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人的傳記小說多將楊業父子損兵折將之事算在潘美(也稱作潘仁美)頭上,實在有些冤枉。
自此楊業的後人在太宗朝很受重用,時人號稱‘楊家將’。
楊家將在太宗、真宗、仁宗三朝立下赫赫戰功,後來隨著北宋中葉同契丹關係的延緩,戰事減少,楊家的後人也漸漸寂寂無名。
到了楊誌這代,極想重整祖宗的威風,雖然多次被無情打擊和排擠,可還是削著腦尖、硬著頭皮往官府裏鑽,可朝中奸臣當道,楊誌雖有一身好武藝,但是為人有些古板,總以為有官員識才重用於他,後來悟出訣竅,花些銀兩上下打點,本以為成功在即,不料又撞上高逑,給踢了出去。
楊誌總怨時乖命蹇,逼上梁山後也緊隨宋江的步伐——時刻想投順朝廷,然後立刻去邊關,就算死在疆場,也不會愧對列祖列宗。
楊誌希望自己象先祖楊業一樣威震河溯,就是武藝也練就刀法,卻對楊家幾代相傳的楊家槍法不甚了解,總以為槍法過於圓滑,猶如人一般不好掌握,還是刀法來的簡單一些,況且舞動起來聲勢驚人,在戰場上也是威風八麵。
不料兒子楊再興自小就對槍法感興趣,對刀看都不願看一眼。楊誌雖然刀法上乘,但是祖傳的楊家槍法隻會的一招半式,怎敢拿來教兒子。隻好讓兒子拜在林沖門下,他深信林沖的為人定會不遺餘力的教導。林沖雖然全新全力的教授楊再興槍法,卻不願讓楊再興稱唿他做師父,因為林沖認為楊再興早晚還應拜入楊家習正宗的楊家槍法。
林沖輕輕的撫摸著少年的頭道:“其實你家祖傳的‘楊家槍法’要比‘絕殺槍法’高明許多,是幾代相傳下來的,不論攻、守、破、擊、皆有一定的招法,是糅合了三國趙雲、馬超、隋唐羅成、五代王彥章等多家槍法的大成,可說是世間第一槍法,可惜你爹爹當時非學先祖楊令公的‘百勝刀法’。”
喬三也參與進來道:“楊爺槍譜總還會記得吧?起碼習的一招半式,兩家槍法加在一處,不是比任何一家的槍法都要高明嗎。”
楊再興聽的睜大了雙眼,想道:“怎麽爹爹沒有告訴我,會有什麽祖傳槍法。”看林沖痛惜的樣子又不像說謊。有些興奮道:“那裏可以學來‘楊家槍法’。”林沖搖頭道:“世間事就是如此奇妙,原本我父親曾經偶然學過你們楊家槍法,可惜不敢傳授於我,否則我也可以教給你了。”喬三張口結舌道:“可不奇怪,林老爺為何不將槍法傳授給林爺。”楊再興也聽得疑惑,想了一會恍然道:“我明白了,就象我雖然跟林叔叔學習槍法,卻不能叫師父,林老爺雖然學了楊家槍法,卻也不敢私下傳授給外人。”喬三怒道:“胡說八道、爹爹傳給兒子槍法,也算傳給外人!你爹爹想教你槍法都沒得教,這規矩不好。”
楊再興被喬三搶白的無話可說,黯然失色道:“世上果真有這樣好的槍法,超過楊叔叔的槍法?”林沖笑道:“槍法固然有高下之分,但關鍵是看使用人的悟性和靈性,以及對槍道的領悟。”楊再興興奮道:“我有機會學到祖傳槍法嗎?”
林沖笑道:“隻有迴家問你爹爹了,你應該還有別的長輩尚在人世,若你有緣,一定可以遇上。”停頓了一下,林沖目光望向窗外,幽幽道:“再興,我看你天分極高,若日後果真能學的正宗‘楊家槍法’,槍法一道,天下不做第二人想。不過習的太高明的槍法未必就是好事。”一席話喬三、楊再興聽的莫名其妙。楊再興看出林沖傷後說出大般話後,明顯有些疲倦,急忙告辭離開。
洞房之內,宋江醉醺醺被丫鬟攙扶進來。柳絮兒聽的宋江腳步踉蹌,顧不得羞怯,掀開蓋頭,將宋江扶到床上,囑告丫鬟端些茶水來。柳絮兒含羞幾次欲給宋江脫衣,宋江醉中抓緊衣襟,口中喃喃道:“何人如此大膽。”言罷翻身昏昏睡去。柳絮兒無奈,隻能罷手,也和衣睡在一旁,一夜不敢睡實,不時醒來看看宋江有何反應。看著宋江睡實的後背,不知是喜是憂,原本一顆鹿撞的心,也平靜下來。‘洞房花燭夜’竟然是如此結果,這是柳絮兒萬萬沒有想到的。心中思忖:“難道宋頭領對我的貌美竟然視而不見,還是怕愧對其他兄弟、或是嫌棄我出身煙花柳巷……”一夜胡思亂想、到後來實在睏倦不支,倒頭沉沉睡去。
柳絮兒一覺醒來,天已大亮。看床上宋江已不見蹤影,急忙檢視自己,見大紅婚衣猶自穿在身上,急忙換下,在衣櫃中翻檢著,選中一套鵝黃色素紗衣穿上,喚丫鬟打來水,急急洗漱,對著銅鏡補妝,心中還是惆悵不已,柳絮兒見銅鏡中自家如花的容貌,思之東京多少男子為其神魂顛倒,這宋江竟然不為所動,真是奇怪之極。不由暗暗嘆口氣,拿起畫筆剛剛描了一下如黛的娥眉,想起唐朝朱慶餘的詩句“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這是每個女人的夢想,柳絮兒也不例外。柳絮兒正在想入非非,鏡中赫然出現宋江的麵容,柳絮兒嚇一跳,險些將銅鏡摔下。一時不敢迴頭,手中的銅鏡有些顫抖,二人的麵容變得模糊起來。宋江輕輕嘆口氣,低低道:“我們一起去太公房中問安。”
</br>
自此楊業的後人在太宗朝很受重用,時人號稱‘楊家將’。
楊家將在太宗、真宗、仁宗三朝立下赫赫戰功,後來隨著北宋中葉同契丹關係的延緩,戰事減少,楊家的後人也漸漸寂寂無名。
到了楊誌這代,極想重整祖宗的威風,雖然多次被無情打擊和排擠,可還是削著腦尖、硬著頭皮往官府裏鑽,可朝中奸臣當道,楊誌雖有一身好武藝,但是為人有些古板,總以為有官員識才重用於他,後來悟出訣竅,花些銀兩上下打點,本以為成功在即,不料又撞上高逑,給踢了出去。
楊誌總怨時乖命蹇,逼上梁山後也緊隨宋江的步伐——時刻想投順朝廷,然後立刻去邊關,就算死在疆場,也不會愧對列祖列宗。
楊誌希望自己象先祖楊業一樣威震河溯,就是武藝也練就刀法,卻對楊家幾代相傳的楊家槍法不甚了解,總以為槍法過於圓滑,猶如人一般不好掌握,還是刀法來的簡單一些,況且舞動起來聲勢驚人,在戰場上也是威風八麵。
不料兒子楊再興自小就對槍法感興趣,對刀看都不願看一眼。楊誌雖然刀法上乘,但是祖傳的楊家槍法隻會的一招半式,怎敢拿來教兒子。隻好讓兒子拜在林沖門下,他深信林沖的為人定會不遺餘力的教導。林沖雖然全新全力的教授楊再興槍法,卻不願讓楊再興稱唿他做師父,因為林沖認為楊再興早晚還應拜入楊家習正宗的楊家槍法。
林沖輕輕的撫摸著少年的頭道:“其實你家祖傳的‘楊家槍法’要比‘絕殺槍法’高明許多,是幾代相傳下來的,不論攻、守、破、擊、皆有一定的招法,是糅合了三國趙雲、馬超、隋唐羅成、五代王彥章等多家槍法的大成,可說是世間第一槍法,可惜你爹爹當時非學先祖楊令公的‘百勝刀法’。”
喬三也參與進來道:“楊爺槍譜總還會記得吧?起碼習的一招半式,兩家槍法加在一處,不是比任何一家的槍法都要高明嗎。”
楊再興聽的睜大了雙眼,想道:“怎麽爹爹沒有告訴我,會有什麽祖傳槍法。”看林沖痛惜的樣子又不像說謊。有些興奮道:“那裏可以學來‘楊家槍法’。”林沖搖頭道:“世間事就是如此奇妙,原本我父親曾經偶然學過你們楊家槍法,可惜不敢傳授於我,否則我也可以教給你了。”喬三張口結舌道:“可不奇怪,林老爺為何不將槍法傳授給林爺。”楊再興也聽得疑惑,想了一會恍然道:“我明白了,就象我雖然跟林叔叔學習槍法,卻不能叫師父,林老爺雖然學了楊家槍法,卻也不敢私下傳授給外人。”喬三怒道:“胡說八道、爹爹傳給兒子槍法,也算傳給外人!你爹爹想教你槍法都沒得教,這規矩不好。”
楊再興被喬三搶白的無話可說,黯然失色道:“世上果真有這樣好的槍法,超過楊叔叔的槍法?”林沖笑道:“槍法固然有高下之分,但關鍵是看使用人的悟性和靈性,以及對槍道的領悟。”楊再興興奮道:“我有機會學到祖傳槍法嗎?”
林沖笑道:“隻有迴家問你爹爹了,你應該還有別的長輩尚在人世,若你有緣,一定可以遇上。”停頓了一下,林沖目光望向窗外,幽幽道:“再興,我看你天分極高,若日後果真能學的正宗‘楊家槍法’,槍法一道,天下不做第二人想。不過習的太高明的槍法未必就是好事。”一席話喬三、楊再興聽的莫名其妙。楊再興看出林沖傷後說出大般話後,明顯有些疲倦,急忙告辭離開。
洞房之內,宋江醉醺醺被丫鬟攙扶進來。柳絮兒聽的宋江腳步踉蹌,顧不得羞怯,掀開蓋頭,將宋江扶到床上,囑告丫鬟端些茶水來。柳絮兒含羞幾次欲給宋江脫衣,宋江醉中抓緊衣襟,口中喃喃道:“何人如此大膽。”言罷翻身昏昏睡去。柳絮兒無奈,隻能罷手,也和衣睡在一旁,一夜不敢睡實,不時醒來看看宋江有何反應。看著宋江睡實的後背,不知是喜是憂,原本一顆鹿撞的心,也平靜下來。‘洞房花燭夜’竟然是如此結果,這是柳絮兒萬萬沒有想到的。心中思忖:“難道宋頭領對我的貌美竟然視而不見,還是怕愧對其他兄弟、或是嫌棄我出身煙花柳巷……”一夜胡思亂想、到後來實在睏倦不支,倒頭沉沉睡去。
柳絮兒一覺醒來,天已大亮。看床上宋江已不見蹤影,急忙檢視自己,見大紅婚衣猶自穿在身上,急忙換下,在衣櫃中翻檢著,選中一套鵝黃色素紗衣穿上,喚丫鬟打來水,急急洗漱,對著銅鏡補妝,心中還是惆悵不已,柳絮兒見銅鏡中自家如花的容貌,思之東京多少男子為其神魂顛倒,這宋江竟然不為所動,真是奇怪之極。不由暗暗嘆口氣,拿起畫筆剛剛描了一下如黛的娥眉,想起唐朝朱慶餘的詩句“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這是每個女人的夢想,柳絮兒也不例外。柳絮兒正在想入非非,鏡中赫然出現宋江的麵容,柳絮兒嚇一跳,險些將銅鏡摔下。一時不敢迴頭,手中的銅鏡有些顫抖,二人的麵容變得模糊起來。宋江輕輕嘆口氣,低低道:“我們一起去太公房中問安。”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