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這是我所不能忘記的。納恩菲爾(ne射ld)的一套書雖然風行一時,幾


    乎成為英語學者的枕中鴻寶,我卻一點都感不到什麽趣味:他隻輯錄實用的


    條例,任意的解說一下,教屬地的土人學活或者是適用的,但是在“文化教


    育”(liberaledu-cation)上的價值可以說幾乎等於零了。


    日本文法在本國未必絕無好著,但中國沒有一本可以與《英文漢詁》相


    比的書卻是事實。梁任公的《和文漢讀法》大約是中國人所著書中最早的一


    種,即使有些缺點,其趣味與影響原也不可掩沒。此外或者還有別人的努力,


    但大抵重在文章體,未免偏而不全,現在日本的學術文藝界上語體文占了優


    勢,隻學了古文便不能了解文化全體的趨勢。在這意義上,葛錫祺的《日語


    漢譯讀本》可以說是一部適用的書,雖然隻足為課本,沒有潛藏的趣味,—


    —然而與永嘉鬆台山人的《日本語典》相比較,別的文法書都要算做佳作了。


    當初見到上海報上的出板廣告,非常欽慕,打聽著北京的寄售處,忍著好些


    冷遇與損失,在一處學生銀行的櫃頭買到了一本,迴來一看乃大出意外,原


    來他太有趣味了,所以也就逸出在文法書的範圍之外了。


    《日本語典》中的規則及說明都有所憑據,沒有什麽錯誤,到了所舉的


    實例裏便匪夷所思的奇妙了。我本想引用原文,以昭實在,但因印刷不便,


    所以隻用譯語,不過它的絕對信實是可以保證的,如第九頁雲,


    這個更比那個,那一個是高呢?


    第二十六葉雲,


    這個月裏有除夕麽?


    除夕當然在十二月裏,沒有再問的必要。日本稱除夕曰大晦日,編者卻


    解為陽曆的三十一日,故有此誤。又第二十七葉雲:


    我幼時雖曾讀過中國的唐詩的三百首,到現在為止,一點都〔不〕忘記完了。


    這個病院裏有第一號的房間麽?


    “一點都”(sukoshi-mo)這一個字,後邊必接用否定詞,即使獨用含


    著“一點都不..”的意思:用在上邊這一句裏,簡直不成說話了。次句文


    法上雖無謬誤,但也說不過去,因為倘若有房間,至少第一號總是有的了、


    第六十葉著者原譯雲:若為學者則學問必優”,而句意乃雲,


    若做成學者則學問必定工巧。


    “為學者”(bakusha-osuru)這一句話在日本極少聽見,我不明白是什


    麽意思,照熟語類推,可以解作“充當學者”,但意義未免有點離奇,至於


    工巧隻用在技能上,不能說學問。但在第一一四葉還有更好的一句,文雲,


    do naru boto ka?


    意雲將來怎樣呢?而原譯雲“如何成事乎”。則是字對字的直譯,卻也


    居然可以成句,真是湊巧極了。據滄廬山人的序言說,“體例與取材均以國


    人適用為依歸”,所以異於群書,能夠“獨闢蹊徑而發揮其特長”,從上邊


    所引的文句看來可以知道他所說的不錯,但是這些獨闢蹊徑的“洋涇濱”日


    本語無論怎樣的適於國人,隻是在日本不能通用,也是徒勞。要學外國語隻


    得自己去遷就他,不能叫別人來遵從我,這是很明瞭而平凡的事實,大家應


    該都知道的,《日本語典》的著者卻得在外國語上來施展獨創,於是結果成


    為一部空前的浪漫的文法書了。


    我說空前的,或者有點不正確,因為我以前曾經批評過兩種講日本文法


    的書。其中也有許多獨創的句子,其奇妙處非常相似,幾乎令人疑心三者同


    出於一人的手筆。因為我對於文法的趣味與好事,不幸負了誌願的去批評這


    三部書的義務,這是我自己所覺得不很愉快的事。


    □1923年.. 6月.. 9日刊《晨報副鐫》,署名作人


    □未收入自編文集


    愛的創作


    《愛的創作》是與謝野晶子《感想集》的第十一冊。與謝野夫人《她本


    姓鳳》曾作過好些小說和新詩,但最有名的還是她的短歌,在現代歌壇上仍


    占據著第一流的位置。十一卷的《感想集》,是十年來所做的文化批評的工


    作的成績,總計不下七、八百篇,論及人生各方麵,範圍也很廣大,但是都


    很精彩,充滿著她自己所主張的“博大的愛與公明的理性”,此外還有一種


    思想及文章上的溫雅(okuyukashisa),這三者合起來差不多可以表出她的


    感想文的特色。我們看日本今人的“雜感”類文章,覺得內田魯庵的議論最


    為中正,與她相仿,唯其文章雖然更為輕妙,溫雅的度卻似乎要減少一點了。


    《愛的創作》凡七十一篇,都是近兩年內的著作。其中用作書名的一篇


    關於戀愛問題的論文,我覺得很有趣味,因為在這微妙的問題上她也能顯出


    獨立而高尚的判斷來。普通的青年都希望一勞永逸的不變的愛,著者卻以為


    愛原是移動的,愛人各須不斷的創作,時時刻刻共相推移,這才是養愛的正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周作人知堂書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作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作人並收藏周作人知堂書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