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位最可怕的對手於此時出現了,那就是“死”。到了七十歲這個年齡,死亡已是迫在眉睫的事了。一直都善於忍耐的家康,在死亡的麵前也沉不住氣了,於是他給大阪方出了難題。


    從來不做勉強的事,堅持忍耐的家康,心境第一次被打破了——


    那個難題是從京都東山方廣寺的大鍾開始的,方廣寺由秀吉所建,慶長元(1596)年毀於大地震。秀賴母子想要重建這座寺廟,為了獲得費用補助,派人去了江戶的秀忠處。秀忠不能決斷,便派了老臣本多正信,到駿府的家康那裏去商量。


    家康不快地看著正信道:“秀賴年紀尚輕,澱姬身為女人,二人思考都不周全,可是象你這把思慮周深的年紀怎麽也糊塗了,還大老遠特地趕來和我商量。建造方廣寺是秀吉個人喜好,秀賴要重修是他家的私事,與將軍家沒有關係吧!”正信被教訓了一頓,垂著頭灰溜溜地迴去了。


    其實家康的內心是想藉此工事消耗大阪方的金錢,以達到減少他們軍備費用的目的。


    結果,如家康所願,大阪方在重建方廣寺一事上,花費了大量的金錢。方廣寺大佛殿的工事,曆經了一年半方才落成,而且掛在那裏的大鍾也完成了,在鍾上刻有鍾銘,以記載一切的由來。


    問題就出在這個鍾銘上,那其中有這樣幾句話確確實實刻在鍾上:“國家安康,四海施化、萬歲傳芳,君臣豐樂”這原本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字句,但家康責難的,就是這“國家安康”四字。據說:第二個字是家,第四個字是康,即是說家康二字,被第三個字故意從正中切成兩段,是詛咒家康身首異處的不吉文字。這真是牽強附會的解釋。


    最先是由誰解釋的不得而知。可是一個名叫天海的家康幕僚僧人來到京都確認了鍾銘後,迴到駿府,將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家康。


    “你們認為這鍾銘怎樣?”家康求教京都五山(天龍寺、相國寺、建仁寺、東福寺、萬壽寺)的僧人們。


    五山的和尚們都清楚家康的心地,異口同聲地迴答道:“國家安康四字是詛咒主上的文字,真是豈有此理!”


    還有一個名叫林道春(羅山)的學者道:“國家安康這句話將主上的名字從中切開,這真是史無前例的無禮之舉!”向權勢者臣拜,為討好其而歪曲學問的人,這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是不乏其人的啊!


    大阪方沒想到這居然會變成家康捉住的小辮子,大吃了一驚。為了向家康解釋誤會並賠禮道歉,片桐且元急忙趕到了駿府。但家康拒不會麵,並提出隻有實行如下三個條件,才不繼續深究下去:


    1、將秀賴移居到江戶。


    2、澱君到江戶來作人質。


    3、其餘人等搬出大阪城,移居他國。


    且元知道家康無論如何也要毀滅大阪方,為了免此大禍,哪怕降為一介大名都要保全豐臣家,所以這些條件都得全盤接受。他迴去後將這些條件轉告了澱君。


    可一直以來還認為豐臣家在德川家之上的澱君堅決不同意,不僅如此,還倒過來懷疑且元,對家臣大野修理(治長)道:“看來且元和家康有了勾結,要滅亡豐臣家哪!”打算令且元切腹。


    且元心道:“我這樣苦心積慮地為豐臣家著想,卻蒙受不白之冤,還要切腹,那有這樣的道理?不幹了!”他帶著妻子和家臣,全副武裝地退出了大阪城。


    且元走後,大野修理成為了大阪城的出頭人(家臣之中的最上位)。澱君與大野修理談道:“這次無論我們如何解釋家康都不聽的話,就不惜與關東軍一戰吧!”於是他們開始了戰爭的準備。


    一方麵,家康知道了且元退出大阪城的消息道:“大阪方是不準備向我低頭認錯了,那麽準備攻陷大阪吧!”立刻開始了出動命令的準備。


    慶長十九(1614)年十月一日。


    家康拿著大刀振奮精神跳了起來:“馬上進攻大阪,將敵軍擊潰,這樣才能老無所憾哪!”這次與關原之戰不同,隻要發動人力進攻大阪的話,輕而易舉就可以攻下的吧!可以說,勝負在一開始就分明了。


    所以家康就象作狩獵之前的準備那樣收拾行裝,十月十一日正式出發。在駿府到大阪的途中,他沿途狩獵,心情愉快自得。


    冬之陣


    在家康出動之後,大阪方以秀賴的名義給受過秀吉恩情的大名們紛發信函,邀他們加入己方。澱君等人還做著夢,認為這些大名們沒有忘記秀吉的恩顧,在這樣的場合下,一定會率兵趕來援助的呢!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世事變幻莫測。天下的實力被家康盡握手中,為了自己的地位、家庭和子孫們的安全,大名們決不會做出引起家康不快的愚蠢之舉,但澱君還沒有明確地意識到這一點,她還做著秀吉的威勢席照著日本時的夢吧!


    收到澱君援助請求的大名有前田利常(利長已於該年五月死去)、伊達政宗、島津義久、蜂須賀蓬庵、福島正則、毛利輝元等人,這些大名都與已故的秀吉有著深厚的關係。可他們的迴答都異口同聲——統統拒絕了大阪方的請求。島津等人甚至露骨地說:“在關原之戰我等已將豐臣家的恩情給償還了,今後要償還的是德川家的恩情,因此愛莫能助。”


    因此,加入大阪方的,隻是一些因為對抗德川家,遭到改易的大名和他們的家臣等一些浪人。這之中有真田幸村、長曾我部盛親、後藤又兵衛(基次)、塙團右衛門(直之)等人,他們有著凜然的氣節,而其他的浪人大多隻是為了填飽肚子才跟從大阪方的。


    真田幸村是信州上田城主昌幸的兒子。昌幸雖是一介小大名,卻有著罕見的智謀,曾擊退了家康派來的大久保忠世和平岩親吉等人,在關原之戰中又擋住了沿中山道而上秀忠大軍的進攻,使其延誤了參戰。德川軍遭過的敗北,惟有與信玄三方原之戰和這次進攻真田而已。關原之役後,上田城被家康沒收,幸村被流放到紀州(和歌山縣)的高野山中,做了老百姓。受大野治長之邀,幸村裝扮成山伏潛入了大阪。


    長曾我部盛親原是土佐的大名,關原之戰中加入大阪方,戰敗後被沒收領國,在京都落發為僧,也被大野治長請了出來。後藤又兵衛和塙團右衛門分別是黑田長政和加藤嘉明的家臣,二人都是與主君不和,從主家脫離出來的豪傑。可無論是怎樣的英雄好漢,在這鐵炮發達的戰爭中,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哪。


    相對於大阪方,家康的陣容則集合了上杉、佐竹、堀尾、前田、藤堂、伊達、淺野、蜂須賀、稻葉、毛利、加藤(明成)、池田、有馬諸大名,和本多忠政、鬆平忠直、井伊直孝等德川直參,總數十八萬的大軍,十二月六日,向大阪四麵八方包圍而來。


    這一日,家康布本陣於茶臼山(現在大阪市內的天王寺附近)。大阪方一開始採取籠城的姿態,據說澱君雖身為女流也身著盔甲,在城內四處視察。


    十日,攻城戰開始,但看來城無法迅速攻下。率領這樣的大軍進攻,以大炮、鐵炮轟擊,佐竹軍和上杉軍分兵從城的北護城河切入,城還是巋然不動。家康看了後心道:“不行,這真不愧是秀吉築起的難攻不落的巨城哪!”這時,突然間迴憶湧上心頭。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德川家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鬆本清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鬆本清張並收藏德川家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