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長十二(1607)年,壯觀的五層天守閣落成,但明曆三(1657)年毀於火事,那以後一直沒有天守閣。
在江戶城變得越來越漂亮的同時,江戶的町也越來越多,越來越熱鬧了。首先在江戶造了諸大名的公館,因為大名們必須將自己的妻子作為人質放在江戶,再者,因為參勤交代的關係,大名自己也必須時隔一年地住在江戶。
為了供給這些德川家的家臣和諸大名的家臣們的生活需要,許多商人和工匠住進了江戶,從家康將江戶作為居城還不到五十年的時間,市場和劇場等建築也建起了,町的數量有三百町,人口達到了幾十萬。
家康為了建造這樣大的町,掘神田山之土填海埋沼,造路修橋,挖掘水溝。現在的銀座就是當年填海造起的町。這一工事同樣也叫齊了諸大名,按每千石一人的比例提供人夫,據說總數達到了一萬人。伊達政宗等以黃金二千六百枚、人夫十二萬人之力打通了駿府台,那就是現在有名的茶之水。現在象尾張町、加賀町、出雲町等町名就是當時從事埋填作業的大名起的。
大名們在江戶的工事上花費了莫大的金錢,後來又被分攤到了駿府和名古屋城的工事。家康的目的是使大名們浪費金錢,令他們無法發動戰爭。
加藤清正等人不斷地從事名古屋城的天守閣的建造工作。福島正則對課役的辛苦發牢騷道:“適可而止吧,饒了我們行不行哪!”
清正聽了說:“再多有不滿的話,你就隻好迴國反抗德川家嘍!”正則也隻得沉默了。各大名們就是這樣看家康的臉色行事。連關原之戰中在西軍方推波助瀾的毛利家和島津家,如今也不得不戰戰兢兢地派船運送石材,以助工事。
這些大名為了討得家康的歡心,將妻子作為人質送去江戶,是從關原合戰之前的藤堂高虎、淺野長政開始的吧。關原合戰之後,各大名自然紛紛將人質送往江戶,因此江戶有了大名公館、幕府家臣們居住的公館、一般町民的住家這三類區別。
在町人的町中,商人和工匠們也按照各自職業的種類聚集而居。所以江戶可以說是由將軍的城為中心,大名的町、武士的町、町人的町而構成的。大致武士的町在山手一帶,町人的町在下町。
大名公館位居貫通江戶城東和南壕溝的內河左右,有大名小路之稱。相當於現在的千代田區丸之內、日比穀、霞關、永田町等建築街一帶。
人們將江戶的急劇發展視為家康的威光,越發對其敬畏不已。被稱為隱居的大禦所的家康雖然身在駿府,仍然注目著政務。因此諸大名不得不對江戶的將軍秀忠和駿府的家康兩方應付,問候請安,即使這樣大名們還是說著是、是,連連磕頭。家康和外樣大名的淺野、伊達、山內、島津、毛利、細川、加藤這樣的大大名相互之間還嫁女兒收養子,結成親眷關係,這些大名們領受了家康的舊姓“鬆平”,還要禁不住謝天謝地。在這樣忙得不亦樂乎的活動中,大名們越發被家康拉攏了。
看著家康的威勢如日中天,滿心歡喜的家康母親以七十五歲的高齡而終。家康建造了傳通院(東京都文京區)作為她的菩提寺(行法事之所),這就是世人所說的傳通院夫人。
但即使是諸大名已對家康如此敬畏,這世上仍有家康放不下心的事。
那就是大阪的豐臣秀賴。
秀賴母子
關原戰役結束之後,家康這樣說道:“秀賴尚且年幼,澱君則是女流之輩,二人與這次戰爭無關。”並未特別責難與他。
家康對大名片桐且元叮囑道:“爾可要好好關照好豐臣家。”且元是秀吉一手提拔起來的大名,這之前一直是秀賴的輔導者。在與家康的交涉中,他的身份是豐臣家的代表。秀賴十一歲那年——慶長八(1603)年七月,家康將秀忠的女兒千姬嫁給了秀賴。此事是在秀吉生前就約定下的,秀吉希望能和家康結成親眷,讓他做秀賴的保護傘,可大家自然會知道,這樁婚姻壓根兒沒起什麽作用。
澱君打心眼兒裏希望家康能將天下交還給秀賴,但是,根本不見有這樣的跡象,家康迴去後成了將軍,接著又把將軍一職繼承給了秀忠,澱君羞惱非常:“家康將天下橫奪了。”
但秀賴已隻不過是擁有攝津、河內、和泉(大阪府)六十五萬石的領地,與地方一介大名同格,昔日威勢已蕩然無存。大名們表麵上將秀賴視作秀吉的繼承者來尊敬,但漸漸地顧慮到家康,不再接近豐臣家。澱君不管有多生氣也好,隻有眼看著家康的威勢日見高漲,秀賴的威勢日見其微而已。但澱君沒有捨棄希望,還總是把一句話驕傲地掛在嘴邊:“隻有秀賴才能成為將軍,他才是繼承秀吉的唯一傳人。”
同情澱君和秀賴的大名也有幾個,那是如加藤清正和福島正則等受過秀吉大恩的幾個大名。但也就是僅僅的同情罷了,要他們加入秀賴方同家康鬥爭,決不可能。說得好聽一點,就是以不引起家康反感為限界,對秀賴表示同情。
其他如細川忠興、加藤嘉明、黑田長政、山內一豐等受過秀吉恩情的大名們,因為害怕家康,即使是通過大阪也不到秀賴的居處去打招唿。但自命不凡的澱君對於家康的做法繼續抱以敵意:“家康真的會盡快把天下還給秀賴嗎?”
這是秀忠擔任將軍,慶長十(1605)年三月在京都時的事。秀忠以榊原、井伊為先鋒,以十萬人浩浩蕩蕩的行列入洛(就是進入京都的意思。京都市內稱為洛內,市外稱為洛外)。
那時公家(京都朝廷的侍從)的日記中令人嘆為觀止地記載道:“由鐵炮隊、弓隊、槍隊組成的秀忠行列,從早上八時到下午六時接連不斷。”這樣盛大的行列,是家康讀了《東鑒》,參照昔日源賴朝上洛的方式做的。
家康甚愛讀《東鑒》,尊敬賴朝之事前麵已寫過了,某一次,家臣們說:“賴朝雖是位偉人,但不顧義經和範賴的手足之情,殺害了這兩位弟弟,真是無情哪!”
家康聽了後說:“你們說錯了。能得到整個天下的人隻有一個,繼承他的也隻能有一個,其他的兄弟,都和沒有血緣關係的陌人是一樣的。仗著兄弟的身份逞威風,以至於擾亂天下,被除掉是理所當然的事。說賴朝除掉弟弟們無情至極,隻是世俗偏好評頭論足茶客們的批評罷了。”
事實上,後來家康將自己的兒子忠輝改易(取消作為大名的領地、俸祿、身份,並將其追放),秀忠將鬆平忠直改易,家光(幕府第三代將軍)也曾令自己弟弟德川忠長自殺,就是貫徹了這一說吧。
賴朝為人質樸,養成的所謂鎌倉武士的剛健的風氣,極大地影響了家康,並為他提供了參考。
家康乘著秀忠成為征夷大將軍的機會,對秀賴發話說:“到京都來同秀忠見上一麵吧!”
澱君聽聞了這樣的口信憤然道:“這是什麽話!德川家不是豐臣家的家臣嗎?如果有事的話,當然應該是家康、秀忠自己到大阪來同秀賴見麵吧。哪有叫秀賴去的道理?”這之後又叫囂道:“如果無論如何也要秀賴上洛的話,我就殺了秀賴,然後自己自殺。”
</br>
在江戶城變得越來越漂亮的同時,江戶的町也越來越多,越來越熱鬧了。首先在江戶造了諸大名的公館,因為大名們必須將自己的妻子作為人質放在江戶,再者,因為參勤交代的關係,大名自己也必須時隔一年地住在江戶。
為了供給這些德川家的家臣和諸大名的家臣們的生活需要,許多商人和工匠住進了江戶,從家康將江戶作為居城還不到五十年的時間,市場和劇場等建築也建起了,町的數量有三百町,人口達到了幾十萬。
家康為了建造這樣大的町,掘神田山之土填海埋沼,造路修橋,挖掘水溝。現在的銀座就是當年填海造起的町。這一工事同樣也叫齊了諸大名,按每千石一人的比例提供人夫,據說總數達到了一萬人。伊達政宗等以黃金二千六百枚、人夫十二萬人之力打通了駿府台,那就是現在有名的茶之水。現在象尾張町、加賀町、出雲町等町名就是當時從事埋填作業的大名起的。
大名們在江戶的工事上花費了莫大的金錢,後來又被分攤到了駿府和名古屋城的工事。家康的目的是使大名們浪費金錢,令他們無法發動戰爭。
加藤清正等人不斷地從事名古屋城的天守閣的建造工作。福島正則對課役的辛苦發牢騷道:“適可而止吧,饒了我們行不行哪!”
清正聽了說:“再多有不滿的話,你就隻好迴國反抗德川家嘍!”正則也隻得沉默了。各大名們就是這樣看家康的臉色行事。連關原之戰中在西軍方推波助瀾的毛利家和島津家,如今也不得不戰戰兢兢地派船運送石材,以助工事。
這些大名為了討得家康的歡心,將妻子作為人質送去江戶,是從關原合戰之前的藤堂高虎、淺野長政開始的吧。關原合戰之後,各大名自然紛紛將人質送往江戶,因此江戶有了大名公館、幕府家臣們居住的公館、一般町民的住家這三類區別。
在町人的町中,商人和工匠們也按照各自職業的種類聚集而居。所以江戶可以說是由將軍的城為中心,大名的町、武士的町、町人的町而構成的。大致武士的町在山手一帶,町人的町在下町。
大名公館位居貫通江戶城東和南壕溝的內河左右,有大名小路之稱。相當於現在的千代田區丸之內、日比穀、霞關、永田町等建築街一帶。
人們將江戶的急劇發展視為家康的威光,越發對其敬畏不已。被稱為隱居的大禦所的家康雖然身在駿府,仍然注目著政務。因此諸大名不得不對江戶的將軍秀忠和駿府的家康兩方應付,問候請安,即使這樣大名們還是說著是、是,連連磕頭。家康和外樣大名的淺野、伊達、山內、島津、毛利、細川、加藤這樣的大大名相互之間還嫁女兒收養子,結成親眷關係,這些大名們領受了家康的舊姓“鬆平”,還要禁不住謝天謝地。在這樣忙得不亦樂乎的活動中,大名們越發被家康拉攏了。
看著家康的威勢如日中天,滿心歡喜的家康母親以七十五歲的高齡而終。家康建造了傳通院(東京都文京區)作為她的菩提寺(行法事之所),這就是世人所說的傳通院夫人。
但即使是諸大名已對家康如此敬畏,這世上仍有家康放不下心的事。
那就是大阪的豐臣秀賴。
秀賴母子
關原戰役結束之後,家康這樣說道:“秀賴尚且年幼,澱君則是女流之輩,二人與這次戰爭無關。”並未特別責難與他。
家康對大名片桐且元叮囑道:“爾可要好好關照好豐臣家。”且元是秀吉一手提拔起來的大名,這之前一直是秀賴的輔導者。在與家康的交涉中,他的身份是豐臣家的代表。秀賴十一歲那年——慶長八(1603)年七月,家康將秀忠的女兒千姬嫁給了秀賴。此事是在秀吉生前就約定下的,秀吉希望能和家康結成親眷,讓他做秀賴的保護傘,可大家自然會知道,這樁婚姻壓根兒沒起什麽作用。
澱君打心眼兒裏希望家康能將天下交還給秀賴,但是,根本不見有這樣的跡象,家康迴去後成了將軍,接著又把將軍一職繼承給了秀忠,澱君羞惱非常:“家康將天下橫奪了。”
但秀賴已隻不過是擁有攝津、河內、和泉(大阪府)六十五萬石的領地,與地方一介大名同格,昔日威勢已蕩然無存。大名們表麵上將秀賴視作秀吉的繼承者來尊敬,但漸漸地顧慮到家康,不再接近豐臣家。澱君不管有多生氣也好,隻有眼看著家康的威勢日見高漲,秀賴的威勢日見其微而已。但澱君沒有捨棄希望,還總是把一句話驕傲地掛在嘴邊:“隻有秀賴才能成為將軍,他才是繼承秀吉的唯一傳人。”
同情澱君和秀賴的大名也有幾個,那是如加藤清正和福島正則等受過秀吉大恩的幾個大名。但也就是僅僅的同情罷了,要他們加入秀賴方同家康鬥爭,決不可能。說得好聽一點,就是以不引起家康反感為限界,對秀賴表示同情。
其他如細川忠興、加藤嘉明、黑田長政、山內一豐等受過秀吉恩情的大名們,因為害怕家康,即使是通過大阪也不到秀賴的居處去打招唿。但自命不凡的澱君對於家康的做法繼續抱以敵意:“家康真的會盡快把天下還給秀賴嗎?”
這是秀忠擔任將軍,慶長十(1605)年三月在京都時的事。秀忠以榊原、井伊為先鋒,以十萬人浩浩蕩蕩的行列入洛(就是進入京都的意思。京都市內稱為洛內,市外稱為洛外)。
那時公家(京都朝廷的侍從)的日記中令人嘆為觀止地記載道:“由鐵炮隊、弓隊、槍隊組成的秀忠行列,從早上八時到下午六時接連不斷。”這樣盛大的行列,是家康讀了《東鑒》,參照昔日源賴朝上洛的方式做的。
家康甚愛讀《東鑒》,尊敬賴朝之事前麵已寫過了,某一次,家臣們說:“賴朝雖是位偉人,但不顧義經和範賴的手足之情,殺害了這兩位弟弟,真是無情哪!”
家康聽了後說:“你們說錯了。能得到整個天下的人隻有一個,繼承他的也隻能有一個,其他的兄弟,都和沒有血緣關係的陌人是一樣的。仗著兄弟的身份逞威風,以至於擾亂天下,被除掉是理所當然的事。說賴朝除掉弟弟們無情至極,隻是世俗偏好評頭論足茶客們的批評罷了。”
事實上,後來家康將自己的兒子忠輝改易(取消作為大名的領地、俸祿、身份,並將其追放),秀忠將鬆平忠直改易,家光(幕府第三代將軍)也曾令自己弟弟德川忠長自殺,就是貫徹了這一說吧。
賴朝為人質樸,養成的所謂鎌倉武士的剛健的風氣,極大地影響了家康,並為他提供了參考。
家康乘著秀忠成為征夷大將軍的機會,對秀賴發話說:“到京都來同秀忠見上一麵吧!”
澱君聽聞了這樣的口信憤然道:“這是什麽話!德川家不是豐臣家的家臣嗎?如果有事的話,當然應該是家康、秀忠自己到大阪來同秀賴見麵吧。哪有叫秀賴去的道理?”這之後又叫囂道:“如果無論如何也要秀賴上洛的話,我就殺了秀賴,然後自己自殺。”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