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是一個謎。它的發展,它的強大,它的衰落,它的昨天,它的今天,它
的明天,都是一個未解之迷。特別是,俄國近代曆史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一幅既波
瀾壯闊,又謎團紛紜的圖式:這裏有彼得一世急行軍式追趕西歐的大規模改革也有
曆史發展的停滯與困惑;有葉卡特琳娜二世「溫文爾雅」麵紗遮掩的「開明君主專
製」,也有農奴製度下的慘無人道和專橫暴虐;有資本主義的迅猛發展與卓著成就,
也有落後的邊遠城鎮與低矮的農舍與其並存;有列寧等革命家前赴後繼式的不斷革
命,也有固執不變的史達林模式的困惑;有蘇維埃政權的凱歌行進,也有勃列日涅
夫時期的停滯不前;有現代化曆史性的躍進,也有現代化進程的持續性斷裂……
自18世紀以來,一股紅色風暴以不可遏製之勢蕩及整個世界。這股風暴發源於
彼得大帝治下的俄國,隨後在200 多年裏無限地積聚,最終爆發於20世紀的蘇聯。
俄羅斯民族曾孤立於世界一隅,頑強地為著民族生存而奮鬥。它曾雄心勃勃,埋頭
於用劍戟征服世界;它曾以為我所用為原則,對無論是來自東方還是西方的文明兼
收並蓄;它曾在經濟和政治上長期落後於世界強國,但在整個20世紀也曾領先和稱
雄於世界。3 個多世紀以來,俄羅斯民族就是在那樣一種神秘力量的召喚下,發奮
自強,鶴立雄起,稱雄於世界民族之林。
這股紅色風暴曾讓視俄國為窮鄉僻壤和蠻荒之地的西歐國家「目瞪口呆」和
「不知所措」(馬克思評語),曾讓試圖將「紅色蘇維埃嬰兒」扼殺在搖籃之中的
資本主義世界為之驚詫,曾讓德國法西斯黑色勢力灰飛煙滅。這股紅色風暴也曾讓
中國的革命家為之振奮,為之傾慕,在1917年紅色的十月革命爆發的消息傳到中國
後,革命家李大釗立即滿懷信心地斷言:「試看未來之域中,定是赤旗之天下。」
另一位偉大的革命家毛澤東也大聲宣布:「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
思主義。」走蘇聯的路,建立蘇維埃政權,人民當家作主,這一個理想激勵著幾代
中國人為之努力奮鬥,而不惜拋頭顱灑熱血。
然而,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這股紅色風暴的衝擊波逐漸減弱了,克裏姆
林宮鍾樓頂的紅星的光輝也似乎開始逐漸暗淡下來。1991年12月25日,在攝氏零下
35度的寒流肆虐的夜空中,在世人一片驚嘆或惋惜聲中,克裏姆林宮上空曾經懸掛
了73年之久的印有錘子鐮刀標誌的紅色旗幟緩緩降下,俄羅斯人似曾相識的白藍紅
三色旗徐徐升起,它標誌著一個龐大的紅色帝國的瓦解。
但是,不管怎樣,俄羅斯——蘇聯——新俄羅斯無論如何是不能被人們所遺忘
的。不論是近代曆史上的俄羅斯帝國,還是現代曆史上的紅色蘇聯,以至今天仍雄
踞歐洲半壁江山的俄羅斯聯邦,都以其博大聲勢令古人和世人關注。她的國際影響
的陡然上升,她的經濟地位的驟然下降,她的興盛,她的衰亡,她的一舉一動,都
曾引發並仍在引發世界的連鎖地震。
隱藏在這一個個故事和符號後麵是一連串的未解之謎。
為什麽彼得大帝的俄國一飛沖天?
為什麽俄國曆史上詩人、文學家、科學家、藝術家似群星燦爛?
為什麽有著300 多年統治曆史的沙皇政權頃刻間土崩瓦解?
為什麽列寧和他的革命家組織幾乎以數人之力就將俄國翻轉了過來?
為什麽蘇聯可以在10年內就走完了西歐百餘年走完的工業化進程?
為什麽驕橫於歐洲的德國法西斯軍隊在蘇聯一敗塗地?
為什麽史達林可以將國家的權力和人民的命運置於個人掌握之中?
為什麽蘇聯與美國能挑起持續半個世紀的冷戰?
為什麽紅色帝國大廈竟然可以由三個斯拉夫人傾覆?
無論東方還是西方,世界上有多少人在孜孜不倦地思索著俄國一個個曆史謎題
的答案,探討俄國和蘇聯曆史上一飛沖天或一敗塗地的原因。
19世紀俄國著名詩人丘特切夫告訴後人:「用理性不能了解俄羅斯,用一般的
標準無法衡量它,在它那裏存在的是特殊的東西。」這個「特殊的東西」是什麽呢?
幾個世紀以來,在俄國思想文化界,哲學家、曆史學家、作家、詩人和藝術家們把
它解釋成「俄羅斯精神」、「俄羅斯性格」和「俄羅斯道路」,事實上,這個「特
殊的東西」也成為一代代思想家和學者們所探尋的永恆不變的學術主題。
本書作者即試圖從關注「俄羅斯精神」「俄羅斯性格」「俄羅斯道路」問題人
手,從民族文化、曆史傳統、民族性格、地緣政治、人文習俗、經濟發展的角度來
探討這一曆史難題。
凝視紅色風暴,凝視克裏姆林宮紅牆,筆者忽然感到,本書要研究的題目是很
沉重的。因為,無論俄國,還是蘇聯,無論是在地理上,還是在心理上,距離中國
</br>
的明天,都是一個未解之迷。特別是,俄國近代曆史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一幅既波
瀾壯闊,又謎團紛紜的圖式:這裏有彼得一世急行軍式追趕西歐的大規模改革也有
曆史發展的停滯與困惑;有葉卡特琳娜二世「溫文爾雅」麵紗遮掩的「開明君主專
製」,也有農奴製度下的慘無人道和專橫暴虐;有資本主義的迅猛發展與卓著成就,
也有落後的邊遠城鎮與低矮的農舍與其並存;有列寧等革命家前赴後繼式的不斷革
命,也有固執不變的史達林模式的困惑;有蘇維埃政權的凱歌行進,也有勃列日涅
夫時期的停滯不前;有現代化曆史性的躍進,也有現代化進程的持續性斷裂……
自18世紀以來,一股紅色風暴以不可遏製之勢蕩及整個世界。這股風暴發源於
彼得大帝治下的俄國,隨後在200 多年裏無限地積聚,最終爆發於20世紀的蘇聯。
俄羅斯民族曾孤立於世界一隅,頑強地為著民族生存而奮鬥。它曾雄心勃勃,埋頭
於用劍戟征服世界;它曾以為我所用為原則,對無論是來自東方還是西方的文明兼
收並蓄;它曾在經濟和政治上長期落後於世界強國,但在整個20世紀也曾領先和稱
雄於世界。3 個多世紀以來,俄羅斯民族就是在那樣一種神秘力量的召喚下,發奮
自強,鶴立雄起,稱雄於世界民族之林。
這股紅色風暴曾讓視俄國為窮鄉僻壤和蠻荒之地的西歐國家「目瞪口呆」和
「不知所措」(馬克思評語),曾讓試圖將「紅色蘇維埃嬰兒」扼殺在搖籃之中的
資本主義世界為之驚詫,曾讓德國法西斯黑色勢力灰飛煙滅。這股紅色風暴也曾讓
中國的革命家為之振奮,為之傾慕,在1917年紅色的十月革命爆發的消息傳到中國
後,革命家李大釗立即滿懷信心地斷言:「試看未來之域中,定是赤旗之天下。」
另一位偉大的革命家毛澤東也大聲宣布:「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
思主義。」走蘇聯的路,建立蘇維埃政權,人民當家作主,這一個理想激勵著幾代
中國人為之努力奮鬥,而不惜拋頭顱灑熱血。
然而,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這股紅色風暴的衝擊波逐漸減弱了,克裏姆
林宮鍾樓頂的紅星的光輝也似乎開始逐漸暗淡下來。1991年12月25日,在攝氏零下
35度的寒流肆虐的夜空中,在世人一片驚嘆或惋惜聲中,克裏姆林宮上空曾經懸掛
了73年之久的印有錘子鐮刀標誌的紅色旗幟緩緩降下,俄羅斯人似曾相識的白藍紅
三色旗徐徐升起,它標誌著一個龐大的紅色帝國的瓦解。
但是,不管怎樣,俄羅斯——蘇聯——新俄羅斯無論如何是不能被人們所遺忘
的。不論是近代曆史上的俄羅斯帝國,還是現代曆史上的紅色蘇聯,以至今天仍雄
踞歐洲半壁江山的俄羅斯聯邦,都以其博大聲勢令古人和世人關注。她的國際影響
的陡然上升,她的經濟地位的驟然下降,她的興盛,她的衰亡,她的一舉一動,都
曾引發並仍在引發世界的連鎖地震。
隱藏在這一個個故事和符號後麵是一連串的未解之謎。
為什麽彼得大帝的俄國一飛沖天?
為什麽俄國曆史上詩人、文學家、科學家、藝術家似群星燦爛?
為什麽有著300 多年統治曆史的沙皇政權頃刻間土崩瓦解?
為什麽列寧和他的革命家組織幾乎以數人之力就將俄國翻轉了過來?
為什麽蘇聯可以在10年內就走完了西歐百餘年走完的工業化進程?
為什麽驕橫於歐洲的德國法西斯軍隊在蘇聯一敗塗地?
為什麽史達林可以將國家的權力和人民的命運置於個人掌握之中?
為什麽蘇聯與美國能挑起持續半個世紀的冷戰?
為什麽紅色帝國大廈竟然可以由三個斯拉夫人傾覆?
無論東方還是西方,世界上有多少人在孜孜不倦地思索著俄國一個個曆史謎題
的答案,探討俄國和蘇聯曆史上一飛沖天或一敗塗地的原因。
19世紀俄國著名詩人丘特切夫告訴後人:「用理性不能了解俄羅斯,用一般的
標準無法衡量它,在它那裏存在的是特殊的東西。」這個「特殊的東西」是什麽呢?
幾個世紀以來,在俄國思想文化界,哲學家、曆史學家、作家、詩人和藝術家們把
它解釋成「俄羅斯精神」、「俄羅斯性格」和「俄羅斯道路」,事實上,這個「特
殊的東西」也成為一代代思想家和學者們所探尋的永恆不變的學術主題。
本書作者即試圖從關注「俄羅斯精神」「俄羅斯性格」「俄羅斯道路」問題人
手,從民族文化、曆史傳統、民族性格、地緣政治、人文習俗、經濟發展的角度來
探討這一曆史難題。
凝視紅色風暴,凝視克裏姆林宮紅牆,筆者忽然感到,本書要研究的題目是很
沉重的。因為,無論俄國,還是蘇聯,無論是在地理上,還是在心理上,距離中國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