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遷都之論(上)
開局上諫被杖斃?二命上朝先服毒 作者:紫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哥!我們兄弟之間,還計較這些幹什麽?”
“聽說那東瀛可是遍地白銀,到時候弟在那邊定藩,你可不要舍不得。”
燕王朱櫟見到太子朱標動心,也算稍微慰藉了一下自己內心的慚愧,接著又開了個玩笑。
“哈哈,如此,大都確實可作首選。”
太子朱標看向了蓋在大都上麵的那個茶杯,臉上終於是定下了一絲笑意。
但肯定之餘,他的餘光還是在望向大都的時候,下意識的往西京方向看。
舊朝古都,天下中央。
無論是現在的皇帝,他的父皇朱重八,還是他這個板上釘釘的下一任皇帝,最中意的地方還是這裏,隻是眼下燕王朱櫟剛剛把自己封地大都給獻了出來。
他在這個時候,再說出這般想法就不太好了,所以太子朱標手放在大都茶杯上,心裏想著西京,又看向了一旁的趙征。
“趙愛卿對遷都可有其他看法?大可暢所欲言,此時不必嚴肅。”
“臣不敢僭越。”
“但西京,斷然不行。”
終於輪到了自己,趙征自然首先就要排除的就是太子朱標對西京的堅持。
無它,在搞不清楚上一世太子朱標這顆亮星到底是怎麽隕落的情況下,先將所有的牽扯按死在萌芽時,自然就是最好的辦法。
“……”
太子朱標聽見前半句,本來還想說點兒不必在意君臣之禮的話,但誰知道趙征說完僭越兩個字,下一句就直接否定了他內心最想定下來的西京。
燕王朱櫟在一旁也是大唿震撼。
這次迴京他真是見識長了,原來趙府上下所有人都是這麽剛的,那不是傳說。
另外他也迴過味兒來了,原來自己大哥最想定下來的新國都選點,是在西京啊。
如果不是自己封地在北平大都,自己也有這個機會的話,那西京確實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可是為什麽現在趙征說不行?
兩人都看向趙征,希望得到他的解釋。
“殿下,王爺,臣以為,對京城位置的選取,無外乎取決於這幾種因素,包括資源分 布、地理位置、交通運輸、經濟發展和戰略安全。”
“所以西京,不太合適。”
趕一隻羊是趕,趕兩隻羊也是趕,趙征索性就給將要出海,成就自己王圖霸業的燕王朱櫟一起提個醒。
“愛卿盡可暢所欲言,說說到底什麽地方合適,今日禦書房內的所有事,本宮保證絕不會有外人知道。”
太子朱標想著趙征說的這幾個要素,也沒覺得西京有什麽不合適,但在數不清楚的前車之鑒下,他知道趙征肯定不會無故放失。
為什麽?
燕王朱櫟也表示自己絕對不會將今日事外傳。
並感動趙征對自己實在是太好了。
他將去一片新天地,雖然什麽都要靠自己雙手,重新開始,但與日月王朝已經定下來的各種舊東西相比,新天地還是有優勢的。
那就是他將可以真正的吸取教訓,創建一個真正開明,沒有隱患的未來。
“殿下,臣隻知格物,不通外事,那就冒失了。”
太子朱標在趙府家主馬甲前,大概是出於昔日他太傅馬甲的情義,與對趙府其他人時,是完全不同的尊敬。
比如眼下這種待遇,趙征就從來沒有在皇帝朱重八那裏,享受到過那麽哪怕一絲一毫。
那……
“殿下,王爺,今時不同往日。”
“無論是大都還是西京,殿下與王爺似乎都少考慮了一件事情。”
“少考慮了一件事情……”
太子朱標與燕王朱櫟眼中浮現出迷茫,什麽不同往日的事物,能夠左右遷都一事。
而趙征,他也不是故意吊人胃口,實在是他環顧完禦書房裏所有的擺設,也沒找到一件能夠讓他來讓兩人自己意識到的東西。
入眼皆是九族嚴選……
“是蒸汽機。”
最後他隻能將那件東西直接說了出來,然而當他說出來後,麵前兩人眼裏還是有些許迷茫,不明白為什麽選大都與西京,都會被蒸汽機影響。
“殿下,王爺。”
“西京作為多朝舊都,其中重要自然不必多說。”
“而大都,地處平原,北有燕,山西有太行,更因前朝之舊,有許多士族遷到此處,當然也是一個很好選擇。”
“但是……”
“殿下,王爺請先看大都。”
“大都地處我朝疆域北端,如果西南方向起了禍端,請問何時才能夠響應呢?”
“更未談獲取周邊資源與經濟交流上的不便,難道朝廷打算再下一道聖旨,從南河繼續往北遷人口?”
此時大都,不比後世。
雖然周邊所有的隱患皆已破除,但其當下惡劣的條件,以及偏北的地位,還是一個暫時解決不了的現實問題。
“自然不妥!”
京師周邊若不富饒,那還叫什麽京師。
這裏的富饒自然不單純指的經濟,還指了人口。
畢竟當外敵來犯時,京師周邊的人口便是最好的兵員抽取源頭,與天然減速帶。
然而這十幾年間,已經從南河多次往周邊遷出過人口,若再下聖旨,隻怕會適得其反,太子朱標自然不會這麽做。
“那西京呢?”
燕王朱櫟最是明白這個現實,本來他對自己強化的大都還頗有信心,但眼下,經過趙征這麽一說,他也突然覺得有些不太滿意。
這麽多年的苦與累呀,還好,他要出去二次創業了。
這一次絕對要吸取教訓!
而太子朱標,他還是沒有忘記他的西京。
蒸汽機的存在如何就影響到西京這個地方作為國都了?
“殿下,西京當為次選,可。隻是若為首選,不妥。”
“為何?”
“殿下難道忘記了諸王已往西進?屆時西邊大展版圖,西京又與大都何異?”
“而且比大都更為嚴峻的一個現實是,大都尚可通海路與南方連接,而西京,一不通水路,二是為十字鐵路最後關口。”
“那昔日從鹹陽城輻射天下的秦直道,就算全部換成了水泥官道,若與九省通衢江城比較,怕是青壯與老翁比快……”
“聽說那東瀛可是遍地白銀,到時候弟在那邊定藩,你可不要舍不得。”
燕王朱櫟見到太子朱標動心,也算稍微慰藉了一下自己內心的慚愧,接著又開了個玩笑。
“哈哈,如此,大都確實可作首選。”
太子朱標看向了蓋在大都上麵的那個茶杯,臉上終於是定下了一絲笑意。
但肯定之餘,他的餘光還是在望向大都的時候,下意識的往西京方向看。
舊朝古都,天下中央。
無論是現在的皇帝,他的父皇朱重八,還是他這個板上釘釘的下一任皇帝,最中意的地方還是這裏,隻是眼下燕王朱櫟剛剛把自己封地大都給獻了出來。
他在這個時候,再說出這般想法就不太好了,所以太子朱標手放在大都茶杯上,心裏想著西京,又看向了一旁的趙征。
“趙愛卿對遷都可有其他看法?大可暢所欲言,此時不必嚴肅。”
“臣不敢僭越。”
“但西京,斷然不行。”
終於輪到了自己,趙征自然首先就要排除的就是太子朱標對西京的堅持。
無它,在搞不清楚上一世太子朱標這顆亮星到底是怎麽隕落的情況下,先將所有的牽扯按死在萌芽時,自然就是最好的辦法。
“……”
太子朱標聽見前半句,本來還想說點兒不必在意君臣之禮的話,但誰知道趙征說完僭越兩個字,下一句就直接否定了他內心最想定下來的西京。
燕王朱櫟在一旁也是大唿震撼。
這次迴京他真是見識長了,原來趙府上下所有人都是這麽剛的,那不是傳說。
另外他也迴過味兒來了,原來自己大哥最想定下來的新國都選點,是在西京啊。
如果不是自己封地在北平大都,自己也有這個機會的話,那西京確實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可是為什麽現在趙征說不行?
兩人都看向趙征,希望得到他的解釋。
“殿下,王爺,臣以為,對京城位置的選取,無外乎取決於這幾種因素,包括資源分 布、地理位置、交通運輸、經濟發展和戰略安全。”
“所以西京,不太合適。”
趕一隻羊是趕,趕兩隻羊也是趕,趙征索性就給將要出海,成就自己王圖霸業的燕王朱櫟一起提個醒。
“愛卿盡可暢所欲言,說說到底什麽地方合適,今日禦書房內的所有事,本宮保證絕不會有外人知道。”
太子朱標想著趙征說的這幾個要素,也沒覺得西京有什麽不合適,但在數不清楚的前車之鑒下,他知道趙征肯定不會無故放失。
為什麽?
燕王朱櫟也表示自己絕對不會將今日事外傳。
並感動趙征對自己實在是太好了。
他將去一片新天地,雖然什麽都要靠自己雙手,重新開始,但與日月王朝已經定下來的各種舊東西相比,新天地還是有優勢的。
那就是他將可以真正的吸取教訓,創建一個真正開明,沒有隱患的未來。
“殿下,臣隻知格物,不通外事,那就冒失了。”
太子朱標在趙府家主馬甲前,大概是出於昔日他太傅馬甲的情義,與對趙府其他人時,是完全不同的尊敬。
比如眼下這種待遇,趙征就從來沒有在皇帝朱重八那裏,享受到過那麽哪怕一絲一毫。
那……
“殿下,王爺,今時不同往日。”
“無論是大都還是西京,殿下與王爺似乎都少考慮了一件事情。”
“少考慮了一件事情……”
太子朱標與燕王朱櫟眼中浮現出迷茫,什麽不同往日的事物,能夠左右遷都一事。
而趙征,他也不是故意吊人胃口,實在是他環顧完禦書房裏所有的擺設,也沒找到一件能夠讓他來讓兩人自己意識到的東西。
入眼皆是九族嚴選……
“是蒸汽機。”
最後他隻能將那件東西直接說了出來,然而當他說出來後,麵前兩人眼裏還是有些許迷茫,不明白為什麽選大都與西京,都會被蒸汽機影響。
“殿下,王爺。”
“西京作為多朝舊都,其中重要自然不必多說。”
“而大都,地處平原,北有燕,山西有太行,更因前朝之舊,有許多士族遷到此處,當然也是一個很好選擇。”
“但是……”
“殿下,王爺請先看大都。”
“大都地處我朝疆域北端,如果西南方向起了禍端,請問何時才能夠響應呢?”
“更未談獲取周邊資源與經濟交流上的不便,難道朝廷打算再下一道聖旨,從南河繼續往北遷人口?”
此時大都,不比後世。
雖然周邊所有的隱患皆已破除,但其當下惡劣的條件,以及偏北的地位,還是一個暫時解決不了的現實問題。
“自然不妥!”
京師周邊若不富饒,那還叫什麽京師。
這裏的富饒自然不單純指的經濟,還指了人口。
畢竟當外敵來犯時,京師周邊的人口便是最好的兵員抽取源頭,與天然減速帶。
然而這十幾年間,已經從南河多次往周邊遷出過人口,若再下聖旨,隻怕會適得其反,太子朱標自然不會這麽做。
“那西京呢?”
燕王朱櫟最是明白這個現實,本來他對自己強化的大都還頗有信心,但眼下,經過趙征這麽一說,他也突然覺得有些不太滿意。
這麽多年的苦與累呀,還好,他要出去二次創業了。
這一次絕對要吸取教訓!
而太子朱標,他還是沒有忘記他的西京。
蒸汽機的存在如何就影響到西京這個地方作為國都了?
“殿下,西京當為次選,可。隻是若為首選,不妥。”
“為何?”
“殿下難道忘記了諸王已往西進?屆時西邊大展版圖,西京又與大都何異?”
“而且比大都更為嚴峻的一個現實是,大都尚可通海路與南方連接,而西京,一不通水路,二是為十字鐵路最後關口。”
“那昔日從鹹陽城輻射天下的秦直道,就算全部換成了水泥官道,若與九省通衢江城比較,怕是青壯與老翁比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