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索地區(近44萬平方公裏)被征服,喬治亞、葉裏溫汗國(亞美尼亞)、阿
塞拜疆淪為沙皇俄國的殖民地。俄國的南部疆界向南推進約420 公裏,俄國在陸路
上得以與西亞相連,使沙皇政府取得了南下西亞和印度不可缺少的通道。
這一時期的俄羅斯民族主義增加了新的內容:泛斯拉夫主義和文化沙文主義。
泛斯拉夫主義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產生於西部斯拉夫各民族中的一種民族思潮和文
化運動。斯拉夫民族是歐洲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從公元1 世紀至6 世紀,斯拉夫人
進行了大規模的民族遷徙。遷徙並分支後的斯拉夫民族各支係基本上定居在一個地
區,而且隨各地區經濟狀況、自然資源。地理位置、對外交往的差異,各支係的特
點越來越明顯,逐漸分為西部斯拉夫人在部斯拉夫人和南部斯拉夫人,這三大分支
在語言文字、生活方式、民族內部結構等方麵的差異性愈來愈大。近代的泛斯拉夫
主義最初產生於西部斯拉夫人中,是一種資產階級文化運動和民族複興運動。西部
的斯拉夫民族(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等)長期處於奧地利的殖民壓迫之下,一些知
識分子唿籲斯拉夫各民族以斯拉夫人共同的民族起源、民族曆史、民族語言和民族
文化為紐帶,建立斯拉夫各民族的聯邦國家,聯合對付外敵的侵略和殖民壓迫。由
於斯拉夫各民族居住的分散和力量的弱小,相當多的斯拉夫民族自然地把聯合斯拉
夫人、擺脫異族統治和建立斯拉夫國家的希望寄托在政治經濟獨立並且國際地位處
於上升階段的俄國身上,從而為沙皇政府宣揚和利用泛斯拉夫主義創造了條件。
俄羅斯泛斯拉夫主義與西部斯拉夫人中的泛斯拉夫主義有直接的聯繫,但又所
區別,它從其產生之初即具有濃厚的政治色彩和擴張性質,是俄羅斯民族主義的變
種,是實踐的大俄羅斯沙文主義。早在17世紀中期,沙皇政府就曾利用保護「信教
自由」和「民族原則」的名義對西部國家和民族進行殖民,1676年俄國與波蘭在瓜
分烏克蘭時,沙皇政府的大臣奧登一納施金就表示:「假如居住在我們兩國的、從
亞德裏亞海到日耳曼海和北冰洋的所有講斯拉夫語的民族都聯合起來,所有斯拉夫
民族將會擁有無尚的光榮。多少宏偉的事業都將會達到目的。而且,當我們兩國擔
負起領導斯拉夫各民族的任務,在將來統一在一個國家的時候,又將有多少光榮在
等待了我們。」18世紀初彼得一世在其遺囑中也曾向其繼承者指示:「努力將散處
匈牙利、土耳其和波蘭中部的、在政治和宗教上陷於分裂的希臘人全部重新團結在
我們周圍,成為他們的中心和支柱,用冒充每一敵人之友取得某種自動的或聖職的
優勢,以便事先建立在全世界的優勢。」
西部斯拉夫人中泛斯拉夫主義的興起正好切合了俄國國內甚囂塵上的俄羅斯民
族主義浪潮,沙皇政府和俄羅斯民族主義者從民族沙文主義的立場出發,把俄國看
做是斯拉夫世界的領導者和主宰者,19世紀的斯拉夫派代表人物伊·阿克薩克夫聲
稱:俄國負有曆史的責任「把斯拉夫人從肉體和精神的壓迫下解放出來,你瞧,還
要賜予他們這個禮物——在俄國鷹的強有力的羽翼下,一個獨立的、精神的政治存
在。」莫斯科大學曆史教授、膜斯科人》主編米·彼·波哥金在給沙皇亞曆山大一
世的信中寫道:「難道有誰能和我們相比?難道有誰不會讓我們強製服從?世界的
政治命運,我們隨時要作出這樣或那樣的決定,豈不是由我們掌握麽?」1867年在
莫斯科召開了首屆斯拉夫人代表大會,沙皇亞曆山大三世親自出席大會的開幕式,
會議上俄羅斯的學者和政客們大談「沒有俄國,斯拉夫民族不會得救」,「俄語是
斯拉夫統一的手段和基礎」。捷克學者卡雷爾·哈夫裏切克在俄國旅行後認清了泛
斯拉夫主義的真實麵目,他寫道:「俄國的酷寒氣候和俄國生活的其他方麵都使我
心裏僅有的一顆泛斯拉夫人之愛的火花熄滅了。」因為「他們相信,有朝一日他們
要控製一切斯拉夫的國家!!……以便爾後能夠重新說俄國人將代替斯拉夫人,俄
國人不是兄弟般,而是狡詐地和利己主義地想到其他斯拉夫人。」
到19世紀末,俄羅斯國家的版圖最終確立。經過長達350 年的血腥兼併和殖民
擴張,俄國由東北羅斯一隅的「彈丸小國」——莫斯科公國擴大成橫跨歐亞的大帝
國,它的版圖由280 萬平方公裏擴展為2280萬平方公裏(其中殖民地麵積為1740萬
平方公裏)的殖民帝國。俄國由單一民族——俄羅斯民族組成的國家擴展成為由100
多個民族組成的多民族國家。俄國著名曆史學家克柳切夫斯基評價:「我們俄羅斯
人比其他民族更需要理解這一點,俄羅斯以數百年的努力和犧牲建成了一個國家,
</br>
塞拜疆淪為沙皇俄國的殖民地。俄國的南部疆界向南推進約420 公裏,俄國在陸路
上得以與西亞相連,使沙皇政府取得了南下西亞和印度不可缺少的通道。
這一時期的俄羅斯民族主義增加了新的內容:泛斯拉夫主義和文化沙文主義。
泛斯拉夫主義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產生於西部斯拉夫各民族中的一種民族思潮和文
化運動。斯拉夫民族是歐洲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從公元1 世紀至6 世紀,斯拉夫人
進行了大規模的民族遷徙。遷徙並分支後的斯拉夫民族各支係基本上定居在一個地
區,而且隨各地區經濟狀況、自然資源。地理位置、對外交往的差異,各支係的特
點越來越明顯,逐漸分為西部斯拉夫人在部斯拉夫人和南部斯拉夫人,這三大分支
在語言文字、生活方式、民族內部結構等方麵的差異性愈來愈大。近代的泛斯拉夫
主義最初產生於西部斯拉夫人中,是一種資產階級文化運動和民族複興運動。西部
的斯拉夫民族(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等)長期處於奧地利的殖民壓迫之下,一些知
識分子唿籲斯拉夫各民族以斯拉夫人共同的民族起源、民族曆史、民族語言和民族
文化為紐帶,建立斯拉夫各民族的聯邦國家,聯合對付外敵的侵略和殖民壓迫。由
於斯拉夫各民族居住的分散和力量的弱小,相當多的斯拉夫民族自然地把聯合斯拉
夫人、擺脫異族統治和建立斯拉夫國家的希望寄托在政治經濟獨立並且國際地位處
於上升階段的俄國身上,從而為沙皇政府宣揚和利用泛斯拉夫主義創造了條件。
俄羅斯泛斯拉夫主義與西部斯拉夫人中的泛斯拉夫主義有直接的聯繫,但又所
區別,它從其產生之初即具有濃厚的政治色彩和擴張性質,是俄羅斯民族主義的變
種,是實踐的大俄羅斯沙文主義。早在17世紀中期,沙皇政府就曾利用保護「信教
自由」和「民族原則」的名義對西部國家和民族進行殖民,1676年俄國與波蘭在瓜
分烏克蘭時,沙皇政府的大臣奧登一納施金就表示:「假如居住在我們兩國的、從
亞德裏亞海到日耳曼海和北冰洋的所有講斯拉夫語的民族都聯合起來,所有斯拉夫
民族將會擁有無尚的光榮。多少宏偉的事業都將會達到目的。而且,當我們兩國擔
負起領導斯拉夫各民族的任務,在將來統一在一個國家的時候,又將有多少光榮在
等待了我們。」18世紀初彼得一世在其遺囑中也曾向其繼承者指示:「努力將散處
匈牙利、土耳其和波蘭中部的、在政治和宗教上陷於分裂的希臘人全部重新團結在
我們周圍,成為他們的中心和支柱,用冒充每一敵人之友取得某種自動的或聖職的
優勢,以便事先建立在全世界的優勢。」
西部斯拉夫人中泛斯拉夫主義的興起正好切合了俄國國內甚囂塵上的俄羅斯民
族主義浪潮,沙皇政府和俄羅斯民族主義者從民族沙文主義的立場出發,把俄國看
做是斯拉夫世界的領導者和主宰者,19世紀的斯拉夫派代表人物伊·阿克薩克夫聲
稱:俄國負有曆史的責任「把斯拉夫人從肉體和精神的壓迫下解放出來,你瞧,還
要賜予他們這個禮物——在俄國鷹的強有力的羽翼下,一個獨立的、精神的政治存
在。」莫斯科大學曆史教授、膜斯科人》主編米·彼·波哥金在給沙皇亞曆山大一
世的信中寫道:「難道有誰能和我們相比?難道有誰不會讓我們強製服從?世界的
政治命運,我們隨時要作出這樣或那樣的決定,豈不是由我們掌握麽?」1867年在
莫斯科召開了首屆斯拉夫人代表大會,沙皇亞曆山大三世親自出席大會的開幕式,
會議上俄羅斯的學者和政客們大談「沒有俄國,斯拉夫民族不會得救」,「俄語是
斯拉夫統一的手段和基礎」。捷克學者卡雷爾·哈夫裏切克在俄國旅行後認清了泛
斯拉夫主義的真實麵目,他寫道:「俄國的酷寒氣候和俄國生活的其他方麵都使我
心裏僅有的一顆泛斯拉夫人之愛的火花熄滅了。」因為「他們相信,有朝一日他們
要控製一切斯拉夫的國家!!……以便爾後能夠重新說俄國人將代替斯拉夫人,俄
國人不是兄弟般,而是狡詐地和利己主義地想到其他斯拉夫人。」
到19世紀末,俄羅斯國家的版圖最終確立。經過長達350 年的血腥兼併和殖民
擴張,俄國由東北羅斯一隅的「彈丸小國」——莫斯科公國擴大成橫跨歐亞的大帝
國,它的版圖由280 萬平方公裏擴展為2280萬平方公裏(其中殖民地麵積為1740萬
平方公裏)的殖民帝國。俄國由單一民族——俄羅斯民族組成的國家擴展成為由100
多個民族組成的多民族國家。俄國著名曆史學家克柳切夫斯基評價:「我們俄羅斯
人比其他民族更需要理解這一點,俄羅斯以數百年的努力和犧牲建成了一個國家,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