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震林是在家裏聽李富春、李先念傳達毛澤東“震怒“的情況的。
兩位老同誌在傳達時用詞是委婉的——他們的政治態度同譚老闆別無二致。可以想見這次談話的艱難。
譚震林聽得目瞪口呆。
他並沒有反對毛澤東,他還希望毛澤東聽聽老同誌們的意見,扼製一下“中央文革“的活動。誰知毛澤東竟是如此態度。
他覺得,肯定有人蒙蔽了毛澤東,應該向毛澤東麵陳一切。
老同誌們勸他冷靜一些,認真對待毛澤東的嚴厲批評。
譚震林說:“我就是要向主席講明情況!”
他又錯了。此時的毛澤東,已不再是那麽容易聽得進老同誌的逆耳忠言了。
他和毛澤東的辦公室聯繫,希望主席抽點時間同他談談。得到的答覆是最近主席很忙,等有了空,就給你打電話。
譚老闆靜靜地等待著,而辦公桌上的電話鈴卻一直沒有響。
與此同時,黨中央的“政治生活會”連續召開了7次。這7次名曰“政治生活會”實際上是對譚震林、陳毅等同誌進行批評和圍攻。
康生在會上說:“這是一種政變的預演,一種資本主義複辟的預演。”
江青咬牙切齒地說:“保護老幹部,就是保護一小撮叛徒、特務。”
陳伯達說:“這是自上而下地複辟資本主義,這是顛覆無產階級專政!”
……
麵對重重壓力,譚震林沒有退縮,也沒有屈服,他用“檢討”的形式,繼續抗爭著,直到不讓他再參加會議。
人民大會堂的萬人批鬥大會上,譚震林寧死不肯低頭,
有人動手打了他一個耳光,他說,這件事我永生不能忘。
譚老闆從來沒有像這段日子這樣苦悶過。
他吃過飯,就坐在辦公桌前,既不讀書,也不看報,連聽收音機的習慣也改變了。他拿著一枝鉛筆,在紙上寫著,劃著名。每天隻寫一頁紙。
他在寫檢討。
這檢討怎麽寫呀!以往毛澤東也批評過他。批評後他很快就能認識到自己錯在哪裏。這一迴,卻是有本質的不同。
他不承認自己“錯”了。“文化大革命”就聽任“中央文革”這樣胡鬧下去?中國就這樣混亂下去?中國共產黨的形象就這樣被他們糟蹋下去?……
他陷入了愈來愈深的苦悶之中。我們從現存的一份又一份檢討中,可以看出這位65歲的老革命家的思想軌跡。
這種苦悶似乎不難理解。他從參加革命以來,一直追隨毛澤東。他尊敬毛澤東,崇拜毛澤東,總是希望毛澤東把事情做好。在毛澤東的麾下幾十個春秋,他認定毛是個偉大人物,是出類拔萃的革命領袖。因而對毛澤東的決定和指示,他是言聽計從的。他認為,他在懷仁堂發脾氣,是維護毛澤東,按毛澤東的指示辦事的。而江青他們那些人,才是打著毛主席的旗號幹自己的勾當。
可是,毛澤東卻說,“中央文革”執行我的指示,成績是百分之九十七、九十八、九十九,錯誤是百分之一、二、三!反對“中央文革”,就是反對我!
由於他對毛澤東的崇拜,他不能不思考毛澤東的這些話,不能不反省自己的言行,不能不在夜深人靜的淩晨捫心自問:是我錯了嗎?
如果說有錯誤的話,在這件事上,隻是不該那麽衝動地發脾氣。可是,陳伯達、江青這一夥人也太氣人了。譚老闆實在是忍無可忍了。
若依著譚老闆的性格,他是真的“不幹了”。然而他畢竟是個有著幾十年黨齡的老黨員,他有著對毛澤東的盲目崇拜,他還是要在黨中央的政治生活批評會上,一次又一次地接受所謂“批評”。
在漢語詞彙中,“批評”和“批判”似有所不同。周恩來總理主持的叫做“政治生活批評會“。而“中央文革”和“左派”們對陳毅、譚震林的“批評”,絕不僅僅是同誌之間的批評與自我批評,而是一種“圍攻”。他們要譚震林承認是“反對偉大領袖毛主席和林副主席,反對中央文革,反對毛主席的戰略部署”。
譚老闆不承認反對毛主席,他們便說:“態度不好”,“拒不認錯”。譚老闆承認反對“中央文革”,他們又說“看他的反動氣焰有多麽囂張!”
……
真正想把譚震林打倒的人並不多。周恩來等同誌千方百計想讓他過關,讓他“站出來繼續革命”。許多老同誌、老部下也來做他的工作,希望他“好漢不吃眼前虧”……
1967年5月1日,北京照例舉行隆重的慶祝活動。在紅旗飄揚、金碧輝煌的天安門城樓上,譚老闆見到了很多老同誌。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悄聲對他說:
“老闆,認個錯沒什麽要緊的。誰也少不了認錯、檢討、反省。曆史總是公正的嘛……”
譚老闆握住老戰友的手,久久沒有鬆開。又有許多人走進休息室,他們隻能用目光來交流感情了。
又有一位老部下來叫他。他們相跟著走到城樓上的欄杆前。老部下沉默了一陣,才說:“老闆啊,你得檢討哇。你硬頂下去,他們就會徹底打倒你。你現在不能倒,你倒下了,我們這一大批人也就倒下了。”
</br>
兩位老同誌在傳達時用詞是委婉的——他們的政治態度同譚老闆別無二致。可以想見這次談話的艱難。
譚震林聽得目瞪口呆。
他並沒有反對毛澤東,他還希望毛澤東聽聽老同誌們的意見,扼製一下“中央文革“的活動。誰知毛澤東竟是如此態度。
他覺得,肯定有人蒙蔽了毛澤東,應該向毛澤東麵陳一切。
老同誌們勸他冷靜一些,認真對待毛澤東的嚴厲批評。
譚震林說:“我就是要向主席講明情況!”
他又錯了。此時的毛澤東,已不再是那麽容易聽得進老同誌的逆耳忠言了。
他和毛澤東的辦公室聯繫,希望主席抽點時間同他談談。得到的答覆是最近主席很忙,等有了空,就給你打電話。
譚老闆靜靜地等待著,而辦公桌上的電話鈴卻一直沒有響。
與此同時,黨中央的“政治生活會”連續召開了7次。這7次名曰“政治生活會”實際上是對譚震林、陳毅等同誌進行批評和圍攻。
康生在會上說:“這是一種政變的預演,一種資本主義複辟的預演。”
江青咬牙切齒地說:“保護老幹部,就是保護一小撮叛徒、特務。”
陳伯達說:“這是自上而下地複辟資本主義,這是顛覆無產階級專政!”
……
麵對重重壓力,譚震林沒有退縮,也沒有屈服,他用“檢討”的形式,繼續抗爭著,直到不讓他再參加會議。
人民大會堂的萬人批鬥大會上,譚震林寧死不肯低頭,
有人動手打了他一個耳光,他說,這件事我永生不能忘。
譚老闆從來沒有像這段日子這樣苦悶過。
他吃過飯,就坐在辦公桌前,既不讀書,也不看報,連聽收音機的習慣也改變了。他拿著一枝鉛筆,在紙上寫著,劃著名。每天隻寫一頁紙。
他在寫檢討。
這檢討怎麽寫呀!以往毛澤東也批評過他。批評後他很快就能認識到自己錯在哪裏。這一迴,卻是有本質的不同。
他不承認自己“錯”了。“文化大革命”就聽任“中央文革”這樣胡鬧下去?中國就這樣混亂下去?中國共產黨的形象就這樣被他們糟蹋下去?……
他陷入了愈來愈深的苦悶之中。我們從現存的一份又一份檢討中,可以看出這位65歲的老革命家的思想軌跡。
這種苦悶似乎不難理解。他從參加革命以來,一直追隨毛澤東。他尊敬毛澤東,崇拜毛澤東,總是希望毛澤東把事情做好。在毛澤東的麾下幾十個春秋,他認定毛是個偉大人物,是出類拔萃的革命領袖。因而對毛澤東的決定和指示,他是言聽計從的。他認為,他在懷仁堂發脾氣,是維護毛澤東,按毛澤東的指示辦事的。而江青他們那些人,才是打著毛主席的旗號幹自己的勾當。
可是,毛澤東卻說,“中央文革”執行我的指示,成績是百分之九十七、九十八、九十九,錯誤是百分之一、二、三!反對“中央文革”,就是反對我!
由於他對毛澤東的崇拜,他不能不思考毛澤東的這些話,不能不反省自己的言行,不能不在夜深人靜的淩晨捫心自問:是我錯了嗎?
如果說有錯誤的話,在這件事上,隻是不該那麽衝動地發脾氣。可是,陳伯達、江青這一夥人也太氣人了。譚老闆實在是忍無可忍了。
若依著譚老闆的性格,他是真的“不幹了”。然而他畢竟是個有著幾十年黨齡的老黨員,他有著對毛澤東的盲目崇拜,他還是要在黨中央的政治生活批評會上,一次又一次地接受所謂“批評”。
在漢語詞彙中,“批評”和“批判”似有所不同。周恩來總理主持的叫做“政治生活批評會“。而“中央文革”和“左派”們對陳毅、譚震林的“批評”,絕不僅僅是同誌之間的批評與自我批評,而是一種“圍攻”。他們要譚震林承認是“反對偉大領袖毛主席和林副主席,反對中央文革,反對毛主席的戰略部署”。
譚老闆不承認反對毛主席,他們便說:“態度不好”,“拒不認錯”。譚老闆承認反對“中央文革”,他們又說“看他的反動氣焰有多麽囂張!”
……
真正想把譚震林打倒的人並不多。周恩來等同誌千方百計想讓他過關,讓他“站出來繼續革命”。許多老同誌、老部下也來做他的工作,希望他“好漢不吃眼前虧”……
1967年5月1日,北京照例舉行隆重的慶祝活動。在紅旗飄揚、金碧輝煌的天安門城樓上,譚老闆見到了很多老同誌。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悄聲對他說:
“老闆,認個錯沒什麽要緊的。誰也少不了認錯、檢討、反省。曆史總是公正的嘛……”
譚老闆握住老戰友的手,久久沒有鬆開。又有許多人走進休息室,他們隻能用目光來交流感情了。
又有一位老部下來叫他。他們相跟著走到城樓上的欄杆前。老部下沉默了一陣,才說:“老闆啊,你得檢討哇。你硬頂下去,他們就會徹底打倒你。你現在不能倒,你倒下了,我們這一大批人也就倒下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