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捧起十六郎的腳,摟進懷裏,禁不住渾濁的老淚滾落下來,連連搖頭嘆息。
十六郎見堂叔掉了淚,忙把腳從堂叔的懷裏抽出,站起來,在地上走了幾步,臉上堆滿笑容,道:
「堂叔,不疼啦!光腳丫子走路真舒服。在家耕田,我就願意光腳,走吧。」
「這成何體統!應舉士子,怎麽可以在大庭廣眾之下,露足行走!」
「堂叔,等到了刺史大人府,我再穿上鞋,去拜見大人。現在先讓兩腳舒服舒服……」
十六郎邊說邊快步走在前麵,還不時迴頭招唿堂叔快走。
堂叔拎起麻鞋,無可奈何地跟在後麵。
二
汴州,是座古都。早在戰國時代,魏國就定都於此,稱為大梁。世事變遷,朝代更迭,往昔魏國的繁華已不複存在。在魏王宮殿舊址上,重新建築起刺史府第。府門前有兩頭石獅,圓睜巨目,齜著獠牙,蹲伏左右兩旁。琉璃瓦的大門樓,飛簷插空,雕甍彩螭。獸頭大門,用鎏金製作,在陽光下,金輝燦爛。
十六郎走到近前,慌忙穿上新麻鞋。
令狐大人府第這等豪奢,簡直與王侯之家不相上下。堂叔邊瞧邊自語道:
「唉!安史之亂以後,這些刺史、節度使、觀察使,權力越來越大,府第越來越講究,……」
「堂叔,令狐大人高官得做,雄踞一方,府第講究氣魄,有什麽不好?假如我……」
「住嘴!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豈可為個人口腹享樂鑽營?看來令狐楚不是個廉吏,幹謁他,你隻會學壞,不會學好。是贓官,就不會珍惜人才,不會向主考官推薦你。」
「堂叔,我……」
十六郎不願意離去。已經走了這多天,曉行夜宿,千辛萬苦,才來到令狐家門口,怎麽可以說走就走呢?不管他是清官還是貪官,見見麵再說嘛!
正在這時,從大門裏衝出兩條漢子,一個手持腰刀,一個手握寶劍,老遠就大聲吆喝道:
「你們何故在刺史老爺府前喧擾?一定是尷尬人,快快從實招來!」
一個箭步,兩條漢子已經站立在叔侄倆麵前,用刀劍把他倆逼住。
堂叔年紀大,見過世麵,並不慌張,抱拳施禮之後,和顏悅色地解釋道:
「諸位小哥勿惱,勿惱。這是我家少爺,昔日寒窗苦讀,今日『袖裏新詩十首餘,吟看句句是瓊琚』,特來幹謁汴州刺史大人,請……」
「什麽?老傢夥,你說什麽?這小乞丐會吟詩?還要巴結刺史老爺跳龍門?哈哈哈!」持刀漢子狂笑道。
「滾開!快滾開!刺史老爺沒功夫理睬你們!」
握劍的漢子更不客氣,連推帶搡,罵不絕口。
堂叔被推得連連倒退,但仍然不斷地解釋求告。
「住手住手!狗奴才!我本王孫皇族,不會吟詩作賦豈能來幹謁汴州府大人?快快去進府稟報!」
十六郎挺胸昂首,大聲吆喝。兩個看門奴才嚇了一跳,停住手,重新端量這個自稱「王孫皇族」的小乞丐。這小子長得不錯,五官端正,眉清目秀,唇紅齒白,一副富貴相。不過這套行頭,卻太寒酸。粗麻布長袍,不知傳了幾代人,他穿在身上又肥又大,有些地方已經成灰白。足登一雙新麻鞋,沒穿襪子……
持刀漢子端量到這兒,不由得「噗哧!」一聲笑了,譏諷道:
「我說皇家公子哥,昨晚到哪嫖妓去啦?襪子都忘穿了,是不是?嘿嘿!」
十六郎低頭看看雙腳,才想起剛才慌忙穿鞋,忘了襪子,窘得滿臉通紅,又聽那漢子信口雌黃,氣得臉色霎時慘白,正欲辯白,忽然,聽到從刺史府傳出唿聲:「刺史大人出府——」隻見一隊士卒排成兩列,手握各樣兵刃,魚貫而出,接著是舉著「肅靜」「迴避」牌子的衙役,最後是一乘四人抬著的漆黑小轎,悠悠走出來。
乘轎人似乎已經聽見門外的吵鬧聲,撩起轎簾,探出頭,向這邊張望。
兩個持刀握劍漢子連忙抱拳鞠躬,解釋道:「是兩個乞丐,我等正在趕他們走開。」
「領進府裏,讓他們吃頓飽飯吧。」
「是!刺史大人。」
乘轎的刺史大人吩咐完畢,掃了一眼這一老一少,搖搖頭,正要放下轎簾,十六郎搶前一步,跪倒地上,朗聲道:
「刺史大人!學生姓李,名商隱,字義山,乃懷州河內人氏,與當今聖上同族同宗。學生苦讀寒窗,吟得詩賦數十篇,還著有《才論》、《聖論》,敬請大人賜教。」
刺史大人複姓令狐,名楚,頗有文學天賦,二十六歲登進士第。善屬文,才思俊麗,精於章表書啟等今體文,名重一時。在太原幕府任掌書記時,每當太原的章奏傳遞到朝廷,德宗皇上都能辨別出是他所寫,頗為讚許。令狐楚曆事德宗、順宗、憲宗、穆宗和文宗六朝,官越做越大,名氣越來越高,故而有許多讀書人都想用詩文幹謁,求他向主考官推薦。
令狐楚可不是一個隨隨便便就向主考官推薦某某的人。他的門下,沒有無能之輩。他接過遞上來的詩賦文稿,略略掃了一眼,抬起頭,看李商隱依然規規矩矩地跪在地上,嘴角向上提了提,順手捋了捋花白鬍鬚,道:
「不必拘禮,站起來說話。」
李商隱依舊伏在地上,迴道:「弟子初入師門,與恩師說話豈敢無禮?」
</br>
十六郎見堂叔掉了淚,忙把腳從堂叔的懷裏抽出,站起來,在地上走了幾步,臉上堆滿笑容,道:
「堂叔,不疼啦!光腳丫子走路真舒服。在家耕田,我就願意光腳,走吧。」
「這成何體統!應舉士子,怎麽可以在大庭廣眾之下,露足行走!」
「堂叔,等到了刺史大人府,我再穿上鞋,去拜見大人。現在先讓兩腳舒服舒服……」
十六郎邊說邊快步走在前麵,還不時迴頭招唿堂叔快走。
堂叔拎起麻鞋,無可奈何地跟在後麵。
二
汴州,是座古都。早在戰國時代,魏國就定都於此,稱為大梁。世事變遷,朝代更迭,往昔魏國的繁華已不複存在。在魏王宮殿舊址上,重新建築起刺史府第。府門前有兩頭石獅,圓睜巨目,齜著獠牙,蹲伏左右兩旁。琉璃瓦的大門樓,飛簷插空,雕甍彩螭。獸頭大門,用鎏金製作,在陽光下,金輝燦爛。
十六郎走到近前,慌忙穿上新麻鞋。
令狐大人府第這等豪奢,簡直與王侯之家不相上下。堂叔邊瞧邊自語道:
「唉!安史之亂以後,這些刺史、節度使、觀察使,權力越來越大,府第越來越講究,……」
「堂叔,令狐大人高官得做,雄踞一方,府第講究氣魄,有什麽不好?假如我……」
「住嘴!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豈可為個人口腹享樂鑽營?看來令狐楚不是個廉吏,幹謁他,你隻會學壞,不會學好。是贓官,就不會珍惜人才,不會向主考官推薦你。」
「堂叔,我……」
十六郎不願意離去。已經走了這多天,曉行夜宿,千辛萬苦,才來到令狐家門口,怎麽可以說走就走呢?不管他是清官還是貪官,見見麵再說嘛!
正在這時,從大門裏衝出兩條漢子,一個手持腰刀,一個手握寶劍,老遠就大聲吆喝道:
「你們何故在刺史老爺府前喧擾?一定是尷尬人,快快從實招來!」
一個箭步,兩條漢子已經站立在叔侄倆麵前,用刀劍把他倆逼住。
堂叔年紀大,見過世麵,並不慌張,抱拳施禮之後,和顏悅色地解釋道:
「諸位小哥勿惱,勿惱。這是我家少爺,昔日寒窗苦讀,今日『袖裏新詩十首餘,吟看句句是瓊琚』,特來幹謁汴州刺史大人,請……」
「什麽?老傢夥,你說什麽?這小乞丐會吟詩?還要巴結刺史老爺跳龍門?哈哈哈!」持刀漢子狂笑道。
「滾開!快滾開!刺史老爺沒功夫理睬你們!」
握劍的漢子更不客氣,連推帶搡,罵不絕口。
堂叔被推得連連倒退,但仍然不斷地解釋求告。
「住手住手!狗奴才!我本王孫皇族,不會吟詩作賦豈能來幹謁汴州府大人?快快去進府稟報!」
十六郎挺胸昂首,大聲吆喝。兩個看門奴才嚇了一跳,停住手,重新端量這個自稱「王孫皇族」的小乞丐。這小子長得不錯,五官端正,眉清目秀,唇紅齒白,一副富貴相。不過這套行頭,卻太寒酸。粗麻布長袍,不知傳了幾代人,他穿在身上又肥又大,有些地方已經成灰白。足登一雙新麻鞋,沒穿襪子……
持刀漢子端量到這兒,不由得「噗哧!」一聲笑了,譏諷道:
「我說皇家公子哥,昨晚到哪嫖妓去啦?襪子都忘穿了,是不是?嘿嘿!」
十六郎低頭看看雙腳,才想起剛才慌忙穿鞋,忘了襪子,窘得滿臉通紅,又聽那漢子信口雌黃,氣得臉色霎時慘白,正欲辯白,忽然,聽到從刺史府傳出唿聲:「刺史大人出府——」隻見一隊士卒排成兩列,手握各樣兵刃,魚貫而出,接著是舉著「肅靜」「迴避」牌子的衙役,最後是一乘四人抬著的漆黑小轎,悠悠走出來。
乘轎人似乎已經聽見門外的吵鬧聲,撩起轎簾,探出頭,向這邊張望。
兩個持刀握劍漢子連忙抱拳鞠躬,解釋道:「是兩個乞丐,我等正在趕他們走開。」
「領進府裏,讓他們吃頓飽飯吧。」
「是!刺史大人。」
乘轎的刺史大人吩咐完畢,掃了一眼這一老一少,搖搖頭,正要放下轎簾,十六郎搶前一步,跪倒地上,朗聲道:
「刺史大人!學生姓李,名商隱,字義山,乃懷州河內人氏,與當今聖上同族同宗。學生苦讀寒窗,吟得詩賦數十篇,還著有《才論》、《聖論》,敬請大人賜教。」
刺史大人複姓令狐,名楚,頗有文學天賦,二十六歲登進士第。善屬文,才思俊麗,精於章表書啟等今體文,名重一時。在太原幕府任掌書記時,每當太原的章奏傳遞到朝廷,德宗皇上都能辨別出是他所寫,頗為讚許。令狐楚曆事德宗、順宗、憲宗、穆宗和文宗六朝,官越做越大,名氣越來越高,故而有許多讀書人都想用詩文幹謁,求他向主考官推薦。
令狐楚可不是一個隨隨便便就向主考官推薦某某的人。他的門下,沒有無能之輩。他接過遞上來的詩賦文稿,略略掃了一眼,抬起頭,看李商隱依然規規矩矩地跪在地上,嘴角向上提了提,順手捋了捋花白鬍鬚,道:
「不必拘禮,站起來說話。」
李商隱依舊伏在地上,迴道:「弟子初入師門,與恩師說話豈敢無禮?」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