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而且每一次改革都或多或少地緩和了階級衝突和政治矛盾,也就不同程度地減


    緩了革命爆發的條件和時機,甚至統治階級以改革(改良)使革命遭受巨大挫折。


    因此改革(改良)是沙皇政府反對人民革命的重要手段。列寧從革命的角度做了絕


    好的論述,即「曆史的真正動力是各階級的革命鬥爭,改良是這種鬥爭的副產品。


    所以說它是副產品,是因為它反映了那種想削弱和緩和這種鬥爭等等的失敗的嚐試」。


    隻有革命才能徹底否定舊階級的統治,徹底推翻舊製度,建立起充分反映新興階級


    利益的全新製度,完成現代化的曆史使命。


    第三,從客觀上講,改革與革命的「這個對立不是絕對的,這個界線不是死的,


    而是活的、可變動的,要善於在每一個具體場合確定這條界線」,在一定條件下,


    改革與革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一般地講,在統治危機加劇,革命形勢高漲,但發


    動革命的主觀條件(先進階級的領導和革命理論的指導)尚未充分具備,統治階級


    就可以用改革緩和革命的危機,但是當改革失敗,國內革命形勢再度興起,統治階


    級的行政管理失控,改革就有可能轉變為革命。1859年一1861年和1879年一1880年


    間出現了俄國曆史上前所未有的革命形勢,以農民運動為主體的群眾性革命運動逢


    勃發展。


    當時的詩人形容:「現在腳底下已經沒有先前那樣牢固而不可動的土壤了……


    有朝一日,醒來一看,自己已處在遠離海岸的冰塊上。」但由於主觀條件不具備,


    並沒有爆發車爾尼雪夫斯基和別林斯基等革命民主主義者所渴望的人民革命。然而,


    日益高漲的革命形勢則給沙皇統治造成極大壓力,導致了統治階級的政治危機,迫


    使它們實行了農奴製和其他方麵的重大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革命形勢轉化成了改


    革。在進入帝國主義時代後,俄國社會各種矛盾和衝突加劇,俄國經濟和政治發展


    的要求、廣大勞動群眾的固有利益,要求立即消滅專製製度和其他封建農奴製殘餘。


    發動革命的主客觀條件基本成熟,於是爆發了1905年革命,繼而又演變成有各階級


    參加的全民政治民主運動,動搖了專製製度的統治。沙皇政府被迫宣布實施立憲改


    革,自下而上的革命再次轉變成自上而下的改革。然而沙皇政府在革命運動低落後,


    就又走到反動道路上,從而給專製製度不可避免的新的革命高潮的到來以極大的推


    動。沙皇尼古拉二世用其反動統治的事實,讓人民選擇了推翻專製製度的道路。1917


    年2 月,人民革命再度爆發,封建統治被徹底推翻,改革再次轉化為革命。


    五、俄國現代化道路的啟示


    宗教信仰、價值觀念。民族心態、政治傾向、思維方式、社會心理、生產方式


    和生活方式是民族文化的最重要內容。當這種文化被賦予曆史性和繼承性後,即被


    稱為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的社會進化和曆史發展中形成的,它曾


    經給予了該民族各方麵的發展以巨大的影響。我們曾探討了俄羅斯文化傳統的形成


    過程以及西方文化的巨大影響,由此得出結論,俄羅斯文化傳統是東西方文化的集


    合物,它在本質上是專製集權主義的,在形態上卻是多元開放的,這看起來似乎頗


    為矛盾,但在俄國卻結合得極為和諧。由此便衍生出俄羅斯文化傳統的兩個特點:


    觀念超前與影響滯後。


    觀念超前是與俄羅斯文化傳統在形態上的多元、開放特性密切相關的,它使俄


    羅斯文化傳統易於接受外來的思想。立國之初,俄羅斯人便頗為主動地接受了異邦


    的基督教及基督教文明,從而為俄羅斯文化增添了最重要的內容。幾乎是與法國革


    命爆發同時,俄國的貴族思想家拉吉舍夫就在俄國扯起了思想啟蒙的大旗,他用


    「民主」和「自由」的透視鏡「整整向前看了一百年。」十二月黨人在遠征巴黎之


    後,在驚奇和感嘆之後,把更實際的「民主」和「自由」思想帶迴了俄國。從俄國


    統治者方麵看,彼得一世應該算得上真正地睜開眼睛看西方的俄羅斯人,「農奴主


    的女皇」——葉卡特琳娜二世成了孟德斯鳩、伏爾泰思想的「忠實信徒」,神秘沙


    皇亞曆山大一世也自命為「自由」的庇護者,聲稱「朕將致力於賜國家以自由,從


    而防止它再度淪為瘋子手中的玩物。」20世紀初的自由派貴族人物、大臣會議主席


    (即西方所稱的俄國第一位總理大臣)維特也認識到「必須明智地限製獨裁,必須


    在康莊大道上築起幾堵限製獨裁之牆,這看來是當今世界人類不可抗拒的曆史規律。」


    如果深究其原因,這其中除了歸結於俄國與資本主義文明的發祥地——西歐相鄰的


    得天獨厚的地域條件外,不能不特別指出俄羅斯文化傳統的兼容性和俄羅斯民族思


    想的開放性的重要作用,即俄國社會的兩極——封建統治者和革命者都在心理上歸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色風暴之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建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建華並收藏紅色風暴之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