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行了!”德妃隻覺得一口氣沖在胸口,幾乎要尖叫起來,“把人拉開,這般模樣成何體統!”
沈青芸被兩個宮女架開,留下沈碧瑩一臉指甲印子地伏在地上。德妃冷冷地看了她一眼,轉頭向齊王妃道:“你著人將她帶出宮去,迴府後賞她一杯酒。”
沈碧瑩是留不得了。德妃多年在宮中固寵,機關算計見過許多,怎能不明白沈碧瑩在此事中的作用?若是她隻幫著壽王引來顧氏,隻是不知輕重不識大體,以後禁於府中不許出來就是了;可她卻一箭雙鵰,壞了壽王的子嗣,這便不能留了:“那個桑子,杖斃。”
“不,不!”沈碧瑩驚恐地抬起頭,“婢妾隻是照著王爺說的去做,婢妾是一心為了王爺!”
壽王動了動嘴唇,看她一眼,最後還是把頭扭過去了。若是今日得了顧嫣然,萬事都成了,可卻鬧成這副樣子。一則沈碧瑩辦事不力,二則——她的容貌也隻如此,去了一個,自然有好的來。
兩個宮女上前來堵住了沈碧瑩的嘴,將她像拖死豬一般拖出去了。德妃按按眉心,一臉的疲憊對齊王妃道:“你去罷,想法子替老四遮掩遮掩。”
齊王妃一直狠狠地咬著嘴唇,這樣她才能忍住想上前抽壽王一巴掌的念頭。這都什麽時候了!晉王已經得了冊封太子的聖旨,幸而天降地動給了機會,齊王為了扳迴一城,大冬天的遠赴山東賑災,吃盡辛苦。這時候壽王在做什麽?在打臣子之妻的主意!若是他不著痕跡地做成了也還罷了,偏偏還攪得合宮皆知。
這都多少年了,齊王在前頭爭儲位,壽王在後頭拖後腿。每次出了什麽事,德妃總是對她吩咐:“你是嫂子,你替你弟弟遮掩遮掩罷。”
遮掩遮掩,這馬上就要遮掩得齊王連儲位都徹底沒希望了,還要遮掩!
“怎麽?”德妃見大兒媳坐著不動,頓時皺起眉頭,“怎的還不快去?”今日這事實在叫人煩躁,她也沒了平常的掩飾。
齊王妃鬆開印下深深齒痕的嘴唇,淡淡道:“那四弟這裏,母妃要如何向父皇解釋?”
德妃眉頭皺得更緊:“什麽如何解釋?老四不合調戲東宮侍女,本宮自會帶他去陛下請罪。”
齊王妃隻覺得火氣直衝頭頂:“父皇可會相信?四弟本該在宮外,卻悄悄入宮,父皇會怎麽想?”
“你這話是什麽意思!”德妃惱怒起來,今日真是諸事不順,連大兒媳都不聽使喚起來,“明明是一件小事,別人都不說什麽,你難道還打算給你四弟扣上罪名不成?”
“兒媳是不敢給四弟扣什麽罪名!”齊王妃的聲音也高了,“兒媳巴不得四弟從來不曾犯錯,根本沒有什麽罪名!可如今——王爺還在山東辛苦賑災,四弟在做什麽?母妃,你想著替四弟遮掩之餘,是不是也該替王爺想想?”
“你,你竟敢對本宮這般說話……”德妃抖著手指著齊王妃,可心裏知道齊王妃是對的。
齊王妃冷笑一聲,立起身來:“兒媳這就去替四弟處置側妃,隻求母妃也替王爺思慮思慮,該如何才能將父皇心意轉圜過來,別讓王爺在外頭辛辛苦苦,迴來卻發現自家後院起火,燒成一片白地。”
景泰公主大婚之日宮內發生的事,在明麵上沒有任何人提起,仿佛一陣風似的,吹過去就算完了。可私下裏,這陣風卻在水麵上吹起了一圈漣漪,風雖吹過去了,漣漪卻還在一圈圈地擴散開去。
壽王妃身子弱,又因公主大婚有些忙碌,早產下一子。這是壽王的嫡長子,本來是件大喜事,可惜因是早產,孩子體弱,太醫都不敢保證能活,隻說是要好生保養。皇帝派了四名太醫去壽王府,輪流圍著孩子照看。因為孩子弱,什麽洗三滿月都不辦了,皇帝親口說等雙滿月的時候再辦,不過就目前而言,還不知道這雙滿月能不能做得成。
不隻壽王長子弱,就是壽王妃也損傷不小,據太醫說,日後子嗣恐怕艱難。而壽王的側妃,因照顧主母太過盡心盡力,日夜不歇,引發心疾猝死了。壽王感嘆她忠心,還賞了昌平侯府。據說昌平侯府有個旁支的姑娘,跟死去的沈側妃相貌有些相似,壽王見新人而思舊人,說不定會將這位姑娘迎入府做側妃。
當然,也不是沒有人在說,壽王妃早產是因為動氣,而沈側妃根本不是在孩子生產之後幾日才死,而是在孩子出生那日便已身亡,所謂伺候主母引發心疾,那就是你愛信不信的事了。至於壽王妃為何動氣,沈側妃又為何而死,那日凡是參加宮宴的內外命婦們均是一臉茫然的模樣,而這茫然究竟是真是假,那也是愛信不信的事啦。
這些事在京城中口口相傳,以至於齊王披星戴月趕在除夕之前迴京之後,還沒等見著皇帝,先聽見了這些糟心事,掄起膀子就摔了一杯還未及入口的熱茶:“老四究竟要做什麽!”
齊王妃這些日子已經有些木然了。那些流言是堵也堵不住,何況當時宮裏那許多命婦,她能去堵誰的嘴?見齊王摔了茶杯,便把自己的茶捧過去:“這會兒王爺發怒也來不及了,索性沉沉心罷。橫豎這次王爺賑災極得力,總不致抵不過四弟的荒唐。畢竟四弟也不打算去爭那位子。”
齊王卻無論如何也沉不下心來:“老四簡直是荒唐!原想著借這次地動賑災之機,把老三掀下來定了大勢,如此一拖——本王,本王……”
齊王妃覺得他語氣不對,忙問:“可是有什麽別的事?”
齊王臉色難看之極,半晌才低聲道:“如此大災,怎能沒有流民……”
齊王妃怔了怔,突然明白過來:“王爺你——”報上來的奏摺都說是沒有流民,這,這是欺君哪!
“那些,那些……王爺是怎麽處置的?”齊王妃打著顫聲問。這若是被皇帝知道,齊王就全完了。
齊王目光冰冷:“大災之後必有大疫,得了疫病之人,隻能隔離,死後屍體焚燒。”
齊王妃倒退兩步,跌坐在椅子上。她手上是有人命的,這些年來齊王後宅的侍妾通房,就連側妃都有折在她手裏的,再加上那些未能出世的孩子加上下人們的性命,也有個十幾二十條了,可齊王這一殺,隻怕是成千上萬的人!
“老四這個蠢貨!”齊王如此破釜沉舟,原是指望著迴京能被立為儲君,日後即使此事被揭出來,那時他名份已定,隻管將事情推到下屬身上,皇帝也不能再廢一次太子。不然兩個兒子都被廢過,終不成要立壽王麽?可眼下壽王幹出這種事,皇帝心中必然不悅,他再是立下大功,這太子位一時半時也落不到頭上來,那等日後東窗事發,卻要如何是好?心裏惱怒,口中不覺就帶出來,“他在宮裏做這蠢事,你就不能盯著他些?”
齊王妃這些日子同樣是滿腹的火氣,忍不住就抗聲道:“王爺說得好生奇怪,我一個做嫂子的,處處去盯著小叔?王爺不嫌寒磣,妾身還要臉麵呢!這都多少年了,王爺也罷,宮裏娘娘也罷,寵得四弟不成樣子,由著他胡亂行事不加管束,等到出了事,就怪到我頭上來,這是什麽道理?但凡娘娘和王爺早對四弟約束一二,也不致如此!”
“你——”齊王揚手又砸了一個茶盅,卻說不出別的話來。蓋因齊王妃說得半個字也不差,今日這局麵,全都是德妃寵愛壽王所致。齊王妃連母妃都不叫了,隻叫宮中娘娘,可見是已經忍無可忍。如今再替四弟說話有什麽用?他的王妃辛辛苦苦幫著他爭位,反是親弟弟四處捅漏子,他還有什麽理由責怪王妃?
“罷了,如今說也無用。”齊王握緊拳頭,“我得去找舅舅商議。”
齊王妃發泄了一番,心裏痛快,也冷靜了下來:“舅舅那裏,表妹已經跟李家定下了親事,聽說李家老夫人病了,怕是熬不過明年春天,想著叫表妹早些嫁過去,免得到頭來李家公子還要守孝,又耽擱表妹一年。”
這都是藉口,其中的意思就是,李家已經答應了陸家,隻要陸盈嫁過去,李家就是齊王一派了。當然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看在地動示警和齊王賑災有功的份上。齊王心裏明白得很,隨口問道:“婚期可定了?”
“舅舅的意思,正月裏嫁過去就是,說不準沖沖喜,李老夫人也就好了。這雖則有些委屈了表妹,但若李老夫人當真好了,表妹就是有大福氣的人。”李老夫人不過是個風寒,雖然身子不好,再活個三五年也不成問題,齊王妃敢保證,正月裏陸盈出嫁,二月裏李老夫人就好了。
“這也好。”如此一來,正月裏李家就到他手中了,若是要行事,也更有把握些,“甄氏那邊呢?”親弟弟把後腿拖成這樣,若是沒有周鴻這邊的兵力,他還真的不太敢貿然動手。
</br>
沈青芸被兩個宮女架開,留下沈碧瑩一臉指甲印子地伏在地上。德妃冷冷地看了她一眼,轉頭向齊王妃道:“你著人將她帶出宮去,迴府後賞她一杯酒。”
沈碧瑩是留不得了。德妃多年在宮中固寵,機關算計見過許多,怎能不明白沈碧瑩在此事中的作用?若是她隻幫著壽王引來顧氏,隻是不知輕重不識大體,以後禁於府中不許出來就是了;可她卻一箭雙鵰,壞了壽王的子嗣,這便不能留了:“那個桑子,杖斃。”
“不,不!”沈碧瑩驚恐地抬起頭,“婢妾隻是照著王爺說的去做,婢妾是一心為了王爺!”
壽王動了動嘴唇,看她一眼,最後還是把頭扭過去了。若是今日得了顧嫣然,萬事都成了,可卻鬧成這副樣子。一則沈碧瑩辦事不力,二則——她的容貌也隻如此,去了一個,自然有好的來。
兩個宮女上前來堵住了沈碧瑩的嘴,將她像拖死豬一般拖出去了。德妃按按眉心,一臉的疲憊對齊王妃道:“你去罷,想法子替老四遮掩遮掩。”
齊王妃一直狠狠地咬著嘴唇,這樣她才能忍住想上前抽壽王一巴掌的念頭。這都什麽時候了!晉王已經得了冊封太子的聖旨,幸而天降地動給了機會,齊王為了扳迴一城,大冬天的遠赴山東賑災,吃盡辛苦。這時候壽王在做什麽?在打臣子之妻的主意!若是他不著痕跡地做成了也還罷了,偏偏還攪得合宮皆知。
這都多少年了,齊王在前頭爭儲位,壽王在後頭拖後腿。每次出了什麽事,德妃總是對她吩咐:“你是嫂子,你替你弟弟遮掩遮掩罷。”
遮掩遮掩,這馬上就要遮掩得齊王連儲位都徹底沒希望了,還要遮掩!
“怎麽?”德妃見大兒媳坐著不動,頓時皺起眉頭,“怎的還不快去?”今日這事實在叫人煩躁,她也沒了平常的掩飾。
齊王妃鬆開印下深深齒痕的嘴唇,淡淡道:“那四弟這裏,母妃要如何向父皇解釋?”
德妃眉頭皺得更緊:“什麽如何解釋?老四不合調戲東宮侍女,本宮自會帶他去陛下請罪。”
齊王妃隻覺得火氣直衝頭頂:“父皇可會相信?四弟本該在宮外,卻悄悄入宮,父皇會怎麽想?”
“你這話是什麽意思!”德妃惱怒起來,今日真是諸事不順,連大兒媳都不聽使喚起來,“明明是一件小事,別人都不說什麽,你難道還打算給你四弟扣上罪名不成?”
“兒媳是不敢給四弟扣什麽罪名!”齊王妃的聲音也高了,“兒媳巴不得四弟從來不曾犯錯,根本沒有什麽罪名!可如今——王爺還在山東辛苦賑災,四弟在做什麽?母妃,你想著替四弟遮掩之餘,是不是也該替王爺想想?”
“你,你竟敢對本宮這般說話……”德妃抖著手指著齊王妃,可心裏知道齊王妃是對的。
齊王妃冷笑一聲,立起身來:“兒媳這就去替四弟處置側妃,隻求母妃也替王爺思慮思慮,該如何才能將父皇心意轉圜過來,別讓王爺在外頭辛辛苦苦,迴來卻發現自家後院起火,燒成一片白地。”
景泰公主大婚之日宮內發生的事,在明麵上沒有任何人提起,仿佛一陣風似的,吹過去就算完了。可私下裏,這陣風卻在水麵上吹起了一圈漣漪,風雖吹過去了,漣漪卻還在一圈圈地擴散開去。
壽王妃身子弱,又因公主大婚有些忙碌,早產下一子。這是壽王的嫡長子,本來是件大喜事,可惜因是早產,孩子體弱,太醫都不敢保證能活,隻說是要好生保養。皇帝派了四名太醫去壽王府,輪流圍著孩子照看。因為孩子弱,什麽洗三滿月都不辦了,皇帝親口說等雙滿月的時候再辦,不過就目前而言,還不知道這雙滿月能不能做得成。
不隻壽王長子弱,就是壽王妃也損傷不小,據太醫說,日後子嗣恐怕艱難。而壽王的側妃,因照顧主母太過盡心盡力,日夜不歇,引發心疾猝死了。壽王感嘆她忠心,還賞了昌平侯府。據說昌平侯府有個旁支的姑娘,跟死去的沈側妃相貌有些相似,壽王見新人而思舊人,說不定會將這位姑娘迎入府做側妃。
當然,也不是沒有人在說,壽王妃早產是因為動氣,而沈側妃根本不是在孩子生產之後幾日才死,而是在孩子出生那日便已身亡,所謂伺候主母引發心疾,那就是你愛信不信的事了。至於壽王妃為何動氣,沈側妃又為何而死,那日凡是參加宮宴的內外命婦們均是一臉茫然的模樣,而這茫然究竟是真是假,那也是愛信不信的事啦。
這些事在京城中口口相傳,以至於齊王披星戴月趕在除夕之前迴京之後,還沒等見著皇帝,先聽見了這些糟心事,掄起膀子就摔了一杯還未及入口的熱茶:“老四究竟要做什麽!”
齊王妃這些日子已經有些木然了。那些流言是堵也堵不住,何況當時宮裏那許多命婦,她能去堵誰的嘴?見齊王摔了茶杯,便把自己的茶捧過去:“這會兒王爺發怒也來不及了,索性沉沉心罷。橫豎這次王爺賑災極得力,總不致抵不過四弟的荒唐。畢竟四弟也不打算去爭那位子。”
齊王卻無論如何也沉不下心來:“老四簡直是荒唐!原想著借這次地動賑災之機,把老三掀下來定了大勢,如此一拖——本王,本王……”
齊王妃覺得他語氣不對,忙問:“可是有什麽別的事?”
齊王臉色難看之極,半晌才低聲道:“如此大災,怎能沒有流民……”
齊王妃怔了怔,突然明白過來:“王爺你——”報上來的奏摺都說是沒有流民,這,這是欺君哪!
“那些,那些……王爺是怎麽處置的?”齊王妃打著顫聲問。這若是被皇帝知道,齊王就全完了。
齊王目光冰冷:“大災之後必有大疫,得了疫病之人,隻能隔離,死後屍體焚燒。”
齊王妃倒退兩步,跌坐在椅子上。她手上是有人命的,這些年來齊王後宅的侍妾通房,就連側妃都有折在她手裏的,再加上那些未能出世的孩子加上下人們的性命,也有個十幾二十條了,可齊王這一殺,隻怕是成千上萬的人!
“老四這個蠢貨!”齊王如此破釜沉舟,原是指望著迴京能被立為儲君,日後即使此事被揭出來,那時他名份已定,隻管將事情推到下屬身上,皇帝也不能再廢一次太子。不然兩個兒子都被廢過,終不成要立壽王麽?可眼下壽王幹出這種事,皇帝心中必然不悅,他再是立下大功,這太子位一時半時也落不到頭上來,那等日後東窗事發,卻要如何是好?心裏惱怒,口中不覺就帶出來,“他在宮裏做這蠢事,你就不能盯著他些?”
齊王妃這些日子同樣是滿腹的火氣,忍不住就抗聲道:“王爺說得好生奇怪,我一個做嫂子的,處處去盯著小叔?王爺不嫌寒磣,妾身還要臉麵呢!這都多少年了,王爺也罷,宮裏娘娘也罷,寵得四弟不成樣子,由著他胡亂行事不加管束,等到出了事,就怪到我頭上來,這是什麽道理?但凡娘娘和王爺早對四弟約束一二,也不致如此!”
“你——”齊王揚手又砸了一個茶盅,卻說不出別的話來。蓋因齊王妃說得半個字也不差,今日這局麵,全都是德妃寵愛壽王所致。齊王妃連母妃都不叫了,隻叫宮中娘娘,可見是已經忍無可忍。如今再替四弟說話有什麽用?他的王妃辛辛苦苦幫著他爭位,反是親弟弟四處捅漏子,他還有什麽理由責怪王妃?
“罷了,如今說也無用。”齊王握緊拳頭,“我得去找舅舅商議。”
齊王妃發泄了一番,心裏痛快,也冷靜了下來:“舅舅那裏,表妹已經跟李家定下了親事,聽說李家老夫人病了,怕是熬不過明年春天,想著叫表妹早些嫁過去,免得到頭來李家公子還要守孝,又耽擱表妹一年。”
這都是藉口,其中的意思就是,李家已經答應了陸家,隻要陸盈嫁過去,李家就是齊王一派了。當然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看在地動示警和齊王賑災有功的份上。齊王心裏明白得很,隨口問道:“婚期可定了?”
“舅舅的意思,正月裏嫁過去就是,說不準沖沖喜,李老夫人也就好了。這雖則有些委屈了表妹,但若李老夫人當真好了,表妹就是有大福氣的人。”李老夫人不過是個風寒,雖然身子不好,再活個三五年也不成問題,齊王妃敢保證,正月裏陸盈出嫁,二月裏李老夫人就好了。
“這也好。”如此一來,正月裏李家就到他手中了,若是要行事,也更有把握些,“甄氏那邊呢?”親弟弟把後腿拖成這樣,若是沒有周鴻這邊的兵力,他還真的不太敢貿然動手。
</br>