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幾天的氣氛相當緊張,看來那個司機挨處分是沒有什麽問題的了。人們都那麽說。
這時候,張經武出來說話了:“這不是一件什麽政治問題,誰保證不了永遠不出事故。我看這情況比較特殊,不能太責怪司機同誌了。”
有他出來說話,司機的問題自然就很快解脫了。
人們也從此得出了一看法——張代表真是個寬厚的人!
就是這樣一位經曆豐富、性格溫和,待人寬厚的將軍在“文化大革命”中,沒有給親人留下一句話就離他們而去了。
這不能不令人們生出許多的懷疑。
更可氣的是,他的骨灰也不知被中央專案組“一辦”弄到了什麽地方,至今無法尋找。
我們接觸了有關他晚年的材料以後,我們不禁震驚了!這是一位怎樣剛正不阿的將軍,這又是一位怎樣個性鮮明的將軍!
他究竟是怎麽死的
1978年年末,張經武的夫人楊崗從秦城監獄放出來以後,就和孩子們四處奔走,尋找張經武的骨灰——他們知道,張經武在1971年就不在世了,但作為他的親人,他們很想找到他的骨灰,很想知道張經武究竟是怎麽死的。他們看到的是當時的中央專案組“一辦”給統戰部發的一張死亡通知書,上麵稱:張經武因心髒病複發,搶救無效,於10月27日去世。
他們對這個通知是懷疑的,他們知道張經武被監護時,身體很好,沒有什麽大病。
於是她就和兒子女兒開始了漫長的尋訪調查。
他們先找到了原統戰部“五一六”專案組的一位女負責人。她說,張經武死在北京軍區總醫院。楊崗和兒子直奔東四六條北京軍區總醫院,想查找張經武的病曆。查了半天也沒找到張經武的名字。
門診部的王主任告訴他們:“文革期間衛戍區送來的病人都用代號,還是去問問他的代號是什麽。”
代號沒問到,卻得到了另外一條線索——張經武不是死在北京軍區總醫院,而是在三裏屯附近衛戍區的一個師醫院。
他們又驅車來到這個醫院的醫務處,查到了一張代號為56號的病曆,上麵寫著:患者企圖自殺,自撞牆自殺未成,將右臂撞傷,左肘關節脫臼,5月1日送積水潭醫院。
楊崗以為搞錯了,問:“這是他的病曆嗎?”
當時的副院長劉芝榮告拆她:“沒有錯,聽說這個老頭在西藏工作了好多年,後來還是中央人民政府駐西藏代表,那時一說56號就都知道是張經武。”
“他是不是死在這個醫院裏的?”
“是的。”
“他1971年死在這裏,隻有幾年的時間,怎麽能沒那時的病曆呢?”楊崗問。
劉副院長迴憶道:“他是在絕食七八天後的一個下午抬來的,眼睛已經閉上了,幾乎聽不到唿吸,因血管已癟輸不進血,很快就死了,沒有病曆。我去轉了一下,搶救時我不在場。他表現得很堅強,是反抗絕食死的。我們當時就認為這些老同誌沒有什麽問題。”
過了幾天,他們又來到這個醫院,把當時負責搶救張經武的內科主任找來,請他迴憶當時的情況。
這位主任說:“張經武送來時,唿吸心跳都沒有了。當時還是採取了搶救措施,輸液,股動脈推葡萄糖,心內注射藥物,都沒有反應,半個小時後就去世了。當時的診斷是飢餓引起的心力衰竭,他不是什麽心髒病,是餓了好幾天才送到醫院來的。太晚了。”
“當時有病曆嗎?”
“肯定有,但在什麽地方我們不知道,死後可能被中央專案組拿走了。”
……
他到底是怎麽死的,還是個謎。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當時中央一辦張經武專案組的負責人有意向中央和家屬隱瞞了張死亡的真實情況,並偽造了一死亡報告。
楊崗為搞清楚他的問題,東奔西走,找了許多的領導人。先找了李井泉,當時的人大副委員長,原來的政治局委員——他們的關係非同一般。張經武隻有一個女兒,是李井泉把自己的小兒子給了他。要李井泉向有關方麵反映張經武的事情。
楊崗找了葉帥、聶帥、徐帥和鄧小平,他們都曾經是張經武的老領導,後來的接觸也比較多,特別是鄧小平,文革前他們經常在一起打牌。請這些老同誌過問張經武的事情……
他們找到了當時的組織部長胡耀邦,敘說了張經武的一些情況。當說到張經武在受審查期間態度很壞,和專案組對抗,甚至和有的人罵了起來,因而現在有人說他不能平反時,這位容易激動的革命家忽一下站了起來,說:這說明什麽?隻能說明他是一位優秀的共產黨員!如果我們的老同誌在被關押期間都低頭認罪,讓交代什麽就交代什麽,還不知道要出多少冤假錯案?一個人就是要有氣節,寧死不屈!誰說這是罪狀?那是顛倒黑白!中央開會時,我要為張經武說話!
在多方幹預下,張經武得到了徹底平反,但他的骨灰卻由中央專案組一辦和統戰部五一六專案組個別負責人指示火葬場丟棄了。
從統戰部到中南海,僅有一路之隔,張經武走進紅牆,
又走出了紅牆,對“文化大革命”的認識進一步深化了。
</br>
這時候,張經武出來說話了:“這不是一件什麽政治問題,誰保證不了永遠不出事故。我看這情況比較特殊,不能太責怪司機同誌了。”
有他出來說話,司機的問題自然就很快解脫了。
人們也從此得出了一看法——張代表真是個寬厚的人!
就是這樣一位經曆豐富、性格溫和,待人寬厚的將軍在“文化大革命”中,沒有給親人留下一句話就離他們而去了。
這不能不令人們生出許多的懷疑。
更可氣的是,他的骨灰也不知被中央專案組“一辦”弄到了什麽地方,至今無法尋找。
我們接觸了有關他晚年的材料以後,我們不禁震驚了!這是一位怎樣剛正不阿的將軍,這又是一位怎樣個性鮮明的將軍!
他究竟是怎麽死的
1978年年末,張經武的夫人楊崗從秦城監獄放出來以後,就和孩子們四處奔走,尋找張經武的骨灰——他們知道,張經武在1971年就不在世了,但作為他的親人,他們很想找到他的骨灰,很想知道張經武究竟是怎麽死的。他們看到的是當時的中央專案組“一辦”給統戰部發的一張死亡通知書,上麵稱:張經武因心髒病複發,搶救無效,於10月27日去世。
他們對這個通知是懷疑的,他們知道張經武被監護時,身體很好,沒有什麽大病。
於是她就和兒子女兒開始了漫長的尋訪調查。
他們先找到了原統戰部“五一六”專案組的一位女負責人。她說,張經武死在北京軍區總醫院。楊崗和兒子直奔東四六條北京軍區總醫院,想查找張經武的病曆。查了半天也沒找到張經武的名字。
門診部的王主任告訴他們:“文革期間衛戍區送來的病人都用代號,還是去問問他的代號是什麽。”
代號沒問到,卻得到了另外一條線索——張經武不是死在北京軍區總醫院,而是在三裏屯附近衛戍區的一個師醫院。
他們又驅車來到這個醫院的醫務處,查到了一張代號為56號的病曆,上麵寫著:患者企圖自殺,自撞牆自殺未成,將右臂撞傷,左肘關節脫臼,5月1日送積水潭醫院。
楊崗以為搞錯了,問:“這是他的病曆嗎?”
當時的副院長劉芝榮告拆她:“沒有錯,聽說這個老頭在西藏工作了好多年,後來還是中央人民政府駐西藏代表,那時一說56號就都知道是張經武。”
“他是不是死在這個醫院裏的?”
“是的。”
“他1971年死在這裏,隻有幾年的時間,怎麽能沒那時的病曆呢?”楊崗問。
劉副院長迴憶道:“他是在絕食七八天後的一個下午抬來的,眼睛已經閉上了,幾乎聽不到唿吸,因血管已癟輸不進血,很快就死了,沒有病曆。我去轉了一下,搶救時我不在場。他表現得很堅強,是反抗絕食死的。我們當時就認為這些老同誌沒有什麽問題。”
過了幾天,他們又來到這個醫院,把當時負責搶救張經武的內科主任找來,請他迴憶當時的情況。
這位主任說:“張經武送來時,唿吸心跳都沒有了。當時還是採取了搶救措施,輸液,股動脈推葡萄糖,心內注射藥物,都沒有反應,半個小時後就去世了。當時的診斷是飢餓引起的心力衰竭,他不是什麽心髒病,是餓了好幾天才送到醫院來的。太晚了。”
“當時有病曆嗎?”
“肯定有,但在什麽地方我們不知道,死後可能被中央專案組拿走了。”
……
他到底是怎麽死的,還是個謎。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當時中央一辦張經武專案組的負責人有意向中央和家屬隱瞞了張死亡的真實情況,並偽造了一死亡報告。
楊崗為搞清楚他的問題,東奔西走,找了許多的領導人。先找了李井泉,當時的人大副委員長,原來的政治局委員——他們的關係非同一般。張經武隻有一個女兒,是李井泉把自己的小兒子給了他。要李井泉向有關方麵反映張經武的事情。
楊崗找了葉帥、聶帥、徐帥和鄧小平,他們都曾經是張經武的老領導,後來的接觸也比較多,特別是鄧小平,文革前他們經常在一起打牌。請這些老同誌過問張經武的事情……
他們找到了當時的組織部長胡耀邦,敘說了張經武的一些情況。當說到張經武在受審查期間態度很壞,和專案組對抗,甚至和有的人罵了起來,因而現在有人說他不能平反時,這位容易激動的革命家忽一下站了起來,說:這說明什麽?隻能說明他是一位優秀的共產黨員!如果我們的老同誌在被關押期間都低頭認罪,讓交代什麽就交代什麽,還不知道要出多少冤假錯案?一個人就是要有氣節,寧死不屈!誰說這是罪狀?那是顛倒黑白!中央開會時,我要為張經武說話!
在多方幹預下,張經武得到了徹底平反,但他的骨灰卻由中央專案組一辦和統戰部五一六專案組個別負責人指示火葬場丟棄了。
從統戰部到中南海,僅有一路之隔,張經武走進紅牆,
又走出了紅牆,對“文化大革命”的認識進一步深化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