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人到了晚年容易固執,很難接受新鮮事物,更難承認自己的錯誤。這話雖然有道理,但在譚老闆身上卻完全不是這麽迴事!
他接受了中國農村的新變化,並熱情肯定,加以讚揚。而對自己在職在位的失誤,毫不避諱,表現出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的博大胸懷。
譚老闆從農村迴京以後,以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身份,接見中國、聯邦德國經濟混合委員會農業糧食工作小組德方組長、聯邦德國農業部會議國務秘書加盧斯率領的代表團。會見前,他與中國方麵的有關人士談起了農業問題,態度鮮明,充滿了自我批評精神。
這位老共產黨員的鏗鏘話語,許久留在人們的心坎上——
“過去,受極‘左’路線的影響,危害很大。現在變化了,形勢很好。雖然農業的經營形式多種多樣,但集中起來都是搞生產責任製。過去急於搞共產主義,現在看來還是現行政策符合實際情況。”
他甚至還說:“國家正在起變化,農業形勢很好,搞了生產責任製,效果好。種什麽,怎麽種,農民有了自主權。因此,也就有了責任心,今年農業有個大發展。可是,我們有相當多的幹部對推行責任製思想還不通,不贊成。這個接見室是安徽廳,安徽省今年糧棉大幅度增產。這主要是責任製的效果。”
這就是譚老闆,一位心胸寬闊、令人尊敬的老人。
譚政大將書生氣
他說:什麽“三八作風”?這很不準確,還有個三八婦女節……
降為副主任以後,他的心情是不好的,但還改不了他的“夫子”氣……
鄧小平在他的信上批示:“譚政無大錯,建議到軍委當顧問。 ”
書生氣至死不改,到了晚年,他還在為筆墨官司“較真兒”。
也許是中國文化中有儒家的傳統,所以中國曆史上不乏“儒將”。就是在共和國1955年授銜的十員大將中,也有幾個是頗具儒將風度的。而譚政大將則更是有名的“夫子”。
稱他為夫子,倒不是因為他說話總是之乎者也,也不是因為他身上有老知識分子的酸氣,更不是因為他很注重儀表,講究整潔……而是說他為人做事很有學者風度,很有知識分子的剛直和謙遜。
然而,政治家對儒將身上的書生氣是很警惕的,不是有那麽一句名言嗎:切不可書生氣十足!
還有人告誡說:莫道書生空議論,頭顱擲處血斑斑!……
當然也有人歌頌書生氣,讚美這種書生氣,多年來,不是有人以陶淵明的“不為五鬥米折腰”而自豪嗎?
譚政大將雖然身經百戰,但他身上的“書生氣”總也改不掉。直到他走完了他的人生曆程,也沒有改掉這一點。
他說:什麽“三八作風”?
這很不準確,還有個三八婦女節……
林彪是中國共產黨內很有個性的人物之一。他的個性不僅反映在他對重大事情的決斷上,也反映在他平時的講話上。他有過不少的創造——諸如“一點兩麵”、“三三製”等等。公道地講,他這種編串子的辦法,有時候還是很起作用的,起碼能使人們把很多很複雜的內容變得好記了……
但是這種歸納有時候很有片麵性,甚至會有以偏概全的問題。當然這都是我們今天來認識這個問題,在當時我們恐怕是不可能提出這個問題來的。
譚政大將就提了出來。
那還是在他就任總政治部主任不久,在廣州參加的軍委會議上,他第一次看到了“三八作風”這個說法。這是林彪的一個講話的徵求意見稿,林彪把毛澤東當年給“抗大”的題詞——“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和“團結、緊張、嚴肅、活潑”八個字來了個大概括。
譚政看了,很不以為然,他說:“這恐怕不是很準確,還有個三八婦女節,這容易說混了。需要再斟酌斟酌……”
有人提醒他,說這是林總本人的意思,不是秀才們概括的。譚政說,林總說的也不是不能改嘛!
不是他不了解林彪,他們在一起共事有幾十年了,對方是怎麽一個人都很清楚。在東北打仗的時候,林彪對政治工作的事很少過問,也還聽得進他譚政的意見。
可譚政怎麽也沒想到,林彪會把他的這個提法拿到了1960年1月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上,更沒有想到這個提法在會議的文件中出現。
譚政拿著中央的紅頭文件,看著看著就坐不住了。白紙黑字,“三八作風”直刺他的眼睛。
多年來譚政心目中“全黨服從中央”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原則。他絕不是說說而已的。對於中央的文件是不會有二話的,他趕快布置總政宣傳部做好這方麵的宣傳準備工作。
宣傳部起草了宣傳提綱,送到了譚政的案頭。
恰在這個時候,另一封信也送到了他的案頭。
這是一位當年在“抗大”學習過的幹部寫來的。他認為,如果提“三八作風”的話,那麽,“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是否應該改為“艱苦奮鬥的工作作風?”
</br>
他接受了中國農村的新變化,並熱情肯定,加以讚揚。而對自己在職在位的失誤,毫不避諱,表現出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的博大胸懷。
譚老闆從農村迴京以後,以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身份,接見中國、聯邦德國經濟混合委員會農業糧食工作小組德方組長、聯邦德國農業部會議國務秘書加盧斯率領的代表團。會見前,他與中國方麵的有關人士談起了農業問題,態度鮮明,充滿了自我批評精神。
這位老共產黨員的鏗鏘話語,許久留在人們的心坎上——
“過去,受極‘左’路線的影響,危害很大。現在變化了,形勢很好。雖然農業的經營形式多種多樣,但集中起來都是搞生產責任製。過去急於搞共產主義,現在看來還是現行政策符合實際情況。”
他甚至還說:“國家正在起變化,農業形勢很好,搞了生產責任製,效果好。種什麽,怎麽種,農民有了自主權。因此,也就有了責任心,今年農業有個大發展。可是,我們有相當多的幹部對推行責任製思想還不通,不贊成。這個接見室是安徽廳,安徽省今年糧棉大幅度增產。這主要是責任製的效果。”
這就是譚老闆,一位心胸寬闊、令人尊敬的老人。
譚政大將書生氣
他說:什麽“三八作風”?這很不準確,還有個三八婦女節……
降為副主任以後,他的心情是不好的,但還改不了他的“夫子”氣……
鄧小平在他的信上批示:“譚政無大錯,建議到軍委當顧問。 ”
書生氣至死不改,到了晚年,他還在為筆墨官司“較真兒”。
也許是中國文化中有儒家的傳統,所以中國曆史上不乏“儒將”。就是在共和國1955年授銜的十員大將中,也有幾個是頗具儒將風度的。而譚政大將則更是有名的“夫子”。
稱他為夫子,倒不是因為他說話總是之乎者也,也不是因為他身上有老知識分子的酸氣,更不是因為他很注重儀表,講究整潔……而是說他為人做事很有學者風度,很有知識分子的剛直和謙遜。
然而,政治家對儒將身上的書生氣是很警惕的,不是有那麽一句名言嗎:切不可書生氣十足!
還有人告誡說:莫道書生空議論,頭顱擲處血斑斑!……
當然也有人歌頌書生氣,讚美這種書生氣,多年來,不是有人以陶淵明的“不為五鬥米折腰”而自豪嗎?
譚政大將雖然身經百戰,但他身上的“書生氣”總也改不掉。直到他走完了他的人生曆程,也沒有改掉這一點。
他說:什麽“三八作風”?
這很不準確,還有個三八婦女節……
林彪是中國共產黨內很有個性的人物之一。他的個性不僅反映在他對重大事情的決斷上,也反映在他平時的講話上。他有過不少的創造——諸如“一點兩麵”、“三三製”等等。公道地講,他這種編串子的辦法,有時候還是很起作用的,起碼能使人們把很多很複雜的內容變得好記了……
但是這種歸納有時候很有片麵性,甚至會有以偏概全的問題。當然這都是我們今天來認識這個問題,在當時我們恐怕是不可能提出這個問題來的。
譚政大將就提了出來。
那還是在他就任總政治部主任不久,在廣州參加的軍委會議上,他第一次看到了“三八作風”這個說法。這是林彪的一個講話的徵求意見稿,林彪把毛澤東當年給“抗大”的題詞——“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和“團結、緊張、嚴肅、活潑”八個字來了個大概括。
譚政看了,很不以為然,他說:“這恐怕不是很準確,還有個三八婦女節,這容易說混了。需要再斟酌斟酌……”
有人提醒他,說這是林總本人的意思,不是秀才們概括的。譚政說,林總說的也不是不能改嘛!
不是他不了解林彪,他們在一起共事有幾十年了,對方是怎麽一個人都很清楚。在東北打仗的時候,林彪對政治工作的事很少過問,也還聽得進他譚政的意見。
可譚政怎麽也沒想到,林彪會把他的這個提法拿到了1960年1月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上,更沒有想到這個提法在會議的文件中出現。
譚政拿著中央的紅頭文件,看著看著就坐不住了。白紙黑字,“三八作風”直刺他的眼睛。
多年來譚政心目中“全黨服從中央”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原則。他絕不是說說而已的。對於中央的文件是不會有二話的,他趕快布置總政宣傳部做好這方麵的宣傳準備工作。
宣傳部起草了宣傳提綱,送到了譚政的案頭。
恰在這個時候,另一封信也送到了他的案頭。
這是一位當年在“抗大”學習過的幹部寫來的。他認為,如果提“三八作風”的話,那麽,“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是否應該改為“艱苦奮鬥的工作作風?”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