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則或是一文兩個也。三爐碗係家常用菜碗,較大者名二爐碗,或稱鬥魁,


    更大則是海碗矣。


    掃墓照例有祝文,祭簿亦載有成式,三處均是同文,今錄其一於下。祝


    後土祝文雲:


    維年月日,信士平某敢昭告於某地後土尊神之位前日,惟神正直聰


    明,職司此土。今某等躬修歲事於幾世祖考某某府君幾世祖妣某氏太君


    之墓,惟時保佑,實賴神麻,敢以牲醴,用申虔告。尚饗。


    墓前祝文雲:


    維年月日,孝宗孫某等,謹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於幾世祖考某某


    府君幾世祖妣某氏太君之墓前曰,嗚唿,歲序流易,節屆清明,瞻拜封


    塋,不勝永慕。薄具牲醴,用申奠獻。尚饗。


    這兩篇文章也都簡要得體,祭墓祝文更與忌日所用者相同,尤有意思。


    大抵祭祀原是儀式,必須莊重,因此儀文言動也有一定規律,乃得見其嚴肅,


    這祝文程式的一致,我想即其一端。有些人家用掃墓祝文不是一樣,多就各


    地發揮做去,文詞絢爛,聲調響朗,容易失卻莊嚴之致,反不合式。因平氏


    祝文而想到,覺得簡單莊重實為祭祀之要點,繁文縟節,僕僕亟拜,均非所


    宜也。


    上述祭規中未記拜法,蓋因人人皆知也,惟各處風俗亦不盡同,今就所


    知補記於此。平常祭祖先,家長上香後以次四跪四拜,拜畢焚紙錢,再各一


    跪四拜,家長奠酒,一揖,滅燭,再一揖,撤香禮畢。祠墓祭行三獻,人多


    不能參與陪祭者,於獻後分排行禮,四跪四拜畢即繼以一跪四拜,中間不再


    間斷。此種拜法不知始於何時,惟通行頗廣,所謂拜者乃是叩首兼揖,其一


    跪三叩首則俗稱為官拜,惟弔喪時用之。婦女隻用肅拜,合兩袖當胸,上下


    數四,跪而伏拜,起立又拜而退,俗語稱婦女拜曰時越切,亦須以鄉音切之,


    國語無此音,疑其本字亦隻是肅耳。範嘯風著《越諺》三卷,為破天荒之書,


    惟關於祭祀名物亦多缺略,上文所注多記憶所及,述其大概,未能詳備。吾


    家舊有祭簿,悉留越中族人處,未得查考,七世致公祭祭規為曾叔祖一齋公


    所訂,具有條理,大旨與平氏相似,惟記得簿中記有忌日酒菜單,大可備考,


    今不得見,甚可惜也。(民國癸未十月十五日)


    □1944年


    2月刊《中和月刊》5卷


    2期,署名知堂


    □收入《苦口甘口》


    妄妄錄


    偶買得《妄妄錄》十二冊,卷首有王季烈題記一葉,文曰:“妄妄錄十


    二卷,朱海撰,海字蕉圃,吳縣人。此書作於幹隆五十八年甲寅,自序雲,


    頭顱漸老,多病多愁,行將與鬼為鄰,則非少年之作可知。至道光十年庚寅


    付刊,觀凡例語氣,其時作者尚生存,是已壽逾耄耋矣。筆墨修潔,可資勸


    懲,記吾吳瑣聞,間亦有關掌故,其姓名不載方誌及諸生錄,殆畢生潦倒,


    落魄天涯,以終其身者歟。卷首有道光壬午閩撫葉世倬序,自稱鄉同學弟,


    葉字子雲,上元人,幹隆間舉人,道光間撫閩,服官甚久,所在以興教化美


    風俗為己任,作者與之同學相友善,則亦非庸庸之士矣。然生前既淪落不遇,


    死後遂姓名翳如,籲,可悲矣。此書刻本罕見,今春祝嘏行在後,遊京師海


    王村肆見之,索值甚昂,餘以鄉先生之著作,不忍釋手,費十鍰得之,攜以


    歸裏門,詢之纂修縣誌之諸君子,無有知其人與書者,因記之於此。宣統辛


    亥後二十年,春王正月既望所得,閱三月,螾樓記。”


    案朱氏自序中有雲,效坡仙謫黃州時故事,日強人說鬼,絕不作治生計,


    半年來妄言妄聽,並追憶舊聞,隨筆記十二卷,名曰《妄妄錄》,神仙詭幻


    之事不載,惟鬼則記之,蓋士不得誌,筆下即有神,亦當化為鬼耳。故王君


    重其為吳郡文獻,在不佞則取其專門說鬼,頗足為欲知鬼之情形者之參考,


    此類資料蒐集不易,乃為可貴也。如卷二《河水鬼》一則,記溺鬼化為■浮


    水麵,誘人拾取,指入壇口遽被拖住,是時水發腥氣。又卷三《溺鬼喜豆》


    一則,言在武林曾見有夫溺於河,妻以炒豆為祭品,散之溺所,僉言溺鬼喜


    食炒蠶豆,亦奇。此類記錄尚不少,皆可甄采。惟書中嬉笑怒罵亦多有之,


    如卷三《鬼公子》一則,似係故意造作以罵人者,所雲汪近濤即是江聲,汪


    字鯨濤,文中明言其苦攻《尚書》,又書小劄或購物開帳必用篆字,所記與


    錢梅溪牴牾或係事實,至於受鬼公子種種侮弄,則當是著者所編造,蓋即從


    文字上亦可以看出痕跡。至卷七之《報怨鬼》,醜詆汪容甫但化名為汪蓉圃,


    乃尤為顯明矣。(癸未九月二十日)


    □1944年


    5月刊“新民”初版本,署名周作人


    □收入《書房一角》


    蘿庵遊賞小誌


    《李越縵雜著》抄本一冊,從杭州書店得來,內為《蘿庵遊賞小誌》、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周作人知堂書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作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作人並收藏周作人知堂書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