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大韋考貝菲而》卻是假冒!那麽《莎氏樂府本事》(已經夠肉麻了!)
還應該改稱《吟邊燕語》,伊爾文《見聞雜記》也須訂正為《拊掌錄》才行
呢。譬如有人把《伊索寓言》改譯作《愛索坡恩故事》,就是明白的人或者
也要說他多事,其實他卻是對的;倘要以先入為主,則林氏的《伊索寓言》
以前還有一八四○年廣東出板的《意拾蒙引》,這才可以算是正統,但是現
在有誰用這名稱呢?
釐訂音譯是可以的,至於意譯便不是這樣容易規定的東西,如要統一反
多麻煩,所以大可不必自擾。在譯者方麵隻要真是以求誠為目的,無論怎樣
改譯都是對的(或者附註舊譯,更便讀者)。不過這當然不是粗心的譯者所
得而藉口以文過飾非的罷了。
□1924年
2月
25日刊《晨報副鐫》,暑名荊生
□未收入自編文集
魔俠傳
我好久沒有讀古文譯本的小說了,但是這迴聽說林紓、陳家麟二君所譯
的《魔俠傳》是西班牙西萬提司的原作,不禁起了好奇心,搜求來一讀,原
來真是那部世界名著
donquixote(《吉訶德先生》)的第一分,原本五十二
章,現在卻分做四段了。
西萬提司(migueldecervantes,1547—1616)生於西班牙的文藝複興時
代,本是一個軍人,在土耳其戰爭裏左手受傷成了殘廢,歸途中又為海賊所
擄,帶往非洲做了五年苦工;後來在本國做了幾年的收稅官,但是官俸拖欠
拿不到手,反因稅銀虧折,下獄追比,到了晚年,不得不靠那餘留的右手著
書度日了。他的著作,各有相當的價值,但其中卻以《吉訶德先生》為最佳,
最有意義。據俄國都蓋涅夫在《吉訶德與漢列忒》一篇論文裏說,這兩大名
著的人物實足以包舉永久的二元的人間性,為一切文化思想的本源:吉訶德
代表信仰與理想,漢列忒(hamlet)代表懷疑與分析;其一任了他的熱誠,
勇往直前,以就所自信之真理,雖犧牲一切而不惜;其一則憑了他的理知,
批評萬物,終於歸到隻有自己,但是對於這唯一的自己也不能深信。這兩種
性格雖是相反,但正因為有他們在那裏互相撐拒,文化才有進步,《吉訂德
先生》書內便把積極這一麵的分子整個的刻畫出來了。在本書裏邊,吉訶德
先生(譯本作當塊克蘇替)與從卒山差邦劄(譯本作山差邦)又是一副絕好
的對照;吉訶德是理想的化身,山差便是經驗的化身了。山差是富於常識的
人,他的跟了主人出來冒險,並不想得什麽遊俠的榮名,所念念不忘者隻是
做海島的總督罷了;當那武士力戰的時候,他每每利用機會去喝一口酒,或
是把“敵人”的糧食裝到自己的口袋裏去。他也知道主人有點風顛,知道自
己做了武士的從卒的命運除了被捶以外是不會有什麽好處的,但是他終於遍
曆患難,一直到吉訶德迴家病死為止。都蓋涅夫說,“本來民眾常為運命所
導引,無意的跟著曾為他們所嘲笑、所詛咒、所迫害的人而前去,”或者可
以作一種說明。至於全書的精義,著者在第二分七十二章裏說得很是明白。
主僕末次迴來的時候,山差望見村莊便跪下祝道:
我所懷慕的故鄉,請你張開眼睛看他迴到你這裏來了,——你的兒子山差邦劄,他
身上滿是鞭痕,倘若不是金子。請你又張了兩臂,接受你的兒子吉訶德先生,他來了,雖
然被別人所敗,卻是勝了自己了。據他告訴我,這是一切勝利中人們所最欲得的〔大〕勝
利了..
這一句話不但是好極的格言,也就可以用作墓碑,紀念西班牙與其大著作家
的辛苦而光榮的生活了。
《吉訶德先生》是一部“擬作”(parody),諷刺當時盛行的遊俠小說
的,但在現今這隻是文學史上的一件史實,和普通賞鑒文藝的沒有什麽關係
了。全書凡一百八章,在現時的背景裏演荒唐的事跡,用輕妙的筆致寫真實
的性格,又以快活健全的滑稽貫通其間,所以有永久的生命,成為世界的名
著。他在第二分的序信上(一六一六年,當明朝萬曆末年),遊戲的說道,
中國皇帝有信給他,叫他把這一部小說寄去,以便作北京學校裏西班牙語教
科書用。他這笑話後來成為預言,中國居然也有了譯本,但是因為我們的期
望太大,對於譯本的失望也就更甚,——倘若原來是“白髭拜”(guyboothby)
一流人的著作,自然沒有什麽可惜。全部原有兩分,但正如《魯濱孫漂流記》
一樣,世間往往隻取其上半部(雖然下半部也是同樣的好),所以這一節倒
還可以諒解。林君的古文頗有能傳達滑稽味的力量,這是不易得的,但有時
也大失敗,如歐文的《拊掌錄》的譯文,有許多竟是惡劄了。在這《魔俠傳》
裏也不免如此,第十六章(譯本第二段第二章)中雲:
</br>
還應該改稱《吟邊燕語》,伊爾文《見聞雜記》也須訂正為《拊掌錄》才行
呢。譬如有人把《伊索寓言》改譯作《愛索坡恩故事》,就是明白的人或者
也要說他多事,其實他卻是對的;倘要以先入為主,則林氏的《伊索寓言》
以前還有一八四○年廣東出板的《意拾蒙引》,這才可以算是正統,但是現
在有誰用這名稱呢?
釐訂音譯是可以的,至於意譯便不是這樣容易規定的東西,如要統一反
多麻煩,所以大可不必自擾。在譯者方麵隻要真是以求誠為目的,無論怎樣
改譯都是對的(或者附註舊譯,更便讀者)。不過這當然不是粗心的譯者所
得而藉口以文過飾非的罷了。
□1924年
2月
25日刊《晨報副鐫》,暑名荊生
□未收入自編文集
魔俠傳
我好久沒有讀古文譯本的小說了,但是這迴聽說林紓、陳家麟二君所譯
的《魔俠傳》是西班牙西萬提司的原作,不禁起了好奇心,搜求來一讀,原
來真是那部世界名著
donquixote(《吉訶德先生》)的第一分,原本五十二
章,現在卻分做四段了。
西萬提司(migueldecervantes,1547—1616)生於西班牙的文藝複興時
代,本是一個軍人,在土耳其戰爭裏左手受傷成了殘廢,歸途中又為海賊所
擄,帶往非洲做了五年苦工;後來在本國做了幾年的收稅官,但是官俸拖欠
拿不到手,反因稅銀虧折,下獄追比,到了晚年,不得不靠那餘留的右手著
書度日了。他的著作,各有相當的價值,但其中卻以《吉訶德先生》為最佳,
最有意義。據俄國都蓋涅夫在《吉訶德與漢列忒》一篇論文裏說,這兩大名
著的人物實足以包舉永久的二元的人間性,為一切文化思想的本源:吉訶德
代表信仰與理想,漢列忒(hamlet)代表懷疑與分析;其一任了他的熱誠,
勇往直前,以就所自信之真理,雖犧牲一切而不惜;其一則憑了他的理知,
批評萬物,終於歸到隻有自己,但是對於這唯一的自己也不能深信。這兩種
性格雖是相反,但正因為有他們在那裏互相撐拒,文化才有進步,《吉訂德
先生》書內便把積極這一麵的分子整個的刻畫出來了。在本書裏邊,吉訶德
先生(譯本作當塊克蘇替)與從卒山差邦劄(譯本作山差邦)又是一副絕好
的對照;吉訶德是理想的化身,山差便是經驗的化身了。山差是富於常識的
人,他的跟了主人出來冒險,並不想得什麽遊俠的榮名,所念念不忘者隻是
做海島的總督罷了;當那武士力戰的時候,他每每利用機會去喝一口酒,或
是把“敵人”的糧食裝到自己的口袋裏去。他也知道主人有點風顛,知道自
己做了武士的從卒的命運除了被捶以外是不會有什麽好處的,但是他終於遍
曆患難,一直到吉訶德迴家病死為止。都蓋涅夫說,“本來民眾常為運命所
導引,無意的跟著曾為他們所嘲笑、所詛咒、所迫害的人而前去,”或者可
以作一種說明。至於全書的精義,著者在第二分七十二章裏說得很是明白。
主僕末次迴來的時候,山差望見村莊便跪下祝道:
我所懷慕的故鄉,請你張開眼睛看他迴到你這裏來了,——你的兒子山差邦劄,他
身上滿是鞭痕,倘若不是金子。請你又張了兩臂,接受你的兒子吉訶德先生,他來了,雖
然被別人所敗,卻是勝了自己了。據他告訴我,這是一切勝利中人們所最欲得的〔大〕勝
利了..
這一句話不但是好極的格言,也就可以用作墓碑,紀念西班牙與其大著作家
的辛苦而光榮的生活了。
《吉訶德先生》是一部“擬作”(parody),諷刺當時盛行的遊俠小說
的,但在現今這隻是文學史上的一件史實,和普通賞鑒文藝的沒有什麽關係
了。全書凡一百八章,在現時的背景裏演荒唐的事跡,用輕妙的筆致寫真實
的性格,又以快活健全的滑稽貫通其間,所以有永久的生命,成為世界的名
著。他在第二分的序信上(一六一六年,當明朝萬曆末年),遊戲的說道,
中國皇帝有信給他,叫他把這一部小說寄去,以便作北京學校裏西班牙語教
科書用。他這笑話後來成為預言,中國居然也有了譯本,但是因為我們的期
望太大,對於譯本的失望也就更甚,——倘若原來是“白髭拜”(guyboothby)
一流人的著作,自然沒有什麽可惜。全部原有兩分,但正如《魯濱孫漂流記》
一樣,世間往往隻取其上半部(雖然下半部也是同樣的好),所以這一節倒
還可以諒解。林君的古文頗有能傳達滑稽味的力量,這是不易得的,但有時
也大失敗,如歐文的《拊掌錄》的譯文,有許多竟是惡劄了。在這《魔俠傳》
裏也不免如此,第十六章(譯本第二段第二章)中雲: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