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看雲集》
遠野物語
《遠野物語》,日本柳田國男著,明治四十三年(一九一零)出版,共
刊行三百五十部,我所有的係二九一號。其自序雲:
此中所記悉從遠野鄉人佐佐木鏡石君聽來,明治四十二年二月以來,晚間常來過訪,
說諸故事,因筆記之。鏡石君雖非健談者,乃誠實人也,餘亦不加減一句一字,但直書所
感而已。竊思遠野鄉中此類故事當猶有數百件存在,我輩切望能多多聽到。國內山村有比
遠野更幽深者,當又有無數的山神山人之傳說,願有人傳述之,使平地的人間而戰慄。如
此書者,蓋陳勝吳廣耳。
“去年八月之末餘遊於遠野鄉。從花卷行十餘裏,(案日本一裏約當中國六七裏,)
凡有官站三,其他唯青山與原野,人煙稀少甚於北海道石狩之平野,或以新開路故,人民
之來就者少乎?遠野市中則煙花之巷也。餘借馬於驛亭主人,獨巡郊外各村,其馬以黑色
海草為薦披身上,虻多故也。猿石之溪穀土甚肥,已開拓完善。路旁多石塔,諸國不知其
比。自高處展望,早稻正熟,晚稻花盛開,水悉落而歸於川。稻之色因種類而各異,有田
或三或四或五相連續。稻色相同者,即屬於一家之田,蓋所謂名所相同也。小於坐落地名
之土名,非田主不之知,唯常見於古舊的賣買讓與的田契上。越附馬牛之穀,早地峰之山
隱約可見,山形如草笠,又似字母之■字。此穀中稻熟較遲,滿目一色青綠。在田間細道
上行,有不知名之鳥,率其雛橫過,雛色黑中雜白羽,初以為是小雞,後隱溝草中不複見,
乃知是野鳥。天神之山有祭賽,有獅子舞。於茲鞠塵輕揚,有紅物飄翻,與一村之綠相映。
獅子舞者,鹿之舞也,戴麵具上著鹿角,童子五六人,拔劍與之共舞,笛音高而歌聲低,
雖在側亦難聞其詞。日斜風吹,醉而唿人者之聲亦複蕭寂,雖女笑兒奔,而旅愁猶複無可
奈何。盂蘭盆節,有新佛之家率高揭紅白之旗以招魂,山頭馬上東西指點,此旗凡有十許。
村人將去其永住之地者,旅人暫來寄宿者,及彼悠悠之靈山,黃昏徐來,悉包容盡之。在
遠野有觀音堂八所,以一木所作也。此日多報賽之徒,岡上見燈火,聞撞鍾之音。隔路草
叢中有雨風祭之稻草人,恰如倦人之仰臥焉。此為餘遊遠野所得之印象也。
竊惟此類書物至少總非現代之流行,無論印刷如何容易,刊行此書,以自己的狹隘
的趣味強迫他人,恐或有人將評為胡亂行為。敢答之曰,聞如此故事,見如此土地來後,
而不想轉語他人者,果有其人乎?如此沉默而且謹慎的人,至少在我友人中不曾有也。如
九百年前之先輩如《今昔物語》者在當時已為古昔之談,此則與之相反,乃是目前之事情
也。即使敬虔之意與誠實之態度或未能聲言逾越先哲,唯不曾多經人耳,亦少借他人之口
與筆,彼淡泊天真之大納言君卻反值得來聽耳。(案平安朝末大納言源隆國搜集古今傳說,
成書三十一卷,名《今昔物語集》,行於世。)至於近世禦伽百物語之徒,其誌既陋,且
不能確信其言之非妄,竊恥與之比鄰。要之此書係現在之事實,餘相信即此已足為其正大
的存在理由矣。唯鏡石君年僅二十四五:餘亦隻忝長十歲已耳,生於事業盡多之今世,乃
不辨問題之大小,用力失其當,將有如是言者則若之何?如明神山之角鴟,太尖豎其耳,
太圓瞪其目,將有如是貴者則又若之何?籲,無可奈何矣,此責任則唯餘應負之也。(案
下一首係短歌,令譯其大意):
老人家似的,不飛亦不鳴的,
遠方的樹林中的貓頭鷹,或者要笑罷!
《遠野物語》一卷,計一百十九則,凡地勢時令,風俗信仰,花木鳥獸,
悉有記述,關於家神,山人,狼狐猿猴之怪等事為尤詳,在出板當時洵為獨
一無二之作,即在以後,可與競爽者亦殊不多,蓋昔時筆記以傳奇誌怪為目
的者,大抵有姑妄言之的毛病,缺少學術價值,現代的著述中這一點可以無
虞,而能兼有文章之美如柳田氏的卻又不能多見。今摘譯其第四十九節以下
四則:
仙人嶺上山十五裏,下山十五裏。(原注,此係小裏,案即等於中國裏數。)其間
有堂祀仙人,古來習慣,旅客在此山中遇怪異事,輒題記此堂壁上。例如曰,餘越後人也,
某月某日之夜,在山路上遇見少女被發者,顧我而笑,是也。又或記在此處為猿所戲弄,
或遇盜三人等事。死助山中有郭公花,即在遠野亦視為珍異之花也。五月中閑古鳥(案即
郭公雞)啼時,婦人小兒入山采之。浸醋中則成紫色,入口中吹之以為戲,如酸漿然。采
取此花,為青年人最大之遊樂也。”
“山中雖有各種鳥棲止,其聲最淒寂者惡朵鳥也。夏夜間啼,從海濱大槌來的趕馬
腳夫雲過嶺即遙聞其聲在深穀中。傳聞昔時長者有一女,與又一長者之子相親,入山遊玩
</br>
遠野物語
《遠野物語》,日本柳田國男著,明治四十三年(一九一零)出版,共
刊行三百五十部,我所有的係二九一號。其自序雲:
此中所記悉從遠野鄉人佐佐木鏡石君聽來,明治四十二年二月以來,晚間常來過訪,
說諸故事,因筆記之。鏡石君雖非健談者,乃誠實人也,餘亦不加減一句一字,但直書所
感而已。竊思遠野鄉中此類故事當猶有數百件存在,我輩切望能多多聽到。國內山村有比
遠野更幽深者,當又有無數的山神山人之傳說,願有人傳述之,使平地的人間而戰慄。如
此書者,蓋陳勝吳廣耳。
“去年八月之末餘遊於遠野鄉。從花卷行十餘裏,(案日本一裏約當中國六七裏,)
凡有官站三,其他唯青山與原野,人煙稀少甚於北海道石狩之平野,或以新開路故,人民
之來就者少乎?遠野市中則煙花之巷也。餘借馬於驛亭主人,獨巡郊外各村,其馬以黑色
海草為薦披身上,虻多故也。猿石之溪穀土甚肥,已開拓完善。路旁多石塔,諸國不知其
比。自高處展望,早稻正熟,晚稻花盛開,水悉落而歸於川。稻之色因種類而各異,有田
或三或四或五相連續。稻色相同者,即屬於一家之田,蓋所謂名所相同也。小於坐落地名
之土名,非田主不之知,唯常見於古舊的賣買讓與的田契上。越附馬牛之穀,早地峰之山
隱約可見,山形如草笠,又似字母之■字。此穀中稻熟較遲,滿目一色青綠。在田間細道
上行,有不知名之鳥,率其雛橫過,雛色黑中雜白羽,初以為是小雞,後隱溝草中不複見,
乃知是野鳥。天神之山有祭賽,有獅子舞。於茲鞠塵輕揚,有紅物飄翻,與一村之綠相映。
獅子舞者,鹿之舞也,戴麵具上著鹿角,童子五六人,拔劍與之共舞,笛音高而歌聲低,
雖在側亦難聞其詞。日斜風吹,醉而唿人者之聲亦複蕭寂,雖女笑兒奔,而旅愁猶複無可
奈何。盂蘭盆節,有新佛之家率高揭紅白之旗以招魂,山頭馬上東西指點,此旗凡有十許。
村人將去其永住之地者,旅人暫來寄宿者,及彼悠悠之靈山,黃昏徐來,悉包容盡之。在
遠野有觀音堂八所,以一木所作也。此日多報賽之徒,岡上見燈火,聞撞鍾之音。隔路草
叢中有雨風祭之稻草人,恰如倦人之仰臥焉。此為餘遊遠野所得之印象也。
竊惟此類書物至少總非現代之流行,無論印刷如何容易,刊行此書,以自己的狹隘
的趣味強迫他人,恐或有人將評為胡亂行為。敢答之曰,聞如此故事,見如此土地來後,
而不想轉語他人者,果有其人乎?如此沉默而且謹慎的人,至少在我友人中不曾有也。如
九百年前之先輩如《今昔物語》者在當時已為古昔之談,此則與之相反,乃是目前之事情
也。即使敬虔之意與誠實之態度或未能聲言逾越先哲,唯不曾多經人耳,亦少借他人之口
與筆,彼淡泊天真之大納言君卻反值得來聽耳。(案平安朝末大納言源隆國搜集古今傳說,
成書三十一卷,名《今昔物語集》,行於世。)至於近世禦伽百物語之徒,其誌既陋,且
不能確信其言之非妄,竊恥與之比鄰。要之此書係現在之事實,餘相信即此已足為其正大
的存在理由矣。唯鏡石君年僅二十四五:餘亦隻忝長十歲已耳,生於事業盡多之今世,乃
不辨問題之大小,用力失其當,將有如是言者則若之何?如明神山之角鴟,太尖豎其耳,
太圓瞪其目,將有如是貴者則又若之何?籲,無可奈何矣,此責任則唯餘應負之也。(案
下一首係短歌,令譯其大意):
老人家似的,不飛亦不鳴的,
遠方的樹林中的貓頭鷹,或者要笑罷!
《遠野物語》一卷,計一百十九則,凡地勢時令,風俗信仰,花木鳥獸,
悉有記述,關於家神,山人,狼狐猿猴之怪等事為尤詳,在出板當時洵為獨
一無二之作,即在以後,可與競爽者亦殊不多,蓋昔時筆記以傳奇誌怪為目
的者,大抵有姑妄言之的毛病,缺少學術價值,現代的著述中這一點可以無
虞,而能兼有文章之美如柳田氏的卻又不能多見。今摘譯其第四十九節以下
四則:
仙人嶺上山十五裏,下山十五裏。(原注,此係小裏,案即等於中國裏數。)其間
有堂祀仙人,古來習慣,旅客在此山中遇怪異事,輒題記此堂壁上。例如曰,餘越後人也,
某月某日之夜,在山路上遇見少女被發者,顧我而笑,是也。又或記在此處為猿所戲弄,
或遇盜三人等事。死助山中有郭公花,即在遠野亦視為珍異之花也。五月中閑古鳥(案即
郭公雞)啼時,婦人小兒入山采之。浸醋中則成紫色,入口中吹之以為戲,如酸漿然。采
取此花,為青年人最大之遊樂也。”
“山中雖有各種鳥棲止,其聲最淒寂者惡朵鳥也。夏夜間啼,從海濱大槌來的趕馬
腳夫雲過嶺即遙聞其聲在深穀中。傳聞昔時長者有一女,與又一長者之子相親,入山遊玩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