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山過嶺了好幾天,最後逶迤下山,到雲穀寺投宿。這雲穀寺位在群山之間的一個穀中。由此再爬過一個眉毛峰,就可以迴到黃山賓館而結束遊程了。我這天傍晚到達了雲穀寺,發生了一種特殊的感覺,覺得心情和過去幾天完全不同。起初想不出其所以然,後來仔細探索,方才明白原因:原來雲穀寺位在較低的山穀中,開門見山,而這山高得很,用「萬丈」、「插雲」等語來形容似乎還嫌不夠,簡直可用「淩霄」、「逼天」等字眼。因此我看山必須仰起頭來。古語雲:「高山仰止」,可見仰起頭來看山是正常的,而低下頭去看山是異常的。我一到雲穀寺就發生一種特殊的感覺,便是因為在好幾天異常之後突然恢複正常的原故。這時候我覺得異常固然可喜,但是正常更為可愛。我躺在雲穀寺宿舍門前的藤椅裏,臥看山景,但見一向異常地躺在我腳下的白雲,現在正常地浮在我頭上了,覺得很自然。它們無心出岫,隨意來往;有時冉冉而降,似乎要闖進寺裏來訪問我的樣子。我便想起某古人的詩句:「白雲無事常來往,莫怪山僧不送迎。」好詩句啊!然而叫我做這山僧,一定閉門不納,因為白雲這東西是很潮濕的。
此外也許還有一個原因:雲穀寺是舊式房子,三開間的樓屋。我們住在樓下左右兩間裏,中央一間作為客堂;廊下很寬,布設桌椅,可以隨意起臥,品茗談話,飲酒看山,比過去所住的文殊院、北海賓館、黃山賓館趣味好得多。文殊院是石造二層樓屋,房間象輪船裏的房艙或火車裏的臥車:約一方丈大小的房間,中央開門,左右兩床相對,中間靠窗設一小桌,每間都是如此。北海賓館建築宏壯,房間較大,但也是集體宿舍式的:中央一條走廊,兩旁兩排房間,間間相似。黃山賓館建築尤為富麗堂皇,同上海的國際飯店、錦江飯店等差不多。兩賓館都有同上海一樣的衛生設備。這些房屋居住固然舒服,然而太刻板,太洋化;住得長久了,覺得仿佛關在籠子裏。雲穀寺就沒有這種感覺,不象旅館,卻象人家家裏,有親切溫暖之感和自然之趣。因此我一到雲穀寺就發生一種特殊的感覺。雲穀寺倘能添置衛生設備,採用些西式建築的優點:兩賓館的建築倘能採用中國方式,而加西洋設備,使外為中用,那才是我所理想的旅舍了。
這又使我迴想起杭州的一家西菜館的事,附說在此:此次我遊黃山,道經杭州,曾經到一個西菜館裏去吃一餐午飯。這菜館採用西式的分食辦法,但不用刀叉而用中國的筷子。這辦法好極。原來中國的合食是不好的辦法,各人的唾液都可能由筷子帶進菜碗裏,拌勻了請大家吃。西洋的分食辦法就沒有這弊端,很應該採用。然而西洋的刀叉,中國人實在用不慣,我們還是裏筷子便當。這西菜館能採取中西之長,創造新辦法,非常合理,很可讚佩。當時我看見座上多半是農民,就恍然大悟:農民最不慣用刀叉,這合理的新辦法顯然是農民教他們創造的。
不肯去觀音院
普陀山,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島,島上寺院甚多,自古以來是佛教勝地,香火不絕。浙江人有一句老話:「行一善事,比南海普陀去燒香更好。」可知南海普陀去燒香是一大功德。因為古代沒有汽船,隻有帆船;而渡海到普陀島,風浪甚大,旅途艱苦,所以功德很大。現在有了汽船,交通很方便了,但一般信佛的老太太依舊認為一大功德。
我赴寧波旅行寫生,因見春光明媚,又覺身體健好,遊興濃厚,便不肯迴上海,卻轉赴普陀去「借佛遊春」了。我童年時到過普陀,屈指計算,已有五十年不曾重遊了。事隔半個世紀,加之以解放後普陀寺廟都修理得嶄新,所以重遊竟同初遊一樣,印象非常新鮮。
我從寧波乘船到定海,行程三小時;從定海坐汽車到沈家門,五十分鍾;再從沈家門乘輪船到普陀,隻費半小時。其時正值二月十九觀世音菩薩生日,香客非常熱鬧,買香燭要排隊,各寺院客房客滿。但我不住寺院,住在定海專署所辦的招待所中,倒很清靜。
我遊了四個主要的寺院:前寺、後寺、佛頂山、紫竹林。前寺是普陀的領導寺院,殿宇最為高大。後寺略小而設備莊嚴,千年以上的古木甚多。佛頂山有一千多石級,山頂常沒在雲霧中,登樓可以俯瞰普陀全島,遙望東洋大海。紫竹林位在海邊,屋宇較小,內供觀音,住居者盡是尼僧;近旁有潮音洞,每逢潮漲,濤聲異常宏亮。寺後有竹林,竹竿皆紫色。我曾折了一根細枝,藏在衣袋裏,帶迴去作紀念品。這四個寺院都有悠久的曆史,都有名貴的古物。我曾經參觀兩隻極大的飯鍋,每鍋可容八九擔米,可供千人吃飯,故名曰「千人鍋」。我用手杖量量,其直徑約有兩手杖。我又參觀了一隻七千斤重的鍾,其聲宏大悠久,全山可以聽見。
這四個主要寺院中,紫竹林比較的最為低小;然而它的曆史在全山最為悠久,是普陀最初的一個寺院。而且這開國元勛與日本人有關。有一個故事,是紫竹林的一個尼僧告訴我的,她還有一篇記載掛在客廳裏呢。這故事是這樣:千餘年前,後梁時代,即公曆九百年左右,日本有一位高僧,名叫慧鍔的,乘帆船來華,到五台山請得了一位觀世音菩薩像,將載迴日本去供養。那帆船開到蓮花洋地方,忽然開不動了。這慧鍔法師就向觀音菩薩禱告:「菩薩如果不肯到日本去,隨便菩薩要到哪裏,我和尚就跟到哪裏,終身供養。」禱告畢,帆船果然開動了。隨風飄泊,一直來到了普陀島的潮音洞旁邊。慧鍔法師便捧菩薩像登陸。此時普陀全無寺院,隻有居民。有一個姓張的居民,知道日本僧人從五台山請觀音來此,就捐獻幾間房屋,給他供養觀音像。又替這房屋取個名字,叫做「不肯去觀音院」。慧鍔法師就在這不肯去觀音院內終老。這不肯去觀音院是普陀第一所寺院,是紫竹林的前身。紫竹林這名字是後來改的。有一個人為不肯去觀音院題一首詩:
</br>
此外也許還有一個原因:雲穀寺是舊式房子,三開間的樓屋。我們住在樓下左右兩間裏,中央一間作為客堂;廊下很寬,布設桌椅,可以隨意起臥,品茗談話,飲酒看山,比過去所住的文殊院、北海賓館、黃山賓館趣味好得多。文殊院是石造二層樓屋,房間象輪船裏的房艙或火車裏的臥車:約一方丈大小的房間,中央開門,左右兩床相對,中間靠窗設一小桌,每間都是如此。北海賓館建築宏壯,房間較大,但也是集體宿舍式的:中央一條走廊,兩旁兩排房間,間間相似。黃山賓館建築尤為富麗堂皇,同上海的國際飯店、錦江飯店等差不多。兩賓館都有同上海一樣的衛生設備。這些房屋居住固然舒服,然而太刻板,太洋化;住得長久了,覺得仿佛關在籠子裏。雲穀寺就沒有這種感覺,不象旅館,卻象人家家裏,有親切溫暖之感和自然之趣。因此我一到雲穀寺就發生一種特殊的感覺。雲穀寺倘能添置衛生設備,採用些西式建築的優點:兩賓館的建築倘能採用中國方式,而加西洋設備,使外為中用,那才是我所理想的旅舍了。
這又使我迴想起杭州的一家西菜館的事,附說在此:此次我遊黃山,道經杭州,曾經到一個西菜館裏去吃一餐午飯。這菜館採用西式的分食辦法,但不用刀叉而用中國的筷子。這辦法好極。原來中國的合食是不好的辦法,各人的唾液都可能由筷子帶進菜碗裏,拌勻了請大家吃。西洋的分食辦法就沒有這弊端,很應該採用。然而西洋的刀叉,中國人實在用不慣,我們還是裏筷子便當。這西菜館能採取中西之長,創造新辦法,非常合理,很可讚佩。當時我看見座上多半是農民,就恍然大悟:農民最不慣用刀叉,這合理的新辦法顯然是農民教他們創造的。
不肯去觀音院
普陀山,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島,島上寺院甚多,自古以來是佛教勝地,香火不絕。浙江人有一句老話:「行一善事,比南海普陀去燒香更好。」可知南海普陀去燒香是一大功德。因為古代沒有汽船,隻有帆船;而渡海到普陀島,風浪甚大,旅途艱苦,所以功德很大。現在有了汽船,交通很方便了,但一般信佛的老太太依舊認為一大功德。
我赴寧波旅行寫生,因見春光明媚,又覺身體健好,遊興濃厚,便不肯迴上海,卻轉赴普陀去「借佛遊春」了。我童年時到過普陀,屈指計算,已有五十年不曾重遊了。事隔半個世紀,加之以解放後普陀寺廟都修理得嶄新,所以重遊竟同初遊一樣,印象非常新鮮。
我從寧波乘船到定海,行程三小時;從定海坐汽車到沈家門,五十分鍾;再從沈家門乘輪船到普陀,隻費半小時。其時正值二月十九觀世音菩薩生日,香客非常熱鬧,買香燭要排隊,各寺院客房客滿。但我不住寺院,住在定海專署所辦的招待所中,倒很清靜。
我遊了四個主要的寺院:前寺、後寺、佛頂山、紫竹林。前寺是普陀的領導寺院,殿宇最為高大。後寺略小而設備莊嚴,千年以上的古木甚多。佛頂山有一千多石級,山頂常沒在雲霧中,登樓可以俯瞰普陀全島,遙望東洋大海。紫竹林位在海邊,屋宇較小,內供觀音,住居者盡是尼僧;近旁有潮音洞,每逢潮漲,濤聲異常宏亮。寺後有竹林,竹竿皆紫色。我曾折了一根細枝,藏在衣袋裏,帶迴去作紀念品。這四個寺院都有悠久的曆史,都有名貴的古物。我曾經參觀兩隻極大的飯鍋,每鍋可容八九擔米,可供千人吃飯,故名曰「千人鍋」。我用手杖量量,其直徑約有兩手杖。我又參觀了一隻七千斤重的鍾,其聲宏大悠久,全山可以聽見。
這四個主要寺院中,紫竹林比較的最為低小;然而它的曆史在全山最為悠久,是普陀最初的一個寺院。而且這開國元勛與日本人有關。有一個故事,是紫竹林的一個尼僧告訴我的,她還有一篇記載掛在客廳裏呢。這故事是這樣:千餘年前,後梁時代,即公曆九百年左右,日本有一位高僧,名叫慧鍔的,乘帆船來華,到五台山請得了一位觀世音菩薩像,將載迴日本去供養。那帆船開到蓮花洋地方,忽然開不動了。這慧鍔法師就向觀音菩薩禱告:「菩薩如果不肯到日本去,隨便菩薩要到哪裏,我和尚就跟到哪裏,終身供養。」禱告畢,帆船果然開動了。隨風飄泊,一直來到了普陀島的潮音洞旁邊。慧鍔法師便捧菩薩像登陸。此時普陀全無寺院,隻有居民。有一個姓張的居民,知道日本僧人從五台山請觀音來此,就捐獻幾間房屋,給他供養觀音像。又替這房屋取個名字,叫做「不肯去觀音院」。慧鍔法師就在這不肯去觀音院內終老。這不肯去觀音院是普陀第一所寺院,是紫竹林的前身。紫竹林這名字是後來改的。有一個人為不肯去觀音院題一首詩: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