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武萬分激憤,心潮翻騰。忽然,他聽見了哭聲,跪在姑蘇台下的抱著不滿周歲娃娃的帛女,漪羅,還有四歲的孫馳……都在哭泣。他不忍再看,移目別處。他默默地對嬌妻弱子道一聲對不起,默默一拜,半生戎馬,多有冷落,帛女的音訊不曾一問,漪羅又險些被他折磨死……這一切,隻有來生再補了。他看見了不遠處的行刑官和刀斧手,在準備著行刑,搬動著黑沉沉的斧鉞,不由地打了個寒噤。他忽然對死亡感到了恐懼和無奈。這是從來不曾有過的。現在是怎麽了?死了不是什麽煩惱、憂傷,疲憊、痛苦都沒有了嗎?是嗬,隻消斧鉞哢嚓一聲跳落下來,他就不必再去穿那冰涼的甲冑,不必再去提那沉重的兵器了。可是,可是,那八十二篇兵法誰來續寫?
他心裏一片痛楚。
他努力想對今日這突然的事變,作最後的評斷,死個明白。
可這有什麽用處?
也許,讓你死在姑蘇台,是老天安排的因由和結果?可是,蒼天,又是何人擎起的呢?也許,這就是大地見慣的來來去去生生死死。可是,厚土,又是誰人堆成的呢?難道人的生死真像月亮的盈虧,潮汐的漲落一樣,循環輪迴的嗎?可是,月亮缺了又圓,潮水漲了又落,誰見過將軍的頭顱落地又重新生出來?誰見過啊?大象因為長著象牙,難免被撲殺;漁蚌因為藏有明珠,終究被剖腹,這便是因果?是誰說過,人應該學那長壽的神龜,藏在泥裏水裏自由自在地逍遙?難道人真地能夠在死後羽化成白鶴,遠上雲頭,與天地宇宙合而為一嗎?能嗎?厚土哇,你的靈性何在,為何江河不怒,山川不驚?蒼天哪,你不是有龍的旗鳳的車麽?你為什麽不接引我而去?即便你接引我而去,高天該是寒冷徹骨吧?孫武,孫武,你撒手人寰,你不會快活的,你那竹簡的韋編就會斷了無人再續,還著述什麽兵法?
你逃避四姓之亂從臨淄跑到姑蘇。你的叔父司馬禳苴死於四姓權柄的爭奪和互相傾軋。你也將死於吳國兄弟之亂。你的叔父有司馬兵法,你有你的孫子兵法。你的兵法你的謀略你的安國全軍之策你的初衷實現了麽?迴首十年,你到底成就了些什麽……這時候,孫武的心上倏然掠過了十年的戰事,在這斧鉞即將舉起來的時候,他自己驚訝地“啊”了一聲,忽然頓悟了什麽。
十年,多長的征途!多少迴死戰!多少鮮血!從眉妃和皿妃美麗的頭顱落在這個台子上開始,然後是豫章之戰,柏舉之戰,雍之戰,入郢之戰……將軍鑒的頭懸在江邊。要離的頭沒在江中。沈尹戍的頭在包袱裏。老軍常兩個兒子的頭在殘冰下麵。五個吳國阻止進攻的將軍的頭綁在一起吊在營帳門口。你不是說“不戰而屈人之兵,上之上者也”麽?你不是說“兵者,國之大事……慎之又慎”麽?孫武你不戰了嗎?孫武你勸說得了君王慎戰嗎?你在戰爭漩渦之中,變了樣兒!你看見江中淹沒要離的頭,你看見營帳前懸著五顆吳將的頭,你看見旗竿上挑著將軍鑒的頭,你怎麽,你怎麽不為之動容呢?你看見無數徒卒的無數的鮮血,把清發水弄得粘得流不動,讓雍的大地結了紫黑的殼,你怎麽就沒想到……
下一個就是你!現在就是你!你隻是這些戰爭尾聲的一個死鬼。這些戰爭的序幕和尾聲都得有死鬼。要離的妻子被殺死,骨灰揚在市街上,是飄浮的死鬼。蔡國將軍鑒隻剩一個頭顱還不閉眼,是思鄉的死鬼。那兩個美麗的妃子,眉妃和皿妃,婉轉死在姑蘇台,是……想到這兒,孫武又打了一個激冷,他不敢再想下去了。他喃喃地說,不想了不想了心一橫臥在這姑蘇台完事。
你也是屈死的鬼!屈死的鬼啊……他差點喊出聲來。
思緒的馬比光的速度還要快,剎那之間孫武的心上百感交集。
他蒼涼的思緒和感嘆是被徒卒用力一推打住的。他遁迴到了現實,姑蘇台。
徒卒已經把他從旗竿上解下來,要推去行刑了。
大王闔閭這時才舉步向姑蘇台移動。
人們這才發現了大王。
伍子胥擋住闔閭去路:“大王!救救孫將軍。倘若班師迴朝之日就不分青紅皂白殺功臣,朝中賢人噤若寒蟬,想遠走高飛,外麵名士不敢來投,吳國的根基非動不可!大王,大王!……”
闔閭沒有答話,繼續向姑蘇台走去。
漪羅看見了大王闔閭,披頭散發,拚命跑來,跪倒在闔閭腳前。她沒有向闔閭唿救,也沒有為孫武辯解,反而說道:“大王!小女子可以證明孫將軍早已知道夫概反叛!”
孫武大驚,說不出話來。怎麽,這漪羅真箇要雪上加霜,落井下石麽?
伍子胥叫道:“賤婦,休要胡說,滾開!”
夫差也隨之而來:“父王,讓她說說無妨。”
闔閭站住了,打量漪羅。
伯嚭說:“大王,這位小婦人,便是反賊夫概幾次三番送到孫武身邊的——漪羅。”
闔閭:“唔,寡人認得。有什麽話,你說吧。”
姑蘇台上下一片靜寂。
天已昏黑,四周是兵士舉起的火把,火光不安地跳躍著。人們沒有料到本來生還無望的孫武,又來了一個小妾漪羅證明他與夫概謀反有關,等於在孫武的脖子上又勒一道絞索。
漪羅說:“大王!反賊夫概是不敢在孫將軍麵前說出那個‘反’字的。夫概說話躲躲閃閃,投石問路,孫將軍看破了夫概的蛇蠍心腸。就因為漪羅到郢都見孫將軍之前,曾在夫概帳中與阿婧住在一起,將軍一怒險些要了漪羅的命!漪羅年紀尚輕,涉世不深,哪裏懂得什麽‘反’不‘反’的?經我百般哭訴,才免一死,把我送迴了姑蘇,免得夫概借我與阿婧的關係糾纏不清。夫概籠絡孫將軍不成,到姑蘇後又來威脅、利誘夫人和我,夫人如若收受了夫概的金銀寶器,何故要陳列在前堂?孫氏一家如若與夫概同謀反叛,孫氏門前屋後為何到處是夫概的士卒困守?為何將我等婦孺老幼全部軟禁在府中?孫武將軍如若與夫概同謀,又為何不曾裏應外合?大王啊,您聖德賢明,您心明眼明,您能看得出將軍孫武清如山澗泉水,浩如天上朗月,寧做匣中寶劍,折而不彎,不做樹上葛藤攀附向上。孫將軍雖然判斷出夫概用心不良,居心叵測,可那時候夫概尚未動作,大王您還不是照樣以兄弟之禮相待?王子夫差還不是以叔侄親情和將軍之禮事之?難道大王、王子還有朝中與夫概共事的大夫將軍們,都曾謀反不曾?那時夫概崢嶸未露啊!盡管如此,孫將軍已經懇請大王小心那螳螂撲蟬,黃雀在後的了!大王大王,您不會不記憶猶新吧?”
伍子胥,孫武的家小,這才鬆了一口氣。
夫差冷笑說:“好一片伶牙俐齒,你如何擔保你的話句句是真?”
漪羅:“小女子願用性命擔保。”
夫差:“那好,拿命來。”
漪羅淡淡一笑,理了理鬢發:“以漪羅一條薄命,換得將軍清白,死又何憾?我可得謝謝王子,讓小女子也寫進春秋了!”
</br>
他心裏一片痛楚。
他努力想對今日這突然的事變,作最後的評斷,死個明白。
可這有什麽用處?
也許,讓你死在姑蘇台,是老天安排的因由和結果?可是,蒼天,又是何人擎起的呢?也許,這就是大地見慣的來來去去生生死死。可是,厚土,又是誰人堆成的呢?難道人的生死真像月亮的盈虧,潮汐的漲落一樣,循環輪迴的嗎?可是,月亮缺了又圓,潮水漲了又落,誰見過將軍的頭顱落地又重新生出來?誰見過啊?大象因為長著象牙,難免被撲殺;漁蚌因為藏有明珠,終究被剖腹,這便是因果?是誰說過,人應該學那長壽的神龜,藏在泥裏水裏自由自在地逍遙?難道人真地能夠在死後羽化成白鶴,遠上雲頭,與天地宇宙合而為一嗎?能嗎?厚土哇,你的靈性何在,為何江河不怒,山川不驚?蒼天哪,你不是有龍的旗鳳的車麽?你為什麽不接引我而去?即便你接引我而去,高天該是寒冷徹骨吧?孫武,孫武,你撒手人寰,你不會快活的,你那竹簡的韋編就會斷了無人再續,還著述什麽兵法?
你逃避四姓之亂從臨淄跑到姑蘇。你的叔父司馬禳苴死於四姓權柄的爭奪和互相傾軋。你也將死於吳國兄弟之亂。你的叔父有司馬兵法,你有你的孫子兵法。你的兵法你的謀略你的安國全軍之策你的初衷實現了麽?迴首十年,你到底成就了些什麽……這時候,孫武的心上倏然掠過了十年的戰事,在這斧鉞即將舉起來的時候,他自己驚訝地“啊”了一聲,忽然頓悟了什麽。
十年,多長的征途!多少迴死戰!多少鮮血!從眉妃和皿妃美麗的頭顱落在這個台子上開始,然後是豫章之戰,柏舉之戰,雍之戰,入郢之戰……將軍鑒的頭懸在江邊。要離的頭沒在江中。沈尹戍的頭在包袱裏。老軍常兩個兒子的頭在殘冰下麵。五個吳國阻止進攻的將軍的頭綁在一起吊在營帳門口。你不是說“不戰而屈人之兵,上之上者也”麽?你不是說“兵者,國之大事……慎之又慎”麽?孫武你不戰了嗎?孫武你勸說得了君王慎戰嗎?你在戰爭漩渦之中,變了樣兒!你看見江中淹沒要離的頭,你看見營帳前懸著五顆吳將的頭,你看見旗竿上挑著將軍鑒的頭,你怎麽,你怎麽不為之動容呢?你看見無數徒卒的無數的鮮血,把清發水弄得粘得流不動,讓雍的大地結了紫黑的殼,你怎麽就沒想到……
下一個就是你!現在就是你!你隻是這些戰爭尾聲的一個死鬼。這些戰爭的序幕和尾聲都得有死鬼。要離的妻子被殺死,骨灰揚在市街上,是飄浮的死鬼。蔡國將軍鑒隻剩一個頭顱還不閉眼,是思鄉的死鬼。那兩個美麗的妃子,眉妃和皿妃,婉轉死在姑蘇台,是……想到這兒,孫武又打了一個激冷,他不敢再想下去了。他喃喃地說,不想了不想了心一橫臥在這姑蘇台完事。
你也是屈死的鬼!屈死的鬼啊……他差點喊出聲來。
思緒的馬比光的速度還要快,剎那之間孫武的心上百感交集。
他蒼涼的思緒和感嘆是被徒卒用力一推打住的。他遁迴到了現實,姑蘇台。
徒卒已經把他從旗竿上解下來,要推去行刑了。
大王闔閭這時才舉步向姑蘇台移動。
人們這才發現了大王。
伍子胥擋住闔閭去路:“大王!救救孫將軍。倘若班師迴朝之日就不分青紅皂白殺功臣,朝中賢人噤若寒蟬,想遠走高飛,外麵名士不敢來投,吳國的根基非動不可!大王,大王!……”
闔閭沒有答話,繼續向姑蘇台走去。
漪羅看見了大王闔閭,披頭散發,拚命跑來,跪倒在闔閭腳前。她沒有向闔閭唿救,也沒有為孫武辯解,反而說道:“大王!小女子可以證明孫將軍早已知道夫概反叛!”
孫武大驚,說不出話來。怎麽,這漪羅真箇要雪上加霜,落井下石麽?
伍子胥叫道:“賤婦,休要胡說,滾開!”
夫差也隨之而來:“父王,讓她說說無妨。”
闔閭站住了,打量漪羅。
伯嚭說:“大王,這位小婦人,便是反賊夫概幾次三番送到孫武身邊的——漪羅。”
闔閭:“唔,寡人認得。有什麽話,你說吧。”
姑蘇台上下一片靜寂。
天已昏黑,四周是兵士舉起的火把,火光不安地跳躍著。人們沒有料到本來生還無望的孫武,又來了一個小妾漪羅證明他與夫概謀反有關,等於在孫武的脖子上又勒一道絞索。
漪羅說:“大王!反賊夫概是不敢在孫將軍麵前說出那個‘反’字的。夫概說話躲躲閃閃,投石問路,孫將軍看破了夫概的蛇蠍心腸。就因為漪羅到郢都見孫將軍之前,曾在夫概帳中與阿婧住在一起,將軍一怒險些要了漪羅的命!漪羅年紀尚輕,涉世不深,哪裏懂得什麽‘反’不‘反’的?經我百般哭訴,才免一死,把我送迴了姑蘇,免得夫概借我與阿婧的關係糾纏不清。夫概籠絡孫將軍不成,到姑蘇後又來威脅、利誘夫人和我,夫人如若收受了夫概的金銀寶器,何故要陳列在前堂?孫氏一家如若與夫概同謀反叛,孫氏門前屋後為何到處是夫概的士卒困守?為何將我等婦孺老幼全部軟禁在府中?孫武將軍如若與夫概同謀,又為何不曾裏應外合?大王啊,您聖德賢明,您心明眼明,您能看得出將軍孫武清如山澗泉水,浩如天上朗月,寧做匣中寶劍,折而不彎,不做樹上葛藤攀附向上。孫將軍雖然判斷出夫概用心不良,居心叵測,可那時候夫概尚未動作,大王您還不是照樣以兄弟之禮相待?王子夫差還不是以叔侄親情和將軍之禮事之?難道大王、王子還有朝中與夫概共事的大夫將軍們,都曾謀反不曾?那時夫概崢嶸未露啊!盡管如此,孫將軍已經懇請大王小心那螳螂撲蟬,黃雀在後的了!大王大王,您不會不記憶猶新吧?”
伍子胥,孫武的家小,這才鬆了一口氣。
夫差冷笑說:“好一片伶牙俐齒,你如何擔保你的話句句是真?”
漪羅:“小女子願用性命擔保。”
夫差:“那好,拿命來。”
漪羅淡淡一笑,理了理鬢發:“以漪羅一條薄命,換得將軍清白,死又何憾?我可得謝謝王子,讓小女子也寫進春秋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