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軍攻克天京之後,加官進爵的曾國藩卻坐立不安。他太精於權術,也深諳官場之道。此時的曾國藩身為兩江總督,督辦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等四省的軍務,他統率的湘軍已經達到 30 多萬,親自指揮的湘軍就有 12 萬人。此外,他還控製著四個省的厘金和糧餉。如此巨大的權勢集中在他一個人的身上,豈能不讓清廷猜忌!“功高震主”這四個字不時地敲擊著曾國藩的心。他不由地琢磨起後路來。


    曾國藩開始主動裁撤湘軍,以保住清廷對他的信任。他還希望通過保留李鴻章的淮軍,作為自己和清廷之間平衡的法碼。曾國藩把手中的 12 萬人分給了左宗棠、沈葆楨二人,對於朝廷最為擔心的曾國藩的嫡係部隊(即胞弟曾國荃所部),曾國藩也進行了大批裁撤,並安排曾國荃以生病為藉口迴老家調養。


    1865 年 5 月,清政府的“剿撚”統帥僧格林沁在山東菏澤全軍覆沒。僧格林沁死在一個十幾歲的童子兵張皮梗的手下,場麵煞是驚人。清政府馬上任命當時為兩江總督的曾國藩為欽差大臣北上督師,讓李鴻章以江蘇巡撫署理兩江總督。這意味著李鴻章即將掌握兩江的軍權和政權。李鴻章在各方麵給曾國藩的剿撚活動以支持。首先是在兵力上,湘軍已經被裁撤的差不多了,李鴻章調給曾國藩 33 個營的淮軍。李鴻章又派出 10 個營的精銳部隊航海前往天津然後轉戰到景州、德州。李鴻章在糧餉上也給予曾國藩很多支援。他知道,在“剿撚”的大計麵前,湘軍和淮軍必須團結一致。


    曾國藩的此次剿撚,先後調集淮軍 6 萬。這些淮軍一律裝備著洋槍洋炮,還有堪稱完備的獨立炮隊。可是,曾國藩在指揮淮軍時卻很不靈光,因為淮軍隻聽從李鴻章的調遣,而這一點他並不是不知道。曾國藩心中即使有一些怨恨和牢騷,也隻好徒自興嘆。他此刻最大的感嘆,就是湘軍的盛況已去……曾國藩剿撚並不盡如人意,1866 年 9 月,撚軍大破開封附近湘軍戰線。曾國藩得知後,十分憂慮,一下子病倒了。曾國藩給朝廷寫了請罪書,還把李鴻章叫到身邊幫忙。可是,清廷卻發來了聖旨,讓曾國藩返迴兩江總督任內,令李鴻章為新的欽差大臣,接替剿撚重任。曾國藩臉都氣紫了,真是太有失顏麵了。他為了平衡心態,一再要求留下來維持軍心,可是清廷卻讓他趕快迴到兩江去。


    李鴻章派人到曾國藩那裏去取大印,曾國藩本來就生著病,看到此景格外感傷和落寞。他無奈地說,這麽快就拿走了?我還以為得辦個交接儀式呢!李鴻章接任後,得意忘形,根本沒有把撚軍放在眼裏。不久,他就嚐到了接連四次潰敗的苦滋味。這四次分別在羅家集、倒樹灣、尹隆河、六神港。撚軍突破曾國藩的河防之後,在 1866 年 10 月分為東西兩部:賴文光和任化邦率東撚軍在河南活動,張宗禹率西撚軍攻打陝西。


    撚軍和太平軍不同,他們人數較少,沒有根據地,作戰靈活,採取遊擊戰術。湘淮軍則人數眾多,調動起來很困難,經常被撚軍牽著鼻子走,疲於奔命。和李鴻章交手的東撚軍將領賴文光足智多謀,任化邦驍勇善戰,二人配合的相當默契。淮軍各營統率又各自為政,爭功心切,互不相幫。所以,李鴻章吃了不少苦頭。李鴻章吸取教訓,重新改組隊伍。他把淮軍改編成四支精銳部隊,即銘、武毅、鼎、勛四個營。此外,李鴻章還增加騎兵的力量,嚴加訓練。因為撚軍在北方平原上慣於騎馬,來去無蹤,飄忽不定,淮軍的騎兵怎麽也追不上人家。


    為了盡快地訓練騎兵,劉銘傳採取了一個辦法。他把一個金元寶吊在大營門口,並點上一炷香。下令說,在一炷香的時間裏繞著營盤騎馬跑三圈,誰第一個到達就給誰這塊金子。這個辦法十分有效,騎兵們奮勇操練。三個月之後,跑的最快的兵士,已經能在一炷香的時間裏,繞著十四個營盤跑三圈了。


    在對付撚軍的戰略上,李鴻章採取了“倒守河運”的方法,意圖是:撚軍已經在 1867 年的夏天突破運河防線,進入山東,李鴻章決定守住運河西線,不讓撚軍迴師。決心已定,李鴻章不顧山東巡撫丁寶楨的不滿,把大營搬到濟寧。這樣,山東就成為主戰場。李鴻章還採用了“進扼膠萊”的方針。膠萊河位於山東半島中部,是元朝時候的一條運河,用於溝通東海和渤海。當時撚軍已經進入登州和萊州。李鴻章命淮軍各部分守膠萊河。撚軍識破李鴻章的意圖,多次反撲膠萊河各處,8 月,突破東軍王心安部防線。李鴻章別無他法,繼續死守運河防線。可是,運河防線卻一再被攻破。曾國藩對他這招兒失去了信心,勸李鴻章另想辦法。可是,李鴻章卻不為所動。他對曾國藩說,我相信,堅持到底一定會勝利。後來,撚軍多次想過運河而不成,隻好改去魯南、蘇北一帶遊擊。劉銘傳買通任化邦手下的一個小頭目開槍射死了任,於是撚軍大亂。最後,賴文光也英勇就義。


    淮軍成功地剿滅了東撚軍,可是李鴻章和淮軍將領並沒有得到多大的賞賜。李鴻章隻加授一等騎督尉世職,劉銘傳隻加授三等輕車督尉世職。顯然,朝廷有意壓製日益壯大的淮軍。淮軍內部開始怨聲載道,劉銘傳、郭鬆林、潘鼎新要求放三個月假迴家,劉秉璋和李昭慶要求不再帶兵改當文官。有時候,這些將領喝酒之後就找李鴻章吵架,尤其是劉銘傳,大罵李鴻章無能,不能為部下討取賞賜和利祿。在濟寧的李鴻章每日被內部矛盾困擾,淮軍麵臨著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鴻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梅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梅煊並收藏李鴻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