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沖皺下眉頭,有些生氣道:“學槍法難道是用來打架的麽!那同街頭的地皮無賴有何區別,爭強好勝是習武的大忌;況且學任何一項東西都需循序漸進,怎能貪快求多,根基不牢必留後患,你一定要記住,千招會不如一招精。”那少年點頭道:“林叔叔,我一定記牢你說的話。”


    這少年是‘青麵獸’楊誌的兒子楊再興,楊誌給兒子取名再興,就是要再次興旺祖宗的門庭。楊誌是梁山上所有曾在朝廷為官中最不願落草的一個,因為受祖宗的名聲所累,他是北宋初年河東名將金刀楊業的後代。


    楊業初始是北漢的戰將,後來投降宋朝,一直在山西雁門關一帶抗擊契丹,曾經率幾千騎大敗契丹數萬大軍,從此契丹軍隊一發現是楊業的旗號,就遠遠的避開。不過楊業終歸是降將,一直被頂頭上司所不喜,屢屢被上書給朝廷說其有異心,好在太宗皇帝睿澤,看完了一笑,又封好命人送給楊業,楊業深感皇上聖明,更加用命。


    後來契丹蕭太後、耶律漢寧等人率十幾萬精兵來襲,戰事不利。太宗命楊業、潘美、王銑、劉文裕等人共同把雲、應、寰、朔四州的民眾內遷,準備放棄山西一代的土地。


    太宗雖然相信楊業的為人,但畢竟是降將,而且按照太祖訓示,用文官節製武將,所以仍然任命蔚州刺史王銑做監軍,這基本是曆代的通病,以文限武,如果二人配合的好,或者文官本身具有很高的軍事素養,還好說些。


    偏偏王銑一直妒嫉楊業的才能——認為其不過是一介武夫,卻得到皇上極大的信任。當楊業主張避開契丹的鋒頭,四州民眾梯次撤退,大軍埋伏在石碣口,伏擊追來的契丹鐵騎,這本是最好計策。


    不料王銑冷嘲熱諷說楊業既人稱‘無敵’,今又手握重兵卻不敢應戰,是不是想迴到山東有什麽目的。


    這是曆來文官栽贓武官最有效的法子。楊業果然怒道:不是怕契丹鐵騎,而是戰機不利,孤軍奮戰,徒然折損兵力也不會引發戰局的根本變化,既然王監軍懷疑我的動機,我便隻好出戰。


    臨走時,楊業哭泣著對雲、應路行營都部署潘美道:我本是太原降將,多次遭讒,但蒙皇上聖明,還是信任我,繼續讓我統兵作戰。今天實在不應該盲目出戰,此去必然敗績,如果潘將軍為朝廷想,就勸說王監軍和你共同在陳家穀口伏兵,等我敗退到這裏,你們乘勢接應或者可以殺契丹一個措手不及。


    後來雖然王銑在潘美的苦勸下,勉強同意設伏兵,不過等了幾個時辰還是沒有動靜,而楊業出兵就陷入契丹的包圍,如果楊業馬上撤兵,還可以保存實力,也能將契丹引入伏擊圈。不過楊業為了爭取更大的勝算,統帥手下官兵拚命死戰,力求多消耗一些契丹兵力,這樣自早上交兵一直到午時,楊業所部苦苦支撐,那邊監軍王銑左等右盼不見楊業來此,心中疑惑,猜測楊業一定打敗契丹大軍,想一個人獨享戰功,這等人統兵作戰不行,爭功邀寵確是強項,若不然也不會做上監軍的位子。


    契丹蕭太後、耶律漢寧也非泛泛之輩,早預防了宋軍的增援,王銑出兵以為上戰場撈個大功勞,不料馬上中了契丹的埋伏,王銑帶頭逃竄,部下很快潰不成軍,比楊業的所部更快被契丹消滅。潘美見王銑敗績,楊業遲遲不來,也一定是全軍覆沒,也就撤出伏兵。


    卻說楊業率兵從午時又堅持到接近天黑,才開始撤兵,圍剿楊業的契丹鐵騎也損失慘重,不過蕭太後嚴令必須活捉楊業,契丹鐵騎無奈也死死追趕,楊業雖然損失了大部分的部下,但能夠將契丹餘部引入伏擊圈加以消滅,也認為值得了。


    不料進入陳家穀口,卻發現空無一人,楊業仰天長嘆,欲哭無淚。眼見手下個個帶傷,苦戰一天,沒有吃上一頓飯,現在人困馬乏,根本無力繼續作戰。楊業無奈看著手下道:你們各有父母妻兒,能夠保存到現在已經為國盡忠,如今乘夜色昏黑,各自逃生罷,說罷命其子楊延玉單騎闖敵營,以吸引敵兵,好讓大家乘亂逃走。


    楊延玉勒緊褲腰,持槍上馬,吶喊一聲沖入敵陣,不過片刻再無聲息,顯然是為國捐軀了。楊業目中含淚,迴頭看時,無有一人逃生。眾人整理兵器盔甲,吶喊著紛紛迎上衝進來的契丹鐵騎,這等奮死力戰,契丹人一時大駭,死傷良多,但終究是寡不敵眾,半個時辰左右,宋營隻剩楊業一人孤身站立,威風凜凜。


    楊業後被俘,蕭太後待之甚厚,楊業雲:皇上待我恩深義盡,業擬用一生在邊關討契丹以報聖恩,不料反被奸臣所迫,致王師敗績,還有何麵目求活耶!”乃決食三日而死。


    太宗聽說楊業所部全部殞命疆場,本人也絕食而死,非常痛惜,下詔大大的誇讚楊業:“執幹戈而衛社稷,聞鼓鼙而思將帥。盡力死敵,立節邁倫,不有追崇,曷彰義烈!故雲州觀察使楊業誠堅金石,氣激風雲。挺隴上之雄才,本山西之茂族。自委戎乘,式資戰功。方提貔虎之師,以效邊陲之用。而群帥敗約,援兵不前。獨以孤軍,陷於沙漠;勁果猋厲,有死不迴。求之古人,何以加此!是用特舉徽典,以旌遺忠。魂而有靈,知我深意。可贈太尉、大同軍節度,賜其家布帛千匹、粟千石。大將軍潘美降三官,監軍王侁除名、隸金州,劉文裕除名、隸登州。”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花香水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平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平庸並收藏花香水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