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兵團還在朝鮮呢!”
“他們馬上就會迴來的!”
就這樣,在毫無思想準備、沒有任何退縮餘地的情況下,孫繼先來到這個最初叫“靶場籌備處”,別名“炮兵營房工程建築部”的地方。
很快,在北京市東直門外左家莊設了個辦事處,有陸軍、海軍、空軍、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雷達兵、電話兵、衛生兵、文藝兵等著裝五花八門的人進出。當地老百姓經常好奇地詢問:“你們到底是什麽部隊呀,怎麽什麽樣的軍裝都穿呢?”
有一天孫繼先來到這裏,正碰上有老百姓在問一個戰士,戰士沒好氣地說:“我們是雜牌軍!”
孫繼先自嘲道:“我從正經的兵團司令成了雜牌司令了!”
“幹在戈壁灘,埋在青山頭!”
說來也是一種矛盾現象,發誓“幹在戈壁灘,埋在青山頭!”的孫繼先,對基地建在酒泉附近並不十分贊同。晚年他還說:“把基地建在這裏並非最佳選擇。”
飛彈試驗靶場的架子搭起來了,地點選定在哪裏?
統帥部責成聶榮臻元帥組織飛彈試驗靶場勘察小組。成員有聶帥秘書安東、炮兵司令員陳錫聯、工程兵司令員陳士榘、總參作戰部部長王尚榮、總後裝備部部長萬毅、二十兵團司令員孫繼先以及海軍和空軍的有關領導。
1958年年初,在料峭的寒風中,勘察小組乘坐的專機從北京出發,先向北到東三省,再飛內蒙古坦蕩的草原,到寧夏、甘肅、新疆的無垠沙漠,從上海至青島一線的海灘,到大西南崇山峻嶺……它幾乎飛遍了祖國的天涯海角。
飛機在河套以西銀川市附近盤旋,孫繼先看到,這裏背靠有糧倉之稱的“銀川”,有生命之源黃河水,有可用於建立發射基地的山嶺和荒灘。飛機在一片荒灘上降落了。勘察小組經過實地勘察,認為這是合適建場的地點。
迴到北京後,蘇聯專家卻認為,這裏的地域還不夠寬闊,地質條件還不理想等等。
又經過幾天的尋找,勘察小組又選了內蒙古自治區的額濟納地區(位於甘肅酒泉附近)的一塊地方。這裏地域開闊,有足夠的建場麵積。
蘇聯專家認為後一個地點好,孫繼先等人認為銀川附近好。兩種意見分歧嚴重,孰是孰非,很難說得清楚。孫繼先認為額濟納旗不僅交通不便,而且生存條件太差,增加了大量本來可以減少的人力、物力、財力和精力的消耗;從戰略角度看,這裏離邊境太近,又是一片開闊的平地,無險可守,機械化部隊隻要兩小時行程就可到達這裏……
軍委經過多方考慮,最後還採納了蘇聯專家意見,決定定點額濟納旗地區。
自己雖然有不同意見,但軍委作了決策,就要無條件執行。在漫長的戰爭年代,孫繼先養成了這樣的習慣和作風。此次定點,軍委決定後,他再沒有說過二話。隻是當他離休後,聽說基地的家屬孩子上學等問題還是不能很好解決的時候,他說過,要是把點定在銀川附近就沒有這問題了。
他第一次來到了戈壁灘,真正見識了“風吹石頭跑,遍地不長草,天空飛鳥絕,大雁不落腳”的景象。同行的人都在罵這裏的條件惡劣。孫繼先低頭不說話。
在額濟納旗政府所在地“青山頭”,他開口說話了,指著一片綠陰問:
“這裏為什麽是綠的?”
同行的人告訴他,祁連山融化的雪水從較深的地層流經這裏滲了出來,使這座孤零零的小出頭披上了綠裝。
他沉思良久,說:“這叫我想起在南京軍事學院時劉伯承元帥提出的口號‘幹在石頭城,埋在紫金山!’我今天也提一個口號——幹在戈壁灘,埋在青山頭——他百年之後,家人遵照他的遺願,把他的骨灰埋在了“青山頭”一側的烈士陵園。
“伸手派”
孫繼先曾經和人們說起基地初創時的情況,說:“我那時是一個光杆司令,既沒有政委,又沒有副司令,那叫‘伸手派’,要人,要錢,要設備。為要人,我幾乎踏破了總幹部部的門檻。要了政委,要副司令,要各部的部長……”
在孫繼先受命組建飛彈實驗基地任務時,國防部成立了一個“五部”。部長萬毅負責二十基地的管理工作。孫繼先去萬毅部長那裏“匯報”,萬部長心知肚明,說:“你找我,是要人要錢。我既不管人又不管錢,我到哪裏去弄啊?你要人,就直接去總政治部要,要錢嘛,恐怕找總長也不行,總長拿不出那麽多錢,隻能去找總理了!”
孫繼先又到羅瑞卿那裏“匯報”,羅總長倒幹脆,說:“我們一起去找總理吧!”
總理對發展我國的飛彈事業非常重視。在經濟狀況相當緊張的情況下一下子批了五個億,主要用於基地的基本建設,包括修專線鐵路、軍用公路和全部設備的安裝費用等等(這裏不包括購買蘇聯設備的費用,購設備屬國家大項目,是由基地報計劃,從外貿部出錢購買)。當時,周總理、羅總長用了很大精力親自抓基地建,國家有再大的困難,也要保證基地的建設。特別是周總理,頻繁召見孫繼先,詢問基地建設的進度。
</br>
“他們馬上就會迴來的!”
就這樣,在毫無思想準備、沒有任何退縮餘地的情況下,孫繼先來到這個最初叫“靶場籌備處”,別名“炮兵營房工程建築部”的地方。
很快,在北京市東直門外左家莊設了個辦事處,有陸軍、海軍、空軍、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雷達兵、電話兵、衛生兵、文藝兵等著裝五花八門的人進出。當地老百姓經常好奇地詢問:“你們到底是什麽部隊呀,怎麽什麽樣的軍裝都穿呢?”
有一天孫繼先來到這裏,正碰上有老百姓在問一個戰士,戰士沒好氣地說:“我們是雜牌軍!”
孫繼先自嘲道:“我從正經的兵團司令成了雜牌司令了!”
“幹在戈壁灘,埋在青山頭!”
說來也是一種矛盾現象,發誓“幹在戈壁灘,埋在青山頭!”的孫繼先,對基地建在酒泉附近並不十分贊同。晚年他還說:“把基地建在這裏並非最佳選擇。”
飛彈試驗靶場的架子搭起來了,地點選定在哪裏?
統帥部責成聶榮臻元帥組織飛彈試驗靶場勘察小組。成員有聶帥秘書安東、炮兵司令員陳錫聯、工程兵司令員陳士榘、總參作戰部部長王尚榮、總後裝備部部長萬毅、二十兵團司令員孫繼先以及海軍和空軍的有關領導。
1958年年初,在料峭的寒風中,勘察小組乘坐的專機從北京出發,先向北到東三省,再飛內蒙古坦蕩的草原,到寧夏、甘肅、新疆的無垠沙漠,從上海至青島一線的海灘,到大西南崇山峻嶺……它幾乎飛遍了祖國的天涯海角。
飛機在河套以西銀川市附近盤旋,孫繼先看到,這裏背靠有糧倉之稱的“銀川”,有生命之源黃河水,有可用於建立發射基地的山嶺和荒灘。飛機在一片荒灘上降落了。勘察小組經過實地勘察,認為這是合適建場的地點。
迴到北京後,蘇聯專家卻認為,這裏的地域還不夠寬闊,地質條件還不理想等等。
又經過幾天的尋找,勘察小組又選了內蒙古自治區的額濟納地區(位於甘肅酒泉附近)的一塊地方。這裏地域開闊,有足夠的建場麵積。
蘇聯專家認為後一個地點好,孫繼先等人認為銀川附近好。兩種意見分歧嚴重,孰是孰非,很難說得清楚。孫繼先認為額濟納旗不僅交通不便,而且生存條件太差,增加了大量本來可以減少的人力、物力、財力和精力的消耗;從戰略角度看,這裏離邊境太近,又是一片開闊的平地,無險可守,機械化部隊隻要兩小時行程就可到達這裏……
軍委經過多方考慮,最後還採納了蘇聯專家意見,決定定點額濟納旗地區。
自己雖然有不同意見,但軍委作了決策,就要無條件執行。在漫長的戰爭年代,孫繼先養成了這樣的習慣和作風。此次定點,軍委決定後,他再沒有說過二話。隻是當他離休後,聽說基地的家屬孩子上學等問題還是不能很好解決的時候,他說過,要是把點定在銀川附近就沒有這問題了。
他第一次來到了戈壁灘,真正見識了“風吹石頭跑,遍地不長草,天空飛鳥絕,大雁不落腳”的景象。同行的人都在罵這裏的條件惡劣。孫繼先低頭不說話。
在額濟納旗政府所在地“青山頭”,他開口說話了,指著一片綠陰問:
“這裏為什麽是綠的?”
同行的人告訴他,祁連山融化的雪水從較深的地層流經這裏滲了出來,使這座孤零零的小出頭披上了綠裝。
他沉思良久,說:“這叫我想起在南京軍事學院時劉伯承元帥提出的口號‘幹在石頭城,埋在紫金山!’我今天也提一個口號——幹在戈壁灘,埋在青山頭——他百年之後,家人遵照他的遺願,把他的骨灰埋在了“青山頭”一側的烈士陵園。
“伸手派”
孫繼先曾經和人們說起基地初創時的情況,說:“我那時是一個光杆司令,既沒有政委,又沒有副司令,那叫‘伸手派’,要人,要錢,要設備。為要人,我幾乎踏破了總幹部部的門檻。要了政委,要副司令,要各部的部長……”
在孫繼先受命組建飛彈實驗基地任務時,國防部成立了一個“五部”。部長萬毅負責二十基地的管理工作。孫繼先去萬毅部長那裏“匯報”,萬部長心知肚明,說:“你找我,是要人要錢。我既不管人又不管錢,我到哪裏去弄啊?你要人,就直接去總政治部要,要錢嘛,恐怕找總長也不行,總長拿不出那麽多錢,隻能去找總理了!”
孫繼先又到羅瑞卿那裏“匯報”,羅總長倒幹脆,說:“我們一起去找總理吧!”
總理對發展我國的飛彈事業非常重視。在經濟狀況相當緊張的情況下一下子批了五個億,主要用於基地的基本建設,包括修專線鐵路、軍用公路和全部設備的安裝費用等等(這裏不包括購買蘇聯設備的費用,購設備屬國家大項目,是由基地報計劃,從外貿部出錢購買)。當時,周總理、羅總長用了很大精力親自抓基地建,國家有再大的困難,也要保證基地的建設。特別是周總理,頻繁召見孫繼先,詢問基地建設的進度。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