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我正開著警車在一居民區巡邏,我想卡車一般不會走街串巷,便一踩油門上了高速公路。開出不到兩英裏,就見前方有輛白色箱形卡車正沿著最左邊的超車道向南飛奔。我還算冷靜,這天大的功勞不會這麽容易就讓我撞上了吧。可上麵有令,這種車寧可錯攔一百,不可放過一輛,幾年前阿克拉荷馬聯邦大廈被炸,警察就是因超速攔截了恐怖分子麥克維的座車,因而破了那樁驚天大案。
「baker12報告,270南線,接近第五出口,準備攔截嫌疑卡車,請求支援。」攔車不能耍個人英雄主義,我報告完畢,便用右手同時按下三個按鈕,連看都沒看,就像敲鍵盤,閉著眼都錯不了。頓時,警燈閃爍,警笛大作,我駕馭的警車就像一隻發狂的獵豹,嗷嗷地吼叫著朝卡車撲過去。疾馳的卡車就像撒了氣的皮球,連滾帶爬地停在路邊,如同一隻跑不動了的綿羊,趴在地上喘息。
我急忙向左略撥方向盤,右腳同時猛踩剎車,隻見警車頭略左轉,尾朝右擺,隨著車胎吱吱的尖叫,呈45度急停在距卡車七八米的後麵。不到一分鍾,增援的警車也到了,也是一個急剎車,與我並排戛然而止。正是好朋友托尼,我來不及說話,急忙伸出右手,姆指食指合攏成個圓圈,向他表示ok。
正副司機麵對兩隻烏黑的槍口,不知為何禍從天降,按我的口令高舉雙手哆哆嗦嗦地從車裏爬出來,伸開雙臂趴在地上,活像兩個「大」字。
帶班吉姆斯和另一個警員也趕來了,在他倆的掩護下,我和托尼端著手槍一左一右包抄上去。連人帶車搜了個底兒朝天,結果一切正常,虛驚一場。兩位司機也知道我們公事公辦,毫無怨言。就在我和托尼舉槍逼進卡車時,我聽見空中有直升飛機的轟鳴,看見身著米黃色坎肩,從直升飛機上探出半個身子瞄準我們攝像的新聞記者,那是美國廣播公司(abc)在向全國做實況轉播。
放走了卡車,我剛跟托尼寒暄幾句,背後就傳來吉姆斯冰冷的聲音:「不要,不要,不要,不要耍個人英雄主義。」好傢夥,當年毛主席才講了三個不要,你小子連著四個不要才說出正文。他一點也不結巴,美國有不少這種喜歡裝腔作事的人,連說好幾個不要(never)之後,再放出一個所謂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我叫後援了,傻子。」我指了指托尼。
「不是傻子,是撒子!」(sergeant少尉)他哪知道我在拐著彎罵他,還鄭重其事地糾正我的發音。他指著我和托尼:「你們兩個不夠,二比二,多危險,幸虧我們及時趕到。」
他知道我心裏不服,繼續說道:「忘掉你那xx中國功夫,要是有槍,什麽功夫都沒用。」
「是,傻子。」我寧願落個發音不正也要這麽叫他,別看你當過教官,玩槍可不怵你,別人幹點事就張口閉口幹得好,一輪到我就想從雞蛋裏挑出骨頭來。
第20章 震驚世界的華盛頓連環狙擊手槍殺案我與同事找到罪惡的彈殼(1)
我對托尼說:「咱們得仔細琢磨琢磨,別老在這傻幹,我們又不是來清理垃圾的。幹脆你站到受害人站過的地方,我從這再瞄瞄看。托尼照我說的到校門口站好,我想,案犯很可能是用臥姿射擊的,既能掩護自己,又提高了命中率。
獵殺仍在繼續,被害人一個接一個地增加,可我們得到的全部線索仍然隻是箱形卡車,我們不知攔截了多少輛,大的,小的,本地的,外州的,鬧的白色卡車都不敢上路麵了,還是一無所獲。
10月7日,我們又接到趕赴槍擊現場的命令,自10月2日以來,這已經是第八起槍殺案了。這次的受害人是個年僅13歲的男孩兒,早晨上學時在學校門口被子彈擊中,成了第一個未成年受害人。市民的驚恐又一下子達到了空前。
我們抵達現場時,各路新聞媒體已搶先到達,並在現場支起密密麻麻的攝像機。這已經是第八個受害人,可我們還沒有任何破案線索可向公眾交代。麵對媒體的質詢,全局上下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我們從擁擠在警戒線外的記者群前通過時,一個個都低著頭,不敢正視那攝像機後麵一雙雙疑惑又帶一點希望的眼神。當時如有人罵我們是飯桶,恐怕沒人敢還嘴。傷亡仍在繼續,竟找不到一點蛛絲馬跡,我們在麵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戲弄。
案發後,穆斯局長收到一封挑戰書,上麵用偽造的筆體歪歪扭扭地寫道:「警察先生,美國的孩子們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是不安全的。」
罪犯已經得意忘形了,根本沒把警察放在眼裏。
根據受害人中彈時站立的角度研判,子彈可能射自學校側麵的一片樹林.一貫講究合理使用警力的現場總指揮,這次也不得不改變戰術,決定來一次拉網式勘查。他把警員分成三組,其中兩組在較平坦的草地上前後站成兩排,人與人間距一米,想像梳頭一樣把這片區域連梳上兩遍。另外一組則到地勢複雜的灌木叢中進行分塊勘查,我和托尼被分到這一組。這裏有許多半人高的灌木,草也比較深,加上正直落葉季節,地麵上覆蓋著厚厚一層樹葉,真有大海撈針的感覺。
勘查開始了,我們必須先用特製的剪刀剪斷堅硬的灌木和密如蛛網的藤條,移開之後,再用雙手輕輕撥開雜草和樹葉,仔細搜尋一切可能與案件有關的物證。兩個多小時過去了,除了一些空啤酒瓶子和用過的保險套,一無所獲。勘查過的地方,由於地表的植被被清理,好像在人頭頂上剃了一推子,露出光禿禿的一片.大夥都累得腰酸腿疼,我手上還被帶刺的灌木劃破好幾個口子。強烈的陽光把草地上的水分不斷蒸發出來,我們有如上有火烤下有鍋蒸,警服都被汗水濕透了。望著還有一大片區域等待勘查,心裏直犯怵,這比大海撈針還難啊。
</br>
「baker12報告,270南線,接近第五出口,準備攔截嫌疑卡車,請求支援。」攔車不能耍個人英雄主義,我報告完畢,便用右手同時按下三個按鈕,連看都沒看,就像敲鍵盤,閉著眼都錯不了。頓時,警燈閃爍,警笛大作,我駕馭的警車就像一隻發狂的獵豹,嗷嗷地吼叫著朝卡車撲過去。疾馳的卡車就像撒了氣的皮球,連滾帶爬地停在路邊,如同一隻跑不動了的綿羊,趴在地上喘息。
我急忙向左略撥方向盤,右腳同時猛踩剎車,隻見警車頭略左轉,尾朝右擺,隨著車胎吱吱的尖叫,呈45度急停在距卡車七八米的後麵。不到一分鍾,增援的警車也到了,也是一個急剎車,與我並排戛然而止。正是好朋友托尼,我來不及說話,急忙伸出右手,姆指食指合攏成個圓圈,向他表示ok。
正副司機麵對兩隻烏黑的槍口,不知為何禍從天降,按我的口令高舉雙手哆哆嗦嗦地從車裏爬出來,伸開雙臂趴在地上,活像兩個「大」字。
帶班吉姆斯和另一個警員也趕來了,在他倆的掩護下,我和托尼端著手槍一左一右包抄上去。連人帶車搜了個底兒朝天,結果一切正常,虛驚一場。兩位司機也知道我們公事公辦,毫無怨言。就在我和托尼舉槍逼進卡車時,我聽見空中有直升飛機的轟鳴,看見身著米黃色坎肩,從直升飛機上探出半個身子瞄準我們攝像的新聞記者,那是美國廣播公司(abc)在向全國做實況轉播。
放走了卡車,我剛跟托尼寒暄幾句,背後就傳來吉姆斯冰冷的聲音:「不要,不要,不要,不要耍個人英雄主義。」好傢夥,當年毛主席才講了三個不要,你小子連著四個不要才說出正文。他一點也不結巴,美國有不少這種喜歡裝腔作事的人,連說好幾個不要(never)之後,再放出一個所謂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我叫後援了,傻子。」我指了指托尼。
「不是傻子,是撒子!」(sergeant少尉)他哪知道我在拐著彎罵他,還鄭重其事地糾正我的發音。他指著我和托尼:「你們兩個不夠,二比二,多危險,幸虧我們及時趕到。」
他知道我心裏不服,繼續說道:「忘掉你那xx中國功夫,要是有槍,什麽功夫都沒用。」
「是,傻子。」我寧願落個發音不正也要這麽叫他,別看你當過教官,玩槍可不怵你,別人幹點事就張口閉口幹得好,一輪到我就想從雞蛋裏挑出骨頭來。
第20章 震驚世界的華盛頓連環狙擊手槍殺案我與同事找到罪惡的彈殼(1)
我對托尼說:「咱們得仔細琢磨琢磨,別老在這傻幹,我們又不是來清理垃圾的。幹脆你站到受害人站過的地方,我從這再瞄瞄看。托尼照我說的到校門口站好,我想,案犯很可能是用臥姿射擊的,既能掩護自己,又提高了命中率。
獵殺仍在繼續,被害人一個接一個地增加,可我們得到的全部線索仍然隻是箱形卡車,我們不知攔截了多少輛,大的,小的,本地的,外州的,鬧的白色卡車都不敢上路麵了,還是一無所獲。
10月7日,我們又接到趕赴槍擊現場的命令,自10月2日以來,這已經是第八起槍殺案了。這次的受害人是個年僅13歲的男孩兒,早晨上學時在學校門口被子彈擊中,成了第一個未成年受害人。市民的驚恐又一下子達到了空前。
我們抵達現場時,各路新聞媒體已搶先到達,並在現場支起密密麻麻的攝像機。這已經是第八個受害人,可我們還沒有任何破案線索可向公眾交代。麵對媒體的質詢,全局上下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我們從擁擠在警戒線外的記者群前通過時,一個個都低著頭,不敢正視那攝像機後麵一雙雙疑惑又帶一點希望的眼神。當時如有人罵我們是飯桶,恐怕沒人敢還嘴。傷亡仍在繼續,竟找不到一點蛛絲馬跡,我們在麵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戲弄。
案發後,穆斯局長收到一封挑戰書,上麵用偽造的筆體歪歪扭扭地寫道:「警察先生,美國的孩子們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是不安全的。」
罪犯已經得意忘形了,根本沒把警察放在眼裏。
根據受害人中彈時站立的角度研判,子彈可能射自學校側麵的一片樹林.一貫講究合理使用警力的現場總指揮,這次也不得不改變戰術,決定來一次拉網式勘查。他把警員分成三組,其中兩組在較平坦的草地上前後站成兩排,人與人間距一米,想像梳頭一樣把這片區域連梳上兩遍。另外一組則到地勢複雜的灌木叢中進行分塊勘查,我和托尼被分到這一組。這裏有許多半人高的灌木,草也比較深,加上正直落葉季節,地麵上覆蓋著厚厚一層樹葉,真有大海撈針的感覺。
勘查開始了,我們必須先用特製的剪刀剪斷堅硬的灌木和密如蛛網的藤條,移開之後,再用雙手輕輕撥開雜草和樹葉,仔細搜尋一切可能與案件有關的物證。兩個多小時過去了,除了一些空啤酒瓶子和用過的保險套,一無所獲。勘查過的地方,由於地表的植被被清理,好像在人頭頂上剃了一推子,露出光禿禿的一片.大夥都累得腰酸腿疼,我手上還被帶刺的灌木劃破好幾個口子。強烈的陽光把草地上的水分不斷蒸發出來,我們有如上有火烤下有鍋蒸,警服都被汗水濕透了。望著還有一大片區域等待勘查,心裏直犯怵,這比大海撈針還難啊。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