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實施先發製人的、突然的、毀滅性的打擊」,一舉癱瘓對方的防禦體係和支
持戰爭的能力。
在戰略部署上,加強以歐洲為重點的全球戰略部署,加緊兩線和多線作戰的準
備,積極向外擴張。蘇聯全球性軍事部署要點為:以美國為主要對手,以歐洲為戰
略重點,從中東、非洲側翼迂迴包抄歐洲,積極向第三世界具有戰略意義的關鍵地
區和薄弱地帶滲透擴張。強占戰略要點、戰略資源和兩洋通道(印度洋、大西洋)。
以緩和為掩護,外交謀略與軍事實力並用,力求通過全麵戰爭以外的一切手段在全
球取勝。
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期的蘇聯是自俄羅斯立國以來綜合國力最強大,對外活動最
活躍,擴張勢頭最猛烈的一個時期。美國學者塞維林·比亞勒宣告:「勃列日涅夫
時代很可能要以一個成就最為顯著的時代,一個過去無法匹敵,而且在可能預見的
將來也無法匹敵的時代,載人蘇聯史冊。」這一時期的蘇聯在經濟與軍事競賽中取
得了對美歐的大幅度的相對增長和絕對增長,並在「戰略緩和」政策的掩護下,向
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發起「曆史性總攻勢」,使得「俄國熊來了」的唿號響徹西方世
界。
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於歐洲本土和東歐盟國集結了3 /4 的陸軍,約125 個師,
140 多萬地麵部隊,30000 餘輛坦克,6000餘架作戰飛機,700 餘艘艦艇,90%的
中程飛彈,80%的遠程飛彈。使華約核軍力與北約基本持平,常規軍力對北約形成
數量優勢。並且從1974年和1977年開始部署針對西歐的圖—22m 逆火式轟炸機和ss
-20中遠程飛彈,對歐形成更大威脅。並作南北夾擊態勢:於歐洲北部科拉半島建
成世界最大的海軍基地,集中了蘇海軍戰略潛艇的70%,挪威北部海岸附近活動著
400 餘蘇聯艦艇,北方艦隊活動範圍擴展至格陵蘭、冰島和蘇格蘭一線;波羅的海
艦隊伸展至丹麥附近海城,直逼西歐心髒;於歐洲南部常年保持60艘左右的艦艇數
目,蘇地中海艦隊實力與美第六艦隊實力相當。並且頻繁舉行規模巨大,針對性強,
實戰效果逼真的軍事演習。華約自1961年至1979年,共進行100 餘次軍事演習。並
突出以核戰爭為背景的突襲戰。前沿地帶的蘇軍呈全線展開之勢,可隨時出擊。經
曆了70年代的全球擴張活動之後,蘇聯於80年代開始陷於逆境。勃列日涅夫在蘇共
26大上承認:「國際地平線上已是陰雲密布」。
蘇聯至少麵臨以下三個挑戰:第一,美國大規模擴軍備戰,重奪霸權的挑戰。
1981年裏根上台後,推行遏製蘇聯和「推迴」蘇聯勢力的戰略政策,突出僵硬的兩
極地緣政治和意識形態鬥爭,強調大力加強軍事實力,對蘇實行「全場緊逼」戰略,
壓迫蘇聯退卻;第二,在國際上陷於孤立。蘇聯於70年代,特別是70年代後半期的
擴軍備戰和全球擴張,威脅損害了美國及蘇聯周邊國家的安全,蘇聯人認為自己陷
人了美、歐、中、日的戰略包圍之中,盡管這個同盟並未正式存在;第三,國內經
濟陷於困境。國民經濟軍事化及超負荷的軍事支出使得國民經濟結構畸形發展,增
速接近停滯。在這樣嚴峻的國際和國內形勢下,勃列日涅夫及其後繼者安德羅波夫。
契爾年科被迫對蘇聯外交政策做以調整。希望通過倡導緩和,以減少軍備競賽,贏
得喘息時間。1981年勃列日涅夫於蘇共26大上提出「鞏固和平、加深緩和。製止軍
備競賽」八點倡議。安德羅波夫提出「緩和政策絕不是一個走完了的階段,未來是
屬於它的」。但美國總統裏根不予理睬,美國龐大的擴軍計劃仍在實施當中。
麵對美國強大的軍事壓力,為了保住蘇聯在70年代軍備競賽和對外擴張中所獲
成果,蘇聯領導人強調要不顧一切地繼續加強軍事實力。1982年勃列日涅夫對軍隊
領導人說:「為了使軍隊能夠永遠勝任自己的職責,人民是一切都在所不惜的……
黨中央採取措施使你們什麽都不缺少。」他還特別強調,在軍事技術領域是「不允
許落後的」。安德羅波夫則稱蘇美之間的軍事戰略平衡是「最近幾十年來的最重要
的成果之一」,蘇為此「花費了不少的力量和資金」,因而「不會允許」美國予以
破壞。蘇聯於80年代初加快了第四代洲際彈道飛彈的部署和現代化,積極研製第五
代彈道飛彈(ss-24、ss-25),加緊試驗遠程巡航飛彈。1983年為抗議美國潘興
11飛彈運抵西德,安德羅波夫宣布蘇聯中止暫停部署ss-20的決定,並在東歐加強
部署新型戰役戰術飛彈(ss-21、ss-22、ss-23)的準備工作,以及在海上部署
能打擊美國本土的飛彈。
1985年戈巴契夫擔任蘇共中央總書記,他提出了「外交的新思維」。強調所
謂「全人類利益高於一切」,「人類共同利益高於階級利益」,試圖淡化美蘇對抗
</br>
持戰爭的能力。
在戰略部署上,加強以歐洲為重點的全球戰略部署,加緊兩線和多線作戰的準
備,積極向外擴張。蘇聯全球性軍事部署要點為:以美國為主要對手,以歐洲為戰
略重點,從中東、非洲側翼迂迴包抄歐洲,積極向第三世界具有戰略意義的關鍵地
區和薄弱地帶滲透擴張。強占戰略要點、戰略資源和兩洋通道(印度洋、大西洋)。
以緩和為掩護,外交謀略與軍事實力並用,力求通過全麵戰爭以外的一切手段在全
球取勝。
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期的蘇聯是自俄羅斯立國以來綜合國力最強大,對外活動最
活躍,擴張勢頭最猛烈的一個時期。美國學者塞維林·比亞勒宣告:「勃列日涅夫
時代很可能要以一個成就最為顯著的時代,一個過去無法匹敵,而且在可能預見的
將來也無法匹敵的時代,載人蘇聯史冊。」這一時期的蘇聯在經濟與軍事競賽中取
得了對美歐的大幅度的相對增長和絕對增長,並在「戰略緩和」政策的掩護下,向
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發起「曆史性總攻勢」,使得「俄國熊來了」的唿號響徹西方世
界。
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於歐洲本土和東歐盟國集結了3 /4 的陸軍,約125 個師,
140 多萬地麵部隊,30000 餘輛坦克,6000餘架作戰飛機,700 餘艘艦艇,90%的
中程飛彈,80%的遠程飛彈。使華約核軍力與北約基本持平,常規軍力對北約形成
數量優勢。並且從1974年和1977年開始部署針對西歐的圖—22m 逆火式轟炸機和ss
-20中遠程飛彈,對歐形成更大威脅。並作南北夾擊態勢:於歐洲北部科拉半島建
成世界最大的海軍基地,集中了蘇海軍戰略潛艇的70%,挪威北部海岸附近活動著
400 餘蘇聯艦艇,北方艦隊活動範圍擴展至格陵蘭、冰島和蘇格蘭一線;波羅的海
艦隊伸展至丹麥附近海城,直逼西歐心髒;於歐洲南部常年保持60艘左右的艦艇數
目,蘇地中海艦隊實力與美第六艦隊實力相當。並且頻繁舉行規模巨大,針對性強,
實戰效果逼真的軍事演習。華約自1961年至1979年,共進行100 餘次軍事演習。並
突出以核戰爭為背景的突襲戰。前沿地帶的蘇軍呈全線展開之勢,可隨時出擊。經
曆了70年代的全球擴張活動之後,蘇聯於80年代開始陷於逆境。勃列日涅夫在蘇共
26大上承認:「國際地平線上已是陰雲密布」。
蘇聯至少麵臨以下三個挑戰:第一,美國大規模擴軍備戰,重奪霸權的挑戰。
1981年裏根上台後,推行遏製蘇聯和「推迴」蘇聯勢力的戰略政策,突出僵硬的兩
極地緣政治和意識形態鬥爭,強調大力加強軍事實力,對蘇實行「全場緊逼」戰略,
壓迫蘇聯退卻;第二,在國際上陷於孤立。蘇聯於70年代,特別是70年代後半期的
擴軍備戰和全球擴張,威脅損害了美國及蘇聯周邊國家的安全,蘇聯人認為自己陷
人了美、歐、中、日的戰略包圍之中,盡管這個同盟並未正式存在;第三,國內經
濟陷於困境。國民經濟軍事化及超負荷的軍事支出使得國民經濟結構畸形發展,增
速接近停滯。在這樣嚴峻的國際和國內形勢下,勃列日涅夫及其後繼者安德羅波夫。
契爾年科被迫對蘇聯外交政策做以調整。希望通過倡導緩和,以減少軍備競賽,贏
得喘息時間。1981年勃列日涅夫於蘇共26大上提出「鞏固和平、加深緩和。製止軍
備競賽」八點倡議。安德羅波夫提出「緩和政策絕不是一個走完了的階段,未來是
屬於它的」。但美國總統裏根不予理睬,美國龐大的擴軍計劃仍在實施當中。
麵對美國強大的軍事壓力,為了保住蘇聯在70年代軍備競賽和對外擴張中所獲
成果,蘇聯領導人強調要不顧一切地繼續加強軍事實力。1982年勃列日涅夫對軍隊
領導人說:「為了使軍隊能夠永遠勝任自己的職責,人民是一切都在所不惜的……
黨中央採取措施使你們什麽都不缺少。」他還特別強調,在軍事技術領域是「不允
許落後的」。安德羅波夫則稱蘇美之間的軍事戰略平衡是「最近幾十年來的最重要
的成果之一」,蘇為此「花費了不少的力量和資金」,因而「不會允許」美國予以
破壞。蘇聯於80年代初加快了第四代洲際彈道飛彈的部署和現代化,積極研製第五
代彈道飛彈(ss-24、ss-25),加緊試驗遠程巡航飛彈。1983年為抗議美國潘興
11飛彈運抵西德,安德羅波夫宣布蘇聯中止暫停部署ss-20的決定,並在東歐加強
部署新型戰役戰術飛彈(ss-21、ss-22、ss-23)的準備工作,以及在海上部署
能打擊美國本土的飛彈。
1985年戈巴契夫擔任蘇共中央總書記,他提出了「外交的新思維」。強調所
謂「全人類利益高於一切」,「人類共同利益高於階級利益」,試圖淡化美蘇對抗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