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紅色學說!來了!
開局上諫被杖斃?二命上朝先服毒 作者:紫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大人,不知何時有空閑,本官想與趙大人談一些閑趣。”
稍後,朱重八大方的請了趙征與劉基共同進餐,還叫來了太子,一同在側。
隻是酒杯交錯間,劉基卻突然對趙征發出了私聊邀請。
眼尖的趙征一下子就發現了皇帝朱重八的臉色變化。
暗道,劉基啊劉基,你是真不懂朱重八的性子。
就算真是私聊閑趣,身正不怕影子斜,但在皇帝眼裏,也會被理解成不一樣的意味啊。
但他也知道,劉基不是不懂這個道理,而是本性就是如此。
“想必陛下此刻也是無聊,我們現在談也可以。”
終於,在聽見趙征這話後,朱重八的臉色又迴暖了一些,也插進了話,甚至帶上了太子。
“太子,這二人可是不世出的人物,這閑趣中肯定也會包含著大道理,你可要記好!”
“兒臣省得!”
太子朱標點頭。
劉基見到氣氛變化,臉僵了一會兒,但又馬上恢複了笑容。
罷了,他也隻能領了趙征的好意。
“趙大人,本官自青田迴朝後,聽聞了趙大人和府中前輩提出的幾道治國良策,不由得感慨萬分,自愧不如。”
“而之後,在細看了趙大人上書的變法奏章後,本官在不如之餘又生疑惑,因為趙大人所提出的變法,其中好像暗含大道。”
“但本官怎麽都沒有想明白,隻知道這條大道,肯定乃古今未有,不知道趙大人,可否解惑?”
劉基提出問題的態度,不可謂不誠懇。
趙征看得出,他是真心求教。
現場皇帝朱重八和太子朱標也同樣一副疑惑的表情,因為若是劉基不提出這個問題,他們還真沒有其他方向想。
隻當趙征提出的變法,隻是一次新的國策革新罷了。
“趙大人,還等什麽呢?”
“連勝過三分天下的諸葛武侯的劉基都向你求教了,還不快快解惑?”
朱重八就是這樣,不知道問題,就會主動去探尋問題。
而一旦知道了問題,那就必須要搞清楚。
急性子,等不得。
“微臣這就解惑!”
趙征也不知道從什麽地方開始說起,因為他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看到的更廣闊的天地。
如果不然,就憑他那個半吊子的係統和半吊子的自己,最多隻能當一個富家翁。
但現在所有人都盯著自己,那就從點到麵慢慢來吧。
“得劉大人抬舉,其實下官所堅持的道,下官也不知道是不是大道。”
“還記得,那是下官家中所有人,在經曆戰亂之苦時,所萌生出的一個理想......”
中間插曲,太子朱標還真的讓太監找來了筆墨,真打算自己親自將趙征的解惑過程給寫下來。
“前元暴政,天下百姓流離失所。”
“下官一家就在思考,為什麽那前元皇帝就這麽傻,知道天下出了問題,卻放任之。”
“而且不止是前元,曆朝曆代,都是如此。”
現場幾位,也都在這時點了點頭,他們都是親身經曆者,自然心中也會有這個疑問。
而且,他們心中也同樣都有自己的答案。
“下官一家心中所想的答案,也許和陛下,和太子,和劉大人想的都不一樣。”
“哦?”
現場三位,都發出了疑問,不知道是什麽地方不一樣,話能說得這麽肯定。
“下官一家想出的答案就是,因為所有人,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沒有一個正確且一致的理想!”
趙征說到這裏,就想到了自己前世的曆史中,有那麽一段時光,並且不斷在後來複現的那麽一段時光。
全國上下,民眾一心,為了一個理想而奮鬥。
現場三人,這時也沒人打斷的話。
因為他們都看見了趙征眼角的淚,眼中的光。
都等待著趙征自己恢複,再繼續說。
“凡曆朝曆代,無一官不起於豪強世家,無一帝不起於有豪強世家,隻有我日月王朝的開國聖君。”
“也就是陛下您,是真正起於微末!”
待趙征恢複情緒,繼續講到這裏。
朱重八終於是掛上了自己的真心笑容,這馬屁舒坦!
甚至趕緊示意自己的標兒把這句話也給記上,聖君兩個字還必須要寫大點。
趙征沒有注意到現場幾個觀眾的表情變化,因為他已經進入了狀態,情緒不能自已。
“他們又怎麽知道世間真正的疾苦呢?”
“而百姓也是如此,他們又怎麽知道當官的,當皇帝的在想什麽呢?”
“上下心思不一,如同一個人,手腳都不聽腦袋使喚,又怎麽可能活得百歲!”
“百姓隻想吃飽穿暖,當官隻想追求權利,皇帝隻想江山永固!”
“這樣都能千秋萬代?天底下哪有這麽好的事!”
趙征當然不隻是批判,他還說出了為什麽。
“百姓隻想吃飽穿暖,是因為他們總吃不飽穿不暖,誰當皇帝本來與他們的關係就不大,但活不下去就肯定得造反,”
“當官隻想追求權利,但權利永無止境,當上宰相又如何,皇帝才是天下最大的官。”
“皇帝隻想江山永固,但江山總會出問題,顧得了皇家,顧不了世家,顧得了世家,就顧不到小家,然後天下傾覆。”
現場的三個聽眾聽到這裏,感覺自己心中都生出了一股悶氣,卻無處抒發。
因為事實如此,人心各異,天平難取。
但一國朝,就真沒有辦法江山萬代了嗎?
其中朱重八最想要的,就是日月山河萬代,但現在的他,卻遲疑了,生出了疑問。
難道這真就是個死路?
“但曆史,其實也早給出了我們答案!給到了我們解決辦法!隻是沒人發現罷了。”
誰知道,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趙征話鋒一轉,讓現場三人心中的鬱悶之氣一掃而空。
“快說,是什麽辦法!”
朱重八最急,知道了天下傾覆是必然後,又知道千秋萬代有可能,他怎麽能不激動。
“是崖山海戰,君臣民的一心抗敵!”
“是嶽家軍,全軍一心想要收複山河!”
“是漢昭烈帝子孫,北地王劉湛不降自殺!”
“是諸葛武侯六出祁山,為百裏路所困!”
“是天可汗唐太宗時,自豪的唐人!”
“是替漢武帝出使西域的張騫!”
“是楊廣開科舉時,天下寒門的笑臉!”
“是始皇帝車同軌,書同文的氣魄!”
趙征看向皇帝朱重八,最後說出了關鍵,“答案就是,民族自豪感,民族認同感,和民族的使命感!”
“臣以血之紅色為名,大膽稱其為紅色學說!”
稍後,朱重八大方的請了趙征與劉基共同進餐,還叫來了太子,一同在側。
隻是酒杯交錯間,劉基卻突然對趙征發出了私聊邀請。
眼尖的趙征一下子就發現了皇帝朱重八的臉色變化。
暗道,劉基啊劉基,你是真不懂朱重八的性子。
就算真是私聊閑趣,身正不怕影子斜,但在皇帝眼裏,也會被理解成不一樣的意味啊。
但他也知道,劉基不是不懂這個道理,而是本性就是如此。
“想必陛下此刻也是無聊,我們現在談也可以。”
終於,在聽見趙征這話後,朱重八的臉色又迴暖了一些,也插進了話,甚至帶上了太子。
“太子,這二人可是不世出的人物,這閑趣中肯定也會包含著大道理,你可要記好!”
“兒臣省得!”
太子朱標點頭。
劉基見到氣氛變化,臉僵了一會兒,但又馬上恢複了笑容。
罷了,他也隻能領了趙征的好意。
“趙大人,本官自青田迴朝後,聽聞了趙大人和府中前輩提出的幾道治國良策,不由得感慨萬分,自愧不如。”
“而之後,在細看了趙大人上書的變法奏章後,本官在不如之餘又生疑惑,因為趙大人所提出的變法,其中好像暗含大道。”
“但本官怎麽都沒有想明白,隻知道這條大道,肯定乃古今未有,不知道趙大人,可否解惑?”
劉基提出問題的態度,不可謂不誠懇。
趙征看得出,他是真心求教。
現場皇帝朱重八和太子朱標也同樣一副疑惑的表情,因為若是劉基不提出這個問題,他們還真沒有其他方向想。
隻當趙征提出的變法,隻是一次新的國策革新罷了。
“趙大人,還等什麽呢?”
“連勝過三分天下的諸葛武侯的劉基都向你求教了,還不快快解惑?”
朱重八就是這樣,不知道問題,就會主動去探尋問題。
而一旦知道了問題,那就必須要搞清楚。
急性子,等不得。
“微臣這就解惑!”
趙征也不知道從什麽地方開始說起,因為他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看到的更廣闊的天地。
如果不然,就憑他那個半吊子的係統和半吊子的自己,最多隻能當一個富家翁。
但現在所有人都盯著自己,那就從點到麵慢慢來吧。
“得劉大人抬舉,其實下官所堅持的道,下官也不知道是不是大道。”
“還記得,那是下官家中所有人,在經曆戰亂之苦時,所萌生出的一個理想......”
中間插曲,太子朱標還真的讓太監找來了筆墨,真打算自己親自將趙征的解惑過程給寫下來。
“前元暴政,天下百姓流離失所。”
“下官一家就在思考,為什麽那前元皇帝就這麽傻,知道天下出了問題,卻放任之。”
“而且不止是前元,曆朝曆代,都是如此。”
現場幾位,也都在這時點了點頭,他們都是親身經曆者,自然心中也會有這個疑問。
而且,他們心中也同樣都有自己的答案。
“下官一家心中所想的答案,也許和陛下,和太子,和劉大人想的都不一樣。”
“哦?”
現場三位,都發出了疑問,不知道是什麽地方不一樣,話能說得這麽肯定。
“下官一家想出的答案就是,因為所有人,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沒有一個正確且一致的理想!”
趙征說到這裏,就想到了自己前世的曆史中,有那麽一段時光,並且不斷在後來複現的那麽一段時光。
全國上下,民眾一心,為了一個理想而奮鬥。
現場三人,這時也沒人打斷的話。
因為他們都看見了趙征眼角的淚,眼中的光。
都等待著趙征自己恢複,再繼續說。
“凡曆朝曆代,無一官不起於豪強世家,無一帝不起於有豪強世家,隻有我日月王朝的開國聖君。”
“也就是陛下您,是真正起於微末!”
待趙征恢複情緒,繼續講到這裏。
朱重八終於是掛上了自己的真心笑容,這馬屁舒坦!
甚至趕緊示意自己的標兒把這句話也給記上,聖君兩個字還必須要寫大點。
趙征沒有注意到現場幾個觀眾的表情變化,因為他已經進入了狀態,情緒不能自已。
“他們又怎麽知道世間真正的疾苦呢?”
“而百姓也是如此,他們又怎麽知道當官的,當皇帝的在想什麽呢?”
“上下心思不一,如同一個人,手腳都不聽腦袋使喚,又怎麽可能活得百歲!”
“百姓隻想吃飽穿暖,當官隻想追求權利,皇帝隻想江山永固!”
“這樣都能千秋萬代?天底下哪有這麽好的事!”
趙征當然不隻是批判,他還說出了為什麽。
“百姓隻想吃飽穿暖,是因為他們總吃不飽穿不暖,誰當皇帝本來與他們的關係就不大,但活不下去就肯定得造反,”
“當官隻想追求權利,但權利永無止境,當上宰相又如何,皇帝才是天下最大的官。”
“皇帝隻想江山永固,但江山總會出問題,顧得了皇家,顧不了世家,顧得了世家,就顧不到小家,然後天下傾覆。”
現場的三個聽眾聽到這裏,感覺自己心中都生出了一股悶氣,卻無處抒發。
因為事實如此,人心各異,天平難取。
但一國朝,就真沒有辦法江山萬代了嗎?
其中朱重八最想要的,就是日月山河萬代,但現在的他,卻遲疑了,生出了疑問。
難道這真就是個死路?
“但曆史,其實也早給出了我們答案!給到了我們解決辦法!隻是沒人發現罷了。”
誰知道,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趙征話鋒一轉,讓現場三人心中的鬱悶之氣一掃而空。
“快說,是什麽辦法!”
朱重八最急,知道了天下傾覆是必然後,又知道千秋萬代有可能,他怎麽能不激動。
“是崖山海戰,君臣民的一心抗敵!”
“是嶽家軍,全軍一心想要收複山河!”
“是漢昭烈帝子孫,北地王劉湛不降自殺!”
“是諸葛武侯六出祁山,為百裏路所困!”
“是天可汗唐太宗時,自豪的唐人!”
“是替漢武帝出使西域的張騫!”
“是楊廣開科舉時,天下寒門的笑臉!”
“是始皇帝車同軌,書同文的氣魄!”
趙征看向皇帝朱重八,最後說出了關鍵,“答案就是,民族自豪感,民族認同感,和民族的使命感!”
“臣以血之紅色為名,大膽稱其為紅色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