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所生女子禁裹足,康熙六年弛其禁。”又據《池北偶談》卷三“八股”一


    則雲:


    康熙二年以八股製藝始於宋王安石,詔廢不用,科舉改三場為二場,


    首場策五道,二場四書五經各論一首,表一道,判語五條,起甲辰會試


    訖丁未會試皆然。會左都禦史王公熙疏請酌複舊章,予時為儀製員外郎,


    乃條上應複者八事,複三場舊製其一也。尚書錢塘黃公機善之而不能悉


    行,乃止請複三場及寬民間女子裹足之禁,教官會試五次不中者仍準會


    試三事,皆得俞旨。餘五事後為台省次第條奏,以漸皆複,如寬科場處


    分條例,複恩拔歲貢,複生童科歲兩考等是也。


    原來這都是漁洋山人的主張,恢複考八股文與裹足,他的筆記雜文雖還有可


    觀,頭腦可是實在不行,真可稱之曰無識。中國的文人與學者都一樣的不高


    明,即在現今青年中似亦仍不乏愛好細足者,讀餘澹心俞理初的文章,殊有


    空穀足音之感,李登齋本無盛名而亦有此達識,更足使人佩服了。


    《常談叢錄》記名物的文章亦多佳作,蓋觀察周到而見識足以副之。如


    卷四有“攢盒”一則雲:


    祝允明《猥談》雲,江西俗儉,果盒作數格,唯中一味或果或菜可


    食,餘悉充以雕木,謂之子孫果盒。今予鄉尚有此,但同稱攢盒,不聞


    有子孫果盒之名。其盒之精緻者則不為木格而為紙胎灰漆碟,一圓碟居


    中,旁攢以扇麵碟四五,或多至七八,外為一大盤統承之,形製圓,有


    蓋,不用則覆之,髹畫斑爛,足為供玩,中多設瓜子,貧乏家則以煠炒


    熟豆,所謂菜則於鹽菜也。餘間充以不可食之果,如柏子梧子相思子之


    類,或亦用蘇州油蠟采飾看果數色,雕木具絕少。若富室則糕餅果餌皆


    可食者,然亦第為觀美,無或遍嚐焉,究何異於雕木哉。予性雅不喜此,


    為其近於偽也。客至瀹茗清淡,佐以果食,即一二味亦可,正不貴多品,


    奈何使不堪入口而僅飫人目哉,斯已失款客之誠矣。婦女膠於沿習,雖


    相隨設之,意終未善之也。


    又卷六“鳥蟲少”一則中雲:


    連歲荒歉,百物之產,漸見虧縮,至道光十四年甲午而極。屋脊牆


    頭恆終日無一禽鳥翔集,行山間二三裏,或絕無飛鳴形聲,迴憶少時林


    間池畔,頡頏喧噪之景象,大不侔矣。水中魚蝦十僅一二,攜漁具者每


    廢然空歸。凡春末交夏,入暮則蛙鳴聒耳,令人難寐,至此則幾於寂靜,


    火照漁蛙者寥寥。夏秋數月,蒼蠅叢嘬,盤碗羹飯為黑,糞汙器物密點


    如麻,至此則疏疏落落,一堂之內或不盈十。此數物者,並不資生於穀


    粟,若蒼蠅又非可充人飽餐,而亦隨兇年而減少,殆於僅存,豈非天地


    生生之氣至此忽索然欲竭耶。


    像這兩篇文章,在普通筆記裏也不大容易找到。攢盒各地多有,但隻存於耳


    目之間,少見紀載,蓋文人所喜談者非高雅的詩文則果報與鬼怪耳,平常生


    活情形以及名物體性皆不屑言也。鳥蟲少一節不但其事有意義,文章亦頗佳,


    如將這態度加以廓大,便可以寫地方的自然史,雖不能比英國的懷德,亦庶


    幾略得其遺意乎。近來亂讀清人筆記,覺得此類文字最不易得,李登齋的《叢


    錄》在這點上其價值當在近代諸名流之上也。(二十五年十月三日,在北平)


    □1937年


    3月刊“宇宙風”社初版本,署名周作人


    □收入《瓜豆集》


    關於尺牘


    桂未穀跋《顏氏家藏尺牘》雲:


    “古人尺牘不入本集,李漢編昌黎集,劉禹錫編河東集,俱無之。自歐


    蘇黃呂,以及方秋崖盧柳南趙清曠,始有專本。”所以講起尺牘第一總叫人


    想到蘇東坡黃山穀,而以文章情思論,的確也是這兩家算最好,別人都有點


    趕不上。明季散文很是發達,尺牘寫得好的也出來了好些。萬曆丁巳鬱開之


    編刊《明朝瑤箋》四卷,前兩卷收永樂至嘉隆時人百三十六,第三卷五十三,


    皆萬曆時人,第四卷則四人。凡例第二中雲:


    “四卷專以李卓吾袁石浦陶歇庵袁中郎四先生匯焉。四先生共踨浮名,


    互觀無始。臭味千古,往還一時,則又不可以他箋雜。箋凡一百五十有三。”


    這所說很有見識,雖然四人並不一定以學佛重,但比餘人自更有價值,而其


    中又以李卓吾為最。《瑤箋》中共收三十六箋,大都是李氏《焚書》中所有,


    我很喜歡他的《答以女人學道為見短書》,末節雲:


    “不聞龐公之事乎?龐公爾楚之衡陽人也,與其婦龐婆女靈照同師馬


    祖,求出世道,卒致先後化去,作出世人,為今古快事,願公師其遠見可也。


    若曰,待吾與市井小兒輩商之,則吾不能知矣。”又《複焦弱侯》之一雲:


    黃生過此,聞其自京師往長蘆抽豐,複跟長蘆長官別赴新任,至九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周作人知堂書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作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作人並收藏周作人知堂書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