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學日本文有好些困難的地方,其第一重大的是日本文裏有漢字。
這在不懂漢字的西洋人看來自然是一件大難事,既學日本話,還要記漢字,
我們中國人是認得漢字的,這件事似乎不成問題了。這原是不錯的。但是,
因為我們認得漢字,覺得學日本文不很難,不,有時簡直看得太容易了,往
往不當它是一種外國語去學,於是困難也就出來,結果是學不成功。這也是
一種輕敵的失敗。日本文裏無論怎樣用漢字,到底總是外國語,與本國的方
言不同,不是用什麽簡易速成的方法可以學會的。我們以為有漢字就容易學,
隻須花幾星期的光陰,記數十條的公式,即可事半功倍的告成,這實在是上
了漢字的大當,工夫氣力全是白花,雖然這當初本來花得不多。我常想,假
如日本文裏沒有漢字,更好是連漢語也不曾採用,那麽我們學日本文一定還
可以容易一點,這不但是說沒有漢字的誘惑我們不會相信速成,實際上還有
切實的好處。漢字的讀音本來與字麵遊離的,我們認識了讀得出這一套,已
經很不容易,學日文時又要學讀一套,即使吳音漢音未必全備,其音讀法又
與中國古音有相通處,於文字學者大有利益,總之在我們凡人是頗費力的事。
此外還得記住訓讀,大抵也不止一個,例如“行”這一字,音讀可讀如下列
三音:
一,行列(gioritsu)
二,行路(koro)
三,行腳(angia)。
又訓讀有二:
一,行走之行雲
yuku,
二,行為之行雲
okonau。此字在中國本有二義,自然更覺麻煩,但此外
總之至少也有一音一訓的讀法,而在不注假名的書中遇見,如非諳記即須去
查字典,不能如埃及係統的文字雖然不懂得意義也能讀得音出也。因為音訓
都有差異,所以中國人到日本去必得改姓更名,如鼎鼎大名的王維用威孚瑪
式拚音應是
wang—wei.但在日本人的文章裏非變作
o-i不可,同樣如有姓小
林(kobayashi)的日本人來中國,那麽他隻得暫時承認是
hsiaolin了。這
樣的麻煩在別的外國是沒有的,雖然從前羅素的女秘書
missck有人譯作
黑女士,研究漢學的soothill,譯作煤山氏,研究日本的
basilhall插mbein曾把他自己的兩個名字譯作“王堂”,當作別號用過,
可是這都是一種例外,沒有像日本那樣的正式通用的。有西洋人在書上記載
道,“日本人在文字上寫作
cloud—sparrow.而讀曰
lark。”日本用“雲雀”
二字而讀作
hibari.本是普通的事,但經人家那麽一寫便覺得很可發笑了。
假如日本文裏沒有漢字,那些麻煩便也可以沒有,學話的人死心塌地的
一字一句去記,像我們學英法德文一樣,初看好像稍難,其賣卻很的確實在,
成功或較容易,不過這話說也徒然,反正既成的事實是無可如何,我們隻希
望大家不要太信賴漢字,卻把日本文重新認識,當作純粹的外國語去學習,
也就好了,我在這裏忽然想起友人真君前日給我的一封信來,文曰:
前偶過市中,見車夫狀者多人,通似日文而非日文之書,未細審之也。乃昨日在市
場發見安東某書局發行之《日本話本》一冊,始悟前所見者之所以然。此種為殖民地土人
而編之書,究不知尚有幾許耳。揀呈吾師,以供一慨雲爾。
與其說是慨嘆,倒還不如說是好奇,想要知道這冊洋涇濱的日本話教本到底
是怎麽一迴事。頗出我意外,實在卻也應該是意中的,他的學習法正是完全
把日本話當作外國語看,雖然其方針與目的原不大高明。這是一冊十六頁的
小書,題曰《中國口韻日本話本》,內分十五類,雜列單字,間有單句,用
漢字注音,不列原文。光緒年間在上海出板的有好些《英語入門》之流大抵
也是如此,蓋原意是供給商人僕夫等用,不足深責,其教話不教文的辦法與
學文不學話的速成法也是各有短長,但可以借鏡的地方卻也並不是沒有。如
雜語類中雲:
“空你知三抱你買一立馬紹。”一看很是可笑,不知說的是什麽話,但
上麵記著中國話雲:今天同去遊遊吧。這裏可注意的,“散步”一語老實地
注作“三抱”,比我們從文字入手的先想起散步再去記出它的讀法來或者要
直截一點。又如下列的兩句:
“南信你及馬十大”,你來做什麽。
“懊石代古大賽”,告訴。
這裏可以看出口耳相傳的特色來。第一句
nanishiniki-mashita,說起
來的確多變作
nanshinni雲雲,第二句
oshietekudasai,平常說作
osete,
雖然新村出的《辭苑》裏還未收入這個讀音。這裏來恭維《日本話本》不是
</br>
這在不懂漢字的西洋人看來自然是一件大難事,既學日本話,還要記漢字,
我們中國人是認得漢字的,這件事似乎不成問題了。這原是不錯的。但是,
因為我們認得漢字,覺得學日本文不很難,不,有時簡直看得太容易了,往
往不當它是一種外國語去學,於是困難也就出來,結果是學不成功。這也是
一種輕敵的失敗。日本文裏無論怎樣用漢字,到底總是外國語,與本國的方
言不同,不是用什麽簡易速成的方法可以學會的。我們以為有漢字就容易學,
隻須花幾星期的光陰,記數十條的公式,即可事半功倍的告成,這實在是上
了漢字的大當,工夫氣力全是白花,雖然這當初本來花得不多。我常想,假
如日本文裏沒有漢字,更好是連漢語也不曾採用,那麽我們學日本文一定還
可以容易一點,這不但是說沒有漢字的誘惑我們不會相信速成,實際上還有
切實的好處。漢字的讀音本來與字麵遊離的,我們認識了讀得出這一套,已
經很不容易,學日文時又要學讀一套,即使吳音漢音未必全備,其音讀法又
與中國古音有相通處,於文字學者大有利益,總之在我們凡人是頗費力的事。
此外還得記住訓讀,大抵也不止一個,例如“行”這一字,音讀可讀如下列
三音:
一,行列(gioritsu)
二,行路(koro)
三,行腳(angia)。
又訓讀有二:
一,行走之行雲
yuku,
二,行為之行雲
okonau。此字在中國本有二義,自然更覺麻煩,但此外
總之至少也有一音一訓的讀法,而在不注假名的書中遇見,如非諳記即須去
查字典,不能如埃及係統的文字雖然不懂得意義也能讀得音出也。因為音訓
都有差異,所以中國人到日本去必得改姓更名,如鼎鼎大名的王維用威孚瑪
式拚音應是
wang—wei.但在日本人的文章裏非變作
o-i不可,同樣如有姓小
林(kobayashi)的日本人來中國,那麽他隻得暫時承認是
hsiaolin了。這
樣的麻煩在別的外國是沒有的,雖然從前羅素的女秘書
missck有人譯作
黑女士,研究漢學的soothill,譯作煤山氏,研究日本的
basilhall插mbein曾把他自己的兩個名字譯作“王堂”,當作別號用過,
可是這都是一種例外,沒有像日本那樣的正式通用的。有西洋人在書上記載
道,“日本人在文字上寫作
cloud—sparrow.而讀曰
lark。”日本用“雲雀”
二字而讀作
hibari.本是普通的事,但經人家那麽一寫便覺得很可發笑了。
假如日本文裏沒有漢字,那些麻煩便也可以沒有,學話的人死心塌地的
一字一句去記,像我們學英法德文一樣,初看好像稍難,其賣卻很的確實在,
成功或較容易,不過這話說也徒然,反正既成的事實是無可如何,我們隻希
望大家不要太信賴漢字,卻把日本文重新認識,當作純粹的外國語去學習,
也就好了,我在這裏忽然想起友人真君前日給我的一封信來,文曰:
前偶過市中,見車夫狀者多人,通似日文而非日文之書,未細審之也。乃昨日在市
場發見安東某書局發行之《日本話本》一冊,始悟前所見者之所以然。此種為殖民地土人
而編之書,究不知尚有幾許耳。揀呈吾師,以供一慨雲爾。
與其說是慨嘆,倒還不如說是好奇,想要知道這冊洋涇濱的日本話教本到底
是怎麽一迴事。頗出我意外,實在卻也應該是意中的,他的學習法正是完全
把日本話當作外國語看,雖然其方針與目的原不大高明。這是一冊十六頁的
小書,題曰《中國口韻日本話本》,內分十五類,雜列單字,間有單句,用
漢字注音,不列原文。光緒年間在上海出板的有好些《英語入門》之流大抵
也是如此,蓋原意是供給商人僕夫等用,不足深責,其教話不教文的辦法與
學文不學話的速成法也是各有短長,但可以借鏡的地方卻也並不是沒有。如
雜語類中雲:
“空你知三抱你買一立馬紹。”一看很是可笑,不知說的是什麽話,但
上麵記著中國話雲:今天同去遊遊吧。這裏可注意的,“散步”一語老實地
注作“三抱”,比我們從文字入手的先想起散步再去記出它的讀法來或者要
直截一點。又如下列的兩句:
“南信你及馬十大”,你來做什麽。
“懊石代古大賽”,告訴。
這裏可以看出口耳相傳的特色來。第一句
nanishiniki-mashita,說起
來的確多變作
nanshinni雲雲,第二句
oshietekudasai,平常說作
osete,
雖然新村出的《辭苑》裏還未收入這個讀音。這裏來恭維《日本話本》不是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