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雲工,未也。嗚唿,予老矣,恐此事便已,如之何?”案其時蓋年六十六
歲也。所存文共三十五篇,多樸實沖淡可誦讀,大不易得。隻可惜由佛老而
入程朱,文又宗法八家,以衛道為職誌,而首小文十篇,論女道以至妾道婢
道,文詞雖不支不蔓,其意義則應聲而已。又有《與大妹書》,論奉佛之非,
曉曉不休,更是落了韓愈的窠臼了。所作傳誌卻簡潔得體,如《夫子鶴汀先
生述》首節雲:
“嗚唿,君之行亦雲似矣,第世之傳誌不免文說其辭,真與偽無從辨別,
故餘苟非可證今人者概不敢及。夫一吶吶然老諸生耳,烏有卓行之可稱?顧
無可表見之中,止此日用行習已為世俗之所不能到,其可默而不言?”這幾
句寫得不壞,雖然不能說是脫套,末尾音調鏗鏘處尤為可議。此君蓋頗有才
氣,據其自序中述少年時事雲:
“■考古稽今,多所論著,如官製兵製賦役催科禮儀喪服貢舉刑書,偏
私臆見,率意妄言,雖其中或間有可采者,而以草野議朝章,以婦人談國典,
律以為下不倍之義,竊惴惴焉。”終乃汩沒於程朱二氏韓歐八家,下喬木而
入幽穀,真可惜也!
清朝女作家中我覺得最可佩服的是郝懿行的夫人王照圓。《曬書堂文集》
後附有《閨中文存》一卷,係其孫郝聯薇所刊,共文十一篇,半係所編著書
序跋,末一篇為《聽鬆樓遺稿跋》,中有一節雲:
“顏黃門雲: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餘於子女有慈無威,
不能勤加誘導,俾以有成,今讀《授經偶筆》及尺素各篇,意思勤綿,時時
以課讀溫經形於椿墨,雖古伏生女之授書,宋文宣之傳禮,不是過焉,餘所
弗如者五矣。”其實據我看來,這裏並沒有什麽弗如,郝君夫婦的文章思想
不知怎地叫人連想顏黃門,而以顏黃門相比,在我卻是很高的禮讚,其地位
迥在授經載道者之上。聽鬆樓的《偶筆》隻在《詩話》中見到幾則,大抵隻
是平平無疵耳,照例說話而能說得明白,便難得了,不能望其有若何心得或
新意思也。王照圓所著述書刻在“郝氏叢書”內者有《列女傳補註》《列仙
傳校正》《夢書》等,《葩經小記》惜未刻,但在與郝蘭皋合著的《詩問》
及《詩說》中間還保留著不少吧。之罘夢人(王照圓自稱)無詩集,僅在,
《讀孝節錄》文中見有七絕一首,亦不甚佳,但其說詩則殊佳妙,吾鄉季彭
山(王陽明的門人,徐文長的先生,也是鄙人的街坊,因為他的故居在春波
橋頭禹跡寺旁,與吾家祖屋相去隻一箭之遠也)所著《說詩解頤》略一拜讀,
覺得尚不及王說之能體察物理人情,真有解頤之妙。《詩說》卷上雲:
瑞玉問:女心傷悲應作何解?餘曰,恐是懷春之意,《管子》亦雲,
春女悲。瑞玉曰,非也,所以傷悲,乃為女子有行,遠父母故耳。蓋瑞
玉性孝,故所言如此。餘曰,此匡鼎說詩也。
《詩問》卷二,《七月》“遵彼微行”注雲:
餘問,微行,傳雲牆下徑?瑞玉曰,野中亦有小徑。餘問,遵小徑
以女步遲取近耶?曰,女子避人爾。
雖不必確,亦殊有意趣,此種說經中有脈搏也。又卷一,《氓》“三歲食貧”
注雲:
餘問,既賄遷何憂食貧?瑞玉曰,男狹邪不務生業,女僥資財何益
也。
又“總角之宴”注雲:
瑞玉問:束發已私相宴安言笑,何待貿絲時?餘曰,總角相狎,比
長男女別嫌,不複通問,乃貿絲相誘,始成信誓。
解說全章詩意亦多勝解,如《丘中有麻》雲:
《丘中有麻》,序雲,思賢也,留氏周之賢人,遁於丘園,國人望
其裏居而嘆焉。瑞玉曰。人情好賢,經時輒思,每見新物則一憶之。有
麻秋時,有麥夏時,無時不思也。麻麥,穀也,李,果也,無物不思也。
《風雨》首章注雲:
寒雨荒雞,無聊甚矣,此時得見君子,雲何而憂不平?故人未必冒
雨來,設辭爾。解雲:
《風雨》,瑞玉曰,思故人也。風雨荒寒,雞聲嘈雜,懷人此時尤
切,或亦夫婦之辭。
《溱洧》解雲:
《溱洧》,序雲,刺亂也。瑞玉曰,鄭國之俗,三月上已修禊溱洧
之濱,士女遊觀,折華相贈,自擇昏姻,詩人述其謠俗爾。
《詩說》卷上載瑞玉說,“自我不見,於今三年”二句可疑。郝君引《竹書
紀年》解之曰:
周公自二年秋東征,至四年春便還,前後不過年餘,舉成數故雲三
年耳。又以見周公之憫歸士,未久而似久也。且詳味詩意,前三章都是
秋景,至末一章獨言春日,蓋軍士以秋歸,以冬至家,比及周公作詩之
時則又來年春矣,故末章遂及嫁娶之事,言婚姻及時也。此事詩書缺載,
據《竹書》所記年月始終恐得其實,未知是否。瑞玉日,恐是如此。又
</br>
歲也。所存文共三十五篇,多樸實沖淡可誦讀,大不易得。隻可惜由佛老而
入程朱,文又宗法八家,以衛道為職誌,而首小文十篇,論女道以至妾道婢
道,文詞雖不支不蔓,其意義則應聲而已。又有《與大妹書》,論奉佛之非,
曉曉不休,更是落了韓愈的窠臼了。所作傳誌卻簡潔得體,如《夫子鶴汀先
生述》首節雲:
“嗚唿,君之行亦雲似矣,第世之傳誌不免文說其辭,真與偽無從辨別,
故餘苟非可證今人者概不敢及。夫一吶吶然老諸生耳,烏有卓行之可稱?顧
無可表見之中,止此日用行習已為世俗之所不能到,其可默而不言?”這幾
句寫得不壞,雖然不能說是脫套,末尾音調鏗鏘處尤為可議。此君蓋頗有才
氣,據其自序中述少年時事雲:
“■考古稽今,多所論著,如官製兵製賦役催科禮儀喪服貢舉刑書,偏
私臆見,率意妄言,雖其中或間有可采者,而以草野議朝章,以婦人談國典,
律以為下不倍之義,竊惴惴焉。”終乃汩沒於程朱二氏韓歐八家,下喬木而
入幽穀,真可惜也!
清朝女作家中我覺得最可佩服的是郝懿行的夫人王照圓。《曬書堂文集》
後附有《閨中文存》一卷,係其孫郝聯薇所刊,共文十一篇,半係所編著書
序跋,末一篇為《聽鬆樓遺稿跋》,中有一節雲:
“顏黃門雲: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餘於子女有慈無威,
不能勤加誘導,俾以有成,今讀《授經偶筆》及尺素各篇,意思勤綿,時時
以課讀溫經形於椿墨,雖古伏生女之授書,宋文宣之傳禮,不是過焉,餘所
弗如者五矣。”其實據我看來,這裏並沒有什麽弗如,郝君夫婦的文章思想
不知怎地叫人連想顏黃門,而以顏黃門相比,在我卻是很高的禮讚,其地位
迥在授經載道者之上。聽鬆樓的《偶筆》隻在《詩話》中見到幾則,大抵隻
是平平無疵耳,照例說話而能說得明白,便難得了,不能望其有若何心得或
新意思也。王照圓所著述書刻在“郝氏叢書”內者有《列女傳補註》《列仙
傳校正》《夢書》等,《葩經小記》惜未刻,但在與郝蘭皋合著的《詩問》
及《詩說》中間還保留著不少吧。之罘夢人(王照圓自稱)無詩集,僅在,
《讀孝節錄》文中見有七絕一首,亦不甚佳,但其說詩則殊佳妙,吾鄉季彭
山(王陽明的門人,徐文長的先生,也是鄙人的街坊,因為他的故居在春波
橋頭禹跡寺旁,與吾家祖屋相去隻一箭之遠也)所著《說詩解頤》略一拜讀,
覺得尚不及王說之能體察物理人情,真有解頤之妙。《詩說》卷上雲:
瑞玉問:女心傷悲應作何解?餘曰,恐是懷春之意,《管子》亦雲,
春女悲。瑞玉曰,非也,所以傷悲,乃為女子有行,遠父母故耳。蓋瑞
玉性孝,故所言如此。餘曰,此匡鼎說詩也。
《詩問》卷二,《七月》“遵彼微行”注雲:
餘問,微行,傳雲牆下徑?瑞玉曰,野中亦有小徑。餘問,遵小徑
以女步遲取近耶?曰,女子避人爾。
雖不必確,亦殊有意趣,此種說經中有脈搏也。又卷一,《氓》“三歲食貧”
注雲:
餘問,既賄遷何憂食貧?瑞玉曰,男狹邪不務生業,女僥資財何益
也。
又“總角之宴”注雲:
瑞玉問:束發已私相宴安言笑,何待貿絲時?餘曰,總角相狎,比
長男女別嫌,不複通問,乃貿絲相誘,始成信誓。
解說全章詩意亦多勝解,如《丘中有麻》雲:
《丘中有麻》,序雲,思賢也,留氏周之賢人,遁於丘園,國人望
其裏居而嘆焉。瑞玉曰。人情好賢,經時輒思,每見新物則一憶之。有
麻秋時,有麥夏時,無時不思也。麻麥,穀也,李,果也,無物不思也。
《風雨》首章注雲:
寒雨荒雞,無聊甚矣,此時得見君子,雲何而憂不平?故人未必冒
雨來,設辭爾。解雲:
《風雨》,瑞玉曰,思故人也。風雨荒寒,雞聲嘈雜,懷人此時尤
切,或亦夫婦之辭。
《溱洧》解雲:
《溱洧》,序雲,刺亂也。瑞玉曰,鄭國之俗,三月上已修禊溱洧
之濱,士女遊觀,折華相贈,自擇昏姻,詩人述其謠俗爾。
《詩說》卷上載瑞玉說,“自我不見,於今三年”二句可疑。郝君引《竹書
紀年》解之曰:
周公自二年秋東征,至四年春便還,前後不過年餘,舉成數故雲三
年耳。又以見周公之憫歸士,未久而似久也。且詳味詩意,前三章都是
秋景,至末一章獨言春日,蓋軍士以秋歸,以冬至家,比及周公作詩之
時則又來年春矣,故末章遂及嫁娶之事,言婚姻及時也。此事詩書缺載,
據《竹書》所記年月始終恐得其實,未知是否。瑞玉日,恐是如此。又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