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黨人起義失敗後,社會矛盾更加尖銳。1836年,果戈理創作了諷刺喜劇
《欽差大臣》,淋漓盡致地揭露了官僚製度的腐朽和邪惡。在這部戲裏,果戈理把
他「所知道的俄羅斯的全部醜惡,把一切非正義的行為聚成一堆」,「同時嘲笑這
一切」。
三、沙皇自上而下的革命
19世紀30—40年代,工業革命的浪潮越出了西歐,擴展到了東歐的俄國。俄國
工業革命的前提是在沙皇專製製度和農奴製度下艱難而緩慢地發展起來的。隨著工
業革命的進展,工場在俄國大量建立起來。這些工場與西歐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相
比還是非常落後的。農奴製度成為俄國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的障礙。在1861年改革
前,俄國農業技術多麽落後,農奴主短視,不重視提高改進生產技術。大部分農奴
被束縛在土地上,這樣就使工廠得不到的原料和自由勞動力,於是導致了整個俄國
的國內市場狹小,工業落後。
1846年,英國廢除《穀物法》,降低糧食進口關稅。以農業為主的俄國,糧食
出口激增。看到種糧有利可圖,農奴主便變本加厲,再一次在農奴身上做文章,讓
農奴無償勞動的時間,由每周3 天增加到5 天。『官「逼民反,農奴不堪其苦,不
得不鋌而走險,揭竿而起。這一時期,各地暴動此伏彼起,多達300 多次。除了」
內憂「,還有」外患「。1853—1855年,俄國對土耳其發動克裏米亞戰爭,結果被
增援的英法聯軍打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痛定思痛,俄國統治者終於明白,英法
之所以取勝,不光在於裝備精良,而是由於它們早就完成農業革命,實現了工業化,
國力強拳頭自然就硬。
早在1856年3 月,沙皇亞曆山大二世已經對莫斯科貴族談到了廢除農奴製的問
題。他在一次講話中公開聲稱:「與其等待農民自下而上地起來解放自己,不如自
上而下地解放他們為好」c 從此就開始了農奴製改革的準備工作。
1861年2 月,沙皇亞曆山大二世簽署了(1861年2 月19日宣言》和《關於脫離
農奴關係的農民法令》。宣布廢除農奴製。農奴在法律上取得獨立,農奴主不能再
買賣農奴,也不能幹涉他們的生活。法令還規定,農奴可以得到一塊份地,雖仍需
向農奴主購買,但隻需繳納20%的現金,其餘由政府以有息債券代付,購買者可以
在49年內向政府還本付息。1861年的法令,使1000多萬農奴「受益」,1863年和1866
年,俄國又先後頒布兩個法令,改變了「皇族農奴」和「國家農奴」的身份,這樣
一來,俄國農奴全都由此獲得「解放」。一時之間,亞曆山大二世被譽為「解放者
沙皇」。
在這一場轟轟烈烈的改革中,農民究竟得到了什麽?
人們常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正如沙皇亞曆山大二世在法令頒布前在最高
國務會議上對貴族地主所說的那樣:「諸位請相信,為了保護地主的利益,凡是能
做的一切都做到了。」農民贖買的份地,代價實在是高得驚人。當時國家把地價抬
得老高,原本隻值6 .5 億盧布的土地,而賣給農民卻要9 億盧布,加上償付國家
貸款本息,農民實際花銷不下20億。不僅農奴主從中大撈了一筆,而且國家也收取
了大量的利息,倒黴的隻有農奴,為了贖迴自由身,他們被狠狠宰了一刀。盡管如
此,農民還是有了指望:隻要辛勤勞作,省吃儉用,多年後或許會無債一身輕;說
不準哪天手頭寬裕了,還能再買地蓋房,過上好日子。而原來的農奴主,錢更多了,
人手卻少了,於是便不再廣種薄收,開始購置農機,使用化肥,生產效率大大提高。
廢除農奴製,終歸是解放了生產力,使俄國農業出現了重大轉機。
可是,農業發展的枷鎖,至此尚未打碎。也許是讓農奴暴動嚇破了膽,當權者
在宣布解放農奴的同時,又下令在各地普遍恢複「村社」,給農民套上了新的「緊
箍咒」。根據新法令,農民必須帶著份地,加入村社組織。未經村社允許,農民無
權出賣、轉讓土地,也不能擅自脫離村社。原來的農奴主,搖身一變,成了村社的
「保護人」,有權撤換村長,驅逐村民,未經其允許,村社不得改變耕作方式,不
得開墾荒地。農戶之間實行「連環保」,互相監督,哪戶若不服從村社管理,作奸
犯科,鄰裏會因知情不報受累遭殃。幾個村社組成鄉,鄉一級設行政、司法、警察
機夫,是維護帝國秩序的根基。建立村社組織,牢牢縛住了俄國農民。難怪幾十年
後,列於對這段曆史做出了這樣的評價:俄國農民獲得「自由」的時候,已經被剝
奪得一幹二淨了。
四、理想與現實的困厄:從戰時共產主義到新經濟改革
十月革命後,新政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但是如何把俄國這樣
一個落後的國家建成強大的現代化國家,是擺在剛剛掌握政權的共產黨人麵前的一
</br>
《欽差大臣》,淋漓盡致地揭露了官僚製度的腐朽和邪惡。在這部戲裏,果戈理把
他「所知道的俄羅斯的全部醜惡,把一切非正義的行為聚成一堆」,「同時嘲笑這
一切」。
三、沙皇自上而下的革命
19世紀30—40年代,工業革命的浪潮越出了西歐,擴展到了東歐的俄國。俄國
工業革命的前提是在沙皇專製製度和農奴製度下艱難而緩慢地發展起來的。隨著工
業革命的進展,工場在俄國大量建立起來。這些工場與西歐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相
比還是非常落後的。農奴製度成為俄國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的障礙。在1861年改革
前,俄國農業技術多麽落後,農奴主短視,不重視提高改進生產技術。大部分農奴
被束縛在土地上,這樣就使工廠得不到的原料和自由勞動力,於是導致了整個俄國
的國內市場狹小,工業落後。
1846年,英國廢除《穀物法》,降低糧食進口關稅。以農業為主的俄國,糧食
出口激增。看到種糧有利可圖,農奴主便變本加厲,再一次在農奴身上做文章,讓
農奴無償勞動的時間,由每周3 天增加到5 天。『官「逼民反,農奴不堪其苦,不
得不鋌而走險,揭竿而起。這一時期,各地暴動此伏彼起,多達300 多次。除了」
內憂「,還有」外患「。1853—1855年,俄國對土耳其發動克裏米亞戰爭,結果被
增援的英法聯軍打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痛定思痛,俄國統治者終於明白,英法
之所以取勝,不光在於裝備精良,而是由於它們早就完成農業革命,實現了工業化,
國力強拳頭自然就硬。
早在1856年3 月,沙皇亞曆山大二世已經對莫斯科貴族談到了廢除農奴製的問
題。他在一次講話中公開聲稱:「與其等待農民自下而上地起來解放自己,不如自
上而下地解放他們為好」c 從此就開始了農奴製改革的準備工作。
1861年2 月,沙皇亞曆山大二世簽署了(1861年2 月19日宣言》和《關於脫離
農奴關係的農民法令》。宣布廢除農奴製。農奴在法律上取得獨立,農奴主不能再
買賣農奴,也不能幹涉他們的生活。法令還規定,農奴可以得到一塊份地,雖仍需
向農奴主購買,但隻需繳納20%的現金,其餘由政府以有息債券代付,購買者可以
在49年內向政府還本付息。1861年的法令,使1000多萬農奴「受益」,1863年和1866
年,俄國又先後頒布兩個法令,改變了「皇族農奴」和「國家農奴」的身份,這樣
一來,俄國農奴全都由此獲得「解放」。一時之間,亞曆山大二世被譽為「解放者
沙皇」。
在這一場轟轟烈烈的改革中,農民究竟得到了什麽?
人們常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正如沙皇亞曆山大二世在法令頒布前在最高
國務會議上對貴族地主所說的那樣:「諸位請相信,為了保護地主的利益,凡是能
做的一切都做到了。」農民贖買的份地,代價實在是高得驚人。當時國家把地價抬
得老高,原本隻值6 .5 億盧布的土地,而賣給農民卻要9 億盧布,加上償付國家
貸款本息,農民實際花銷不下20億。不僅農奴主從中大撈了一筆,而且國家也收取
了大量的利息,倒黴的隻有農奴,為了贖迴自由身,他們被狠狠宰了一刀。盡管如
此,農民還是有了指望:隻要辛勤勞作,省吃儉用,多年後或許會無債一身輕;說
不準哪天手頭寬裕了,還能再買地蓋房,過上好日子。而原來的農奴主,錢更多了,
人手卻少了,於是便不再廣種薄收,開始購置農機,使用化肥,生產效率大大提高。
廢除農奴製,終歸是解放了生產力,使俄國農業出現了重大轉機。
可是,農業發展的枷鎖,至此尚未打碎。也許是讓農奴暴動嚇破了膽,當權者
在宣布解放農奴的同時,又下令在各地普遍恢複「村社」,給農民套上了新的「緊
箍咒」。根據新法令,農民必須帶著份地,加入村社組織。未經村社允許,農民無
權出賣、轉讓土地,也不能擅自脫離村社。原來的農奴主,搖身一變,成了村社的
「保護人」,有權撤換村長,驅逐村民,未經其允許,村社不得改變耕作方式,不
得開墾荒地。農戶之間實行「連環保」,互相監督,哪戶若不服從村社管理,作奸
犯科,鄰裏會因知情不報受累遭殃。幾個村社組成鄉,鄉一級設行政、司法、警察
機夫,是維護帝國秩序的根基。建立村社組織,牢牢縛住了俄國農民。難怪幾十年
後,列於對這段曆史做出了這樣的評價:俄國農民獲得「自由」的時候,已經被剝
奪得一幹二淨了。
四、理想與現實的困厄:從戰時共產主義到新經濟改革
十月革命後,新政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但是如何把俄國這樣
一個落後的國家建成強大的現代化國家,是擺在剛剛掌握政權的共產黨人麵前的一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