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如此,連別的一切他所不歡喜的課都不上了。同學的勸導,先生的查究,學監舍監的訓誡,絲毫不能動他。他隻管讀自己的《史記》、《漢書》。於是全校中盛傳「楊家俊神經病了」。窗外經過的人,大都停了足,裝著鬼臉,窺探這神經病者的舉動。我聽了大眾的輿論,心中也疑慮,「伯豪不要真果神經病了?」不久暑假到了。散學前一天,他又同我去跑山。歸途上突然對我說:「我們這是最後一次的遊玩了。」我驚異地質問這話的由來,才知道他已決心脫離這學校,明天便是我們的離別了。我的心緒非常紊亂:我驚訝他的離去的匆遽,可惜我們的交遊的告終,但想起了他在學校裏的境遇,又慶幸他從此可以解脫了。
是年秋季開學,校中不複有伯豪的影蹤了。先生們少了一個贅累,同學們少了一個笑柄,學校似乎比前安靜了些。我少了一個私淑的同學,雖然仍舊戰戰兢兢地度送我的恐懼而服從的日月,然而一種對於學校的反感,對於同學的嫌惡,和對於學生生活的厭倦,在我胸中日漸堆積起來了。
此後十五年間,伯豪的生活大部分是做小學教師。我對他的交情,除了我因謀生之便而到餘姚的小學校裏去訪問他一二次之外,止於極疏的通信,信中也沒有什麽話,不過略敘近狀,及尋常的問候而已。我知道在這十五年間,伯豪曾經結婚,有子女,為了家庭的負擔而在小學教育界奔走求生,輾轉任職於餘姚各小學校中。中間有一次曾到上海某錢莊來替他們寫信,但不久仍歸於小學教師。我二月十二日結婚的那一年,他做了幾首賀詩寄送我。我還記得其第一首是「花好花朝日,月圓月半天。鴛鴦三日後,渾不羨神仙。」抵製日本的那一年,他有喻扶桑的《叱蚊》四言詩寄送我,其最初的四句是「嗟爾小蟲,胡不自量?人能伏龍,爾乃與抗!……」又記得我去訪問他的時候,談話之間,我何等驚嘆他的誌操的彌堅與風度的彌高,此外又添上了一層沉著!我心中湧起種種的迴想,不期地說出:「想起從前你與我同學的一年中的情形,……真是可笑!」他搖著頭微笑,後來他嘆一口氣,說道:「現在何嚐不可笑呢;我總是這個我。……」他下課後,陪我去遊餘姚的山。途中他突然對我說道:「我們再來無目的地漫跑?」他的臉上忽然現出一種夢幻似的笑容。我也努力喚迴兒時的心情,裝作歡喜贊成。然而這熱烈的興采的出現真不過片刻,過後仍舊隻有兩條為塵勞所傷的疲乏的軀幹,極不自然地移行在山腳下的小路上。仿佛一隻久已死去而還未完全冷卻的鳥,發出一個最後的顫動。
今年的暮春,我忽然接到育初寄來的一張明片;「子愷兄:楊君伯豪於十八年三月十二日上午四時半逝世。特此奉聞。範育初白。」後麵又有小字附註:「初以其夫人分娩,雇一傭婦,不料此傭婦已患喉痧在身,轉輾傳染,及其子女。以致一女(九歲)一子(七歲)相繼死亡。伯豪憂傷之餘,亦罹此疾,遂致不起。痛戰!知兄與彼交好,故為縷述之。又及。」我讀了這明片,心緒非常紊亂:我驚訝他的死去的匆遽;可惜我們的塵緣的告終;但想起了在世的境遇,又慶幸他從此可以解脫了。
後來舜五也來信,告訴我伯豪的死耗,並且發起為他在餘姚教育會開追悼會,徵求我的弔唁。澤民從上海迴餘姚去辦伯豪的追悼會。我準擬托他帶一點挽祭的聯額去掛在伯豪的追悼會中,以結束我們的交情。但這實在不能把我的這紊亂的心緒整理為韻文或對句而作為伯豪的靈前的裝飾品,終於讓澤民空手去了。伯豪如果有靈,我想他不會責備我的不弔,也許他嫌惡這追悼會,同他學生時代的嫌惡分數與等第一樣。
世間不複有伯豪的影蹤了。自然界少了一個贅累,人類界少了一個笑柄,世間似乎比從前安靜了些。我少了這個私淑的朋友,雖然仍舊戰戰兢兢地在度送我的恐懼與服從的日月,然而一種對於世間的反感,對於人類的嫌惡,和對於生活的厭倦,在我胸中日漸堆積起來了。
陋巷
杭州的小街道都稱為巷。這名稱是我們故鄉所沒有的。我幼時初到杭州,對於這巷字頗注意。我以前在書上讀到顏子「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的時候,常疑所謂「陋巷」,不知是甚樣的去處。想來大約是一條坍圯、齷齪而狹小的弄,為靈氣所鍾而居了顏子的。我們故鄉盡不乏坍圯、齷齪、狹小的弄,但都不能使我想像做陋巷。及到了杭州,看見了巷的名稱,才在想像中確定顏子所居的地方,大約是這種巷裏。每逢走過這種巷,我常懷疑那頹垣破壁的裏麵,也許隱居著今世的顏子。就中有一條巷,是我所認為陋巷的代表的。隻要說起陋巷兩字,我腦中會立刻浮出這巷的光景來。其實我隻到過這陋巷裏三次,不過這三次的印象都很清楚,現在都寫得出來。
第一次我到這陋巷裏,是將近二十年前的事。那時我隻十七八歲,正在杭州的師範學校裏讀書。我的藝術科教師l先生1似乎嫌藝術的力道薄弱,過不來他的精神生活的癮,把圖畫音樂的書籍用具送給我們,自己到山裏去斷了十七天食,迴來又研究佛法,預備出家了。在出家前的某日,他帶了我到這陋巷裏去訪問m先生1。我跟著l先生走進這陋巷中的一間老屋,就看見一位身材矮胖而滿麵須髯的中年男子從裏麵走出來應接我們。我被介紹,向這位先生一鞠躬,就坐在一隻椅子上聽他們的談話。我其實全然聽不懂他們的話,隻是斷片地聽到什麽「楞嚴」、「圓覺」等名詞,又有一個英語「philosophy」2出現在他們的談話中。這英語是我當時新近記誦的,聽到時怪有興味。可是話的全體的意義我都不解。這一半是因為l先生打著天津白,m先生則叫工人倒茶的時候說純粹的紹興土白,麵對我們談話時也作北腔的方言,在我都不能完全通用。當時我想,你若肯把我當作倒茶的工人,我也許還能聽得懂些。但這話不好對他說,我隻得假裝靜聽的樣子坐著,其實我在那裏偷看這位初見的m先生的狀貌。他的頭圓而大,腦部特別豐隆,假如身體不是這樣矮胖,一定負載不起。他的眼不象l先生的眼纖細,圓大而炯炯發光,上眼簾彎成一條堅緻有力的弧線,切著下麵的深黑的瞳子。他的須髯從左耳根緣著臉孔一直掛到右耳根,顏色與眼瞳一樣深黑。我當時正熱中於木炭畫,我覺得他的肖像宜用木炭描寫,但那堅緻有力的眼線,是我的木炭所描不出的。我正在這樣觀察的時候,他的談話中突然發出哈哈的笑聲。我驚奇他的笑聲響亮而愉快,同他的話聲全然不接,好象是兩個人的聲音。他一麵笑,一麵用炯炯發光的眼黑顧視到我。我正在對他作繪畫的及音樂的觀察,全然沒有知道可笑的理由,但因假裝著靜聽的樣子,不能漠然不動;又不好意思問他「你有什麽好笑」而請他重說一遍,隻得再假裝領會的樣子,強顏作笑。他們當然不會考問我領會到如何程度,但我自己問心,很是慚愧。我慚愧我的裝腔作笑,又痛恨自己何以聽不懂他們的話。他們的話愈談愈長,m先生的笑聲愈多愈響,同時我的愧恨也愈積愈深。從進來到辭去,一向做個懷著愧恨的傀儡,冤枉地被帶到這陋巷中的老屋裏來擺了幾個鍾頭。第二次我到這陋巷,在於前年,是做傀儡之後十六年的事了。這十六七年之間,我東奔西走地餬口於四方,多了妻室和一群子女,少了一個母親;m先生則十餘年如一日,長是孑然一身地隱居在這陋巷的老屋裏。我第二次見他,是前年的清明日,我是代l先生送兩塊印石而去的。我看見陋巷照舊是我所想像的顏子的居處,那老屋也照舊古色蒼然。m先生的音容和十餘年前一樣,堅緻有力的眼簾,炯炯發光的黑瞳,和響亮而愉快的談笑聲。但是聽這談笑聲的我,與前大異了。我對於他的話,方言不成問題,意思也完全懂得了。象上次做傀儡的苦痛,這會已經沒有,可是另感到一種更深的苦痛:我那時初失母親——從我孩提時兼了父職撫育我到成人,而我未曾有涓埃的報答的母親——痛恨之極,心中充滿了對於無常的悲憤和疑惑。自己沒有解除這悲和疑的能力,便墮入了頹唐的狀態。我隻想跟著孩子們到山巔水濱去pic1,以暫時忘卻我的苦痛,而獨怕聽接觸人生根本問題的話。我是明知故犯地墮落了。但我的墮落在我所處的社會環境中頗能隱藏。因為我每天還為了餬口而讀幾頁書,寫幾小時的稿,長年除葷戒酒,不看戲,又不賭博,所有的嗜好隻是每天吸半聽美麗牌香菸,吃些糖果,買些玩具同孩子們弄弄。在我所處的社會環境中的人看來,這樣的人非但不墮落,著實是有淘剩的。但m先生的嚴肅的人生,顯明地襯出了我的墮落。他和我談起我所作而他所序的《護生畫集》,勉勵我;知道我抱著風木之悲,又為我解說無常,勸慰我。其實我不須聽他的話,隻要望見他的顏色,已覺羞愧得無地自容了。我心中似有一團「剪不斷,理還亂」的絲,因為解不清楚,用紙包好了藏著。m先生的態度和說話,著力地在那裏發開我這紙包來。我在他麵前漸感局促不安,坐了約一小時就告辭。當他送我出門的時候,我感到與十餘年前在這裏做了幾小時傀儡而解放出來時同樣愉快的心情。我走出那陋巷,看見街角上停著一輛黃包車,便不問價錢,跨了上去。仰看天色晴明,決定先到采芝齋買些糖果,帶了到六和塔去度送這清明日。但當我晚上拖了疲倦的肢體而迴到旅館的時候,想起上午所訪問的主人,熱烈地感到畏敬的親愛。我準擬明天再去訪他,把心中的紙包打開來給他看。但到了明朝,我的心又全被西湖的春色所占據了。
</br>
是年秋季開學,校中不複有伯豪的影蹤了。先生們少了一個贅累,同學們少了一個笑柄,學校似乎比前安靜了些。我少了一個私淑的同學,雖然仍舊戰戰兢兢地度送我的恐懼而服從的日月,然而一種對於學校的反感,對於同學的嫌惡,和對於學生生活的厭倦,在我胸中日漸堆積起來了。
此後十五年間,伯豪的生活大部分是做小學教師。我對他的交情,除了我因謀生之便而到餘姚的小學校裏去訪問他一二次之外,止於極疏的通信,信中也沒有什麽話,不過略敘近狀,及尋常的問候而已。我知道在這十五年間,伯豪曾經結婚,有子女,為了家庭的負擔而在小學教育界奔走求生,輾轉任職於餘姚各小學校中。中間有一次曾到上海某錢莊來替他們寫信,但不久仍歸於小學教師。我二月十二日結婚的那一年,他做了幾首賀詩寄送我。我還記得其第一首是「花好花朝日,月圓月半天。鴛鴦三日後,渾不羨神仙。」抵製日本的那一年,他有喻扶桑的《叱蚊》四言詩寄送我,其最初的四句是「嗟爾小蟲,胡不自量?人能伏龍,爾乃與抗!……」又記得我去訪問他的時候,談話之間,我何等驚嘆他的誌操的彌堅與風度的彌高,此外又添上了一層沉著!我心中湧起種種的迴想,不期地說出:「想起從前你與我同學的一年中的情形,……真是可笑!」他搖著頭微笑,後來他嘆一口氣,說道:「現在何嚐不可笑呢;我總是這個我。……」他下課後,陪我去遊餘姚的山。途中他突然對我說道:「我們再來無目的地漫跑?」他的臉上忽然現出一種夢幻似的笑容。我也努力喚迴兒時的心情,裝作歡喜贊成。然而這熱烈的興采的出現真不過片刻,過後仍舊隻有兩條為塵勞所傷的疲乏的軀幹,極不自然地移行在山腳下的小路上。仿佛一隻久已死去而還未完全冷卻的鳥,發出一個最後的顫動。
今年的暮春,我忽然接到育初寄來的一張明片;「子愷兄:楊君伯豪於十八年三月十二日上午四時半逝世。特此奉聞。範育初白。」後麵又有小字附註:「初以其夫人分娩,雇一傭婦,不料此傭婦已患喉痧在身,轉輾傳染,及其子女。以致一女(九歲)一子(七歲)相繼死亡。伯豪憂傷之餘,亦罹此疾,遂致不起。痛戰!知兄與彼交好,故為縷述之。又及。」我讀了這明片,心緒非常紊亂:我驚訝他的死去的匆遽;可惜我們的塵緣的告終;但想起了在世的境遇,又慶幸他從此可以解脫了。
後來舜五也來信,告訴我伯豪的死耗,並且發起為他在餘姚教育會開追悼會,徵求我的弔唁。澤民從上海迴餘姚去辦伯豪的追悼會。我準擬托他帶一點挽祭的聯額去掛在伯豪的追悼會中,以結束我們的交情。但這實在不能把我的這紊亂的心緒整理為韻文或對句而作為伯豪的靈前的裝飾品,終於讓澤民空手去了。伯豪如果有靈,我想他不會責備我的不弔,也許他嫌惡這追悼會,同他學生時代的嫌惡分數與等第一樣。
世間不複有伯豪的影蹤了。自然界少了一個贅累,人類界少了一個笑柄,世間似乎比從前安靜了些。我少了這個私淑的朋友,雖然仍舊戰戰兢兢地在度送我的恐懼與服從的日月,然而一種對於世間的反感,對於人類的嫌惡,和對於生活的厭倦,在我胸中日漸堆積起來了。
陋巷
杭州的小街道都稱為巷。這名稱是我們故鄉所沒有的。我幼時初到杭州,對於這巷字頗注意。我以前在書上讀到顏子「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的時候,常疑所謂「陋巷」,不知是甚樣的去處。想來大約是一條坍圯、齷齪而狹小的弄,為靈氣所鍾而居了顏子的。我們故鄉盡不乏坍圯、齷齪、狹小的弄,但都不能使我想像做陋巷。及到了杭州,看見了巷的名稱,才在想像中確定顏子所居的地方,大約是這種巷裏。每逢走過這種巷,我常懷疑那頹垣破壁的裏麵,也許隱居著今世的顏子。就中有一條巷,是我所認為陋巷的代表的。隻要說起陋巷兩字,我腦中會立刻浮出這巷的光景來。其實我隻到過這陋巷裏三次,不過這三次的印象都很清楚,現在都寫得出來。
第一次我到這陋巷裏,是將近二十年前的事。那時我隻十七八歲,正在杭州的師範學校裏讀書。我的藝術科教師l先生1似乎嫌藝術的力道薄弱,過不來他的精神生活的癮,把圖畫音樂的書籍用具送給我們,自己到山裏去斷了十七天食,迴來又研究佛法,預備出家了。在出家前的某日,他帶了我到這陋巷裏去訪問m先生1。我跟著l先生走進這陋巷中的一間老屋,就看見一位身材矮胖而滿麵須髯的中年男子從裏麵走出來應接我們。我被介紹,向這位先生一鞠躬,就坐在一隻椅子上聽他們的談話。我其實全然聽不懂他們的話,隻是斷片地聽到什麽「楞嚴」、「圓覺」等名詞,又有一個英語「philosophy」2出現在他們的談話中。這英語是我當時新近記誦的,聽到時怪有興味。可是話的全體的意義我都不解。這一半是因為l先生打著天津白,m先生則叫工人倒茶的時候說純粹的紹興土白,麵對我們談話時也作北腔的方言,在我都不能完全通用。當時我想,你若肯把我當作倒茶的工人,我也許還能聽得懂些。但這話不好對他說,我隻得假裝靜聽的樣子坐著,其實我在那裏偷看這位初見的m先生的狀貌。他的頭圓而大,腦部特別豐隆,假如身體不是這樣矮胖,一定負載不起。他的眼不象l先生的眼纖細,圓大而炯炯發光,上眼簾彎成一條堅緻有力的弧線,切著下麵的深黑的瞳子。他的須髯從左耳根緣著臉孔一直掛到右耳根,顏色與眼瞳一樣深黑。我當時正熱中於木炭畫,我覺得他的肖像宜用木炭描寫,但那堅緻有力的眼線,是我的木炭所描不出的。我正在這樣觀察的時候,他的談話中突然發出哈哈的笑聲。我驚奇他的笑聲響亮而愉快,同他的話聲全然不接,好象是兩個人的聲音。他一麵笑,一麵用炯炯發光的眼黑顧視到我。我正在對他作繪畫的及音樂的觀察,全然沒有知道可笑的理由,但因假裝著靜聽的樣子,不能漠然不動;又不好意思問他「你有什麽好笑」而請他重說一遍,隻得再假裝領會的樣子,強顏作笑。他們當然不會考問我領會到如何程度,但我自己問心,很是慚愧。我慚愧我的裝腔作笑,又痛恨自己何以聽不懂他們的話。他們的話愈談愈長,m先生的笑聲愈多愈響,同時我的愧恨也愈積愈深。從進來到辭去,一向做個懷著愧恨的傀儡,冤枉地被帶到這陋巷中的老屋裏來擺了幾個鍾頭。第二次我到這陋巷,在於前年,是做傀儡之後十六年的事了。這十六七年之間,我東奔西走地餬口於四方,多了妻室和一群子女,少了一個母親;m先生則十餘年如一日,長是孑然一身地隱居在這陋巷的老屋裏。我第二次見他,是前年的清明日,我是代l先生送兩塊印石而去的。我看見陋巷照舊是我所想像的顏子的居處,那老屋也照舊古色蒼然。m先生的音容和十餘年前一樣,堅緻有力的眼簾,炯炯發光的黑瞳,和響亮而愉快的談笑聲。但是聽這談笑聲的我,與前大異了。我對於他的話,方言不成問題,意思也完全懂得了。象上次做傀儡的苦痛,這會已經沒有,可是另感到一種更深的苦痛:我那時初失母親——從我孩提時兼了父職撫育我到成人,而我未曾有涓埃的報答的母親——痛恨之極,心中充滿了對於無常的悲憤和疑惑。自己沒有解除這悲和疑的能力,便墮入了頹唐的狀態。我隻想跟著孩子們到山巔水濱去pic1,以暫時忘卻我的苦痛,而獨怕聽接觸人生根本問題的話。我是明知故犯地墮落了。但我的墮落在我所處的社會環境中頗能隱藏。因為我每天還為了餬口而讀幾頁書,寫幾小時的稿,長年除葷戒酒,不看戲,又不賭博,所有的嗜好隻是每天吸半聽美麗牌香菸,吃些糖果,買些玩具同孩子們弄弄。在我所處的社會環境中的人看來,這樣的人非但不墮落,著實是有淘剩的。但m先生的嚴肅的人生,顯明地襯出了我的墮落。他和我談起我所作而他所序的《護生畫集》,勉勵我;知道我抱著風木之悲,又為我解說無常,勸慰我。其實我不須聽他的話,隻要望見他的顏色,已覺羞愧得無地自容了。我心中似有一團「剪不斷,理還亂」的絲,因為解不清楚,用紙包好了藏著。m先生的態度和說話,著力地在那裏發開我這紙包來。我在他麵前漸感局促不安,坐了約一小時就告辭。當他送我出門的時候,我感到與十餘年前在這裏做了幾小時傀儡而解放出來時同樣愉快的心情。我走出那陋巷,看見街角上停著一輛黃包車,便不問價錢,跨了上去。仰看天色晴明,決定先到采芝齋買些糖果,帶了到六和塔去度送這清明日。但當我晚上拖了疲倦的肢體而迴到旅館的時候,想起上午所訪問的主人,熱烈地感到畏敬的親愛。我準擬明天再去訪他,把心中的紙包打開來給他看。但到了明朝,我的心又全被西湖的春色所占據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