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0年,林賓日參加鄉試,因“第三場病目未與 ”,沒有考中舉人。繼續當私塾先生,收入並不豐裕,當時僅夠分期頂還其父生前積欠的債務、廩生的津貼,當然不足以養活一家,因此妻子和他們先後養育的8個女兒,都從事女紅,剪劄“象花生”,“遂貿真值,以佐家計 ”。
因林則徐後來位列清朝名宦,時人就有意隱諱他的家史,把他家和赫赫有名的“閩中甲族——福州東林聯繫在一起,說他“家傳五尚書 ”,是簪纓世胄、封建官僚貴族後裔。也有人說“林氏自唐後即為閩中甲族,前明科第尤盛,史稱其三世五尚書,皆以清德著 ”。這些說法都牽強附會。所謂“三世五尚書 ”,是指明成化至萬曆間的林瀚一門。其實用林則徐自己的話,就可足以說明。他在青少年時代的讀書劄記中寫道:
瀚為南兵尚,子庭機為南禮尚。庭機子□,字貞恆,禮部尚書;□弟烴,南京工部尚書。瀚次子庭枊,先為南工尚,所謂三代五尚書是也。
這與當時遠在福清縣杞店鄉的林氏,世係毫不相幹。林則徐把他們看作先賢,並沒有當成自己的先世。封建地主階級及其史家硬把這兩者聯繫起來,無非是在宣揚“世宦家族出良裔 ”,仿佛林則徐這一曆史人物是在他先輩積累的“清德”庇蔭下出現的。
其實,說林則徐出生於下層封建知識分子世家則較為恰當,祖父林正澄落魄中州,是一個窮教讀先生,在他晚年,林則徐伯父和父親也以教讀為業。父親林賓日雖然有著廩生的固定津貼收入,但,實際上已是“自食其力 ”,主要靠腦力勞動和部分體力勞動為生的自由職業者了。林則徐的母親和姐妹們則搞一些手工藝勞動來貼補家用,“遷就度日 ”。
在封建社會的曆史條件下,擺在下層封建知識分子麵前的出路,無非是兩條:要麽“學而優則仕 ”,靠科舉製度擠進封建官僚門坎,企望高官顯貴;要麽淪落潦倒,貧窮一生。林則徐的父親林賓日在科舉入仕的道路上苦心奮鬥,耗盡了精力,朝思暮想的是金榜題名,獲取封建官僚的身份地位。雖然沒能達到目的,但他仍未放棄努力,進而把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所以,當林則徐一來到人間,他的父母就已經為他設計了一條“學而優則仕”的人生道路。
林則徐4歲那年,其父林賓日就開始對他進行啟蒙教育。那時,林賓日在本城羅姓人家的私塾裏教書,他把兒子帶到那裏, 常常抱在膝上,“自之無以至章句,皆口授之 ”。教他口頭跟讀。7歲時,便教他作文。一直到12歲,林則徐跟隨父親,就學於文筆書院。他後來迴憶說:
府君之教,諄諄然,循循然,不激不厲,而使人自樂於向學;……講授書史,必示以身體力行、近理著已之道,罕譬曲喻,務使領悟而後已,然未嚐加之笞撻,即嗬斥亦絕少。
又說:
每際天寒夜永,破屋三椽,朔風怒號,一燈在壁,長幼以次列坐,誦讀於斯,女紅於斯,膚粟手皸,恆至漏盡。
由此可見,林則徐父母望子成龍之心情多麽迫切。
由於父親的諄諄誘導,加上自己的發奮苦讀,少年林則徐文才出眾,被譽為“神童 ”。一次,有人試他的才學,出了一個上聯“鴨母無鞋空洗腳 ”,他馬上應對“雞公有髻不梳頭 ”。還有一次,老師帶著學童們遊玩彭山絕頂峰, 出“山”、“海”二字, 試叫學童們各作一對七言聯句。當其他學童還在冥思苦想時,林則徐第一個吟出 :“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於此,林則徐“以童年擅文名 ”。 林賓日曾說 :“此兒性靈,時有發現處,不引之則其機反窒。”林則徐的“擅文 ”,不僅靠培養引導, 更是靠自己的刻苦努力換來的。
1796年,12歲的林則徐歲試中佾生,應郡試第一。
第二年參加科試,中秀才,即入鰲峰書院讀書。他的應試之作《仁親以為寶》是一篇華麗的八股文,是現存林則徐最早的文章。當時被人們大為推崇,收入《製義叢話》卷十七中。
少年林則徐家庭生活比較清苦。林家每到除夕之夜才難得地吃上一餐算是佳肴的素炒豆腐。也隻有在除夕之夜,掛在壁上的油燈才有兩根燈芯。為了讀書,林則徐“每典衣以購之 ”。有一段時間,他還在閩縣衙門內兼做知縣房某的書廩(抄寫員),以其所得聊補讀書費用。鑑於這樣的家境,當時就有人勸林賓日讓其兒子改業,讀書進仕觀念很深的林賓日當然不會同意,“惟笑不應 ”。林則徐剛剛懂事, 看見母親和姐姐們都為生活而忙碌,“往往漏盡雞號,尚未假寐”,深感不安,“請代執勞苦,或推讓飲食”。母親和父親有著同樣的觀念,她對兒子嚴肅地說 :“男兒務為大者、遠者,豈以是瑣瑣為孝耶?讀書顯揚,始不負吾苦心矣。”父母的言傳身教, 更激起了林則徐發奮攻讀的決心。
林則徐的父母還在同情下層人民痛苦,不滿官僚地主巧取豪奪、貪汙中飽方麵,給幼小的林則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父母“視人之急猶己家, 雖至貧再三, 尚阝疾病死葬,靡不竭力解難,忘乎其為屢空也 ”。他兒時親眼看到父親把米送給困窮如洗的三伯父,自己和母親忍飢挨餓,還告訴他說:“汝伯父來,不得言未舉火。”
</br>
因林則徐後來位列清朝名宦,時人就有意隱諱他的家史,把他家和赫赫有名的“閩中甲族——福州東林聯繫在一起,說他“家傳五尚書 ”,是簪纓世胄、封建官僚貴族後裔。也有人說“林氏自唐後即為閩中甲族,前明科第尤盛,史稱其三世五尚書,皆以清德著 ”。這些說法都牽強附會。所謂“三世五尚書 ”,是指明成化至萬曆間的林瀚一門。其實用林則徐自己的話,就可足以說明。他在青少年時代的讀書劄記中寫道:
瀚為南兵尚,子庭機為南禮尚。庭機子□,字貞恆,禮部尚書;□弟烴,南京工部尚書。瀚次子庭枊,先為南工尚,所謂三代五尚書是也。
這與當時遠在福清縣杞店鄉的林氏,世係毫不相幹。林則徐把他們看作先賢,並沒有當成自己的先世。封建地主階級及其史家硬把這兩者聯繫起來,無非是在宣揚“世宦家族出良裔 ”,仿佛林則徐這一曆史人物是在他先輩積累的“清德”庇蔭下出現的。
其實,說林則徐出生於下層封建知識分子世家則較為恰當,祖父林正澄落魄中州,是一個窮教讀先生,在他晚年,林則徐伯父和父親也以教讀為業。父親林賓日雖然有著廩生的固定津貼收入,但,實際上已是“自食其力 ”,主要靠腦力勞動和部分體力勞動為生的自由職業者了。林則徐的母親和姐妹們則搞一些手工藝勞動來貼補家用,“遷就度日 ”。
在封建社會的曆史條件下,擺在下層封建知識分子麵前的出路,無非是兩條:要麽“學而優則仕 ”,靠科舉製度擠進封建官僚門坎,企望高官顯貴;要麽淪落潦倒,貧窮一生。林則徐的父親林賓日在科舉入仕的道路上苦心奮鬥,耗盡了精力,朝思暮想的是金榜題名,獲取封建官僚的身份地位。雖然沒能達到目的,但他仍未放棄努力,進而把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所以,當林則徐一來到人間,他的父母就已經為他設計了一條“學而優則仕”的人生道路。
林則徐4歲那年,其父林賓日就開始對他進行啟蒙教育。那時,林賓日在本城羅姓人家的私塾裏教書,他把兒子帶到那裏, 常常抱在膝上,“自之無以至章句,皆口授之 ”。教他口頭跟讀。7歲時,便教他作文。一直到12歲,林則徐跟隨父親,就學於文筆書院。他後來迴憶說:
府君之教,諄諄然,循循然,不激不厲,而使人自樂於向學;……講授書史,必示以身體力行、近理著已之道,罕譬曲喻,務使領悟而後已,然未嚐加之笞撻,即嗬斥亦絕少。
又說:
每際天寒夜永,破屋三椽,朔風怒號,一燈在壁,長幼以次列坐,誦讀於斯,女紅於斯,膚粟手皸,恆至漏盡。
由此可見,林則徐父母望子成龍之心情多麽迫切。
由於父親的諄諄誘導,加上自己的發奮苦讀,少年林則徐文才出眾,被譽為“神童 ”。一次,有人試他的才學,出了一個上聯“鴨母無鞋空洗腳 ”,他馬上應對“雞公有髻不梳頭 ”。還有一次,老師帶著學童們遊玩彭山絕頂峰, 出“山”、“海”二字, 試叫學童們各作一對七言聯句。當其他學童還在冥思苦想時,林則徐第一個吟出 :“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於此,林則徐“以童年擅文名 ”。 林賓日曾說 :“此兒性靈,時有發現處,不引之則其機反窒。”林則徐的“擅文 ”,不僅靠培養引導, 更是靠自己的刻苦努力換來的。
1796年,12歲的林則徐歲試中佾生,應郡試第一。
第二年參加科試,中秀才,即入鰲峰書院讀書。他的應試之作《仁親以為寶》是一篇華麗的八股文,是現存林則徐最早的文章。當時被人們大為推崇,收入《製義叢話》卷十七中。
少年林則徐家庭生活比較清苦。林家每到除夕之夜才難得地吃上一餐算是佳肴的素炒豆腐。也隻有在除夕之夜,掛在壁上的油燈才有兩根燈芯。為了讀書,林則徐“每典衣以購之 ”。有一段時間,他還在閩縣衙門內兼做知縣房某的書廩(抄寫員),以其所得聊補讀書費用。鑑於這樣的家境,當時就有人勸林賓日讓其兒子改業,讀書進仕觀念很深的林賓日當然不會同意,“惟笑不應 ”。林則徐剛剛懂事, 看見母親和姐姐們都為生活而忙碌,“往往漏盡雞號,尚未假寐”,深感不安,“請代執勞苦,或推讓飲食”。母親和父親有著同樣的觀念,她對兒子嚴肅地說 :“男兒務為大者、遠者,豈以是瑣瑣為孝耶?讀書顯揚,始不負吾苦心矣。”父母的言傳身教, 更激起了林則徐發奮攻讀的決心。
林則徐的父母還在同情下層人民痛苦,不滿官僚地主巧取豪奪、貪汙中飽方麵,給幼小的林則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父母“視人之急猶己家, 雖至貧再三, 尚阝疾病死葬,靡不竭力解難,忘乎其為屢空也 ”。他兒時親眼看到父親把米送給困窮如洗的三伯父,自己和母親忍飢挨餓,還告訴他說:“汝伯父來,不得言未舉火。”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