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1755)項下有這幾句話:
紹興秋收大歉。次年春夏之交,米價鬥三百錢,丐殍載道。
同五十九年(1794)項下又雲:
夏間米一鬥錢三百三四十文。往時米價至一百五六十文,即有餓殍,
今米常貴而人尚樂生,蓋往年專貴在米,今則魚蝦蔬果無一不貴,故小
販村農俱可■口。
這都是經濟史的好材料,同時也可以看出他精明的性分。日本俳人一茶
(lssa)的日記一部分流行於世,最新發現刊行的為《一茶旅日記》,文化
元年(1804)十二月中有記事雲:
二十七日陰,買鍋。
二十九日雨,買醬。
十幾個字裏貧窮之狀表現無遺。同年五月項下雲:
七日晴,投水男女二人浮出吾妻橋下。
此外還多同類的記事,年月從略:
九日晴,南風,妓女花井火刑。
二十四日晴。夜,庵前板橋被人竊去。
二十五日雨。所餘板橋被竊。
這些不成章節的文句卻含著不少的暗示的力量,我們讀了恍忽想見作者
的人物及背景,其效力或過於所作的俳句。我喜歡一茶的文集《俺的春天》,
但也愛他的日記,雖然除了吟詠以外隻是一行半行的紀事,我卻覺得他盡有
文藝的趣味。
在外國文人的日記尺牘中有一兩節關於中國人的文章,也很有意思,抄
錄於下,博讀者之一粲。倘若讀者不笑而發怒,那是介紹者的不好,我願意
賠不是,隻請不要見怪原作者就好了。
夏目漱石日記,明治四十二年(1909)七月三日:
晨六時地震。夜有支那人來,站在柵門前說把這個開了。問是誰,
來幹什麽。答說我你家裏的事都聽見。姑娘八位,使女三位,三塊錢。
完全像個瘋子。說你走罷也仍不迴去。說還不走要交給警察了,答說我
是欽差,隨出去了。是個荒謬的東西。
以上據《漱石全集》第十一卷譯出。後麵是從英譯《契訶夫書簡集》中抄譯
的一封信(契訶夫與妹書):
一八九○年六月二十九日,在木拉伏夫輪船上。
我的艙裏流星紛飛,——這是有光的甲蟲,好像是電氣的火光。白
晝裏野羊遊泳過黑龍江。這裏的蒼蠅很大。我和一個契丹人同艙,名叫
宋路理,他屢次告訴我,在契丹為了一點小事就要“頭落地”。昨夜他
吸鴉片煙醉了,睡夢中隻是講話,使我不能睡覺。二十七日我在契丹愛
琿城近地一走。我似乎漸漸的走進一個怪異的世界裏去了。輪船播動,
不好寫字。
明天我將到伯力了。那契丹人現在起首吟他扇上所寫的詩了。(十
四年三月)
□1925年
3月刊《語絲》17期,署名開明
□收入《雨天的書》
保越錄
元至正中,朱元璋麾下大將胡大海率兵攻紹興,呂珍守城抵禦,次年圍
解,徐勉之紀其事為《保越錄》一卷。所記明兵暴行,雖出自敵人之口,當
非全無根據,胡大海與楊璉真伽覺得沒有什麽區別。
敵軍發掘塚墓,自理宗慈獻夫人以下至官庶墳墓無不發,金玉寶器,
捆載而去。其屍或貫之以水銀,麵皆如生,被斬戮汙辱者尤甚。
城外霖雨不止,水澇泛溢敵寨,溽暑鬱蒸,疫癘大作。
敵軍首將祈禱禹廟、南鎮,不應,乃毀其像,仆窆石。
但是最有趣味的乃是這一條,記至正十九年(1359,是年英國文學之父
插ucer方二十歲)二月裏一次戰爭的情形的:
庚午,敵軍攻常禧門,..縱橫馳突,詬詈施侮。總管焦德昭、倪
昶等分部接戰。公(呂珍)躍馬向敵軍,一騎來迎。公叱曰:“汝是誰?”
曰:“我捨命王也。”語未畢,公揮攩杈已中其頤,遂擒以還。敵軍披
靡。
我們讀《三國誌演義》《說唐》《說嶽》,常看見這種情形,豈知在明初還
是如此,而且又是事實。
我們如說十四世紀,覺得這是中古時代,單槍匹馬大戰數十合是武士的
常事,但說到元明便仿佛是不很遠,要算是近代了,所以不免覺得有點希奇。
其實這種情形在火器通行以前大約繼續存在,我想在洪楊時代恐怕也還是如
此罷。(個人鬥毆時至今存著這個遺蹟。)
□1925年
11月刊《語絲》52期,署名周作人
□收入《自己的園地》
談談談詩經
古往今來,談《詩經》的最舊的見解大約要算“毛傳”,最新的自然是
當今的胡適博士了。
近來偶見《藝林》第二十期,得讀胡先生在武昌大學所講的《談談〈詩
經〉》的下半,覺得有些地方太新了,正同太舊了一樣的有點不自然,這是
很可惜的。我們且來談它一談看。
《野有死麇》胡先生說是男子勾引女子的詩,自然是對的,但他以為吉
士真是打死了鹿以獻女子,卻未免可笑。第一章的死麇既係寫實,那麽第二
</br>
紹興秋收大歉。次年春夏之交,米價鬥三百錢,丐殍載道。
同五十九年(1794)項下又雲:
夏間米一鬥錢三百三四十文。往時米價至一百五六十文,即有餓殍,
今米常貴而人尚樂生,蓋往年專貴在米,今則魚蝦蔬果無一不貴,故小
販村農俱可■口。
這都是經濟史的好材料,同時也可以看出他精明的性分。日本俳人一茶
(lssa)的日記一部分流行於世,最新發現刊行的為《一茶旅日記》,文化
元年(1804)十二月中有記事雲:
二十七日陰,買鍋。
二十九日雨,買醬。
十幾個字裏貧窮之狀表現無遺。同年五月項下雲:
七日晴,投水男女二人浮出吾妻橋下。
此外還多同類的記事,年月從略:
九日晴,南風,妓女花井火刑。
二十四日晴。夜,庵前板橋被人竊去。
二十五日雨。所餘板橋被竊。
這些不成章節的文句卻含著不少的暗示的力量,我們讀了恍忽想見作者
的人物及背景,其效力或過於所作的俳句。我喜歡一茶的文集《俺的春天》,
但也愛他的日記,雖然除了吟詠以外隻是一行半行的紀事,我卻覺得他盡有
文藝的趣味。
在外國文人的日記尺牘中有一兩節關於中國人的文章,也很有意思,抄
錄於下,博讀者之一粲。倘若讀者不笑而發怒,那是介紹者的不好,我願意
賠不是,隻請不要見怪原作者就好了。
夏目漱石日記,明治四十二年(1909)七月三日:
晨六時地震。夜有支那人來,站在柵門前說把這個開了。問是誰,
來幹什麽。答說我你家裏的事都聽見。姑娘八位,使女三位,三塊錢。
完全像個瘋子。說你走罷也仍不迴去。說還不走要交給警察了,答說我
是欽差,隨出去了。是個荒謬的東西。
以上據《漱石全集》第十一卷譯出。後麵是從英譯《契訶夫書簡集》中抄譯
的一封信(契訶夫與妹書):
一八九○年六月二十九日,在木拉伏夫輪船上。
我的艙裏流星紛飛,——這是有光的甲蟲,好像是電氣的火光。白
晝裏野羊遊泳過黑龍江。這裏的蒼蠅很大。我和一個契丹人同艙,名叫
宋路理,他屢次告訴我,在契丹為了一點小事就要“頭落地”。昨夜他
吸鴉片煙醉了,睡夢中隻是講話,使我不能睡覺。二十七日我在契丹愛
琿城近地一走。我似乎漸漸的走進一個怪異的世界裏去了。輪船播動,
不好寫字。
明天我將到伯力了。那契丹人現在起首吟他扇上所寫的詩了。(十
四年三月)
□1925年
3月刊《語絲》17期,署名開明
□收入《雨天的書》
保越錄
元至正中,朱元璋麾下大將胡大海率兵攻紹興,呂珍守城抵禦,次年圍
解,徐勉之紀其事為《保越錄》一卷。所記明兵暴行,雖出自敵人之口,當
非全無根據,胡大海與楊璉真伽覺得沒有什麽區別。
敵軍發掘塚墓,自理宗慈獻夫人以下至官庶墳墓無不發,金玉寶器,
捆載而去。其屍或貫之以水銀,麵皆如生,被斬戮汙辱者尤甚。
城外霖雨不止,水澇泛溢敵寨,溽暑鬱蒸,疫癘大作。
敵軍首將祈禱禹廟、南鎮,不應,乃毀其像,仆窆石。
但是最有趣味的乃是這一條,記至正十九年(1359,是年英國文學之父
插ucer方二十歲)二月裏一次戰爭的情形的:
庚午,敵軍攻常禧門,..縱橫馳突,詬詈施侮。總管焦德昭、倪
昶等分部接戰。公(呂珍)躍馬向敵軍,一騎來迎。公叱曰:“汝是誰?”
曰:“我捨命王也。”語未畢,公揮攩杈已中其頤,遂擒以還。敵軍披
靡。
我們讀《三國誌演義》《說唐》《說嶽》,常看見這種情形,豈知在明初還
是如此,而且又是事實。
我們如說十四世紀,覺得這是中古時代,單槍匹馬大戰數十合是武士的
常事,但說到元明便仿佛是不很遠,要算是近代了,所以不免覺得有點希奇。
其實這種情形在火器通行以前大約繼續存在,我想在洪楊時代恐怕也還是如
此罷。(個人鬥毆時至今存著這個遺蹟。)
□1925年
11月刊《語絲》52期,署名周作人
□收入《自己的園地》
談談談詩經
古往今來,談《詩經》的最舊的見解大約要算“毛傳”,最新的自然是
當今的胡適博士了。
近來偶見《藝林》第二十期,得讀胡先生在武昌大學所講的《談談〈詩
經〉》的下半,覺得有些地方太新了,正同太舊了一樣的有點不自然,這是
很可惜的。我們且來談它一談看。
《野有死麇》胡先生說是男子勾引女子的詩,自然是對的,但他以為吉
士真是打死了鹿以獻女子,卻未免可笑。第一章的死麇既係寫實,那麽第二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