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說"自晉訖隋,老、佛顯行,聖道不斷如帶,諸儒倚天下正議,助為怪神;愈獨喟然引聖,爭四海之惑,雖蒙訕笑,囗而複奮.始未之信,年大顯於時."經過他的努力,他的學術思想漸漸被接受,在他去世後,"其言大行,學者仰如泰山北鬥"[注].
韓愈對後世的影響是多方麵的.他的文學成就,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他的散文行文流暢,富於變化,感情充沛,筆力雄健,語言生動精煉,給後世留下了許多燴炙人口的佳句.成書於清代康熙年間,在社會上具有很大影響的《古文觀止》,共輯明末以前的50餘家散文220篇,其中韓愈一家的就有24篇,可見其深受人們的推崇.
韓愈的文學理論與他的新儒學主張是密切相關的.他不提倡為作文而作文,而要求在文章中要體現、反映儒家之"道".他說:"君子居其位,則思死其官;未得位,則思修其辭,以明其道.我將以明道也."[注]這就是"文以明道"的主張.此外,他在論述文學的產生時,提出了"不平則鳴"與"文窮益工"的見解.這些理論豐富了我國文藝理論的寶庫.
韓愈的新儒學理論,盡管後世有不少疵議,但現在人們講新儒學史,大體都要追溯到韓愈.首先,韓愈排低異端,攘斥佛老的用心,成為後世新儒學興起的原因之一.其次,韓愈對儒家心性論的關注,開了後世新儒學之先河.再次,韓愈的道統說,對後世新儒學產生了直接的影響.韓愈以後,很多新儒學家都致力於理論創造,發揮儒學奧旨,並以道統的繼承人自居,推動儒家文化的向前發展.最後,韓愈著重發掘儒學的基本精神,對章句訓詁基本上沒有什麽注意,推動了儒學研究方法的革新.所有這四點,印證了陳寅恪先生的論斷:韓愈是唐代學術文化史上承先啟後、轉舊為新的關鍵人物.我們可以更進一步說:韓愈不僅是唐代學術文化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人物,更是中國儒學史上承先啟後、轉舊為新的關折性人物.
(楊世文 撰)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下一篇 迴目錄
理學先驅 李翱
(772——841)
一、曆宦海浮沉 嘆鸞鳳何依
李翱,字習之,祖籍隴西(今甘肅一帶),唐代著名儒學家[注].他出身的門第很高.遠祖李懸在十六國時曾建立西涼政權,即涼武昭王.十世祖李沖是北魏名臣,官至尚書左僕射.但到唐代,李翱的門第早已衰微不顯,祖父李楚金僅官至貝州司法參軍[注].
李翱自幼就受到儒學的薰陶.據他後來在《複性書》中說,自6歲開始,他就讀書,"但為詞句之學".所謂"詞句之學",大約就是章句訓詁之類.隨著年齡的增長,李翱逐漸對儒家學說有了較深入的理解,立下了宏大的誌向.15歲以後,他已"誌於仁義"[注],對儒家思想進行獨立思考.
少年時代的李翱"勤於儒學,博雅好古,為文尚氣",漸露頭角.他也像唐代的其他讀書人一樣,懷著遠大的抱負,四處遨遊,帶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去幹謁達官貴人,希望能得到他們的賞識.唐德宗貞元九年(793年),22歲的李翱去州府應貢舉,曾"執文章一通",拜見著名的古文家、右補闕梁肅.當時梁肅譽滿天下,"屬詞求進之士奉文章造梁君門下者蓋無虛日",都想得到他的獎掖.梁肅看了李翱的文章,大加讚揚,"謂翱得古人之遺風,期翱之名不朽於無窮,許翱以拂試吹噓"[注].的確,梁肅真的在他的公卿朋友之中為李翱作過宣傳.後來李翱與達官貴人交往,很多人都說曾在梁肅口中聽到過他的名字.李翱對梁肅的這份知遇之恩非常感激,在梁死後五年,李翱還專門寫了一篇《感知己賦》,寄託對他的懷念之情.
李翱不僅拜謁過梁肅,還造訪過其他一些名流,可考的有當時任右司郎中的楊於陵.據李翱本人說,他曾"以所著文章"投獻給楊,"累獲諮嗟,勤勤不忘",得到楊的讚賞[注].
但是,滿腹的文才並沒有給李翱迅速帶來好運,真正賞識他的人並不多.在給楊子陵的一封信中,李翱寫道,當時巨卿名流,"立行光明,可以為後生之所依歸者,不過十人焉.其五六人則本無勸誘人之心,雖有卓犖奇怪之賢,固不可得而知也.其餘則雖或知之,欲為之薦言於人,又恐人之不我信,因人之所不信,複生疑而不自信,自信且猶不固,矧曰能知人之固?是以再往見之或不如其初,三往見之又不如其再."因此碰壁不少.他本希望藉助巨卿名流的獎拔,以自己的文才和學識去獲取功名,但"自屬文求舉有司,不獲者三",多次參加科舉考試都不及第,處境逐漸艱難,"棲逞往來,困苦饑寒",顯得很狼狽[注].
貞元十二年(796年),韓愈受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使查晉的徵辟,由洛陽來到汴州.此時李翱在徐州刺史張建封幕中,也從徐州來到對州,與韓愈相識.這以後,李翱一直和韓愈保持著密切的關係.貞元十六年(800年)李翱又娶韓愈兄韓囗之女為妻.韓愈比李翱大5歲,二人介於朋友、師生之間,在政治觀點、學術思想上,有許多相似之處.李翱對韓愈的學識和人品非常傾慕.他曾說:"我友韓愈非茲世之文,古之文也;非茲世之人,古之人也.其詞與其意適,則孟軻既沒,亦不見有過於斯者."[注]他們的師友之情一直保持了29年,直到韓於長慶四年(824年)去世.韓愈死後,李翱非常悲痛,寫了一篇情深意切的祭文悼念他.文中說:"貞元十二,兄在汴州.我遊自徐,始得兄交.視我無能,待予以友.講文析道,為益之厚.二十九年,不知其久."又親自為韓愈作《行狀》,交給史館採用.
</br>
韓愈對後世的影響是多方麵的.他的文學成就,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他的散文行文流暢,富於變化,感情充沛,筆力雄健,語言生動精煉,給後世留下了許多燴炙人口的佳句.成書於清代康熙年間,在社會上具有很大影響的《古文觀止》,共輯明末以前的50餘家散文220篇,其中韓愈一家的就有24篇,可見其深受人們的推崇.
韓愈的文學理論與他的新儒學主張是密切相關的.他不提倡為作文而作文,而要求在文章中要體現、反映儒家之"道".他說:"君子居其位,則思死其官;未得位,則思修其辭,以明其道.我將以明道也."[注]這就是"文以明道"的主張.此外,他在論述文學的產生時,提出了"不平則鳴"與"文窮益工"的見解.這些理論豐富了我國文藝理論的寶庫.
韓愈的新儒學理論,盡管後世有不少疵議,但現在人們講新儒學史,大體都要追溯到韓愈.首先,韓愈排低異端,攘斥佛老的用心,成為後世新儒學興起的原因之一.其次,韓愈對儒家心性論的關注,開了後世新儒學之先河.再次,韓愈的道統說,對後世新儒學產生了直接的影響.韓愈以後,很多新儒學家都致力於理論創造,發揮儒學奧旨,並以道統的繼承人自居,推動儒家文化的向前發展.最後,韓愈著重發掘儒學的基本精神,對章句訓詁基本上沒有什麽注意,推動了儒學研究方法的革新.所有這四點,印證了陳寅恪先生的論斷:韓愈是唐代學術文化史上承先啟後、轉舊為新的關鍵人物.我們可以更進一步說:韓愈不僅是唐代學術文化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人物,更是中國儒學史上承先啟後、轉舊為新的關折性人物.
(楊世文 撰)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下一篇 迴目錄
理學先驅 李翱
(772——841)
一、曆宦海浮沉 嘆鸞鳳何依
李翱,字習之,祖籍隴西(今甘肅一帶),唐代著名儒學家[注].他出身的門第很高.遠祖李懸在十六國時曾建立西涼政權,即涼武昭王.十世祖李沖是北魏名臣,官至尚書左僕射.但到唐代,李翱的門第早已衰微不顯,祖父李楚金僅官至貝州司法參軍[注].
李翱自幼就受到儒學的薰陶.據他後來在《複性書》中說,自6歲開始,他就讀書,"但為詞句之學".所謂"詞句之學",大約就是章句訓詁之類.隨著年齡的增長,李翱逐漸對儒家學說有了較深入的理解,立下了宏大的誌向.15歲以後,他已"誌於仁義"[注],對儒家思想進行獨立思考.
少年時代的李翱"勤於儒學,博雅好古,為文尚氣",漸露頭角.他也像唐代的其他讀書人一樣,懷著遠大的抱負,四處遨遊,帶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去幹謁達官貴人,希望能得到他們的賞識.唐德宗貞元九年(793年),22歲的李翱去州府應貢舉,曾"執文章一通",拜見著名的古文家、右補闕梁肅.當時梁肅譽滿天下,"屬詞求進之士奉文章造梁君門下者蓋無虛日",都想得到他的獎掖.梁肅看了李翱的文章,大加讚揚,"謂翱得古人之遺風,期翱之名不朽於無窮,許翱以拂試吹噓"[注].的確,梁肅真的在他的公卿朋友之中為李翱作過宣傳.後來李翱與達官貴人交往,很多人都說曾在梁肅口中聽到過他的名字.李翱對梁肅的這份知遇之恩非常感激,在梁死後五年,李翱還專門寫了一篇《感知己賦》,寄託對他的懷念之情.
李翱不僅拜謁過梁肅,還造訪過其他一些名流,可考的有當時任右司郎中的楊於陵.據李翱本人說,他曾"以所著文章"投獻給楊,"累獲諮嗟,勤勤不忘",得到楊的讚賞[注].
但是,滿腹的文才並沒有給李翱迅速帶來好運,真正賞識他的人並不多.在給楊子陵的一封信中,李翱寫道,當時巨卿名流,"立行光明,可以為後生之所依歸者,不過十人焉.其五六人則本無勸誘人之心,雖有卓犖奇怪之賢,固不可得而知也.其餘則雖或知之,欲為之薦言於人,又恐人之不我信,因人之所不信,複生疑而不自信,自信且猶不固,矧曰能知人之固?是以再往見之或不如其初,三往見之又不如其再."因此碰壁不少.他本希望藉助巨卿名流的獎拔,以自己的文才和學識去獲取功名,但"自屬文求舉有司,不獲者三",多次參加科舉考試都不及第,處境逐漸艱難,"棲逞往來,困苦饑寒",顯得很狼狽[注].
貞元十二年(796年),韓愈受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使查晉的徵辟,由洛陽來到汴州.此時李翱在徐州刺史張建封幕中,也從徐州來到對州,與韓愈相識.這以後,李翱一直和韓愈保持著密切的關係.貞元十六年(800年)李翱又娶韓愈兄韓囗之女為妻.韓愈比李翱大5歲,二人介於朋友、師生之間,在政治觀點、學術思想上,有許多相似之處.李翱對韓愈的學識和人品非常傾慕.他曾說:"我友韓愈非茲世之文,古之文也;非茲世之人,古之人也.其詞與其意適,則孟軻既沒,亦不見有過於斯者."[注]他們的師友之情一直保持了29年,直到韓於長慶四年(824年)去世.韓愈死後,李翱非常悲痛,寫了一篇情深意切的祭文悼念他.文中說:"貞元十二,兄在汴州.我遊自徐,始得兄交.視我無能,待予以友.講文析道,為益之厚.二十九年,不知其久."又親自為韓愈作《行狀》,交給史館採用.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