:《貴耳集》),後來宋高宗說:一讀《資治通鑑》知司馬光有宰相意量,讀《唐鑒》知範祖禹有台諫手段"(《範大史集》卷41),上述諸人都是很有知識和才華的高水平曆史學家,他們為《資治通鑑》的成書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此外,司馬光的兒子司馬康也參加了書局,負責檢閱文字的工作.
《資治通鑑》從治平三年(1066年)奉命成立書局正式進行編寫,至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完成,共曆時19年,全書內容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前403年),下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年).取材除"十七史"之外,尚有野史、傳狀、文集、譜錄等222種,由司馬光總其事,劉囗、劉恕、範祖禹等人各就所長,分段負責,第一步是從浩瀚的史料中選取排比材料為"叢目",對"叢目"要求史料齊備,時間清楚;凡與時事稍有關聯的,就要求盡量依次增附,由編修人員負責收集自己分工範圍的資料,進行選取和排比編寫而成.第二節是編寫"長編",長編就是把寫叢目時編排的資料全部檢出,經過認真分析,鑑別;考證異同,去偽存真之後,進行綜合歸納,重新整理成篇.編寫長編的原則是"寧失於繁,毋失於略".最後是刪改定稿,由司馬光自己負責,就是在"長編"的基礎上進行刪繁削冗,修辭潤色,最後總其大成,完成定稿而成書的.從叢目到長編再到定稿的三個步驟,是司馬光對曆史編纂學的創造性貢獻.《通鑑》的成書,可以說是司馬光畢生心血的結晶,因為這部寶貴曆史文獻之所以能夠完成,是他從成年以來長期從事史學研究的最後碩果,僅從他"立誌成一家之書"算起,包括《曆年圖譜》和《通誌》的寫成,到《通鑑》的最後完成,共用了30年的歲月,正如他在《進通鑑表》中所說:"臣之精力,盡於此書".在此書最後完成的第三年,他就與世長辭了.
</br>
司馬光一生最大的貢獻,就是他為祖國寶貴的曆史文化遺產增添了一部閃爍著光輝的史學名著《資治通鑑》,此書是一部294卷、三百多萬字的巨著.他平生篤好史學,自青年時代就開始研究曆史,寫出了許多有見地的史學評論,並立誌要在前人的基礎上,網絡眾家之說,成一家之書.通過長期對曆史的研究,他深刻地認識到,治國平天下者必須熟讀曆史,吸取曆史的經驗和教訓.他說:"治亂之原,古今同體,載在方冊."(《傳家集》卷17,《進通誌表》)又說:"治國安邦,不可不讀史."在編寫《資治通鑑》之前,他就寫成了戰國至秦二世,名為《通誌》
的曆史八卷進呈英宗,恰遇英宗皇帝也是一個愛學習曆史的人,他"欲遍觀前世行事得失以為龜鑑"(《傳家集》卷68,《劉道原十國紀年序》),這就使司馬光編寫《資治通鑑》得到堅強有力的支持.他決心編好這部著作,為帝王治國安邦提供一部切實可用的"龜鑑".他對英宗說:"光承乏侍臣,嚐從容奏舊史文繁,自布衣之士鮮能該通,況天子一日曆萬機,誠無暇周覽,乞自戰國以還,迄於顯德,凡關國家之興衰,係眾庶之休戚,善可為法,惡可戒者,佳次為編年一書,刪其浮長之辭"(同上).這是他對《資治通鑑》的編寫目標的合理的設想.就是說,他計劃以編年體的方式來編寫這部書.對於卷帙的長短,是為適應人君日理萬機,讀書時間很少,確定用簡明扼要的方法,將浩繁的曆史縮寫出來,為皇帝提供一部切實可以借鑑,作為治國經驗的曆史教材,其取材範圍僅限於"關國家之興衰,係眾庶之休戚"的兩大主題.這些建議被皇帝高興地採納了,從此開始,司馬光便竭力投身於此書的編寫活動之中.
原來,在宋仁宗嘉祐年間他就開始了編寫《曆年譜》一書,採錄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至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年),"凡小大之國所以治亂興衰之跡,舉其大要,集以為圖"(《稽古錄》卷16,《曆年圖譜》),用《春秋》一書的編寫形式,分別編排略記了每個朝代及分裂時代各國之曆史大事.
全書共記錄了1362年曆史,共分為5卷,這部書已經形成了編修《資治通鑑》的提綱的雛型.接著,他又花了兩年時間,在取材上以《史記》為主,兼采他書,基本上按照《左氏春秋傳》之體例,編成了《周紀》5卷,《秦紀》3卷,取名為《通誌》,於治平三年(1066年)正月進呈英宗,這部書的內容起自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前403年)至秦二世三年(前207年)秦亡為止,對"戰國七雄"的"興亡之跡,大略可見"(《傳家集》卷17,《進通誌表》).英宗看了,非常讚賞,接著便正式命他負責編寫《資治通鑑》,由於此項工作的工程浩大,"私家力薄,無由可成",請求找兩個助手進行協助.不久,英宗病死,繼位的神宗也愛曆史,重視曆史經驗,他認為這樣的史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胡三省《新注資治通鑑序》).乃命名曰《資治通鑑》.並親自預作了書序,叫司馬光在書成之日,將此序文編進去.
這樣他便在最高統治者的有力支持之下,更加充滿信心地從事這項具有重大意義的修史工作.
接著又在最高統治者的支持下成立了編書局.下一步工作就是物色人才,協助編書,司馬光慧眼識才,他選出了兩個很有史學才能的人,一個是年僅35歲的劉恕.
劉恕(1033—1078年),字道原,筠州沖江西高安縣)人,此人自小酷好曆史,是一位曆史知識十分豐富的飽學之士,被授為同編修,後遷著作佐郎.另一位是劉囗(1023—1089年),字貢父,自號公非,臨江新喻(今江西新餘)人,此人也是一位博學之士,曾著書百卷,"尤邃史學"(《宋史·劉敞傳》).他不但精通六經,還能"讀典墳丘索之書,習知漢魏晉唐之典"(《欒城集》卷28,《劉囗中書舍人製》).在參加書局之前,他就同其哥劉敞,侄子劉奉世同著有《三劉漢書標註》
6卷,自著《東漢刊誤》4卷,《五代春秋》15卷,《內傳國語》20卷,《經史新義》)7卷.後來,他因出任外官離開了書局,走後,他的工作由範祖禹接替.範祖禹(1041—1098年),字淳甫,成都華陽(屬今四川成都市)人,嘉八年(1063年)進士,此人自幼"閉門讀書,未嚐予人事"(《宋史·範鎮傳》附).他"智識明敏,好學能文"(《傳家集》卷45《薦範祖禹狀盯,他精通唐史,曾自著《唐史》12卷,《宋史》說他"深明唐三百年治亂,學者尊之,目為《唐鑒》公"(張端義:《貴耳集》),後來宋高宗說:一讀《資治通鑑》知司馬光有宰相意量,讀《唐鑒》知範祖禹有台諫手段"(《範大史集》卷41),上述諸人都是很有知識和才華的高水平曆史學家,他們為《資治通鑑》的成書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此外,司馬光的兒子司馬康也參加了書局,負責檢閱文字的工作.
《資治通鑑》從治平三年(1066年)奉命成立書局正式進行編寫,至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完成,共曆時19年,全書內容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前403年),下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年).取材除"十七史"之外,尚有野史、傳狀、文集、譜錄等222種,由司馬光總其事,劉囗、劉恕、範祖禹等人各就所長,分段負責,第一步是從浩瀚的史料中選取排比材料為"叢目",對"叢目"要求史料齊備,時間清楚;凡與時事稍有關聯的,就要求盡量依次增附,由編修人員負責收集自己分工範圍的資料,進行選取和排比編寫而成.第二節是編寫"長編",長編就是把寫叢目時編排的資料全部檢出,經過認真分析,鑑別;考證異同,去偽存真之後,進行綜合歸納,重新整理成篇.編寫長編的原則是"寧失於繁,毋失於略".最後是刪改定稿,由司馬光自己負責,就是在"長編"的基礎上進行刪繁削冗,修辭潤色,最後總其大成,完成定稿而成書的.從叢目到長編再到定稿的三個步驟,是司馬光對曆史編纂學的創造性貢獻.《通鑑》的成書,可以說是司馬光畢生心血的結晶,因為這部寶貴曆史文獻之所以能夠完成,是他從成年以來長期從事史學研究的最後碩果,僅從他"立誌成一家之書"算起,包括《曆年圖譜》和《通誌》的寫成,到《通鑑》的最後完成,共用了30年的歲月,正如他在《進通鑑表》中所說:"臣之精力,盡於此書".在此書最後完成的第三年,他就與世長辭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