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墾之外,林則徐還為邊疆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比如在產棉地區倡導使用紡車,把內地漢族人民的紡紗技術向少數民族推廣,這對邊疆一些落後地區改進棉紡生產是有積極意義的。


    林則徐周勘天山南北各城墾地,雖然和削職之後在廣州“協辦夷務”、 在浙江鎮海軍營及東河祥符工地“效力贖罪”一樣,無權列銜上奏,但他仍以認真求實的態度,默默無聞地實幹著。


    這個時候,清朝統治集團的對外投降活動,以簽訂一係列不平等條約成了定局,投降派人物也一個接一個地重新起用。為了緩和與抵抗派的矛盾,1845年10月29日,道光帝同意釋放林則徐,迴京以四五品京堂候補。


    第七章  陝甘雲貴獻餘生


    1845年12月中旬,林則徐結束周勘新疆屯田事務,從哈密啟程返京。入嘉峪關之前,他在途中接到道光帝命令他不必來京,以三品頂戴先行署理陝甘總督。


    1846年1月,林則徐抵蘭州,接署陝甘總督。在此之前,甘肅涼州、青海一帶發生藏族部落劫掠官廠、邊民牛馬、殺戮官弁的事件多起,引起清廷震動,林則徐遂奉命駐紮涼州查辦。


    林則徐駐紮涼州時,藏族武裝隊伍已經轉迴青海河南一帶,局勢一時平靜。為了籌劃春天雪融後的軍事行動,林則徐從涼州移駐湟中,於1846年3月2日抵達西寧。在此前後,官兵先後逮捕了配合藏族武裝起事的藏、漢義民板什夾、王吉才等人,林則徐檄令解赴西寧審辦。 由於到西寧後添受風寒,“咳嗽不止,竟至失音…… ”,林則徐不得不奏請給假醫調。下旬,獲準給假,從西寧返迴蘭州就醫。


    4月15日,自伊犁放歸後任陝西巡撫的鄧廷楨,病死於西安住所。25日,道光帝令林則徐為陝西巡撫,但須暫留甘肅,協助布彥泰等辦理青海“番務”,俟辦竣後赴任。林則徐自返迴蘭州後,“ 意已決然求退,不過因布宮保屢相勸阻,略待假滿始陳 ”。假中接到這一命令,他再一次忠順地服從,“ 乞骸之說,一時尚不敢言 ”。


    這時,會剿黑錯寺的清軍又告失利。黑錯寺喇嘛頭目裹脅四溝藏族佃戶,“每家各出人馬及鳥槍刀矛”,和寺內僧人組成馬、步隊共1700多人,疊斃官兵、土兵,布彥泰和林則徐聞訊後,又令飭西寧鎮總兵站柱統帶援兵進剿。黑錯寺平定後,清朝在隴西、青海藏族地區的統治得到加強,林則徐遂於8月15日離開蘭州,去西安赴陝西巡撫新任。


    1846年8月30日,林則徐在西安接任陝西巡撫。


    林則徐上任前二三個月,西安、同州、鳳翔、幹州等地,紛紛告旱。秋冬兩季,陝西旱情更加嚴重。在生機斷絕的情況下,大批饑民和“刀客”結合起來,“或聚眾黑夜搶劫,或結夥白日亂掠 ”。


    林則徐抵任後,麵臨的就是這樣一種局麵。為緩和正在逐步走向激化的階級矛盾,林則徐運用長期在東南災歉地區為官的統治經驗,一方麵對饑民大施仁政,奏請緩徵錢糧,又飭令各府、具官吏開倉平糶、收養餓殍,倡捐勸濟,要地主豪紳“好義急公 ”,設局散賑。另一方麵,則整飭營伍,嚴厲緝捕“刀客”和造反的饑民,主張“嚴拿嚴辦,辟以止群,在荒年尤不宜寬 ”。在他的嚴督下,這年底,渭南等地陸續抓捕“刀客”和其他“案犯”達146名。


    這時的陝西,雖然臘月間下了大雪,但“土厚性幹,至今未沛春膏,仍是揚塵赤地 ”,林則徐正極力籌劃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5月14日卻接到調任雲貴總督的命令。


    1847年7月9日,林則徐經過月餘旅程,來到烏蒙。不久便轉入滇疆,月杪抵達昆明,31日受篆上任。28年前,林則徐到這裏充任雲南鄉試正考官,晚年舊地重遊,不勝感慨。那時是“承平盛世 ”,現在卻是烽煙遍地,殘破凋零,等待他處理的是積案如山的文報!


    林則徐抵滇後,永昌、順寧、緬寧、雲州一帶,“卻尚安靜 ”,“漢迴現尚不鬥 ”。 為了穩定局勢,防止秋收引起爭端,觸發起義,林則徐主張首先安頓好保山城大屠殺後流散各地的迴民,使之“歸複原處,有產者清產還之,無產者量以絕產給種 ”。林則徐不贊成歧視和濫殺迴民 , 不分青紅皂白地把迴族中的“良民”也一概殺害,也不贊成寬容和放縱漢族中的“莠民 ”, 因為他們的行為觸犯了封建法製, 從不同的方麵侵害了封建統治的利益。林則徐比前任高明處,首先在於他把漢族和迴族中的地主分子或上層頭人都當作封建統治的基幹,不加歧視地給以扶植,利用他們的合作,去強化基層組織,有效地消弭各種反清抗官的力量,“以漢保迴,以迴保漢 ”。 鞏固封建王朝的長治久安,必須保證迴漢人民的生存和生產條件。實際上這是林則徐“ 安貧保富”、“ 除暴安良”思想在迴漢民族雜居地區的具體運用。


    11月27日,鄭夫人因病去世,給了他一個沉重的打擊。“暮年遭此, 其何以堪 !”林則徐悲痛已極。


    1848年2月23日,林則徐從昆明起程,預備親赴大理駐紮督辦保山練匪案。3月初,林則徐途經楚雄,得知趙州彌渡迴民起事消息,認為“此間直是亂邦,竟不知有國法,隻得移兵先往剿捕 ”。鎮壓彌渡迴民起義後,林則徐移駐大理,統兵相機剿辦保山練匪,先後逮捕了100多人。3月下旬,林則徐由大理移至永平,一麵彈壓迴民,一麵揮兵進入永昌,並先行發出布告,表示對保山練匪決不寬貸。在大軍壓境的形勢下,各哨練匪紛紛向清軍繳械投降。4月18日,林則徐自永平至永昌。巡閱營伍後,又至保山城外各哨查看,下令平毀了漢族地主武裝鄉練在各村寨建立的溝壘。5月,林則徐自永平折迴大理,了結丁燦庭等京控案件,懲辦了和屠殺迴民慘案有關的官弁。但在處理幸存迴民的善後上,他卻違背本心,順從旨意,將招複的保山迴民200餘戶,安插到距城200餘裏官乃山居住,撥把總一弁,兵80名,以資彈壓。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林則徐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國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國楨並收藏林則徐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