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亨,曾守衛大同。也先攻大同時,他打了敗仗,一個人跑迴來,受到處分,後來還是於謙推薦他掌管五軍大營。北京保衛戰期間,他是於謙的副手,為擊退也先立下軍功,進武清侯爵。石亨為表示對於謙的感謝,再加上他功不及於謙但所受封賞卻超過了於謙,心中慚愧,於是薦舉於謙的兒子於冕,景帝召於冕赴北京。於謙辭讓,景帝不允。於冕到北京後,於謙不但不領情,還上疏景帝,言辭懇切,指責石亨徇私:“國家多事,臣子義不得顧私恩。且亨位大將,不聞舉一幽隱,拔一行伍微賤,以裨軍國,而獨薦臣子,於公議得乎?臣於軍功,力杜僥幸,決不敢以子濫功。”於是,石亨由恩生怨。
當然,於謙之死,也不能從徐有貞、石亨等輩構陷這樣簡單來看。
古語有雲:“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水不能清,人不能察,這種情況雖然與官僚士大夫長期接受的儒家正統教育相背離,卻深刻地表明了古代官場的潛規則。於謙是在傳統思想文化薰陶下的官僚士大夫,性格剛正不阿、潔身自愛,不會接納也不會融入官場的人情世故中。而以徐有貞和石亨為代表的另一種官僚集團,抱著強烈的政治動機,到處投機鑽營。他們為人處世的準則不講究憂國憂民的情懷,而是一切從個人私利出發,樹黨營私。
以於謙的操守和性情,被傳統社會的官場所邊緣化,為同僚大臣所孤立,是很自然的情形。在國難當頭的危急時刻,官僚集團或許還能容忍於謙的存在;一旦天下無事,於謙必然會被排擠,甚至遭到殺害這樣的奇禍。在北京保衛戰之後,即使於謙多次請辭避讓,極力想逃離政治鬥爭的漩渦,但悲劇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於謙至死都不明白,他那樣身體力行地按照儒家規範來嚴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為什麽反而還會招來禍端。
從土木之變到奪門之變,從更立太子到複儲風波,短短數年之間,明朝發生了那麽多的事件。這些事件中,有的豪壯,讓人激情澎湃,讓人熱血沸騰,如於謙主持的北京保衛戰;有的沉重,讓人窒息,讓人絕望,如功臣於謙的冤殺。在金戈鐵馬、刀光劍影中,在宮廷政變、政治權術中,不乏形形色色的人物,也總能見到光怪陸離的事情,而這些事情無時無刻不在考驗著每個人的操守。也許隨著時間飛逝,有些事不再清晰,有些人不再被記起,但是,在曆史的長河中,總會有些事情讓人記起,有些人值得牽掛。於謙正是這樣的人,他也做過這樣的事。
成化二年(1466),英宗的兒子憲宗朱見深為於謙平反,詔複原官,追贈太傅。弘治七年(1494),賜諡曰“肅湣”,建祠,匾額書“旌功”。萬曆十八年(1590),改諡為“忠肅”。幹隆十六年(1751),幹隆帝南巡,題寫匾額“丹心抗節”。
相關閱讀書目推薦
(1)賴家度,李光璧:《於謙和北京》,北京出版社,1961年
(2)林寒選註:《於謙詩選》,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
------------
王守仁
------------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因晚年居於陽明洞,世稱陽明先生。他是明代最偉大的哲學家,而他的學說——王學(陽明學)——也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
上世紀三十年代,錢穆先生著《王守仁》,說他是明代學者的重鎮、宋明理學的高峰。錢穆還曾說:“陽明以不世出之天姿,演暢此愚夫愚婦與知與能的真理,其自身之道德、功業、文章均已冠絕當代,卓立千古,而所至又汲汲以聚徒講學為性命,若饑渴之不能一刻耐,故其學風淹被之廣,漸漬之深,在宋明學者中,乃莫與倫比。”即使在明朝人看來,王陽明的個人魅力也確實非凡。明末崇禎時期的學者黃景昉說:“王新建(守仁)能用度外人,收羅甚富,如致仕縣丞、捕盜老人、報效生員、儒士、義官、義民、殺手、打手等,皆在籠絡奔走中,即土目亦為心死。大都眼高襟豁,從學問澄徹來。”這種豪傑之氣,使王守仁幾乎很難得到“醇儒”的讚譽。然而,他在生前卻確實以近乎詭辨的睿智和顯赫的軍功征服了世人。
當代學者陳來先生曾說,王陽明身上最典型的精神氣質可以用兩個詞來形容:豪雄、神秘。對於王守仁的一生來說,作為政治家,其豪雄之氣無與倫比;作為文學家,他是一個浪漫主義者;作為思想家,他是一個提倡神秘主義的牧師,影響深遠。
------------
政治家:坎坷之途(1)
------------
王守仁的一生,幾乎體驗了明代政治生活中的一切:科舉、任官、諫諍、廷杖、貶謫、平叛、晉爵、受誣、辭官、病老等。其中正德十四年(1519)在江西平定寧王朱宸濠的叛亂,被視為王守仁的不世奇功,而新建伯的爵位也由此獲得。
然而,王守仁的政治生涯卻體現為一個讓人無法理解的二律背反:一方麵政治聲望不斷升高,另一方麵卻是仕途日趨坎坷。平定寧王叛亂,無疑代表著他政治生涯的高峰。在此之前,王守仁恪守著一個官員兢兢業業的本分,卻從未受到重用;在此之後,王守仁一定是想起了功成身退的古訓,所以借著為父親守喪的名義居家不出,但卻拗不住朝廷的徵用,最終死於軍旅勞累。
</br>
當然,於謙之死,也不能從徐有貞、石亨等輩構陷這樣簡單來看。
古語有雲:“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水不能清,人不能察,這種情況雖然與官僚士大夫長期接受的儒家正統教育相背離,卻深刻地表明了古代官場的潛規則。於謙是在傳統思想文化薰陶下的官僚士大夫,性格剛正不阿、潔身自愛,不會接納也不會融入官場的人情世故中。而以徐有貞和石亨為代表的另一種官僚集團,抱著強烈的政治動機,到處投機鑽營。他們為人處世的準則不講究憂國憂民的情懷,而是一切從個人私利出發,樹黨營私。
以於謙的操守和性情,被傳統社會的官場所邊緣化,為同僚大臣所孤立,是很自然的情形。在國難當頭的危急時刻,官僚集團或許還能容忍於謙的存在;一旦天下無事,於謙必然會被排擠,甚至遭到殺害這樣的奇禍。在北京保衛戰之後,即使於謙多次請辭避讓,極力想逃離政治鬥爭的漩渦,但悲劇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於謙至死都不明白,他那樣身體力行地按照儒家規範來嚴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為什麽反而還會招來禍端。
從土木之變到奪門之變,從更立太子到複儲風波,短短數年之間,明朝發生了那麽多的事件。這些事件中,有的豪壯,讓人激情澎湃,讓人熱血沸騰,如於謙主持的北京保衛戰;有的沉重,讓人窒息,讓人絕望,如功臣於謙的冤殺。在金戈鐵馬、刀光劍影中,在宮廷政變、政治權術中,不乏形形色色的人物,也總能見到光怪陸離的事情,而這些事情無時無刻不在考驗著每個人的操守。也許隨著時間飛逝,有些事不再清晰,有些人不再被記起,但是,在曆史的長河中,總會有些事情讓人記起,有些人值得牽掛。於謙正是這樣的人,他也做過這樣的事。
成化二年(1466),英宗的兒子憲宗朱見深為於謙平反,詔複原官,追贈太傅。弘治七年(1494),賜諡曰“肅湣”,建祠,匾額書“旌功”。萬曆十八年(1590),改諡為“忠肅”。幹隆十六年(1751),幹隆帝南巡,題寫匾額“丹心抗節”。
相關閱讀書目推薦
(1)賴家度,李光璧:《於謙和北京》,北京出版社,1961年
(2)林寒選註:《於謙詩選》,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
------------
王守仁
------------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因晚年居於陽明洞,世稱陽明先生。他是明代最偉大的哲學家,而他的學說——王學(陽明學)——也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
上世紀三十年代,錢穆先生著《王守仁》,說他是明代學者的重鎮、宋明理學的高峰。錢穆還曾說:“陽明以不世出之天姿,演暢此愚夫愚婦與知與能的真理,其自身之道德、功業、文章均已冠絕當代,卓立千古,而所至又汲汲以聚徒講學為性命,若饑渴之不能一刻耐,故其學風淹被之廣,漸漬之深,在宋明學者中,乃莫與倫比。”即使在明朝人看來,王陽明的個人魅力也確實非凡。明末崇禎時期的學者黃景昉說:“王新建(守仁)能用度外人,收羅甚富,如致仕縣丞、捕盜老人、報效生員、儒士、義官、義民、殺手、打手等,皆在籠絡奔走中,即土目亦為心死。大都眼高襟豁,從學問澄徹來。”這種豪傑之氣,使王守仁幾乎很難得到“醇儒”的讚譽。然而,他在生前卻確實以近乎詭辨的睿智和顯赫的軍功征服了世人。
當代學者陳來先生曾說,王陽明身上最典型的精神氣質可以用兩個詞來形容:豪雄、神秘。對於王守仁的一生來說,作為政治家,其豪雄之氣無與倫比;作為文學家,他是一個浪漫主義者;作為思想家,他是一個提倡神秘主義的牧師,影響深遠。
------------
政治家:坎坷之途(1)
------------
王守仁的一生,幾乎體驗了明代政治生活中的一切:科舉、任官、諫諍、廷杖、貶謫、平叛、晉爵、受誣、辭官、病老等。其中正德十四年(1519)在江西平定寧王朱宸濠的叛亂,被視為王守仁的不世奇功,而新建伯的爵位也由此獲得。
然而,王守仁的政治生涯卻體現為一個讓人無法理解的二律背反:一方麵政治聲望不斷升高,另一方麵卻是仕途日趨坎坷。平定寧王叛亂,無疑代表著他政治生涯的高峰。在此之前,王守仁恪守著一個官員兢兢業業的本分,卻從未受到重用;在此之後,王守仁一定是想起了功成身退的古訓,所以借著為父親守喪的名義居家不出,但卻拗不住朝廷的徵用,最終死於軍旅勞累。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