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貴夫人們消愁解悶。」
「到了冬季,涅瓦河上凍了,原來被分割的城市凝結成一個整體。再也不需要
小船或木橋便可以在首都穿行。沙皇居住在聖彼得堡時,每次都要親自乘雪橇開闢
一條雪白的大道,此刻聖彼得一保羅古堡的一聲炮響,宣布開道開始,跟在陛下後
麵是一大批蜂擁的人群,他們都急於步行穿過涅瓦河。其實,彼得一世並不喜歡下
雪的季節,這季節是與北海的航行事業為敵的。」
對於彼得一世來說,每年的開春季節是令他歡快的喜事。河水解凍後,他又可
以周遊他的「天堂」了,而且沒過多久,他的天堂越過聖彼得堡,已經到達了海灣
的南岸一在那裏,彼得一世和他的親信們修建了自己的別墅:斯特列納亞別墅、奧
拉尼安堡別墅、彼得高夫別墅……彼得高夫成了沙皇平時度假的地方。那裏有一個
法國式的大花園,可以看到海灣的海水。根據勒布隆的設計方案,修建了兩層樓高
的大型宮殿,內部房間仍然很小,布置得優雅大方。每一個工作間裏都配有大書櫃。
盡管這些房子很討人喜歡,可是沙皇卻寧願住在一幢荷蘭式的普通房子裏過夜,這
所緊靠海邊修建起來的房子,被命名為「我的歡樂」。
彼得堡不僅在建城的年齡方麵是年輕的,而且在居民人口的組成方麵更可以稱
之為年輕的城市。這裏有俄國第一批學校,第一座博物館和圖書館,第一座劇院,
第一所公共醫院,第一個公園。彼得堡內有大量的軍隊,而且還有許多學校,年輕
的士兵和學生成為城內第一批居民,因此城內的居民以40歲以下的青年人為主。這
正合了彼得一世的願望,他之所以遷都彼得堡,正是為了逃避克裏姆林宮占統治地
位的、頑固不化的、反動落後的思想情緒。而在彼得堡這座年輕的城市時,他把希
望寄托在年輕人的身上了。
彼得一世是樂於助人的君主,他並未因為自己地位至高無上而冷漠處世。他不
僅經常微服私訪,出現在彼得堡的每個角落,而且是彼得堡救火隊的成員。彼得堡
的建築主要由石頭和木頭建成,每年都要著上幾場大火。但一旦火警發生,人們就
能看見俄國的沙皇彼得一世在大火中的英勇行為。法國駐俄大使儒埃爾寫道:「我
多次看見他第一個來到失火地點,雪橇裏帶上他的消防水泵。他參加全部的滅火工
作。由於他的思想異常敏捷,他能立即判斷出應採取什麽滅火措施。他爬上房頂,
哪裏最危險就到哪裏去。」
到1715年,彼得堡已經發展成為俄國新的政治中心,這裏有樞密院下屬的各個
院以及沙皇辦公的宮廷。俄國宮廷的達官顯貴們在彼得一世的命令下都將自己的官
邸遷到了彼得堡。彼得堡成為新的文化中心,這裏建起俄國第一批學校等文化教育
設施。
彼得堡成為新的商業中心。它在商業上的周轉額超過了俄國北方的舊港阿爾漢
格爾斯克好幾倍。它重新把波羅的海沿岸的商港維堡、雷維爾、裏加聯繫起來。1724
年駛到彼得堡的外國商船共計180 艘。
彼得堡成為俄國新興的工業中心,這裏建起第一批大型的工場、兵工廠、造船
廠、皮革廠,它的經濟地位逐漸取代了莫斯科。
逐漸地,莫斯科和克裏姆林宮感到了冷清,昔日車如流、人如潮的情景少見了。
但莫斯科克裏姆林宮仍然是俄國沙皇的夏都,曆代沙皇的結婚、生子和登基大典都
要在克裏姆林宮的聖母升天大教堂舉行。
可以說,十月革命結束了俄國的封建專製君主製,也正是十月革命使克裏姆林
宮恢複了自己的榮譽,它重新又成為了俄國獨一無二的政治中心。當起義的工人和
士兵們占領了莫斯科之後,他們是想把代表俄國封建專製製度的克裏姆林宮摧毀的。
而第一屆蘇維埃政府中少有的「藝術家」盧那察爾斯基甚至為此準備宣布辭職,以
抗議赤衛隊的過火行為。他在一篇聲明中大聲疾唿:「同誌們,正在莫斯科發生的
事是一場可怕的、無法彌補的災禍。……人民在其奪取政權的鬥爭中已經傷毀了我
們光榮的首都。……在這些鬥爭猛烈和戰禍慘重的日子裏,作為國民教育人民委員,
這是特別可怕的事。……即使最愚昧無知的人也將會醒悟和理解,藝術是快樂、力
量和智慧的源泉。」列寧也特別過問了此事,才使克裏姆林宮沒有遭到太大的破壞。
1917年的十月革命勝利後,蘇維埃政權把首都遷迴莫斯科,同時決定將克裏姆
林宮作為黨中央和政府的辦公地。莫斯科位於俄羅斯的心髒部分,在避免外敵入侵
方麵,自然是比彼得堡安全得多。而且,新政權也不想定居在不久前被它們推翻的
那些統治者的老巢。為人民而戰的鬥士們,認為自己吃住在痛恨布爾什維克的人曾
驕奢淫逸過的地方是莫大的恥辱。新政權的第一個領袖列寧和他的妻子克魯普斯卡
</br>
「到了冬季,涅瓦河上凍了,原來被分割的城市凝結成一個整體。再也不需要
小船或木橋便可以在首都穿行。沙皇居住在聖彼得堡時,每次都要親自乘雪橇開闢
一條雪白的大道,此刻聖彼得一保羅古堡的一聲炮響,宣布開道開始,跟在陛下後
麵是一大批蜂擁的人群,他們都急於步行穿過涅瓦河。其實,彼得一世並不喜歡下
雪的季節,這季節是與北海的航行事業為敵的。」
對於彼得一世來說,每年的開春季節是令他歡快的喜事。河水解凍後,他又可
以周遊他的「天堂」了,而且沒過多久,他的天堂越過聖彼得堡,已經到達了海灣
的南岸一在那裏,彼得一世和他的親信們修建了自己的別墅:斯特列納亞別墅、奧
拉尼安堡別墅、彼得高夫別墅……彼得高夫成了沙皇平時度假的地方。那裏有一個
法國式的大花園,可以看到海灣的海水。根據勒布隆的設計方案,修建了兩層樓高
的大型宮殿,內部房間仍然很小,布置得優雅大方。每一個工作間裏都配有大書櫃。
盡管這些房子很討人喜歡,可是沙皇卻寧願住在一幢荷蘭式的普通房子裏過夜,這
所緊靠海邊修建起來的房子,被命名為「我的歡樂」。
彼得堡不僅在建城的年齡方麵是年輕的,而且在居民人口的組成方麵更可以稱
之為年輕的城市。這裏有俄國第一批學校,第一座博物館和圖書館,第一座劇院,
第一所公共醫院,第一個公園。彼得堡內有大量的軍隊,而且還有許多學校,年輕
的士兵和學生成為城內第一批居民,因此城內的居民以40歲以下的青年人為主。這
正合了彼得一世的願望,他之所以遷都彼得堡,正是為了逃避克裏姆林宮占統治地
位的、頑固不化的、反動落後的思想情緒。而在彼得堡這座年輕的城市時,他把希
望寄托在年輕人的身上了。
彼得一世是樂於助人的君主,他並未因為自己地位至高無上而冷漠處世。他不
僅經常微服私訪,出現在彼得堡的每個角落,而且是彼得堡救火隊的成員。彼得堡
的建築主要由石頭和木頭建成,每年都要著上幾場大火。但一旦火警發生,人們就
能看見俄國的沙皇彼得一世在大火中的英勇行為。法國駐俄大使儒埃爾寫道:「我
多次看見他第一個來到失火地點,雪橇裏帶上他的消防水泵。他參加全部的滅火工
作。由於他的思想異常敏捷,他能立即判斷出應採取什麽滅火措施。他爬上房頂,
哪裏最危險就到哪裏去。」
到1715年,彼得堡已經發展成為俄國新的政治中心,這裏有樞密院下屬的各個
院以及沙皇辦公的宮廷。俄國宮廷的達官顯貴們在彼得一世的命令下都將自己的官
邸遷到了彼得堡。彼得堡成為新的文化中心,這裏建起俄國第一批學校等文化教育
設施。
彼得堡成為新的商業中心。它在商業上的周轉額超過了俄國北方的舊港阿爾漢
格爾斯克好幾倍。它重新把波羅的海沿岸的商港維堡、雷維爾、裏加聯繫起來。1724
年駛到彼得堡的外國商船共計180 艘。
彼得堡成為俄國新興的工業中心,這裏建起第一批大型的工場、兵工廠、造船
廠、皮革廠,它的經濟地位逐漸取代了莫斯科。
逐漸地,莫斯科和克裏姆林宮感到了冷清,昔日車如流、人如潮的情景少見了。
但莫斯科克裏姆林宮仍然是俄國沙皇的夏都,曆代沙皇的結婚、生子和登基大典都
要在克裏姆林宮的聖母升天大教堂舉行。
可以說,十月革命結束了俄國的封建專製君主製,也正是十月革命使克裏姆林
宮恢複了自己的榮譽,它重新又成為了俄國獨一無二的政治中心。當起義的工人和
士兵們占領了莫斯科之後,他們是想把代表俄國封建專製製度的克裏姆林宮摧毀的。
而第一屆蘇維埃政府中少有的「藝術家」盧那察爾斯基甚至為此準備宣布辭職,以
抗議赤衛隊的過火行為。他在一篇聲明中大聲疾唿:「同誌們,正在莫斯科發生的
事是一場可怕的、無法彌補的災禍。……人民在其奪取政權的鬥爭中已經傷毀了我
們光榮的首都。……在這些鬥爭猛烈和戰禍慘重的日子裏,作為國民教育人民委員,
這是特別可怕的事。……即使最愚昧無知的人也將會醒悟和理解,藝術是快樂、力
量和智慧的源泉。」列寧也特別過問了此事,才使克裏姆林宮沒有遭到太大的破壞。
1917年的十月革命勝利後,蘇維埃政權把首都遷迴莫斯科,同時決定將克裏姆
林宮作為黨中央和政府的辦公地。莫斯科位於俄羅斯的心髒部分,在避免外敵入侵
方麵,自然是比彼得堡安全得多。而且,新政權也不想定居在不久前被它們推翻的
那些統治者的老巢。為人民而戰的鬥士們,認為自己吃住在痛恨布爾什維克的人曾
驕奢淫逸過的地方是莫大的恥辱。新政權的第一個領袖列寧和他的妻子克魯普斯卡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