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手瑪麗亞自小在修道院陰暗環境中成長,曆盡磨難,鍛造了她“簡·愛”般不屈不撓的個性和敢於反抗、敢作敢當的性格。明珠暗投的她被迫走上殺手之路,直到拒絕為湯姆的女兒治病,一生註定了缺少“愛”,缺少完美人性中至關重要的“基因”。盡管她天生帶有基督的神奇基因,卻在無人道的社會現實中後天地喪失了“愛”的能力,作者用這個當代基督的悲劇故事告訴了讀者很多科技以外的意義。她能夠麵對真誠的湯姆,用否定的迴答獲取行使“上帝的權力”時的快感,即始終不懂得聖經中“驕傲先於墮落降臨到我們身上。”的寓言,直至最後才從湯姆寫有“給予比索取更能得到保佑。”的紙條上得到“頓悟”,基督的真正本質在於“愛”和“犧牲”。丟失了“愛、信、望”(基督教三教義)中的“愛”之因素,瑪麗亞終究成不了真正的基督。湯姆給自己注射了“上帝的基因”後成功地救活了霍利,也贏得了“愛”,因此成了隱喻中真正的基督。小說的結尾瑪麗亞的屍首已化為灰燼,作者並沒有點明她究竟有沒有複活,留給我們思考的是:即便真的有二次降臨的基督,他或她應該具備什麽樣的品德和能力呢?有神論者會由衷地讚嘆上帝之偉大,使基督信徒們又經曆了一番“愛的教育”,而小說中科技成分絲毫不損害宗教的精神,充分顯示了作者構思的巧妙,矛盾衝突中沒有些微的破綻。小說以湯姆痛失愛妻為序幕,以湯姆拯救霍利趨向終結,正義戰勝了邪惡,愛戰勝了恨,但現實生活中科學與宗教的無盡糾葛將遠不能結束。兩條線索錯落有致,讀者讀罷全文,不能不承認科技可以創造奇蹟,創造生命,但人性中的善良溫情的主脈應是推動科技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
從這個意義上說,湯姆作為一名科學家經曆了一次人文主義的洗禮,一次人性的教育,而瑪麗亞隻能在臨死前絕望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拒絕寬容是當今人類生存的致命缺陷,從種族歧視到宗教排外,從文化上的後殖民主義到政治上的霸權主義,都體現了拒絕理解、排斥平等交流的專斷思想。自負必然自大,自傲必然不民主,任何與異己間的平等商討成為泡影,走進死胡同的後果隻能害人害已。所以法蘭克福學派的第二代領袖哈貝馬斯在批判現代資本主義社會時指出“消除人的異化,改善社會狀況的惟一途徑在於‘重建交往理性’”,“在生活領域必然採取各種形式和手段對‘生活世界的殖民化’,人際交往結構的破壞、日常生活的貧乏化提出強烈抗議”,“生活世界應當……在人與人相互理解、相互同情、相互支援的基礎上按照自助和互助的形式重新組織起來。”(章國鋒《二十世紀西方文論研究》第228頁)。這意味著放棄權力與暴力,提倡平等、寬容、民主與友愛。上個世紀資本主義大革命時代的理想,在後工業化社會的科技時代似乎並未過時,人類離自由解放的境界還很遠很遠。
應該說,科技在這篇科學小說中扮演著正麵的角色,連兄弟會宗教組織也出現了赫利克特之類的相信科技的教徒。伊齊基爾不禁感嘆,當今世界相信上帝並願意為之獻身的人越來越少,這從另一側麵顯現出科技的強大力量,對抗是危險的,隻有平等地交流和相互認識才是出路,所以像賈斯明這樣的天才電腦“黑客”居然是一個蘊信仰於心靈深處的基督教徒。人類要生存,不能沒有科技,也不能沒有信仰。沒有了科技就喪失了賴以生存的物質世界;沒有了信仰,也就喪失了終極關懷,人也就無法如海德格爾所說“詩意地棲居”於大地之上。傳說中的基督誕生以來,兩個千年即將成為曆史,不知下一個千年人類將麵臨著何種挑戰和怎樣的進化,這些大概都是科學小說家和廣大讀者一致思考的話題吧。
這篇小說語言優美,生動活潑而富於變化。細心的讀者或許會發現作者描寫宗教和科技兩個世界時運用了兩種不同的語言風格:前者冷靜中透著懷舊的氣息,如伊齊基爾對周圍景物的感觸;後者則顯現出快節奏和現代的氣息,有著美國式的幽默。前者抒情中夾雜著絲絲無可挽迴的憂傷,宛如夕陽西下;後者則以直陳白話居多,行雲流水中不變的是都市的迷茫與喧囂。兩者之間其實有一種隱秘的“對話”,這與前麵提及的小說的中心內容有著技巧上的契合和統一。小說風格的充分表達與譯者語言之流暢有直接的關係,應該說這是一部相當優秀的中譯本。
談到翻譯,中國對域外科學小說的譯介大概可以上溯到上世紀末本世紀初。一八九四年上海廣學會出版了美國作家愛德華·貝拉米的《迴顧,2000-1887》的中譯本,書中表達了衷心擁護科技進步,以機器征服自然的信念,體現了藉助人力的龐大經濟體係使電子化和自動化的二○○○年的模範世界充滿安全和富足的理想。這部小說仍應屬於幻想小說類,但已有相當多的科學成分。一九○○年世文社出版的凡爾納《環遊地球八十日》正式吹響了中國譯介科學小說的號角。近一個世紀以來,中國漢譯的科學小說加上幻想小說可以說不計其數,其中佳作自然不少。麥可·科迪的這本《基因傳奇》應是一本質量上乘的科學小說和譯作,祝願譯林出版社今後能有更多更好的科學小說的譯作問世。
</br>
從這個意義上說,湯姆作為一名科學家經曆了一次人文主義的洗禮,一次人性的教育,而瑪麗亞隻能在臨死前絕望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拒絕寬容是當今人類生存的致命缺陷,從種族歧視到宗教排外,從文化上的後殖民主義到政治上的霸權主義,都體現了拒絕理解、排斥平等交流的專斷思想。自負必然自大,自傲必然不民主,任何與異己間的平等商討成為泡影,走進死胡同的後果隻能害人害已。所以法蘭克福學派的第二代領袖哈貝馬斯在批判現代資本主義社會時指出“消除人的異化,改善社會狀況的惟一途徑在於‘重建交往理性’”,“在生活領域必然採取各種形式和手段對‘生活世界的殖民化’,人際交往結構的破壞、日常生活的貧乏化提出強烈抗議”,“生活世界應當……在人與人相互理解、相互同情、相互支援的基礎上按照自助和互助的形式重新組織起來。”(章國鋒《二十世紀西方文論研究》第228頁)。這意味著放棄權力與暴力,提倡平等、寬容、民主與友愛。上個世紀資本主義大革命時代的理想,在後工業化社會的科技時代似乎並未過時,人類離自由解放的境界還很遠很遠。
應該說,科技在這篇科學小說中扮演著正麵的角色,連兄弟會宗教組織也出現了赫利克特之類的相信科技的教徒。伊齊基爾不禁感嘆,當今世界相信上帝並願意為之獻身的人越來越少,這從另一側麵顯現出科技的強大力量,對抗是危險的,隻有平等地交流和相互認識才是出路,所以像賈斯明這樣的天才電腦“黑客”居然是一個蘊信仰於心靈深處的基督教徒。人類要生存,不能沒有科技,也不能沒有信仰。沒有了科技就喪失了賴以生存的物質世界;沒有了信仰,也就喪失了終極關懷,人也就無法如海德格爾所說“詩意地棲居”於大地之上。傳說中的基督誕生以來,兩個千年即將成為曆史,不知下一個千年人類將麵臨著何種挑戰和怎樣的進化,這些大概都是科學小說家和廣大讀者一致思考的話題吧。
這篇小說語言優美,生動活潑而富於變化。細心的讀者或許會發現作者描寫宗教和科技兩個世界時運用了兩種不同的語言風格:前者冷靜中透著懷舊的氣息,如伊齊基爾對周圍景物的感觸;後者則顯現出快節奏和現代的氣息,有著美國式的幽默。前者抒情中夾雜著絲絲無可挽迴的憂傷,宛如夕陽西下;後者則以直陳白話居多,行雲流水中不變的是都市的迷茫與喧囂。兩者之間其實有一種隱秘的“對話”,這與前麵提及的小說的中心內容有著技巧上的契合和統一。小說風格的充分表達與譯者語言之流暢有直接的關係,應該說這是一部相當優秀的中譯本。
談到翻譯,中國對域外科學小說的譯介大概可以上溯到上世紀末本世紀初。一八九四年上海廣學會出版了美國作家愛德華·貝拉米的《迴顧,2000-1887》的中譯本,書中表達了衷心擁護科技進步,以機器征服自然的信念,體現了藉助人力的龐大經濟體係使電子化和自動化的二○○○年的模範世界充滿安全和富足的理想。這部小說仍應屬於幻想小說類,但已有相當多的科學成分。一九○○年世文社出版的凡爾納《環遊地球八十日》正式吹響了中國譯介科學小說的號角。近一個世紀以來,中國漢譯的科學小說加上幻想小說可以說不計其數,其中佳作自然不少。麥可·科迪的這本《基因傳奇》應是一本質量上乘的科學小說和譯作,祝願譯林出版社今後能有更多更好的科學小說的譯作問世。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