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遷都之論(下)
開局上諫被杖斃?二命上朝先服毒 作者:紫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江城?”
太子朱標與燕王朱櫟都看向了這個,他們兩人從來沒有想過的地方。
在這個輿圖上,無論是大都還是西京,甚至是益州城,都被太子朱標擺上了一個茶杯作為選擇象征,但這個江城,他是真的從來沒有想過。
“難道趙愛卿是說……”
“當然沒有!”
趙征直接搖頭,笑著趕緊點了點蘇杭府。
“臣隻是想告訴殿下與王爺,若論交通往來,江城當屬第一。若論經濟繁榮,蘇杭當數第一。若論保京師安危,渝都府當論第一。”
“但此三地,雖然所長,也皆有缺失,故而都不可。”
“若比三者皆弱之地,亦然。”
趙征一一將輿圖上麵正放的茶杯倒扣下來,然後才接著發言。
而太子朱標,則是一邊聽趙征接著說,一邊將目光又轉移到了渝都府上。
畢竟先前他考慮了益州城,卻沒想到趙征卻連談都沒談,就將茶杯直接移到了渝都府上倒扣。
其中關係,他自然很快想通。
畢竟考慮益州城,就是考慮到了川蜀周邊的天然屏障。
王朝疆域越來越大,天下也越來越繁榮,有著舊唐為鑒,太子朱標自然懂得大船一個不小心,可能會比小船沉得更快的道理。
他隻是在好奇為何趙征會看上渝都府,而自己先前也一直忽視了渝都府這個地方。
是了,這個地方就是一個窮苦之地嘛,在這裏建國都,那也實在太有挑戰性了,所以自己之前才一直將這裏忽視。
“故而臣認為,其實要達成遷都所要,並不一定要遷都。”
“用其他手段也能夠達到遷都的目的。”
“不一定要遷都?!”
趙征繼續說著,直到這番話。
讓太子朱標與燕王朱櫟都忍不住出聲打斷。
經過這麽多年,以應天府作為京師的局限性早已顯現了出來。
不說太子朱標,就是燕王朱櫟自己在私底下,都與道衍討論過這個問題,怎麽現在趙征卻突然說不用遷都也能解決問題。
除非他是神!
而趙征,他自然不是神,如果他是神的話,他還用在這裏每天辛苦的,把意識在各個傀儡上麵跳來跳去。
“臣的意思是,有沒有一種辦法可以集眾方之長?補一地之短呢?”
“集眾方之長,補一地之短?”
能夠這樣做自然是好的!
太子朱標以為趙征有辦法,眼睛瞬間就亮起來了。
而燕王朱櫟在一旁,自然也是心跳加速,豎起耳朵,不想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如何!?”
兩人皆眼神放光的看著趙征,如果他不說,他今天絕對走不出這個禦書房。
可惜,他接下來的發言沒有那麽神奇,讓兩人瞬間就失望了。
“臣的想法的,為何不將這幾地,升為陪都……”
趙征開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有這種好處,他有無盡的經驗可以提取,他有無數的教訓在提醒著自己。
“陪都!”
陪都的設置,太子朱標與燕王朱櫟自然都不陌生。
但他們沒想到,趙征給出的辦法居然是將這幾地都設置成陪都。
這麽多的陪都?
而且設置成陪都,就能解決問題嗎?難道是要將來的皇帝,每過一段時間就帶著朝廷換一個地方?
“迴殿下,這便是臣的想法。”
趙征點了點頭,真當他什麽問題都要解決嗎。
如果那樣他就不是趙征了,他是在世諸葛亮!
而且遷都一事,勞民傷財都是次要,關鍵他還要隱瞞西南,保住太子朱標。
這一次,終於不再是自己促進,輪到自己阻止了。
難啊!
何況這一次,他並不是完全在擺爛,因為增設陪都並非無可取之處。
陪都的設置,不是簡簡單單掛個名頭上去就行了,中間,同樣代表著無數的利益糾葛。
當然,重要的是正向增益。
遷都無非就是改變當下朝廷格局,改變地理條件。
至於經濟與資源兩樣要素,其實在地理條件與權力轉移下,都能跟著改變,無非就是坐享現成與多花些時日的區別罷。
這也是皇帝與太子為何要遷都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然,讓太子朱標遲疑的點,也在這裏……
疆域太大,南方已完全不需要京城的存在來帶動發展。
反而是北方,諸王已經外放,那在對北方的掌控上,就必須趕緊提上日程。
所以增設陪都,在日月王朝疆域越發寬廣的情況,雖然幾乎是重新劃分利益最簡單的辦法,簡單到幾乎接近明謀,隻需要朝堂裏的意見。
這個意見,趙征都從來沒有考慮過,太子朱標都打算遷都了,自然也不會忌憚這種小事,何況本來以他的威勢也不用忌憚。
但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啊。
“臣隻通格物,僭越了。”
“殿下與王爺不如慢想,飛機研製的要點,正到關鍵處,這個……臣……”
說完就開溜。
對趙征計劃最好的一種局麵,其實是什麽都不改變。
今天他說一大通,已是對太子朱標最後的情義。
但讓諸王外放這個事,好像也是……
所以他其實知道,自己大概什麽阻止不了。
難啊,兜兜轉轉,還是迴來了。
“那愛卿且去吧,注意休息!”
“謝太子殿下!”
……
禦書房內,就此隻剩下了太子朱標與燕王朱櫟兩個人,與自己大哥待在一個房間裏,燕王朱櫟說不心虛,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沉默中,他決定主動出擊。
“大哥,臣弟認為,剛才趙侍郎增設陪都的建議,其實是有可取之處的。”
“哦?”
太子朱標正想問他怎麽看,沒有想到燕王朱櫟主動開口了。
“大哥你忘了,剛才趙侍郎說過一個東西……讓我們不要忘記了蒸汽機啊!”
“大哥你想,若是十字鐵路建成了,那朝廷就是一月換一地又能如何?”
燕王朱櫟倒是一直記著趙征工部侍郎馬甲的風格,也算給太子朱標提了一個醒。
“可話是這麽說……”
“四弟可知道十字鐵路建成要等到什麽時候?”
“朝廷現在確實富裕了,但是花錢的地方也越來越多,唉……”
遷都,何嚐不是單靠南方,錢也有點不夠用了。
“大哥!臣弟突然想到,既然這個趙大人能有我們想不出的辦法,雖然解決不徹底,但是那天牢裏……”
太子朱標與燕王朱櫟都看向了這個,他們兩人從來沒有想過的地方。
在這個輿圖上,無論是大都還是西京,甚至是益州城,都被太子朱標擺上了一個茶杯作為選擇象征,但這個江城,他是真的從來沒有想過。
“難道趙愛卿是說……”
“當然沒有!”
趙征直接搖頭,笑著趕緊點了點蘇杭府。
“臣隻是想告訴殿下與王爺,若論交通往來,江城當屬第一。若論經濟繁榮,蘇杭當數第一。若論保京師安危,渝都府當論第一。”
“但此三地,雖然所長,也皆有缺失,故而都不可。”
“若比三者皆弱之地,亦然。”
趙征一一將輿圖上麵正放的茶杯倒扣下來,然後才接著發言。
而太子朱標,則是一邊聽趙征接著說,一邊將目光又轉移到了渝都府上。
畢竟先前他考慮了益州城,卻沒想到趙征卻連談都沒談,就將茶杯直接移到了渝都府上倒扣。
其中關係,他自然很快想通。
畢竟考慮益州城,就是考慮到了川蜀周邊的天然屏障。
王朝疆域越來越大,天下也越來越繁榮,有著舊唐為鑒,太子朱標自然懂得大船一個不小心,可能會比小船沉得更快的道理。
他隻是在好奇為何趙征會看上渝都府,而自己先前也一直忽視了渝都府這個地方。
是了,這個地方就是一個窮苦之地嘛,在這裏建國都,那也實在太有挑戰性了,所以自己之前才一直將這裏忽視。
“故而臣認為,其實要達成遷都所要,並不一定要遷都。”
“用其他手段也能夠達到遷都的目的。”
“不一定要遷都?!”
趙征繼續說著,直到這番話。
讓太子朱標與燕王朱櫟都忍不住出聲打斷。
經過這麽多年,以應天府作為京師的局限性早已顯現了出來。
不說太子朱標,就是燕王朱櫟自己在私底下,都與道衍討論過這個問題,怎麽現在趙征卻突然說不用遷都也能解決問題。
除非他是神!
而趙征,他自然不是神,如果他是神的話,他還用在這裏每天辛苦的,把意識在各個傀儡上麵跳來跳去。
“臣的意思是,有沒有一種辦法可以集眾方之長?補一地之短呢?”
“集眾方之長,補一地之短?”
能夠這樣做自然是好的!
太子朱標以為趙征有辦法,眼睛瞬間就亮起來了。
而燕王朱櫟在一旁,自然也是心跳加速,豎起耳朵,不想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如何!?”
兩人皆眼神放光的看著趙征,如果他不說,他今天絕對走不出這個禦書房。
可惜,他接下來的發言沒有那麽神奇,讓兩人瞬間就失望了。
“臣的想法的,為何不將這幾地,升為陪都……”
趙征開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有這種好處,他有無盡的經驗可以提取,他有無數的教訓在提醒著自己。
“陪都!”
陪都的設置,太子朱標與燕王朱櫟自然都不陌生。
但他們沒想到,趙征給出的辦法居然是將這幾地都設置成陪都。
這麽多的陪都?
而且設置成陪都,就能解決問題嗎?難道是要將來的皇帝,每過一段時間就帶著朝廷換一個地方?
“迴殿下,這便是臣的想法。”
趙征點了點頭,真當他什麽問題都要解決嗎。
如果那樣他就不是趙征了,他是在世諸葛亮!
而且遷都一事,勞民傷財都是次要,關鍵他還要隱瞞西南,保住太子朱標。
這一次,終於不再是自己促進,輪到自己阻止了。
難啊!
何況這一次,他並不是完全在擺爛,因為增設陪都並非無可取之處。
陪都的設置,不是簡簡單單掛個名頭上去就行了,中間,同樣代表著無數的利益糾葛。
當然,重要的是正向增益。
遷都無非就是改變當下朝廷格局,改變地理條件。
至於經濟與資源兩樣要素,其實在地理條件與權力轉移下,都能跟著改變,無非就是坐享現成與多花些時日的區別罷。
這也是皇帝與太子為何要遷都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然,讓太子朱標遲疑的點,也在這裏……
疆域太大,南方已完全不需要京城的存在來帶動發展。
反而是北方,諸王已經外放,那在對北方的掌控上,就必須趕緊提上日程。
所以增設陪都,在日月王朝疆域越發寬廣的情況,雖然幾乎是重新劃分利益最簡單的辦法,簡單到幾乎接近明謀,隻需要朝堂裏的意見。
這個意見,趙征都從來沒有考慮過,太子朱標都打算遷都了,自然也不會忌憚這種小事,何況本來以他的威勢也不用忌憚。
但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啊。
“臣隻通格物,僭越了。”
“殿下與王爺不如慢想,飛機研製的要點,正到關鍵處,這個……臣……”
說完就開溜。
對趙征計劃最好的一種局麵,其實是什麽都不改變。
今天他說一大通,已是對太子朱標最後的情義。
但讓諸王外放這個事,好像也是……
所以他其實知道,自己大概什麽阻止不了。
難啊,兜兜轉轉,還是迴來了。
“那愛卿且去吧,注意休息!”
“謝太子殿下!”
……
禦書房內,就此隻剩下了太子朱標與燕王朱櫟兩個人,與自己大哥待在一個房間裏,燕王朱櫟說不心虛,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沉默中,他決定主動出擊。
“大哥,臣弟認為,剛才趙侍郎增設陪都的建議,其實是有可取之處的。”
“哦?”
太子朱標正想問他怎麽看,沒有想到燕王朱櫟主動開口了。
“大哥你忘了,剛才趙侍郎說過一個東西……讓我們不要忘記了蒸汽機啊!”
“大哥你想,若是十字鐵路建成了,那朝廷就是一月換一地又能如何?”
燕王朱櫟倒是一直記著趙征工部侍郎馬甲的風格,也算給太子朱標提了一個醒。
“可話是這麽說……”
“四弟可知道十字鐵路建成要等到什麽時候?”
“朝廷現在確實富裕了,但是花錢的地方也越來越多,唉……”
遷都,何嚐不是單靠南方,錢也有點不夠用了。
“大哥!臣弟突然想到,既然這個趙大人能有我們想不出的辦法,雖然解決不徹底,但是那天牢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