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可是被妄人塗抹壞了,簡直不能再看。先有人拿硃筆寫了好些批語,
後來又有人拿墨筆細心的把它一一勾掉或直掉,這倒還在其次,最要不得的
是又有一個人(或者即是勾批語的也未可知),將書中每個帖體簡筆字都照
了《字學舉隅》改正筆墨,如能所此於等字,無不以昏墨敗筆加以塗改,隻
餘第八卷末十五葉不曾點汙,豈讀至此處而忽溘然耶。展卷一望,滿眼荊棘,
書中雖有好議論,也如西子蒙不潔,不欲觀也已。我們看了其墨之昏筆之敗,
便如見其頭腦之昏敗,再看其塗抹得一塌胡塗,也如見其心地之胡塗,舉筆
一揮,如悟能之忽現豬相,真可異也。書雖可讀,因麵目可憎,心生厭惡,
即還原處,竟不及讀畢一卷,此種經驗在我也還是初次,所以不免少見多怪
的要說這一大番話,假如將來見識得多,那麽自然看慣了也就不多說了吧。
《字學舉隅》這把戲我是攪過的,並不覺得怎麽的了不得,我在小時候
預備舉業,每日寫一張大字之外還抄《字學舉隅》與《詩韻》,這個苦功用
得不冤枉,在四十歲以前,上下平三十韻裏的某字在某韻我大抵都記得清楚,
仄聲難免有點麻胡,直到現在才算把它忘記完了,《字學舉隅》的標準寫法
至今還記得不少,——但是這有什麽用呢?大家都知道,《字學舉隅》是寫
館閣體字的教科書,本是曹文正公曹振鏞的主意,而這曹文正公也即是傳授
做官六字秘訣的祖師。秘訣維何,曰多磕頭少說話,是也。所謂字學,實亦
隻是寫館閣體字(象徵磕頭的那一種字體)的方麵而已,與文字之學乃是風
馬牛十萬八千裏也。
不佞少時失學,至廿五歲時始得見《說文解字》,略識文字,每寫今隸,
輒恨其多謬誤,如必丸等字簡直苦於無從下筆,如魚鳥等字亦均不合,蓋鳥
無四足,魚尾亦非四歧也。及後又少識金文甲骨文,更知小篆亦多轉變致訛,
如凡從止的字都該畫一足形,無論怎麽簡單均可,總不能如小篆那樣,若欲
求正確則須仔細描出腳八椏子才行。不佞有誌於正字,最初以為應複小篆,
後更進而主張甲骨文,庶幾不失造字本意。其意美則美矣,奈難以實行何?
假如用我最正確的主張,則我便非先去學畫不可,不然就無從寫一止字也。
小篆還可以知道一點,惜仍不正確,若今隸更非矣,而《字學舉隅》又是今
隸中之裹小腳者耳,奚足道哉。
不佞不能寫象形文字,正字之大業隻好廢然而止,還來用普通通行的字
聊以應用,隻求便利,帖體簡筆固可採取,即民間俗字亦無妨利用,隻不要
不通就好了。不能飛入天空中去,便不如索性老實站在地上,若著了紅繡鞋
立在鞦韆上離地才一尺,搖搖擺擺的誇示於人,那就大可不必,《字學舉隅》
的字體即此類是也。不知何等樣人乃據此以塗改古人的書,那得不令人噁心
殺。
□1936年
12月
29日刊《世界日報》,署名知堂
□收入《秉燭談》
關於謔庵悔謔
《談風》社的朋友叫我供給一點舊材料,一時想不出好辦法,而日期已
近,隻好把吾鄉王謔庵的《悔謔》抄了一份送去,聊以塞責。這是從他的兒
子王鼎起所編的《謔庵文飯小品》卷二裏抄出來的,但以前似乎是單行過,
如倪鴻寶的敘文中雲:
“而書既國門,逢人道悔,是則謔庵謔矣。”又張宗子著《王謔庵先生
傳》中雲:
“人方眈眈虎視,將下石先生,而先生對之調笑狎侮謔浪如常,不肯少
自貶損也。晚乃改號謔庵,刻《悔謔》以誌己過,而逢人仍肆口詼諧,虐毒
益甚。”這裏不但可以知道《悔謔》這書的來曆,也可以看出謔庵這人的特
色,傳中前半有雲:
蓋先生聰明絕世,出言靈巧,與人諧謔,矢口放言,略無忌憚。川
黔總督蔡公敬夫,先生同年友也,以先生閑住在家,思以帷幄屈先生,
檄先生至。至之日,宴先生於滕王閣,時日落霞生,先生謂公曰,王勃
《滕王閣序》不意今日乃複應之。公問故,先生笑曰,落霞與孤騖齊飛,
今日正當落霞,而年兄眇一目,孤鶩齊飛殆為年兄道也。公麵赬及頸,
先生知其意,襆被即行。
這裏開玩笑在我的趣味上說來是不贊成的,因為我有“兩個鬼”,在撒野時
我猶未免有紳士氣也,雖然在講道學時就很有些流氓氣出來。但是謔庵的謔
總夠得上算是徹底了,在這一點上是值得佩服的。他生在明季,那麽胡鬧,
卻沒有給奄黨所打死,也未被東林所罵死,真是僥天之幸。他的一生好像是
以謔為業,張宗子編《有時越人三不朽圖贊》,其贊王謔庵有雲:
“以文為飯,以弈為律。謔不避虐,錢不諱癖。”特別提出謔來,與傳
</br>
後來又有人拿墨筆細心的把它一一勾掉或直掉,這倒還在其次,最要不得的
是又有一個人(或者即是勾批語的也未可知),將書中每個帖體簡筆字都照
了《字學舉隅》改正筆墨,如能所此於等字,無不以昏墨敗筆加以塗改,隻
餘第八卷末十五葉不曾點汙,豈讀至此處而忽溘然耶。展卷一望,滿眼荊棘,
書中雖有好議論,也如西子蒙不潔,不欲觀也已。我們看了其墨之昏筆之敗,
便如見其頭腦之昏敗,再看其塗抹得一塌胡塗,也如見其心地之胡塗,舉筆
一揮,如悟能之忽現豬相,真可異也。書雖可讀,因麵目可憎,心生厭惡,
即還原處,竟不及讀畢一卷,此種經驗在我也還是初次,所以不免少見多怪
的要說這一大番話,假如將來見識得多,那麽自然看慣了也就不多說了吧。
《字學舉隅》這把戲我是攪過的,並不覺得怎麽的了不得,我在小時候
預備舉業,每日寫一張大字之外還抄《字學舉隅》與《詩韻》,這個苦功用
得不冤枉,在四十歲以前,上下平三十韻裏的某字在某韻我大抵都記得清楚,
仄聲難免有點麻胡,直到現在才算把它忘記完了,《字學舉隅》的標準寫法
至今還記得不少,——但是這有什麽用呢?大家都知道,《字學舉隅》是寫
館閣體字的教科書,本是曹文正公曹振鏞的主意,而這曹文正公也即是傳授
做官六字秘訣的祖師。秘訣維何,曰多磕頭少說話,是也。所謂字學,實亦
隻是寫館閣體字(象徵磕頭的那一種字體)的方麵而已,與文字之學乃是風
馬牛十萬八千裏也。
不佞少時失學,至廿五歲時始得見《說文解字》,略識文字,每寫今隸,
輒恨其多謬誤,如必丸等字簡直苦於無從下筆,如魚鳥等字亦均不合,蓋鳥
無四足,魚尾亦非四歧也。及後又少識金文甲骨文,更知小篆亦多轉變致訛,
如凡從止的字都該畫一足形,無論怎麽簡單均可,總不能如小篆那樣,若欲
求正確則須仔細描出腳八椏子才行。不佞有誌於正字,最初以為應複小篆,
後更進而主張甲骨文,庶幾不失造字本意。其意美則美矣,奈難以實行何?
假如用我最正確的主張,則我便非先去學畫不可,不然就無從寫一止字也。
小篆還可以知道一點,惜仍不正確,若今隸更非矣,而《字學舉隅》又是今
隸中之裹小腳者耳,奚足道哉。
不佞不能寫象形文字,正字之大業隻好廢然而止,還來用普通通行的字
聊以應用,隻求便利,帖體簡筆固可採取,即民間俗字亦無妨利用,隻不要
不通就好了。不能飛入天空中去,便不如索性老實站在地上,若著了紅繡鞋
立在鞦韆上離地才一尺,搖搖擺擺的誇示於人,那就大可不必,《字學舉隅》
的字體即此類是也。不知何等樣人乃據此以塗改古人的書,那得不令人噁心
殺。
□1936年
12月
29日刊《世界日報》,署名知堂
□收入《秉燭談》
關於謔庵悔謔
《談風》社的朋友叫我供給一點舊材料,一時想不出好辦法,而日期已
近,隻好把吾鄉王謔庵的《悔謔》抄了一份送去,聊以塞責。這是從他的兒
子王鼎起所編的《謔庵文飯小品》卷二裏抄出來的,但以前似乎是單行過,
如倪鴻寶的敘文中雲:
“而書既國門,逢人道悔,是則謔庵謔矣。”又張宗子著《王謔庵先生
傳》中雲:
“人方眈眈虎視,將下石先生,而先生對之調笑狎侮謔浪如常,不肯少
自貶損也。晚乃改號謔庵,刻《悔謔》以誌己過,而逢人仍肆口詼諧,虐毒
益甚。”這裏不但可以知道《悔謔》這書的來曆,也可以看出謔庵這人的特
色,傳中前半有雲:
蓋先生聰明絕世,出言靈巧,與人諧謔,矢口放言,略無忌憚。川
黔總督蔡公敬夫,先生同年友也,以先生閑住在家,思以帷幄屈先生,
檄先生至。至之日,宴先生於滕王閣,時日落霞生,先生謂公曰,王勃
《滕王閣序》不意今日乃複應之。公問故,先生笑曰,落霞與孤騖齊飛,
今日正當落霞,而年兄眇一目,孤鶩齊飛殆為年兄道也。公麵赬及頸,
先生知其意,襆被即行。
這裏開玩笑在我的趣味上說來是不贊成的,因為我有“兩個鬼”,在撒野時
我猶未免有紳士氣也,雖然在講道學時就很有些流氓氣出來。但是謔庵的謔
總夠得上算是徹底了,在這一點上是值得佩服的。他生在明季,那麽胡鬧,
卻沒有給奄黨所打死,也未被東林所罵死,真是僥天之幸。他的一生好像是
以謔為業,張宗子編《有時越人三不朽圖贊》,其贊王謔庵有雲:
“以文為飯,以弈為律。謔不避虐,錢不諱癖。”特別提出謔來,與傳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