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6年,莫紮特出生於奧地利薩爾茲堡。他父親是一位宮廷樂師,這使莫紮特從很小就接受了音樂的薰陶。他自幼便展現出那無與倫比的音樂天賦:3歲開始彈琴,6歲開始作曲,8歲寫下了第一部交響樂,11歲便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歌劇,14歲指揮樂隊演出了該歌劇。可以這麽說,莫紮特是為音樂而生的,從他出生的那一刻開始,他就和音樂熔為一體了。
16歲時的莫紮特被任命為薩爾茲堡宮廷的管風琴師。雖然在這段時間,莫紮特創作了大量的優秀作品,但他無法忍受薩爾茲堡大主教的頤指氣使,任意欺淩。在那裏,莫紮特隻是一個會彈琴的傭人,他曾向他的父親這樣描述他在宮廷晚餐上的同伴:兩名男僕,管家,點心師父,兩名廚師,男僕坐在上座,莫紮特位列廚師之上。終於在1781年,莫紮特脫離了對大主教的依附,成為了曆史上第一位自由作曲家,並來到了維也納發展。在維也納,莫紮特靠教私人學生,舉行音樂會演出和出版作品為生。在這段時間,莫紮特接觸到了巴赫、亨得爾的作品,並結識了海頓,從而豐富了他的音樂理念。
在維也納,莫紮特的音樂成就是令人驚嘆的,他曾這樣來描述他的音樂創作:“無論多長的作品都在我的腦中完成。我從記憶中取出早已儲存好的東西。因此,寫到紙上的速度就相當快了,因為一切都已完備,它在紙上的模樣跟我想像的幾乎毫無二致。所以在工作中我不怕被打擾,無論發生什麽,我甚至可以邊寫邊說話。”可憐就是這樣一位天才,在他正當壯年的時候卻因為感染風寒而去世了,死時年僅35歲。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天(1791年12月9日),他仍在創作,可惜天嫉英才,莫紮特留下了他那未完成的《安魂曲》,而撒手人間,成為了音樂史上最大的遺憾之一。
作為一個早熟的天才,莫紮特受到過王公貴族的種種厚愛和讚賞,但也飽嚐了貴族社會對他人格的蔑視和侮辱,身心遭到一次次打擊。在當時的社會上,做一個自由作曲家並不為人們認可,選擇這條道路就等於選擇了艱辛。莫紮特的父親力勸他的兒子向大主教賠禮道歉,重歸於好,但莫紮特堅決拒絕。他在給父親的迴信中寫道:“我不能再忍受這些了。心靈使人高尚起來。我不是公爵,但可能比很多繼承來的公爵要正直得多。我準備犧牲我的幸福、我的健康以至我的生命。我的人格,對於我,對於你,都應該是最珍貴的!”莫紮特來到維也納的時刻,也就是他開始苦難生活的時刻。
在維也納的大部分時間裏,莫紮特都是在窘迫中度過的。他一生中的最後兩年是他經濟最困難的時期。困苦的生活使他的身體越來越糟,他不得不經常向朋友們求援。當他最後一部傑出的歌劇《魔笛》(themagicflute)首場公演時,他已痼疾纏身。1791年12月5日他去世時,妻子正患重病,家裏連一個零錢也沒有。出殯那天,狂風唿嘯,大雪紛飛,惡劣的氣候迫使幾位送葬的親友都中途返迴。最後他被埋在了一個窮人的墓地裏,幾天後他的妻子前往墓地時,已無法找到準確的墓址。人類文明史上的一代奇才就這樣無影無蹤地消失了,身後留下尚未還清的1682弗羅林的債務。
比起長壽而晚成的海頓來,莫紮特剛好相反。然而就在他不足36歲的一生裏,卻為人們創造出數量驚人的音樂瑰寶。其中包括歌劇22部,以《費加羅的婚禮》、《唐·璜》、《魔笛》最為著名;交響曲41部,以第39、40、41交響曲最為著名;鋼琴協奏曲27部,以第20、21、23、24、26、27鋼琴協奏曲最為著名;小提琴協奏曲6部,以第4、第5小提琴協奏曲最為著名;此外,他還寫了大量各種體裁的器樂與聲樂作品。
盡管莫紮特的一生充滿坎坷和艱辛,但他的音樂始終給人帶來的是真正的純美。著名的音樂評論家羅曼·羅蘭為莫紮特做出了如下的評價:“他的音樂是生活的畫像,但那是美化了的生活。旋律盡管是精神的反映,但它必須取悅於精神,而不傷及肉體或損害聽覺。所以,在莫紮特那裏,音樂是生活和諧的表達。不僅他的歌劇,而且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如此。他的音樂,無論看起來如何,總是指向心靈而非智力,並且始終在表達情感或激情,但絕無令人不快或唐突的激情。”
美國音樂學者約瑟夫.馬克利斯說得好:“在音樂曆史中有這樣一個時刻:各個對立麵都一致了,所有的緊張關係都消除了。莫紮特就是那個燦爛的時刻。”
音樂之聖貝多芬
當雄渾激昂的《命運交響曲》叩擊著你的心扉時,你也許想起了貝多芬這位遭到命運沉重打擊的音樂巨人。貝多芬是18世紀以來世界最著名的德國音樂家,可能也是世界音樂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他和海頓、莫紮特並列為西歐古典音樂的三個代表。
貝多芬生於德國萊茵河流域的波恩,他的父親和祖父是當地的選帝侯馬克斯·弗雷德裏奇的宮廷歌手。這個家庭是個不幸福的家庭,父親嗜酒成癖,使貝多芬很早就被迫接過了撫養母親和兩個弟弟的擔子。12歲時,貝多芬已經能夠自如地演奏,而且擔任了管風琴師聶費(1748—1798年)的助手。就在這時他開始正式跟聶費學習音樂。聶費是一位具有多方麵天才的音樂家,他擴大了貝多芬的藝術視野,使貝多芬熟悉了德國古典藝術的一些優秀範例,並鞏固了貝多芬對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貝多芬的正規學習和有係統的教養,實際上是從聶費的細心教導和培養開始的。聶費還引導他在1787年到維也納就教於莫紮特。在那裏他有機會為莫紮特演奏,他用莫紮特給的一個主題作了輝煌的即興演奏,使得莫紮特對朋友說:“注意他,有一天他將名揚全世界。”幾年後,選帝侯出錢安排他在維也納跟海頓學習。他在22歲時離開了出生的城市,以後再也沒有迴來。不幸的是,上了年紀的海頓看不慣年輕的貝多芬那種暴烈的氣質和獨立的精神。當貝多芬和其他名家研究音樂時,其中一位最學究氣的宣稱:“他什麽也沒學到,他不會用正統風格寫出任何東西來。”
貝多芬到維也納不久便接到母親的死訊,他不得不立即趕迴波恩。由於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親死後,他才第二次來到維也納,但這時莫紮特卻已不在人世了。貝多芬第二次來到維也納後,很快地便贏得了維也納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別是即興演奏)的稱謂。以後,他先跟海頓學習,後來跟申克、阿勃列希貝爾格和薩利耶裏等人學習。他在波恩通過同知識分子勃萊寧的交往,接觸到當時許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樂家,並從他們那兒受到“狂飆運動”思潮影響。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國大革命前幾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長尤為迅速。
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進步的思想意識給他了很多啟發,從而奠定了他人文主義世界觀,深信人類平等,追求正義和個性自由,憎恨封建專製的壓迫。盡管維也納古典樂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處的生活年代相當接近,但是貝多芬的思想同海頓和莫紮特顯然並不屬同一個“時代”。海頓一生備受淩辱,他雖也偶爾被激怒過,但卻總是逆來順受,當時進步的文學思潮和革命情緒都很少能使他激動,他的音樂同鬥爭也是永遠絕緣的。莫紮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難並不比海頓少,他勇敢於反抗,寧願貧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樂中,從那充滿陽光和青春活力的歡樂的背後,往往還是可以感覺得到一絲痛苦、憂鬱和傷感的情緒。隻有貝多芬,他不但憤怒地反對封建製度的專製,而且用他的音樂號召人們為自由和幸福而鬥爭。貝多芬在波恩時期(1782-1792年)的創作,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鋼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這一時期可以說他還隻是處於創作的準備階段。他在維也納最初十年(1792-1802年)的創作,比較著名的作品也隻有《悲傷》、《月光》和《克羅采》奏鳴曲及《第三鋼琴協奏曲》等。但在這期間,他對社會與政治諸問題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識到他要努力探尋的目標。1802至1812年,他的創作進入了成熟時期,這段時間後來成為他的“英雄年代”。
</br>
16歲時的莫紮特被任命為薩爾茲堡宮廷的管風琴師。雖然在這段時間,莫紮特創作了大量的優秀作品,但他無法忍受薩爾茲堡大主教的頤指氣使,任意欺淩。在那裏,莫紮特隻是一個會彈琴的傭人,他曾向他的父親這樣描述他在宮廷晚餐上的同伴:兩名男僕,管家,點心師父,兩名廚師,男僕坐在上座,莫紮特位列廚師之上。終於在1781年,莫紮特脫離了對大主教的依附,成為了曆史上第一位自由作曲家,並來到了維也納發展。在維也納,莫紮特靠教私人學生,舉行音樂會演出和出版作品為生。在這段時間,莫紮特接觸到了巴赫、亨得爾的作品,並結識了海頓,從而豐富了他的音樂理念。
在維也納,莫紮特的音樂成就是令人驚嘆的,他曾這樣來描述他的音樂創作:“無論多長的作品都在我的腦中完成。我從記憶中取出早已儲存好的東西。因此,寫到紙上的速度就相當快了,因為一切都已完備,它在紙上的模樣跟我想像的幾乎毫無二致。所以在工作中我不怕被打擾,無論發生什麽,我甚至可以邊寫邊說話。”可憐就是這樣一位天才,在他正當壯年的時候卻因為感染風寒而去世了,死時年僅35歲。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天(1791年12月9日),他仍在創作,可惜天嫉英才,莫紮特留下了他那未完成的《安魂曲》,而撒手人間,成為了音樂史上最大的遺憾之一。
作為一個早熟的天才,莫紮特受到過王公貴族的種種厚愛和讚賞,但也飽嚐了貴族社會對他人格的蔑視和侮辱,身心遭到一次次打擊。在當時的社會上,做一個自由作曲家並不為人們認可,選擇這條道路就等於選擇了艱辛。莫紮特的父親力勸他的兒子向大主教賠禮道歉,重歸於好,但莫紮特堅決拒絕。他在給父親的迴信中寫道:“我不能再忍受這些了。心靈使人高尚起來。我不是公爵,但可能比很多繼承來的公爵要正直得多。我準備犧牲我的幸福、我的健康以至我的生命。我的人格,對於我,對於你,都應該是最珍貴的!”莫紮特來到維也納的時刻,也就是他開始苦難生活的時刻。
在維也納的大部分時間裏,莫紮特都是在窘迫中度過的。他一生中的最後兩年是他經濟最困難的時期。困苦的生活使他的身體越來越糟,他不得不經常向朋友們求援。當他最後一部傑出的歌劇《魔笛》(themagicflute)首場公演時,他已痼疾纏身。1791年12月5日他去世時,妻子正患重病,家裏連一個零錢也沒有。出殯那天,狂風唿嘯,大雪紛飛,惡劣的氣候迫使幾位送葬的親友都中途返迴。最後他被埋在了一個窮人的墓地裏,幾天後他的妻子前往墓地時,已無法找到準確的墓址。人類文明史上的一代奇才就這樣無影無蹤地消失了,身後留下尚未還清的1682弗羅林的債務。
比起長壽而晚成的海頓來,莫紮特剛好相反。然而就在他不足36歲的一生裏,卻為人們創造出數量驚人的音樂瑰寶。其中包括歌劇22部,以《費加羅的婚禮》、《唐·璜》、《魔笛》最為著名;交響曲41部,以第39、40、41交響曲最為著名;鋼琴協奏曲27部,以第20、21、23、24、26、27鋼琴協奏曲最為著名;小提琴協奏曲6部,以第4、第5小提琴協奏曲最為著名;此外,他還寫了大量各種體裁的器樂與聲樂作品。
盡管莫紮特的一生充滿坎坷和艱辛,但他的音樂始終給人帶來的是真正的純美。著名的音樂評論家羅曼·羅蘭為莫紮特做出了如下的評價:“他的音樂是生活的畫像,但那是美化了的生活。旋律盡管是精神的反映,但它必須取悅於精神,而不傷及肉體或損害聽覺。所以,在莫紮特那裏,音樂是生活和諧的表達。不僅他的歌劇,而且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如此。他的音樂,無論看起來如何,總是指向心靈而非智力,並且始終在表達情感或激情,但絕無令人不快或唐突的激情。”
美國音樂學者約瑟夫.馬克利斯說得好:“在音樂曆史中有這樣一個時刻:各個對立麵都一致了,所有的緊張關係都消除了。莫紮特就是那個燦爛的時刻。”
音樂之聖貝多芬
當雄渾激昂的《命運交響曲》叩擊著你的心扉時,你也許想起了貝多芬這位遭到命運沉重打擊的音樂巨人。貝多芬是18世紀以來世界最著名的德國音樂家,可能也是世界音樂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他和海頓、莫紮特並列為西歐古典音樂的三個代表。
貝多芬生於德國萊茵河流域的波恩,他的父親和祖父是當地的選帝侯馬克斯·弗雷德裏奇的宮廷歌手。這個家庭是個不幸福的家庭,父親嗜酒成癖,使貝多芬很早就被迫接過了撫養母親和兩個弟弟的擔子。12歲時,貝多芬已經能夠自如地演奏,而且擔任了管風琴師聶費(1748—1798年)的助手。就在這時他開始正式跟聶費學習音樂。聶費是一位具有多方麵天才的音樂家,他擴大了貝多芬的藝術視野,使貝多芬熟悉了德國古典藝術的一些優秀範例,並鞏固了貝多芬對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貝多芬的正規學習和有係統的教養,實際上是從聶費的細心教導和培養開始的。聶費還引導他在1787年到維也納就教於莫紮特。在那裏他有機會為莫紮特演奏,他用莫紮特給的一個主題作了輝煌的即興演奏,使得莫紮特對朋友說:“注意他,有一天他將名揚全世界。”幾年後,選帝侯出錢安排他在維也納跟海頓學習。他在22歲時離開了出生的城市,以後再也沒有迴來。不幸的是,上了年紀的海頓看不慣年輕的貝多芬那種暴烈的氣質和獨立的精神。當貝多芬和其他名家研究音樂時,其中一位最學究氣的宣稱:“他什麽也沒學到,他不會用正統風格寫出任何東西來。”
貝多芬到維也納不久便接到母親的死訊,他不得不立即趕迴波恩。由於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親死後,他才第二次來到維也納,但這時莫紮特卻已不在人世了。貝多芬第二次來到維也納後,很快地便贏得了維也納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別是即興演奏)的稱謂。以後,他先跟海頓學習,後來跟申克、阿勃列希貝爾格和薩利耶裏等人學習。他在波恩通過同知識分子勃萊寧的交往,接觸到當時許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樂家,並從他們那兒受到“狂飆運動”思潮影響。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國大革命前幾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長尤為迅速。
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進步的思想意識給他了很多啟發,從而奠定了他人文主義世界觀,深信人類平等,追求正義和個性自由,憎恨封建專製的壓迫。盡管維也納古典樂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處的生活年代相當接近,但是貝多芬的思想同海頓和莫紮特顯然並不屬同一個“時代”。海頓一生備受淩辱,他雖也偶爾被激怒過,但卻總是逆來順受,當時進步的文學思潮和革命情緒都很少能使他激動,他的音樂同鬥爭也是永遠絕緣的。莫紮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難並不比海頓少,他勇敢於反抗,寧願貧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樂中,從那充滿陽光和青春活力的歡樂的背後,往往還是可以感覺得到一絲痛苦、憂鬱和傷感的情緒。隻有貝多芬,他不但憤怒地反對封建製度的專製,而且用他的音樂號召人們為自由和幸福而鬥爭。貝多芬在波恩時期(1782-1792年)的創作,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鋼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這一時期可以說他還隻是處於創作的準備階段。他在維也納最初十年(1792-1802年)的創作,比較著名的作品也隻有《悲傷》、《月光》和《克羅采》奏鳴曲及《第三鋼琴協奏曲》等。但在這期間,他對社會與政治諸問題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識到他要努力探尋的目標。1802至1812年,他的創作進入了成熟時期,這段時間後來成為他的“英雄年代”。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