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樹立追求大道的遠大理想,克服生活上的物質欲望.常以"君子謀道不謀食"(《衛靈公》)自勉,"食無求他,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學而》).
他批評那種既欲求道,又怕吃苦的人說:"士誌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矣!"(《裏仁》)他不講享受,唯道是謀的精神,在當時的魯國是獨一無二的.
他曾自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學也."(《公冶長》)其次是謙遜好學,人人為師.他一生提倡"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同上).
不僅要向比自己多識的人學習,還要善於向比自己低下的人學習.在他眼裏,處處有學問,人人可為師.他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在任何一群人中,都有值得自己學習和取法的老師,隻要留意就可得到教益,即使是不善的言行,也可從反麵受到警醒.他成才後,有人向弟子子貢打聽孔子的老師,子貢說:"仲尼焉不學,亦何常師之有?"(《子張》)卻實不是虛美之辭.他知識淵博,技能全麵,正是他無所不學,學無常師的結果.
他曾學琴於師襄,學少吳氏職官於郯子,學樂於弘萇,相傳孔子還向比自己小得多的項橐請過教,流為千古佳話.他還注意從生活中學習,"入太廟,每事問",有人不理解說:"孰謂陬人之子知禮乎?進太廟,每事問."孔子問答說:"這就是知禮呀."(《八佾》)知道自己無知的人就是聰明人,知道自己無知又能積極求知的人就更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固然可學,而且草野之民、蠻夷之人也同樣值得學習.他主張"禮失而求諸野",又說"天子失官,守在四夷".
因此有必要向民間和夷狄學習.他曾向"鄙夫"叩問過,向東夷之君學過禮."文武之道未墜於地,賢者識其大者,不肖者識其小者"(《子張》).不捐細流成大海,轉益多師是我師.每個人隻要善於學習,隨處都可獲得知識,滴水成河,積腋成裘.
其三是學思結合,明辨審問.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他不僅好學,而且好思,學思結合.《中庸》又載孔子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學、問、思、辨、行,是孔子歸納的從求知到實踐過程的重要環節.其中"學"和"問"是廣泛地吸收信息,產生感性認識的階段;"思"和"辨"是對信息進行思考,包括歸納、分析、推理、演繹等思維過程,產生理性認識的階段;"行"則是將認識貫徹到實踐中去的階段.孔子本人就是學與思與行相結合的典範,他從來不滿足於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特別是能從極平常的事物中總結出具有普遍意義的道和真理.孔子學琴於師襄,一個曲子彈了十日,本已十分熟練,師襄說:"可以學新曲子了."孔子說:"我雖學會了曲子的韻律,還未得其技巧."又過了十日,師襄說:"技巧已經很熟練了,可以學新的了."孔子還是說:"我還未知其主題."等主題表現出來了,他還不肯學新的,說:"我未能想見作者之為人."又過了十日,突然有一天,他肅穆深思,幽然遠眺,意味深長地說:"我得其為人矣!其為人也,黯然深思,欣然遠視,眼波深邃,仿佛是君臨天下的王者!這不是周文王還是誰呢!"師襄一聽,離席再拜,連忙稱是說:"對呀對呀!我老師說這就是《文王操》."一次,孔子到魯桓公廟觀禮,發現一個歪倒著的瓦罐,守廟人告訴他那是"佑座之器"——欹器.孔子說:
"吾聞佑座器者,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命人注水實驗,果然如此.然後感慨萬端地說:"那有滿而不覆的呢!"於是他從這個滿則覆的啟示中得出正確的處世態度,說."聰明聖智之人,要保持禮讓精神;武力征服天下之人,要保持敬畏心理;富有四海的人,要保持謙遜的態度."(《荀子·有坐》)其四是注重實地考察.走出魯國,到諸侯國和周王室觀禮,增加知識,放大視野.他首先把注意力投向了夏、殷後裔之國杞和宋.《論語·八佾》記孔子說:
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激之矣.
《禮記·禮運》也載孔子說:"吾欲觀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吾得《夏時》焉;吾欲觀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吾得《坤幹》焉."《夏時》,即夏代觀象授時、頒曆布政的曆書;《坤幹》,論者以為是殷易《歸藏》,屬於占筮和哲理書.可惜反映夏殷的曆史不多,對考察夏殷禮製幫助不大.後來孔子為觀周禮而作的洛陽之行,卻讓他大開眼界,受益匪淺,終生受用無窮.史載孔子好學深思,在知識和修養上很快便成熟起來,蜚聲貴族社會,甚至國君也有所耳聞.孔子19歲取妻,20歲得子,昭公特賜雙鯉.孔子榮之,名其子曰孔鯉,字之伯魚.大夫孟僖子稱讚孔子是聖人之後,其後必達.臨死,又將兩個兒了孟懿子和南宮括送到孔子處學禮.僖子之子向魯昭公進言,請求資助孔子前往洛陽考察周禮,昭公欣然許之,與車一輛、馬兩匹、僮僕一雙.洛陽,營建於西周初年,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定都於是,至此建都已達200餘年,衣寇文物,甲於天下.孔子來到天下共主周天子的都城,目睹其琳琅滿目的文獻、文物,當年西周盛世仿佛就在眼前,由衷讚嘆說:"鬱鬱乎文哉,吾從周!"(《八佾》)更加堅定了追求周禮、複興周禮的信念.據說孔子在這次訪問時見到過中國另一位偉大的思想家——老子.老子,名聃,楚人,當時正作周藏室史(國家圖書館館長).老子是道家的始祖,與孔子積極求知和汲汲救世的精神相反,老子對當時江河日下的社會徹底地失望了,主張無為無欲、絕聖棄智.老子長於孔子,在孔子告別時,曾語重心長地告誡:"富貴者贈人以財,仁者贈人以言.我不能富貴,姑且冒充仁人送你幾句話.你好古敏求,這是好事,但切不可照搬古代.世上有的人,雖然聰明深察;卻往往難免鉞斧之誅,隻因好議人之是非;雖然博辯宏大,卻不能保全首領,隻因好發人之隱惡也.身為人子不可自私,身為人臣也不可自私."這番話對孔子"信而好古"而不泥古的為學風格、"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的君子風采,以及奮身救世、知其不可而為之精神的形成,無疑是有幫助的.難怪他要感慨萬端地說:"世界萬物中,鳥飛於天,可以張羅以捕;魚入於淵,可以結網以漁.因為它們都是有形的東西.隻有龍,乘風雲而上天,千變萬化不可捉摸.吾今日見老子,晃洋淵深,其猶龍耶!"(《史記·孔子列傳》)
</br>
他批評那種既欲求道,又怕吃苦的人說:"士誌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矣!"(《裏仁》)他不講享受,唯道是謀的精神,在當時的魯國是獨一無二的.
他曾自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學也."(《公冶長》)其次是謙遜好學,人人為師.他一生提倡"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同上).
不僅要向比自己多識的人學習,還要善於向比自己低下的人學習.在他眼裏,處處有學問,人人可為師.他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在任何一群人中,都有值得自己學習和取法的老師,隻要留意就可得到教益,即使是不善的言行,也可從反麵受到警醒.他成才後,有人向弟子子貢打聽孔子的老師,子貢說:"仲尼焉不學,亦何常師之有?"(《子張》)卻實不是虛美之辭.他知識淵博,技能全麵,正是他無所不學,學無常師的結果.
他曾學琴於師襄,學少吳氏職官於郯子,學樂於弘萇,相傳孔子還向比自己小得多的項橐請過教,流為千古佳話.他還注意從生活中學習,"入太廟,每事問",有人不理解說:"孰謂陬人之子知禮乎?進太廟,每事問."孔子問答說:"這就是知禮呀."(《八佾》)知道自己無知的人就是聰明人,知道自己無知又能積極求知的人就更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固然可學,而且草野之民、蠻夷之人也同樣值得學習.他主張"禮失而求諸野",又說"天子失官,守在四夷".
因此有必要向民間和夷狄學習.他曾向"鄙夫"叩問過,向東夷之君學過禮."文武之道未墜於地,賢者識其大者,不肖者識其小者"(《子張》).不捐細流成大海,轉益多師是我師.每個人隻要善於學習,隨處都可獲得知識,滴水成河,積腋成裘.
其三是學思結合,明辨審問.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他不僅好學,而且好思,學思結合.《中庸》又載孔子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學、問、思、辨、行,是孔子歸納的從求知到實踐過程的重要環節.其中"學"和"問"是廣泛地吸收信息,產生感性認識的階段;"思"和"辨"是對信息進行思考,包括歸納、分析、推理、演繹等思維過程,產生理性認識的階段;"行"則是將認識貫徹到實踐中去的階段.孔子本人就是學與思與行相結合的典範,他從來不滿足於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特別是能從極平常的事物中總結出具有普遍意義的道和真理.孔子學琴於師襄,一個曲子彈了十日,本已十分熟練,師襄說:"可以學新曲子了."孔子說:"我雖學會了曲子的韻律,還未得其技巧."又過了十日,師襄說:"技巧已經很熟練了,可以學新的了."孔子還是說:"我還未知其主題."等主題表現出來了,他還不肯學新的,說:"我未能想見作者之為人."又過了十日,突然有一天,他肅穆深思,幽然遠眺,意味深長地說:"我得其為人矣!其為人也,黯然深思,欣然遠視,眼波深邃,仿佛是君臨天下的王者!這不是周文王還是誰呢!"師襄一聽,離席再拜,連忙稱是說:"對呀對呀!我老師說這就是《文王操》."一次,孔子到魯桓公廟觀禮,發現一個歪倒著的瓦罐,守廟人告訴他那是"佑座之器"——欹器.孔子說:
"吾聞佑座器者,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命人注水實驗,果然如此.然後感慨萬端地說:"那有滿而不覆的呢!"於是他從這個滿則覆的啟示中得出正確的處世態度,說."聰明聖智之人,要保持禮讓精神;武力征服天下之人,要保持敬畏心理;富有四海的人,要保持謙遜的態度."(《荀子·有坐》)其四是注重實地考察.走出魯國,到諸侯國和周王室觀禮,增加知識,放大視野.他首先把注意力投向了夏、殷後裔之國杞和宋.《論語·八佾》記孔子說:
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激之矣.
《禮記·禮運》也載孔子說:"吾欲觀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吾得《夏時》焉;吾欲觀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吾得《坤幹》焉."《夏時》,即夏代觀象授時、頒曆布政的曆書;《坤幹》,論者以為是殷易《歸藏》,屬於占筮和哲理書.可惜反映夏殷的曆史不多,對考察夏殷禮製幫助不大.後來孔子為觀周禮而作的洛陽之行,卻讓他大開眼界,受益匪淺,終生受用無窮.史載孔子好學深思,在知識和修養上很快便成熟起來,蜚聲貴族社會,甚至國君也有所耳聞.孔子19歲取妻,20歲得子,昭公特賜雙鯉.孔子榮之,名其子曰孔鯉,字之伯魚.大夫孟僖子稱讚孔子是聖人之後,其後必達.臨死,又將兩個兒了孟懿子和南宮括送到孔子處學禮.僖子之子向魯昭公進言,請求資助孔子前往洛陽考察周禮,昭公欣然許之,與車一輛、馬兩匹、僮僕一雙.洛陽,營建於西周初年,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定都於是,至此建都已達200餘年,衣寇文物,甲於天下.孔子來到天下共主周天子的都城,目睹其琳琅滿目的文獻、文物,當年西周盛世仿佛就在眼前,由衷讚嘆說:"鬱鬱乎文哉,吾從周!"(《八佾》)更加堅定了追求周禮、複興周禮的信念.據說孔子在這次訪問時見到過中國另一位偉大的思想家——老子.老子,名聃,楚人,當時正作周藏室史(國家圖書館館長).老子是道家的始祖,與孔子積極求知和汲汲救世的精神相反,老子對當時江河日下的社會徹底地失望了,主張無為無欲、絕聖棄智.老子長於孔子,在孔子告別時,曾語重心長地告誡:"富貴者贈人以財,仁者贈人以言.我不能富貴,姑且冒充仁人送你幾句話.你好古敏求,這是好事,但切不可照搬古代.世上有的人,雖然聰明深察;卻往往難免鉞斧之誅,隻因好議人之是非;雖然博辯宏大,卻不能保全首領,隻因好發人之隱惡也.身為人子不可自私,身為人臣也不可自私."這番話對孔子"信而好古"而不泥古的為學風格、"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的君子風采,以及奮身救世、知其不可而為之精神的形成,無疑是有幫助的.難怪他要感慨萬端地說:"世界萬物中,鳥飛於天,可以張羅以捕;魚入於淵,可以結網以漁.因為它們都是有形的東西.隻有龍,乘風雲而上天,千變萬化不可捉摸.吾今日見老子,晃洋淵深,其猶龍耶!"(《史記·孔子列傳》)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