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難題。當時的他們似乎沒有更多的選擇。剛經曆完世界大戰,國內戰爭又正激烈


    進行著。蘇俄經濟麵臨著極其困難的境地,糧食危機、能源短缺、交通破敗。在莫


    斯科,1918年 1月全市隻能得到計劃供糧總額的 7.1 %,4 月下降為6 .1 %,


    5 月更降為5 .7 %。彼得格勒的工人、士兵每天隻能得到1 /4 的麵包。飢餓籠


    罩著全國,士兵和工人得不到維持生命所需要的最起碼的食品供應,糧食成為當時


    僅次於軍事的重大問題。很多工廠因缺乏能源而無法正常開工,交通失靈使國家想


    方設法集到的糧食和原料無法從產地運出來。


    新生的蘇維埃政權處於危機之中,必須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才能確保戰爭


    的勝利。


    於是以列寧為首的政府宣布「社會主義祖國在危急中」,提出「一切為了前線,


    一切為了勝利」的口號,並宣布全國為軍營,把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生活轉人戰


    時軌道,動員一切人力物力保證國防需要。政府陸續採取了一些非常措施。頒布了


    餘糧收集製法令,要求農民按國家規定的數量交售糧食和其他農產品。政府組織工


    人征糧隊下鄉,以確保征糧任務的完成。在大城市,除大工業外,中等工業也收歸


    國有,對小工業則實行監督。國家通過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及其下屬的各總管理局


    對工業的管理、產品的生產和分配實行嚴格的集中領導。排斥自由貿易、實行糧食


    和日用工業品的配給製。對全國成年人實行勞動義務製。所有這些應急措施,後來


    統稱為「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這一政策的實施的確有逼不得已的客觀條件。應該


    說,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收到了不錯的效果。保證了在遭受戰爭嚴重破壞、糧食和物


    資極度匱乏的俄國,仍能收集到供給軍隊和工人最低限度的口糧與生活用品,從而


    使蘇俄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誠如列寧所說:「應當說我們實行『戰時共產主義


    』是一種功勞,」「在我們當時所處的戰爭條件下,這種政策基本是正確的。」


    然而,這個功勞是有限度的。許多措施超出了戰時需要的限度。戰時共產主義


    政策本來隻能是戰時的政策。然而直到1920年底國內戰爭基本結束的情況下,這些


    非常政策不僅沒有收縮,反而進一步加強。這是因為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不僅與當時


    的客觀條件有關,也與蘇俄領導人的共產主義熱情與理想密切相連。當時在列寧和


    其他一些領導思想中都有一種「直接過渡」的想法。也就是認為可以經由戰時共產


    主義政策可以躍進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列寧後來承認了這一點:「當時我們……


    設想不必先經過一個舊經濟適應社會主義經濟的時期就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


    另外在當時那些純潔的共產黨人中,包括列寧,還一種普遍的錯誤看法。當然


    我們現在知道他們的想法是錯誤的,但在當時他們卻認為自己才是正確的。他們始


    終認為市場、商品買賣、流轉自由、貿易自由、經濟核算等等都是資本主義的東西。


    列寧曾說過:「恢複商品經濟,就是恢複資本主義。」「什麽是流轉自由呢?流轉


    自由也就是貿易自由,而貿易自由就是倒退到資本主義。」


    後來,列寧為擺脫蘇俄經濟的困境,宣布改變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實行與資產


    階級暫時妥協的「新經濟政策」。盡管做了許多工作,表明這樣做不過是取得寶貴


    的喘息時間,喘息完了馬上就要對資產階級發起新的更猛烈的進攻的,仍然不能說


    服那些相信「從戰時共產主義過渡到共產主義」的人們。


    理想主義的詩人寫道:看!莫斯科受寒忍飢,從前整潔美麗,而現在是買賣投


    機。兩年間共青團有一半人退團,許多俄共黨員退黨,抗議「向資本主義過渡」,


    知識界出現了一場不大不小的自殺浪潮,黨內一些高層人物認為新經濟政策是「富


    農方針」,「如果說戰時共產主義是革命的官僚主義邪惡,那這條新路線就是資本


    主義邪惡」,似乎官僚主義邪惡比資本主義邪惡要可愛得多。1922年的共產國際會


    議上,甚至還有人「出於最崇高的共產主義感情和共產主義誌向,看到優秀的俄國


    共產黨人竟然退卻起來而嚎陶大哭」。


    到1921春,由於戰爭的破壞,「戰時共產主義」的加緊推行,以及收集餘糧過


    程中的濫用職權現象和趨勢過度的消極後果,蘇俄國內爆發了嚴重的經濟危機和政


    治危機。俄國的農村在經曆了革命風暴之後發生了很大變化。地主階級已經被消滅。


    富農的勢力在削弱,戶數減少了2 /3 。革命前,貧農是大多數,現在占優勢的是


    中農。廣大農民為了保護分得的土地和維護國家的獨立,曾接受餘糧收集製。但是


    隨著戰爭的結束和外國入侵威脅的消失。農民不肯再接受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他們


    強烈反對征糧隊的活動,要求經營自由和貿易自由,但遭到否定和拒絕。農民的不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色風暴之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建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建華並收藏紅色風暴之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