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局麵似乎忽然出現了轉機。原來,江南一帶一些有錢有勢的漢籍鄉紳和大地主,唯恐自己的錢財被太平軍掠奪,也為了保護自己的政治勢力,於是利用自己在本地的政治勢力和經濟實力,自行組織鄉民結為“團練”。一時間,他們協助清兵鎮壓太平軍,成了新興的反抗太平軍的力量。這種力量越來越大,南北眾多地方都出現了這種團練。
1853 年,當鹹豐帝皇帝得知湖南潰敗,武昌將破,自己的八旗和綠營是如此脆弱不堪一擊的時候,不得不在慌亂中發出一份急切求救的詔文:江南江北在籍官吏,各盡其能,舉辦團練武裝,對抗“逆匪”。同時,清廷任命一大批在籍官僚為督辦團練大臣。是年 3 月,太平軍大舉進入安徽。還是 2 月下旬的一天早晨,李鴻章吃完飯在琉璃廠閑逛,偶遇一位安徽同鄉。這位同鄉說,我們的省城安慶已陷,撫台蔣文慶大人已然斃命,家鄉很快就要被太平軍全部占領了。你快找找北京的鄉中大官們想想辦法吧。於是,李鴻章徑直來到了呂賢基的家。
呂賢基,字鶴田,安徽旌德人,先時任職於翰林院,以編修轉禦史,旋任工部右侍郎,兼署刑部左侍郎。李鴻章為翰林院編修時,時常為呂氏捉刀為文。一見麵,李鴻章就痛陳剛剛得到的全部情況,並建議呂趕快請求清廷迅速發兵救皖。呂賢基隨口說道:還是由你來寫,我負責上呈就是。
李鴻章迴到翰苑立即寫了一個奏摺,連夜差人送呈呂賢基。並再三叮囑呂家的家人,明天早晨一定要交給老爺。第二天,李鴻章又趕到呂家詢問情況。出乎意料的是,當時尚不知皖撫蔣文慶已經斃命的鹹豐帝,已經詔諭呂賢基從籍,與皖撫蔣文慶等人負責辦理團練防剿事宜。呂賢基無奈,隻好奏請朝廷讓李鴻章和自己一起迴籍,說是李熟悉鄉情。下朝歸來,他對等候他的李鴻章直言說:你讓我上奏是害我,皇上讓我去安徽幫辦團練;我也害你,我上奏請求你和我一同去安徽。不過,說到底,呂賢基之所以選中李鴻章,還是因為他知曉李鴻章有才華,可以助一臂之力。朝廷很快應準呂賢基的請求。未久,李鴻章即跟隨呂賢基迴到家鄉,開始了戎馬生涯。
李鴻章是個書生,原本對團練之類的武事不感興趣。可是皇命在身,別無選擇。迴到安徽之後,李鴻章首先麵對的是安徽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官宦之間的傾軋和爭鬥,讓一直在墨香書冊和學問堆裏浸泡多年的李鴻章有了很多新的體會和教訓。更讓李鴻章苦惱的是,組織團練指揮戰役,這都是些從未曾接觸過的新事。雖然古代有不少投筆從戎成為一代名將的先例,但是李鴻章從來沒有想過自己也會成為這樣一個“以儒生而起家軍旅”的典範。
李鴻章認為,辦理團練防剿工作是暫時的,隻是迫於大清國的目前局勢而已,等到內患消除,國家安定,自己還是要迴到京城的廟堂中去的。但是,如果不能勝任目前的工作,那麽自己能否迴到京城將是一個未知數。李鴻章對於目前究竟怎麽工作,怎麽實施戰略計劃,心裏是一片空白。再則,李鴻章手中一無權、二無兵、三無餉,練究竟如何著手,也是一片茫然。盡管如此,李鴻章心中仍然充滿了報效朝廷和保衛家鄉的熱望。
2.2節 噫!“翰林變綠林”
當時安徽政局上有三個重要人物:巡撫李嘉端,幫辦團練的兵部侍郎周天爵,還有一個就是呂賢基。
李鴻章首先在周天爵處入幕。入幕是當時清國的一個重要的官場現象。一般有地位的官僚,手中都要培養幕僚,即所謂養士。一般有學問有才幹的人都有過當幕僚的經曆。幕僚既是官僚的學生,也是官僚的得力助手,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智囊團”。很多有才學的青年通過入幕的機會,對官場政治會有很深入的了解,同時,也在一些具體事務的操辦中,鍛鍊了自己的能力。所以說,入幕與養士是一件對雙方都有利的事情,這也是中國的幕僚製度能夠久盛不衰的緣故。
在周天爵處,李鴻章主要做的事情就是消滅撚軍。撚軍,原稱撚黨,起於清朝初年,由淮河兩岸的窮苦老百姓組成的反抗壓迫的結社。後來逐漸發展到山東、河南、蘇北等地。撚軍的成員複雜,有農民、漁夫、手工業者、船夫、饑民等等。他們最早做的事情就是抗糧、抗差、吃大戶、劫富濟貧。活動的時候,數十人或者數百人為一“撚”,各部自號為撚,各不相同。首領被稱為“撚頭”。本來撚黨主要進行的是經濟方麵的鬥爭,並沒有明確的政治綱領。但是,隨著太平天國的壯大,安徽、河南等地的群眾紛紛結撚響應,撚黨逐漸發展成為撚軍,規模和組織日益嚴密。所以消滅撚軍也成為清政府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
李鴻章跟隨周天爵參加了兩次較大的消滅撚軍的戰役。一次是鎮壓定遠陸遐齡起義,一次是鎮壓活躍於潁州、蒙城、毫州交界處的陳學曾、紀黑壯起義。安徽巡撫李嘉端開始指派李鴻章獨立指揮軍事。1853 年 6 月,李鴻章手下已經擁有兵勇一千人。這些人都是李鴻章從地方團練和其他部隊徵集來的。8 月,在安徽北部巢縣附近,李鴻章的這支軍隊首次戰勝了一小股太平軍,使得李鴻章初博小名。為此,安徽巡撫李嘉端還專門上奏清廷,請求給予李鴻章“六品頂戴、藍翎”的獎勵。其實,當時李鴻章雖然恪守職責,但仗卻是打得毫無章法。李嘉端之為請功,不過是老官僚為自己臉上貼金。
</br>
1853 年,當鹹豐帝皇帝得知湖南潰敗,武昌將破,自己的八旗和綠營是如此脆弱不堪一擊的時候,不得不在慌亂中發出一份急切求救的詔文:江南江北在籍官吏,各盡其能,舉辦團練武裝,對抗“逆匪”。同時,清廷任命一大批在籍官僚為督辦團練大臣。是年 3 月,太平軍大舉進入安徽。還是 2 月下旬的一天早晨,李鴻章吃完飯在琉璃廠閑逛,偶遇一位安徽同鄉。這位同鄉說,我們的省城安慶已陷,撫台蔣文慶大人已然斃命,家鄉很快就要被太平軍全部占領了。你快找找北京的鄉中大官們想想辦法吧。於是,李鴻章徑直來到了呂賢基的家。
呂賢基,字鶴田,安徽旌德人,先時任職於翰林院,以編修轉禦史,旋任工部右侍郎,兼署刑部左侍郎。李鴻章為翰林院編修時,時常為呂氏捉刀為文。一見麵,李鴻章就痛陳剛剛得到的全部情況,並建議呂趕快請求清廷迅速發兵救皖。呂賢基隨口說道:還是由你來寫,我負責上呈就是。
李鴻章迴到翰苑立即寫了一個奏摺,連夜差人送呈呂賢基。並再三叮囑呂家的家人,明天早晨一定要交給老爺。第二天,李鴻章又趕到呂家詢問情況。出乎意料的是,當時尚不知皖撫蔣文慶已經斃命的鹹豐帝,已經詔諭呂賢基從籍,與皖撫蔣文慶等人負責辦理團練防剿事宜。呂賢基無奈,隻好奏請朝廷讓李鴻章和自己一起迴籍,說是李熟悉鄉情。下朝歸來,他對等候他的李鴻章直言說:你讓我上奏是害我,皇上讓我去安徽幫辦團練;我也害你,我上奏請求你和我一同去安徽。不過,說到底,呂賢基之所以選中李鴻章,還是因為他知曉李鴻章有才華,可以助一臂之力。朝廷很快應準呂賢基的請求。未久,李鴻章即跟隨呂賢基迴到家鄉,開始了戎馬生涯。
李鴻章是個書生,原本對團練之類的武事不感興趣。可是皇命在身,別無選擇。迴到安徽之後,李鴻章首先麵對的是安徽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官宦之間的傾軋和爭鬥,讓一直在墨香書冊和學問堆裏浸泡多年的李鴻章有了很多新的體會和教訓。更讓李鴻章苦惱的是,組織團練指揮戰役,這都是些從未曾接觸過的新事。雖然古代有不少投筆從戎成為一代名將的先例,但是李鴻章從來沒有想過自己也會成為這樣一個“以儒生而起家軍旅”的典範。
李鴻章認為,辦理團練防剿工作是暫時的,隻是迫於大清國的目前局勢而已,等到內患消除,國家安定,自己還是要迴到京城的廟堂中去的。但是,如果不能勝任目前的工作,那麽自己能否迴到京城將是一個未知數。李鴻章對於目前究竟怎麽工作,怎麽實施戰略計劃,心裏是一片空白。再則,李鴻章手中一無權、二無兵、三無餉,練究竟如何著手,也是一片茫然。盡管如此,李鴻章心中仍然充滿了報效朝廷和保衛家鄉的熱望。
2.2節 噫!“翰林變綠林”
當時安徽政局上有三個重要人物:巡撫李嘉端,幫辦團練的兵部侍郎周天爵,還有一個就是呂賢基。
李鴻章首先在周天爵處入幕。入幕是當時清國的一個重要的官場現象。一般有地位的官僚,手中都要培養幕僚,即所謂養士。一般有學問有才幹的人都有過當幕僚的經曆。幕僚既是官僚的學生,也是官僚的得力助手,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智囊團”。很多有才學的青年通過入幕的機會,對官場政治會有很深入的了解,同時,也在一些具體事務的操辦中,鍛鍊了自己的能力。所以說,入幕與養士是一件對雙方都有利的事情,這也是中國的幕僚製度能夠久盛不衰的緣故。
在周天爵處,李鴻章主要做的事情就是消滅撚軍。撚軍,原稱撚黨,起於清朝初年,由淮河兩岸的窮苦老百姓組成的反抗壓迫的結社。後來逐漸發展到山東、河南、蘇北等地。撚軍的成員複雜,有農民、漁夫、手工業者、船夫、饑民等等。他們最早做的事情就是抗糧、抗差、吃大戶、劫富濟貧。活動的時候,數十人或者數百人為一“撚”,各部自號為撚,各不相同。首領被稱為“撚頭”。本來撚黨主要進行的是經濟方麵的鬥爭,並沒有明確的政治綱領。但是,隨著太平天國的壯大,安徽、河南等地的群眾紛紛結撚響應,撚黨逐漸發展成為撚軍,規模和組織日益嚴密。所以消滅撚軍也成為清政府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
李鴻章跟隨周天爵參加了兩次較大的消滅撚軍的戰役。一次是鎮壓定遠陸遐齡起義,一次是鎮壓活躍於潁州、蒙城、毫州交界處的陳學曾、紀黑壯起義。安徽巡撫李嘉端開始指派李鴻章獨立指揮軍事。1853 年 6 月,李鴻章手下已經擁有兵勇一千人。這些人都是李鴻章從地方團練和其他部隊徵集來的。8 月,在安徽北部巢縣附近,李鴻章的這支軍隊首次戰勝了一小股太平軍,使得李鴻章初博小名。為此,安徽巡撫李嘉端還專門上奏清廷,請求給予李鴻章“六品頂戴、藍翎”的獎勵。其實,當時李鴻章雖然恪守職責,但仗卻是打得毫無章法。李嘉端之為請功,不過是老官僚為自己臉上貼金。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