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用‘潛’了。你知道不知道,自從一次潛艇觸礁下沉後,潛艇兵都不再說‘沉’字,就像艦艇兵吃龜時不說‘翻過來’、航空兵不說‘一路順風’一樣。”艇長說。
我一愣,好半天說不出話來——幸好沒用那個“沉”字!
“他怎麽不跟我講明呢?”
“你也不想想,這些忌諱都是沒有科學根據的,他那麽大的首長,怎麽能說呢?”
小山村
沈祖連
小山村,樹綠水清,開門見山,山路彎彎,早有鳥兒啁啾,晚有山霧繚繞。雖然遠離城市,缺乏城裏的物質文明,可他們卻也一代代地繁衍了下來。
小山村是和諧的。小山村有一個雜貨店,這就是城裏的百貨商場、超市;小山村有個肉攤,這就是城裏的菜市場;小山村有一個小酒館,這就是城裏的飯店酒家;小山村有間小屋,小孩在這裏認字,這就是城裏的學校;小山村還有一個衛生室,這就是城裏的醫院。而我的故事,就是在這個衛生室裏發生的。
醫生的拿手技術是治療各種疼痛,凡腰痛腿痛手腳痛及各種無名腫痛,經他治理,沒有不好的,這是他祖上傳下的絕技。與其說醫生的醫術高明,不如說是醫生的藥物獨特。凡此種種疼痛,醫生總要使用一種很獨特的草藥叫“一粒珍珠”,也叫“一粒金丹”。剛從土裏挖出時,呈銀白色,就像一顆顆珍珠,而經太陽一曬,便慢慢變成金黃,活脫脫一顆顆金丹。看不出這小物竟有神奇功能,病人痛得咧著嘴來,經過一番撥弄,多是笑著走出去的。
據說是醫生的先祖當年遊曆海南,在五指山遇到奇人,才得此偏方。到了醫生手上,已傳了四代。幾代人都有著極好的口碑,為人解痛,不圖索取,一家人始終住著那座低矮小瓦房。不過小瓦房也沒什麽不好,小村人也全都住這種小瓦房。
當然,既是小山村獨家醫院,隻憑一個單方是不行的,見天有幾個這樣的病人?多數是感冒發熱傷風咳嗽,於是,醫生也就附設了內科外科兒科婦科,這樣每天看病抓藥的人就門庭若市了。
不管怎樣,醫生總是有條不紊地工作,他在門口設個排隊處,那排隊方式竟也獨特,每人一塊瓦片,或正方形或長方形或不規則形,上麵也用瓦片寫著一個號。瓦片做筆,瓦片做紙,寫出的號碼倒也清晰可辨。每次進來一個人,隻要你拿出瓦片,那號碼是不會錯的,依次順序,不亂不棄。來的都是本村本鄉,再急也得排隊,除非別人主動讓你,否則還真不好意思插隊。
這天來了輛小轎車,賊黑賊黑的,一直開到了衛生室門口。車裏下來一個年輕人,再打開右邊的門,扶出另外一個人。被扶的是個上了年紀的男人,頭發都變白了。看他一手支著腰胯,一定是痛得不輕。醫生正在給村人看病,門外集著一堆手拿瓦片的村人,來人自然沒有瓦片。坐在最外邊的黎三問,是來看病嗎?
是啊,不看病跑來幹什麽?
是的,不看病來這兒幹什麽。說得平常,可村人都不大喜歡這種大大咧咧的樣子。黎三隨手遞給他一塊瓦片,他卻不要,擠到前麵,先是掏出煙,順手抽出一支,塞到醫生嘴上,隨手打著火機遞過去,不由你不抽。一口噴出來的白煙,使得整屋都香了起來。醫生說,啥煙,這麽香?
香嗎?那就留給你慢慢抽。那人將那包煙放到了桌上,告訴你,大中華,三塊五一支。
啊?那可不敢要啊。
那算什麽。我們路遠,先幫個忙,讓我們看吧。
醫生稍顯為難地看了看外邊手持瓦片的村人。村人見來人也不多,就一個,也就默許了。
大概一刻鍾,看好了,那人將一張大票留在桌上,問,夠了嗎?
要不了這麽多,我找你。
不用找了。說著便扶著男人往外走。那人走了,秩序又恢複了正常。
過了幾天,那人又來了。照樣是不用瓦片,照樣留下一包好煙,照樣先看,照樣是給了一張大錢。隻是在走時,向醫生要了這裏的電話。
好幾天沒見那人來了。這天有人跑來叫醫生到大隊部去接電話。醫生停下了正在看的病人,出去了。好一會兒迴來,跟村人說,真對不起,我有點事得到城裏一趟,明天迴來。說著收拾東西,匆匆出門,村人便隻好將手裏的瓦片放下,反正也沒啥大病,明天就明天吧。
到了第二天,醫生真的迴來了,是那輛賊黑賊黑的小車送迴來的。於是瓦片又派上了用場。又過了十來天,那輛賊黑賊黑的車又來了,是那個開車的單獨來的。醫生看看手拿瓦片的村人,雖然眼裏掠過了一絲內疚,還是上了那車一溜煙地走了。從此,醫生十天半月也不迴來一次,迴來也是匆匆地小住一夜,第二天又走了。村人也再不用瓦片了。
半年之後,小山村裏出現了一幢小洋樓,那是醫生家的。
小洋樓麵對小瓦房,鶴立雞群,自成風景。隻是村人每每路過,那眼睛總是斜視的。
威風
相裕亭
東家做鹽的生意。
東家不問鹽的事。
十裏鹽場,上百頃白花花的鹽灘,全都是他的大管家陳三和他的三姨太掌管著。
東家好賭,常到幾十裏外的鎮上去賭。
</br>
我一愣,好半天說不出話來——幸好沒用那個“沉”字!
“他怎麽不跟我講明呢?”
“你也不想想,這些忌諱都是沒有科學根據的,他那麽大的首長,怎麽能說呢?”
小山村
沈祖連
小山村,樹綠水清,開門見山,山路彎彎,早有鳥兒啁啾,晚有山霧繚繞。雖然遠離城市,缺乏城裏的物質文明,可他們卻也一代代地繁衍了下來。
小山村是和諧的。小山村有一個雜貨店,這就是城裏的百貨商場、超市;小山村有個肉攤,這就是城裏的菜市場;小山村有一個小酒館,這就是城裏的飯店酒家;小山村有間小屋,小孩在這裏認字,這就是城裏的學校;小山村還有一個衛生室,這就是城裏的醫院。而我的故事,就是在這個衛生室裏發生的。
醫生的拿手技術是治療各種疼痛,凡腰痛腿痛手腳痛及各種無名腫痛,經他治理,沒有不好的,這是他祖上傳下的絕技。與其說醫生的醫術高明,不如說是醫生的藥物獨特。凡此種種疼痛,醫生總要使用一種很獨特的草藥叫“一粒珍珠”,也叫“一粒金丹”。剛從土裏挖出時,呈銀白色,就像一顆顆珍珠,而經太陽一曬,便慢慢變成金黃,活脫脫一顆顆金丹。看不出這小物竟有神奇功能,病人痛得咧著嘴來,經過一番撥弄,多是笑著走出去的。
據說是醫生的先祖當年遊曆海南,在五指山遇到奇人,才得此偏方。到了醫生手上,已傳了四代。幾代人都有著極好的口碑,為人解痛,不圖索取,一家人始終住著那座低矮小瓦房。不過小瓦房也沒什麽不好,小村人也全都住這種小瓦房。
當然,既是小山村獨家醫院,隻憑一個單方是不行的,見天有幾個這樣的病人?多數是感冒發熱傷風咳嗽,於是,醫生也就附設了內科外科兒科婦科,這樣每天看病抓藥的人就門庭若市了。
不管怎樣,醫生總是有條不紊地工作,他在門口設個排隊處,那排隊方式竟也獨特,每人一塊瓦片,或正方形或長方形或不規則形,上麵也用瓦片寫著一個號。瓦片做筆,瓦片做紙,寫出的號碼倒也清晰可辨。每次進來一個人,隻要你拿出瓦片,那號碼是不會錯的,依次順序,不亂不棄。來的都是本村本鄉,再急也得排隊,除非別人主動讓你,否則還真不好意思插隊。
這天來了輛小轎車,賊黑賊黑的,一直開到了衛生室門口。車裏下來一個年輕人,再打開右邊的門,扶出另外一個人。被扶的是個上了年紀的男人,頭發都變白了。看他一手支著腰胯,一定是痛得不輕。醫生正在給村人看病,門外集著一堆手拿瓦片的村人,來人自然沒有瓦片。坐在最外邊的黎三問,是來看病嗎?
是啊,不看病跑來幹什麽?
是的,不看病來這兒幹什麽。說得平常,可村人都不大喜歡這種大大咧咧的樣子。黎三隨手遞給他一塊瓦片,他卻不要,擠到前麵,先是掏出煙,順手抽出一支,塞到醫生嘴上,隨手打著火機遞過去,不由你不抽。一口噴出來的白煙,使得整屋都香了起來。醫生說,啥煙,這麽香?
香嗎?那就留給你慢慢抽。那人將那包煙放到了桌上,告訴你,大中華,三塊五一支。
啊?那可不敢要啊。
那算什麽。我們路遠,先幫個忙,讓我們看吧。
醫生稍顯為難地看了看外邊手持瓦片的村人。村人見來人也不多,就一個,也就默許了。
大概一刻鍾,看好了,那人將一張大票留在桌上,問,夠了嗎?
要不了這麽多,我找你。
不用找了。說著便扶著男人往外走。那人走了,秩序又恢複了正常。
過了幾天,那人又來了。照樣是不用瓦片,照樣留下一包好煙,照樣先看,照樣是給了一張大錢。隻是在走時,向醫生要了這裏的電話。
好幾天沒見那人來了。這天有人跑來叫醫生到大隊部去接電話。醫生停下了正在看的病人,出去了。好一會兒迴來,跟村人說,真對不起,我有點事得到城裏一趟,明天迴來。說著收拾東西,匆匆出門,村人便隻好將手裏的瓦片放下,反正也沒啥大病,明天就明天吧。
到了第二天,醫生真的迴來了,是那輛賊黑賊黑的小車送迴來的。於是瓦片又派上了用場。又過了十來天,那輛賊黑賊黑的車又來了,是那個開車的單獨來的。醫生看看手拿瓦片的村人,雖然眼裏掠過了一絲內疚,還是上了那車一溜煙地走了。從此,醫生十天半月也不迴來一次,迴來也是匆匆地小住一夜,第二天又走了。村人也再不用瓦片了。
半年之後,小山村裏出現了一幢小洋樓,那是醫生家的。
小洋樓麵對小瓦房,鶴立雞群,自成風景。隻是村人每每路過,那眼睛總是斜視的。
威風
相裕亭
東家做鹽的生意。
東家不問鹽的事。
十裏鹽場,上百頃白花花的鹽灘,全都是他的大管家陳三和他的三姨太掌管著。
東家好賭,常到幾十裏外的鎮上去賭。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