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斯塔克的邀請,金梅爾對有機會在那裏麵對麵地與海軍領導們磋商高興得不得了,於是他帶著作戰計劃參謀麥克莫利斯,立即起身向美國本土駛去。
6月13日,海軍部長諾克斯設午宴招待海軍作戰部長斯塔克、太平洋艦隊司令金梅爾,以及大西洋艦隊司令等人。席間,大西洋艦隊司令長篇贅述了他的艦隊在大西洋的活動。稍後,金梅爾和海軍作戰部長進行了長時間的和睦的談話。他自由地討論了自己麵臨的所有困難,包括他5月26日備忘錄的基本內容。
金梅爾也向斯塔克談了珍珠港的薄弱環節,艦船、儲油和修理設施的擁擠會招來攻擊,特別是從空中來的攻擊。還有,單一的出入水道(所有的艦船都得用它)使艦船暴露在潛艇攻擊之下,並總是存在著被封鎖的危險。「當艦隊停在港中受到空襲或其他方式的襲擊時,」他強調說,「至少需要3小時才能完成出港。」考慮了各種情況之後,他相信「惟一理想的答案,是當發生攻擊時艦隊不在珍珠港內」。
金梅爾這次旅行的高潮,是在斯塔克的建議下他約見總統的要求得到同意。
金梅爾與羅斯福總統會見的地點在白宮,時間是6月9日14點25分到15點50分。會談中,兩人的思想交鋒是短暫的,而且次數很少,雙方談話相當平和。金梅爾對總統並不是很崇拜,而且他又是一位爽直的人,因此他對總統的話並不是一味地說「是」或「對」。他從不未加思考就對別人的意見表示同意。
羅斯福向金梅爾吐露,國務卿赫爾和其他一些人正在和日本人談判,目的是尋求一個「數百年的」和平的太平洋。金梅爾仔細聽了之後,認為總統的觀點「包含了大量的如意算盤」。
羅斯福問金梅爾對再從太平洋艦隊減3艘戰列艦怎麽考慮。總統又說,海軍部長諾克斯告訴他:「6艘戰列艦就可以襲擊日本的通信係統,並同時保衛夏威夷。」羅斯福繼續說道:「斯塔克認為3艘戰列艦就足以保衛夏威夷,他提議另外3艘可以進行許多襲擊任務。」
這時,金梅爾忍不住嚷道:「發瘋了!」
總統插話表示贊同金梅爾的看法,他說:「我也覺得那種說法是愚蠢的。我告訴了諾克斯,那是愚蠢的。」
金梅爾憤憤地說:「比我更高的權威將會解決這個問題,我確信對太平洋艦隊這樣的進一步削減,將無異於邀請日本來進攻!」
「完全正確。」羅斯福說。
由於日本在太平洋的戰列艦比美國多,在談話中,金梅爾向總統提出將「北卡羅來納」號和「華盛頓」號戰列艦調撥給太平洋艦隊,他說
:「我們在太平洋用於進攻作戰的能力,因近來調出的艦隻而大大地減弱了,增加這些戰列艦,將有助於恢複平衡。」
第27節:偷襲珍珠港(27)
金梅爾告別時,形成了這樣一種印象:總統沒有再由太平洋艦隊調出更多戰列艦的意圖。這對於這位將軍來說,是一個莫大的寬慰,因為他一直認為:為了對日本產生威懾效應,把太平洋艦隊搞得很強大並部署在珍珠港,然後再把強大的分艦隊分散到大西洋去是最有效的辦法。
會見結束時,這位將軍總算使總統清楚地注意到了珍珠港目前的情況,即防衛安排、儲油、航空發展的需求,以及缺少巡邏飛機和雷達等問題,他和總統認真討論了珍珠港作為艦隊基地的薄弱之處。
金梅爾對自己與總統的談話非常滿意,他微笑著告別了白宮。
盡管與總統的談話取得了很大成功,但金梅爾仍然沒有消除這樣的擔心:某一天,有一隻手會伸出來搶走他更多的軍艦。不久前「約克城」號被調走,就已使他的航空母艦力量減少三分之一,隨後又調走一些巡洋艦和驅逐艦,太平洋艦隊的機動作戰能力已被大大削弱。燃料短缺的問題,使金梅爾感到壓力很大,他決定,削去3艘油輪,把艦隊比以往更緊地拴在珍珠港。
從美國的軍事戰略看,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珍珠港的防衛並沒有引起美國政府和軍事當局的重視,珍珠港基本上是一個不設防的港口。作為太平洋艦隊司令的金梅爾,不得不在麵臨許多困難的情況下組織珍珠港的防衛和考慮太平洋艦隊的作戰問題。這也是導致珍珠港罹難的重要原因之一。
「日本駐夏威夷領事館是瓦胡島的間諜的溫床。」一位美國人在珍珠港事件發生之前這樣說。
在1941年,日本駐夏威夷領事館是日本駐外機構中最忙的一個。在日本海軍情報部門領導者們的心目中,它是海外最重要的機構之一。
日本間諜已在夏威夷活動很長時間了。當1940年5月羅斯福把艦隊配置在這片水域時,日本海軍軍令部就通過外務省要求總領事郡司喜一定期報告美國海軍在夏威夷的規模、部署與活動。在日本,海軍軍令部有權要求外務省在海外的代表從事間諜和其他情報工作。
當時,郡司喜一主要依靠火奴魯魯的報紙來取得有關美國艦隊的情報。那時,新聞界一直報導美國艦隊的規模、數量和調動情況,並使用準確的艦名以及到達和離開的時間。這為日本間諜獲取情報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郡司喜一於1940年9月11日迴到日本,他的副手奧田乙治郎代理了他的工作。奧田從外表看來莊重、機敏,給人以有知識的感覺,他的主要興趣在於達到個人升遷和發跡。他中等身材,一派事業型和責任心很強的形象,並隱含著某種東方神秘的氣氛。
</br>
6月13日,海軍部長諾克斯設午宴招待海軍作戰部長斯塔克、太平洋艦隊司令金梅爾,以及大西洋艦隊司令等人。席間,大西洋艦隊司令長篇贅述了他的艦隊在大西洋的活動。稍後,金梅爾和海軍作戰部長進行了長時間的和睦的談話。他自由地討論了自己麵臨的所有困難,包括他5月26日備忘錄的基本內容。
金梅爾也向斯塔克談了珍珠港的薄弱環節,艦船、儲油和修理設施的擁擠會招來攻擊,特別是從空中來的攻擊。還有,單一的出入水道(所有的艦船都得用它)使艦船暴露在潛艇攻擊之下,並總是存在著被封鎖的危險。「當艦隊停在港中受到空襲或其他方式的襲擊時,」他強調說,「至少需要3小時才能完成出港。」考慮了各種情況之後,他相信「惟一理想的答案,是當發生攻擊時艦隊不在珍珠港內」。
金梅爾這次旅行的高潮,是在斯塔克的建議下他約見總統的要求得到同意。
金梅爾與羅斯福總統會見的地點在白宮,時間是6月9日14點25分到15點50分。會談中,兩人的思想交鋒是短暫的,而且次數很少,雙方談話相當平和。金梅爾對總統並不是很崇拜,而且他又是一位爽直的人,因此他對總統的話並不是一味地說「是」或「對」。他從不未加思考就對別人的意見表示同意。
羅斯福向金梅爾吐露,國務卿赫爾和其他一些人正在和日本人談判,目的是尋求一個「數百年的」和平的太平洋。金梅爾仔細聽了之後,認為總統的觀點「包含了大量的如意算盤」。
羅斯福問金梅爾對再從太平洋艦隊減3艘戰列艦怎麽考慮。總統又說,海軍部長諾克斯告訴他:「6艘戰列艦就可以襲擊日本的通信係統,並同時保衛夏威夷。」羅斯福繼續說道:「斯塔克認為3艘戰列艦就足以保衛夏威夷,他提議另外3艘可以進行許多襲擊任務。」
這時,金梅爾忍不住嚷道:「發瘋了!」
總統插話表示贊同金梅爾的看法,他說:「我也覺得那種說法是愚蠢的。我告訴了諾克斯,那是愚蠢的。」
金梅爾憤憤地說:「比我更高的權威將會解決這個問題,我確信對太平洋艦隊這樣的進一步削減,將無異於邀請日本來進攻!」
「完全正確。」羅斯福說。
由於日本在太平洋的戰列艦比美國多,在談話中,金梅爾向總統提出將「北卡羅來納」號和「華盛頓」號戰列艦調撥給太平洋艦隊,他說
:「我們在太平洋用於進攻作戰的能力,因近來調出的艦隻而大大地減弱了,增加這些戰列艦,將有助於恢複平衡。」
第27節:偷襲珍珠港(27)
金梅爾告別時,形成了這樣一種印象:總統沒有再由太平洋艦隊調出更多戰列艦的意圖。這對於這位將軍來說,是一個莫大的寬慰,因為他一直認為:為了對日本產生威懾效應,把太平洋艦隊搞得很強大並部署在珍珠港,然後再把強大的分艦隊分散到大西洋去是最有效的辦法。
會見結束時,這位將軍總算使總統清楚地注意到了珍珠港目前的情況,即防衛安排、儲油、航空發展的需求,以及缺少巡邏飛機和雷達等問題,他和總統認真討論了珍珠港作為艦隊基地的薄弱之處。
金梅爾對自己與總統的談話非常滿意,他微笑著告別了白宮。
盡管與總統的談話取得了很大成功,但金梅爾仍然沒有消除這樣的擔心:某一天,有一隻手會伸出來搶走他更多的軍艦。不久前「約克城」號被調走,就已使他的航空母艦力量減少三分之一,隨後又調走一些巡洋艦和驅逐艦,太平洋艦隊的機動作戰能力已被大大削弱。燃料短缺的問題,使金梅爾感到壓力很大,他決定,削去3艘油輪,把艦隊比以往更緊地拴在珍珠港。
從美國的軍事戰略看,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珍珠港的防衛並沒有引起美國政府和軍事當局的重視,珍珠港基本上是一個不設防的港口。作為太平洋艦隊司令的金梅爾,不得不在麵臨許多困難的情況下組織珍珠港的防衛和考慮太平洋艦隊的作戰問題。這也是導致珍珠港罹難的重要原因之一。
「日本駐夏威夷領事館是瓦胡島的間諜的溫床。」一位美國人在珍珠港事件發生之前這樣說。
在1941年,日本駐夏威夷領事館是日本駐外機構中最忙的一個。在日本海軍情報部門領導者們的心目中,它是海外最重要的機構之一。
日本間諜已在夏威夷活動很長時間了。當1940年5月羅斯福把艦隊配置在這片水域時,日本海軍軍令部就通過外務省要求總領事郡司喜一定期報告美國海軍在夏威夷的規模、部署與活動。在日本,海軍軍令部有權要求外務省在海外的代表從事間諜和其他情報工作。
當時,郡司喜一主要依靠火奴魯魯的報紙來取得有關美國艦隊的情報。那時,新聞界一直報導美國艦隊的規模、數量和調動情況,並使用準確的艦名以及到達和離開的時間。這為日本間諜獲取情報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郡司喜一於1940年9月11日迴到日本,他的副手奧田乙治郎代理了他的工作。奧田從外表看來莊重、機敏,給人以有知識的感覺,他的主要興趣在於達到個人升遷和發跡。他中等身材,一派事業型和責任心很強的形象,並隱含著某種東方神秘的氣氛。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