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 22 日,25輛 t34型坦克風馳電掣般地向城西頓河大橋衝去。一邊行進一
邊集中火力襲擊橋上德軍,一舉奪占了大橋。
北方羅馬尼亞軍集體投降,而南北兩麵進攻的蘇軍在喀拉蚩會師肥德軍20個精
銳師團和羅馬尼亞2 個師團,約33萬人合圍起來,水泄不通。如此一來,德軍反成
了防守者。
鮑羅斯被重圍困在史達林格勒,並被阻斷了一切增援。希特勒氣急敗壞,他下
令鮑羅斯死守,並急令他最得力的元帥曼施坦目增援鮑羅斯。
由15萬德軍組成的增援軍團,帶著3000噸物資和一支龐大的車隊急匆匆地向斯
大林格勒撲了過來。
1943年1 月11日上午8 時,蘇軍 5000 門火炮一齊發射,著名的「卡秋莎」發
出了一聲聲憤怒的吼聲,隨著這吼聲噴射出去的是蘇聯人民複仇的火焰。
分割殲滅被圍敵軍的戰鬥打響了,總攻擊開始了。
16日黃昏之前,德軍由所保持的大約1400平方公裏的地域縮至650 平方公裏。
17日,城內德軍已被逼至市區內部防線的盡頭。
25日,蘇軍第力集團軍與崔可夫的第62集團軍在城中會合,聯手夾擊敵人。
鮑羅斯的部隊被切斷成了兩部分。大部分指揮官已感到再抵抗下去是毫無意義
的,暗中開始與蘇軍交涉投降事宜。
1 月對日清晨,30日剛剛被希特勒升任為元帥的鮑羅斯準備投降了。
參謀長拉斯金前去談判。數小時後,鮑羅斯被帶到了第64集團軍司令部。集團
軍司令舒米洛夫在司令部裏一直在等待著拉斯金。司令部的門開了,拉斯金引進了
一個穿著德意誌陸軍上將製服,個子高大,頭發灰白的人。那人一進來就舉起右手,
擺出納粹式敬禮的姿勢,但馬上又戰戰兢兢地把手放了下來,說了聲「您好!」來
代替早已習慣了的「希特勒萬歲」的口號。
舒米洛夫鄭重地讓他拿出身份證明資料。接著,又詢問了有關鮑羅斯被授予元
帥之事。完後,他鄭重地宣布:「鮑羅斯元帥現在是我軍的俘虜!」
史達林格勒戰役於1943年2 月2 日以蘇軍的勝利而告結束了。這次戰役的影響
之大,在曆史上是不可磨滅的。蘇軍在這次史達林格勒會戰中的戰果是豐碩的。軸
心國的5 個軍幾乎全部崩潰。這5 個軍是:第6 集團軍全部,第4 裝甲軍部分,羅
馬尼亞第3 軍的5 個師團,第4 集團軍,義大利第8 集團軍全部。死傷約150 萬人
左右,約占其蘇德戰場總兵力的1 /4 。蘇軍方麵也有較大的損失。可以說,斯大
林格勒戰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是最艱苦的戰役,也是最具有決定性的戰役之一。
這個戰役的勝利,不僅根本扭轉蘇德戰場形勢,而且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曆史性轉
折的主要標誌。蘇軍從此掌握了戰略主動權,開始從戰略防禦轉入戰略反攻和進攻,
它將在後代人們的記憶中永放光芒。
六、從克裏米亞到阿富汗:兩個世紀的跨越性比較
19世紀的1853年一1856年,沙皇俄國與英國、法國以及英法支持的土耳其之間
在黑海的克裏米亞打了一場惡戰。戰爭結局,沙皇俄國一敗塗地,沙皇尼古拉一世
被迫自殺,沙皇俄國被迫割讓勢力範圍。
20世紀的1979年- 1988年,在南下政策的鼓躁下,蘇聯出兵侵略南亞有極其重
要的戰略地位的阿富汗,試圖將阿富汗變成蘇聯的「第十六個加盟共和國」。戰爭
結局,近10年的戰爭,拖垮了蘇聯的經濟,拖垮了蘇聯軍隊的士氣。最終,伴著蘇
聯解體的輓歌,蘇聯軍隊帶著2 萬餘具屍體撤迴本土。
曆史學家早已下了定論,19世紀50年代的克裏米亞戰爭的慘敗,是沙皇俄國走
下坡路的先聲;而20世紀80年代阿富汗戰爭的失敗,是蘇聯紅色巨人瀕臨崩解的先
兆。
曆史不是塗改版,曆史不容假設,但曆史可以作一比較。我們可以將這兩次戰
爭做一個大膽的跨越性的比較和分析。
土耳其奧斯曼帝國一度稱霸歐洲和世界,但是到19世紀上半期它便迅速衰落,
中央政權不斷削弱,被奧斯曼帝國長期統治的地區處於四分五裂狀態或名存實亡,
已成為昔日帝國的「遺產」,這為早已覬覦的歐洲列強大開了爭奪的方便之門。
在這些「遺產」中,首都君士坦丁堡和兩海峽(博斯普魯斯和達達尼爾)對各
列強最具有吸引力。因為它們是溝通黑海與地中海的咽喉要道,是聯結歐、亞、非
三大洲的「金橋」,是重要的戰略要地。俄國沙皇亞曆山大一世稱之為「我們房屋
的鑰匙」。馬克思在一篇論《戰爭問題》中指出:「沙皇的這樣大的一個帝國隻有
一個港口作為出海口,而且這個港口又是位於半年不能通航,半年容易遭到英國人
進攻的海上,這種情況使沙皇感到不滿和惱火,因此,他極力想實現他的先人的計
劃——開闢一條通向地中海的出路。」
沙皇政府為獲取出海口,同時挽救走向死亡的農奴製度,擴展在歐洲的霸權,
</br>
邊集中火力襲擊橋上德軍,一舉奪占了大橋。
北方羅馬尼亞軍集體投降,而南北兩麵進攻的蘇軍在喀拉蚩會師肥德軍20個精
銳師團和羅馬尼亞2 個師團,約33萬人合圍起來,水泄不通。如此一來,德軍反成
了防守者。
鮑羅斯被重圍困在史達林格勒,並被阻斷了一切增援。希特勒氣急敗壞,他下
令鮑羅斯死守,並急令他最得力的元帥曼施坦目增援鮑羅斯。
由15萬德軍組成的增援軍團,帶著3000噸物資和一支龐大的車隊急匆匆地向斯
大林格勒撲了過來。
1943年1 月11日上午8 時,蘇軍 5000 門火炮一齊發射,著名的「卡秋莎」發
出了一聲聲憤怒的吼聲,隨著這吼聲噴射出去的是蘇聯人民複仇的火焰。
分割殲滅被圍敵軍的戰鬥打響了,總攻擊開始了。
16日黃昏之前,德軍由所保持的大約1400平方公裏的地域縮至650 平方公裏。
17日,城內德軍已被逼至市區內部防線的盡頭。
25日,蘇軍第力集團軍與崔可夫的第62集團軍在城中會合,聯手夾擊敵人。
鮑羅斯的部隊被切斷成了兩部分。大部分指揮官已感到再抵抗下去是毫無意義
的,暗中開始與蘇軍交涉投降事宜。
1 月對日清晨,30日剛剛被希特勒升任為元帥的鮑羅斯準備投降了。
參謀長拉斯金前去談判。數小時後,鮑羅斯被帶到了第64集團軍司令部。集團
軍司令舒米洛夫在司令部裏一直在等待著拉斯金。司令部的門開了,拉斯金引進了
一個穿著德意誌陸軍上將製服,個子高大,頭發灰白的人。那人一進來就舉起右手,
擺出納粹式敬禮的姿勢,但馬上又戰戰兢兢地把手放了下來,說了聲「您好!」來
代替早已習慣了的「希特勒萬歲」的口號。
舒米洛夫鄭重地讓他拿出身份證明資料。接著,又詢問了有關鮑羅斯被授予元
帥之事。完後,他鄭重地宣布:「鮑羅斯元帥現在是我軍的俘虜!」
史達林格勒戰役於1943年2 月2 日以蘇軍的勝利而告結束了。這次戰役的影響
之大,在曆史上是不可磨滅的。蘇軍在這次史達林格勒會戰中的戰果是豐碩的。軸
心國的5 個軍幾乎全部崩潰。這5 個軍是:第6 集團軍全部,第4 裝甲軍部分,羅
馬尼亞第3 軍的5 個師團,第4 集團軍,義大利第8 集團軍全部。死傷約150 萬人
左右,約占其蘇德戰場總兵力的1 /4 。蘇軍方麵也有較大的損失。可以說,斯大
林格勒戰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是最艱苦的戰役,也是最具有決定性的戰役之一。
這個戰役的勝利,不僅根本扭轉蘇德戰場形勢,而且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曆史性轉
折的主要標誌。蘇軍從此掌握了戰略主動權,開始從戰略防禦轉入戰略反攻和進攻,
它將在後代人們的記憶中永放光芒。
六、從克裏米亞到阿富汗:兩個世紀的跨越性比較
19世紀的1853年一1856年,沙皇俄國與英國、法國以及英法支持的土耳其之間
在黑海的克裏米亞打了一場惡戰。戰爭結局,沙皇俄國一敗塗地,沙皇尼古拉一世
被迫自殺,沙皇俄國被迫割讓勢力範圍。
20世紀的1979年- 1988年,在南下政策的鼓躁下,蘇聯出兵侵略南亞有極其重
要的戰略地位的阿富汗,試圖將阿富汗變成蘇聯的「第十六個加盟共和國」。戰爭
結局,近10年的戰爭,拖垮了蘇聯的經濟,拖垮了蘇聯軍隊的士氣。最終,伴著蘇
聯解體的輓歌,蘇聯軍隊帶著2 萬餘具屍體撤迴本土。
曆史學家早已下了定論,19世紀50年代的克裏米亞戰爭的慘敗,是沙皇俄國走
下坡路的先聲;而20世紀80年代阿富汗戰爭的失敗,是蘇聯紅色巨人瀕臨崩解的先
兆。
曆史不是塗改版,曆史不容假設,但曆史可以作一比較。我們可以將這兩次戰
爭做一個大膽的跨越性的比較和分析。
土耳其奧斯曼帝國一度稱霸歐洲和世界,但是到19世紀上半期它便迅速衰落,
中央政權不斷削弱,被奧斯曼帝國長期統治的地區處於四分五裂狀態或名存實亡,
已成為昔日帝國的「遺產」,這為早已覬覦的歐洲列強大開了爭奪的方便之門。
在這些「遺產」中,首都君士坦丁堡和兩海峽(博斯普魯斯和達達尼爾)對各
列強最具有吸引力。因為它們是溝通黑海與地中海的咽喉要道,是聯結歐、亞、非
三大洲的「金橋」,是重要的戰略要地。俄國沙皇亞曆山大一世稱之為「我們房屋
的鑰匙」。馬克思在一篇論《戰爭問題》中指出:「沙皇的這樣大的一個帝國隻有
一個港口作為出海口,而且這個港口又是位於半年不能通航,半年容易遭到英國人
進攻的海上,這種情況使沙皇感到不滿和惱火,因此,他極力想實現他的先人的計
劃——開闢一條通向地中海的出路。」
沙皇政府為獲取出海口,同時挽救走向死亡的農奴製度,擴展在歐洲的霸權,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