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品第文藝,曼衍旁涉,不專為一家之言。今特退之雜家,從其類焉。”
這種升降在現在看來本無關係,而且實在這也不該列入儒家,因為他的思想
比有些道學家要寬大得多,或者這就是所謂雜也未可知,但總之是不窄,就
是人情味之所在,我覺得兼好法師之可喜者也就在此。盧召弓序雲:
嗚唿,無用之言,不急之辯,君子所弗貴。若夫六經尚矣,而委曲
近情,纖悉周備,立身之要,處世之宜,為學之方,蓋莫善於是書。人
有意於訓俗型家者,又何庸舍是而疊床架屋為哉。對於《顏氏家訓》的
批評,此言可謂最簡要得中。《提要》雲:“今觀其書,大抵於世故人情深
明利害,而能文之以經訓。”經訓與否暫且不管,所謂世故人情也還說得對,
因為這書的好處大半就在那裏。直齋稱為古今家訓之祖,但試問有那個孫子
及得他來,如明霍渭崖的《家訓》簡直是胡說一起,兩相比較可知其優劣懸
殊矣。
六朝大家知道是亂世,顏君由梁入北齊,再入北周,其所作《觀我生賦》
雲,“予一生而三化,備荼苦而蓼辛。”注謂已三為亡國之人,但是不二三
年而又入隋,此蓋已在作賦之後欽。積其一身數十年患難之經驗,成此二十
篇書以為子孫後車,其要旨不外慎言檢跡,正是當然。易言之即苟全性命於
亂世之意也。但是這也何足為病呢,別人的書所說無非也隻是怎樣苟全性命
於治世而已,近來有識者高唱學問易主趕快投降,似乎也是這一路的意思罷。
不過顏君是古時人,說的沒有那麽直截,還要蘊藉一點,也就消極得多了,
這卻是很大的不同。《教子》篇中末一則雲:
齊朝有一士大夫嚐謂吾日,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
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亦要事也。吾
時俯而不答。異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業自致卿相,亦不願汝曹為之。
此事傳誦已久,不但意思佳,文字亦至可喜。其自然大雅處或反比韓柳為勝。
其次二則均在《風操》篇中,一雲:
別易會難,古人所重,江南餞送,下泣言離。有王子侯梁武帝弟出
為東郡,與武帝別。帝曰,我年已老,與汝分張,甚以惻愴,數行淚下。
侯遂密雲,赧然而出。坐此被責,飄搖舟諸,一百許日,卒不得去。北
間風俗不屑此事,歧路言離,歡笑分首。然人性自有少涕淚者,腸雖欲
絕,目猶爛然,如此之人不可強責。
盧注雲,“以不雨泣為密雲,止可施於小說,若行文則不可用之,適成鄙俗
耳。”我想這亦未必盡然,據注引《語林》中謝公事,大約在六朝這是一句
通行俗語,所以用人,雖稍覺古怪,似還不至鄙俗,蓋全篇的空氣均素雅也。
又一雲:
偏傍之書,死有歸殺,子孫逃竄,莫肯在家,畫瓦書符,作諸厭勝。
喪出之日,門前然火,戶外列灰,祓送家鬼,章斷注連。凡如此比,不
近有情,乃儒雅之罪人,彈議所當加也。
這兩則都可以見顏君的識見,寬嚴得中,而文詞溫潤與情調相副,極不易得。
文中“章斷注連”,盧本無注。查日本順源在承平年中(九三一至七年)所
編《倭名類聚抄》,調度部十四祭祀具七十下雲注連,引雲注連章斷,注雲
師說注連之梨久倍奈波,章斷之度大智。案之梨久倍奈波,日本古書寫作端
出之繩,《和漢三才圖會》(原漢文)十九雲,“神前及門戶引張之,以辟
不潔,其繩用稻槁,每八寸許而出本端,數七五三莖,左絢之,故名。”之
度太智者意雲斷後,此語少見,今大抵訓為注連同誼。此種草繩,古時或以
圈圍地域,遮止侵入,今在宗教儀式上尚保存其意義,懸於神社以防褻瀆,
新年施諸人家入口,則以辟邪鬼也。《家訓》意謂送鬼出門,懸繩於外,阻
其複返,大旨已可明白,至於章斷注連字義如何解釋,則尚未能確說耳。又
《文章》篇中雲:
王籍《入若耶溪》詩雲,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江南以為文外
獨絕,物無異議。簡文吟詠,不能忘之。孝元諷味,以為不可複得,至
懷舊誌,載於籍傳。範陽盧詢祖鄴下才俊,乃言此不成語,何事於能,
魏收亦然其論。《詩》雲,蕭蕭馬鳴,悠悠旆旌,《毛傳》雲,言不喧
嘩也。吾每嘆此解有情致,籍詩生於此意耳。
此是很古的詩話之一,可謂要言不煩,抑又何其“有情致”耶。後來作
者卷冊益多,言辭愈富,而妙悟更不易得,豈真今不如古,亦因人情物
理難能會解,故不免常有所蔽也。
顏之推是信奉佛教的,其《養生》《歸心》兩篇即說此理,《四庫書目
提要》把這原因歸之於當時風習,雖然原來意思亦是輕佛重儒,不過也還說
</br>
這種升降在現在看來本無關係,而且實在這也不該列入儒家,因為他的思想
比有些道學家要寬大得多,或者這就是所謂雜也未可知,但總之是不窄,就
是人情味之所在,我覺得兼好法師之可喜者也就在此。盧召弓序雲:
嗚唿,無用之言,不急之辯,君子所弗貴。若夫六經尚矣,而委曲
近情,纖悉周備,立身之要,處世之宜,為學之方,蓋莫善於是書。人
有意於訓俗型家者,又何庸舍是而疊床架屋為哉。對於《顏氏家訓》的
批評,此言可謂最簡要得中。《提要》雲:“今觀其書,大抵於世故人情深
明利害,而能文之以經訓。”經訓與否暫且不管,所謂世故人情也還說得對,
因為這書的好處大半就在那裏。直齋稱為古今家訓之祖,但試問有那個孫子
及得他來,如明霍渭崖的《家訓》簡直是胡說一起,兩相比較可知其優劣懸
殊矣。
六朝大家知道是亂世,顏君由梁入北齊,再入北周,其所作《觀我生賦》
雲,“予一生而三化,備荼苦而蓼辛。”注謂已三為亡國之人,但是不二三
年而又入隋,此蓋已在作賦之後欽。積其一身數十年患難之經驗,成此二十
篇書以為子孫後車,其要旨不外慎言檢跡,正是當然。易言之即苟全性命於
亂世之意也。但是這也何足為病呢,別人的書所說無非也隻是怎樣苟全性命
於治世而已,近來有識者高唱學問易主趕快投降,似乎也是這一路的意思罷。
不過顏君是古時人,說的沒有那麽直截,還要蘊藉一點,也就消極得多了,
這卻是很大的不同。《教子》篇中末一則雲:
齊朝有一士大夫嚐謂吾日,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
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亦要事也。吾
時俯而不答。異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業自致卿相,亦不願汝曹為之。
此事傳誦已久,不但意思佳,文字亦至可喜。其自然大雅處或反比韓柳為勝。
其次二則均在《風操》篇中,一雲:
別易會難,古人所重,江南餞送,下泣言離。有王子侯梁武帝弟出
為東郡,與武帝別。帝曰,我年已老,與汝分張,甚以惻愴,數行淚下。
侯遂密雲,赧然而出。坐此被責,飄搖舟諸,一百許日,卒不得去。北
間風俗不屑此事,歧路言離,歡笑分首。然人性自有少涕淚者,腸雖欲
絕,目猶爛然,如此之人不可強責。
盧注雲,“以不雨泣為密雲,止可施於小說,若行文則不可用之,適成鄙俗
耳。”我想這亦未必盡然,據注引《語林》中謝公事,大約在六朝這是一句
通行俗語,所以用人,雖稍覺古怪,似還不至鄙俗,蓋全篇的空氣均素雅也。
又一雲:
偏傍之書,死有歸殺,子孫逃竄,莫肯在家,畫瓦書符,作諸厭勝。
喪出之日,門前然火,戶外列灰,祓送家鬼,章斷注連。凡如此比,不
近有情,乃儒雅之罪人,彈議所當加也。
這兩則都可以見顏君的識見,寬嚴得中,而文詞溫潤與情調相副,極不易得。
文中“章斷注連”,盧本無注。查日本順源在承平年中(九三一至七年)所
編《倭名類聚抄》,調度部十四祭祀具七十下雲注連,引雲注連章斷,注雲
師說注連之梨久倍奈波,章斷之度大智。案之梨久倍奈波,日本古書寫作端
出之繩,《和漢三才圖會》(原漢文)十九雲,“神前及門戶引張之,以辟
不潔,其繩用稻槁,每八寸許而出本端,數七五三莖,左絢之,故名。”之
度太智者意雲斷後,此語少見,今大抵訓為注連同誼。此種草繩,古時或以
圈圍地域,遮止侵入,今在宗教儀式上尚保存其意義,懸於神社以防褻瀆,
新年施諸人家入口,則以辟邪鬼也。《家訓》意謂送鬼出門,懸繩於外,阻
其複返,大旨已可明白,至於章斷注連字義如何解釋,則尚未能確說耳。又
《文章》篇中雲:
王籍《入若耶溪》詩雲,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江南以為文外
獨絕,物無異議。簡文吟詠,不能忘之。孝元諷味,以為不可複得,至
懷舊誌,載於籍傳。範陽盧詢祖鄴下才俊,乃言此不成語,何事於能,
魏收亦然其論。《詩》雲,蕭蕭馬鳴,悠悠旆旌,《毛傳》雲,言不喧
嘩也。吾每嘆此解有情致,籍詩生於此意耳。
此是很古的詩話之一,可謂要言不煩,抑又何其“有情致”耶。後來作
者卷冊益多,言辭愈富,而妙悟更不易得,豈真今不如古,亦因人情物
理難能會解,故不免常有所蔽也。
顏之推是信奉佛教的,其《養生》《歸心》兩篇即說此理,《四庫書目
提要》把這原因歸之於當時風習,雖然原來意思亦是輕佛重儒,不過也還說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