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廣場上沸騰了。歡唿聲、口號聲此起彼伏。
按照事先的規定,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要親手升起共和國的國旗。他大步走到升旗的按鈕下,按動按鈕,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廣場上鳴禮炮28響。
驚天動地的禮炮聲,使人們看到,中國人民真的站起來了!
此時此刻,領袖的心情是激動的,群眾的心情也是激動的。他們浴血奮戰幾十年,終於迎來了共和國的成立,也就是說,他們用不到30年的時間,打下了一個新的天下,還有什麽比這更令人激動的嗎?
緊接著,是空前的閱兵式。
朱德總司令下達閱兵令,代總參謀長聶榮臻率領受閱部隊接受最高統帥的檢閱。是軍威,也是特定的環境的作用,廣場上一點聲音都沒有,隻能聽到方隊整齊的腳步聲。
毛澤東看著這雄壯的隊伍,舉起了指揮千軍萬馬的手臂,向這支英雄的隊伍敬禮。
閱兵到黃昏才結束。群眾遊行便在“團結就是力量”等歌聲中開始了。整個廣場上燈籠火把,匯成一片歡樂的海洋。
這天,廣場上最動人的口號是“毛主席萬歲!”
這個口號之所以喊出來,完全是出自人們的內心。人們已經無法用別的語言來表達他們對毛主席的熱愛和敬仰之情了。
曾經有人考證過,“萬歲”這個詞,是有點封建主義的味道,及至後來的“萬壽無疆”,則更是舊時代的產物。不知為什麽,人們那時偏偏選擇了它。
當一個人被千百群眾高唿萬歲的時候,他的心情一定是不平靜的。這天毛澤東自始至終站在城樓上,始終舉手向群眾致意。麵對群眾的萬歲聲,他忍不住朝群眾喊:“同誌們萬歲!”
當青年學生組成的遊行隊伍通過金水橋的時候,毛主席對他們喊:“青年同誌們萬歲!”青年學生更加狂熱地高唿:“毛主席萬歲!”毛澤東走到擴音器前,說:“把水銀燈打開,我要看看學生們的隊伍。”
霎時,水銀燈亮了,青年學生更加興奮,幾乎把嗓子喊啞了……
這次上天安門,不是正常的慶典,因而更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他自己心中究竟是如何想的,他並沒有表現出來。
在中國,許多人都記得1966年的8月18日。
特別是曾經風雲一時的“紅衛兵”。
這是毛澤東第一次接見“紅衛兵”。
在這之前的幾天裏,中國的政治舞台上發生了很多很重大的變化,叫許多政治家和中國的老百姓都目瞪口呆……
8月9日,中共中央發表了十六條即“中共中央關於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
8月10日,下午7時,毛澤東突然出現在中南海西門的接待站,會見首都革命群眾。在群眾的簇擁下,他老人家健步走上講台,用洪亮的聲音說:
“你們要關心國家大事,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
這句話被當作最新指示,發表在當時的大小報刊上。
毛澤東走上講台的時候,群眾真誠地高唿:“毛主席萬歲!毛主席萬歲!”
毛澤東也高興地喊:“同誌們萬歲!”“同誌們好!”
有人說:毛澤東不是8次接見紅衛兵,而是9次,那是把這次也算上了。
應該說,這一次雖不是正式接見,也是他發動“文化大革命”的一次重要活動。
1966年8月18日是中國曆史上不同尋常的一天。
清晨5時,太陽還沒有照射到天安門廣場,毛澤東就出現在天安門上。
此時的天安門廣場,已經是紅色的海洋,來自北京、哈爾濱、長沙、南京等地的紅衛兵,早已等候在這裏了。——他們在淩晨接到通知,毛澤東主席將在這裏接見他們。那個時候,毛澤東的形象正在被神化,能夠見到他老人家將是怎樣的心情,恐怕現在的人是很難體會的了。
7時30分,中共中央文化革命小組組長陳伯達宣布大會開始。
毛澤東站在天安門城樓上,看著林彪、周恩來對100萬紅衛兵講話。
林彪拖著長長的湖北腔,講了人們聽來還有些生疏的一些話。從此這個有些病態的聲音,在中國的政治舞台上迴蕩了很久很久……
他們講話後,遊行就開始了,毛澤東看著沸騰的人群,高興地對林彪說:
“這次運動規模很大,確實把群眾發動起來了,對於全國人民的思想革命化,有很大的意義。”
林彪當時說了些什麽,我們不得而知。
這隻是當時報導了的事情,至於發生在天安門城樓上而沒有報導的事情,人們就隻能聽小道消息了。
這天,有1500名紅衛兵上了天安門城樓。這對他們說來是天大的榮耀。他們能夠近距離地看到毛澤東和他的親密戰友。
清華附中的紅衛兵宋彬彬這天成了知名人物——還在大會沒有結束的時候,她突然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能不能把紅衛兵的紅袖章套在毛主席的衣袖上?
她跑到會議主持人那裏,提出了這個想法。
會議主持人想了一下,說好,就領她走到了毛澤東的身邊。
“紅衛兵小將要給您戴紅袖章。”
毛澤東笑了,把他的右手伸了過來。
</br>
按照事先的規定,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要親手升起共和國的國旗。他大步走到升旗的按鈕下,按動按鈕,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廣場上鳴禮炮28響。
驚天動地的禮炮聲,使人們看到,中國人民真的站起來了!
此時此刻,領袖的心情是激動的,群眾的心情也是激動的。他們浴血奮戰幾十年,終於迎來了共和國的成立,也就是說,他們用不到30年的時間,打下了一個新的天下,還有什麽比這更令人激動的嗎?
緊接著,是空前的閱兵式。
朱德總司令下達閱兵令,代總參謀長聶榮臻率領受閱部隊接受最高統帥的檢閱。是軍威,也是特定的環境的作用,廣場上一點聲音都沒有,隻能聽到方隊整齊的腳步聲。
毛澤東看著這雄壯的隊伍,舉起了指揮千軍萬馬的手臂,向這支英雄的隊伍敬禮。
閱兵到黃昏才結束。群眾遊行便在“團結就是力量”等歌聲中開始了。整個廣場上燈籠火把,匯成一片歡樂的海洋。
這天,廣場上最動人的口號是“毛主席萬歲!”
這個口號之所以喊出來,完全是出自人們的內心。人們已經無法用別的語言來表達他們對毛主席的熱愛和敬仰之情了。
曾經有人考證過,“萬歲”這個詞,是有點封建主義的味道,及至後來的“萬壽無疆”,則更是舊時代的產物。不知為什麽,人們那時偏偏選擇了它。
當一個人被千百群眾高唿萬歲的時候,他的心情一定是不平靜的。這天毛澤東自始至終站在城樓上,始終舉手向群眾致意。麵對群眾的萬歲聲,他忍不住朝群眾喊:“同誌們萬歲!”
當青年學生組成的遊行隊伍通過金水橋的時候,毛主席對他們喊:“青年同誌們萬歲!”青年學生更加狂熱地高唿:“毛主席萬歲!”毛澤東走到擴音器前,說:“把水銀燈打開,我要看看學生們的隊伍。”
霎時,水銀燈亮了,青年學生更加興奮,幾乎把嗓子喊啞了……
這次上天安門,不是正常的慶典,因而更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他自己心中究竟是如何想的,他並沒有表現出來。
在中國,許多人都記得1966年的8月18日。
特別是曾經風雲一時的“紅衛兵”。
這是毛澤東第一次接見“紅衛兵”。
在這之前的幾天裏,中國的政治舞台上發生了很多很重大的變化,叫許多政治家和中國的老百姓都目瞪口呆……
8月9日,中共中央發表了十六條即“中共中央關於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
8月10日,下午7時,毛澤東突然出現在中南海西門的接待站,會見首都革命群眾。在群眾的簇擁下,他老人家健步走上講台,用洪亮的聲音說:
“你們要關心國家大事,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
這句話被當作最新指示,發表在當時的大小報刊上。
毛澤東走上講台的時候,群眾真誠地高唿:“毛主席萬歲!毛主席萬歲!”
毛澤東也高興地喊:“同誌們萬歲!”“同誌們好!”
有人說:毛澤東不是8次接見紅衛兵,而是9次,那是把這次也算上了。
應該說,這一次雖不是正式接見,也是他發動“文化大革命”的一次重要活動。
1966年8月18日是中國曆史上不同尋常的一天。
清晨5時,太陽還沒有照射到天安門廣場,毛澤東就出現在天安門上。
此時的天安門廣場,已經是紅色的海洋,來自北京、哈爾濱、長沙、南京等地的紅衛兵,早已等候在這裏了。——他們在淩晨接到通知,毛澤東主席將在這裏接見他們。那個時候,毛澤東的形象正在被神化,能夠見到他老人家將是怎樣的心情,恐怕現在的人是很難體會的了。
7時30分,中共中央文化革命小組組長陳伯達宣布大會開始。
毛澤東站在天安門城樓上,看著林彪、周恩來對100萬紅衛兵講話。
林彪拖著長長的湖北腔,講了人們聽來還有些生疏的一些話。從此這個有些病態的聲音,在中國的政治舞台上迴蕩了很久很久……
他們講話後,遊行就開始了,毛澤東看著沸騰的人群,高興地對林彪說:
“這次運動規模很大,確實把群眾發動起來了,對於全國人民的思想革命化,有很大的意義。”
林彪當時說了些什麽,我們不得而知。
這隻是當時報導了的事情,至於發生在天安門城樓上而沒有報導的事情,人們就隻能聽小道消息了。
這天,有1500名紅衛兵上了天安門城樓。這對他們說來是天大的榮耀。他們能夠近距離地看到毛澤東和他的親密戰友。
清華附中的紅衛兵宋彬彬這天成了知名人物——還在大會沒有結束的時候,她突然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能不能把紅衛兵的紅袖章套在毛主席的衣袖上?
她跑到會議主持人那裏,提出了這個想法。
會議主持人想了一下,說好,就領她走到了毛澤東的身邊。
“紅衛兵小將要給您戴紅袖章。”
毛澤東笑了,把他的右手伸了過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